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五月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78353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五月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五月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五月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五月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五月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五月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

《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五月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五月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五月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

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五月模拟考试理综试题

湖南省长郡中学

2010年高三五月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其中第II卷33-38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O~16Cl~35。

5Ca~40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通过一定方法将细胞质内的各种结构分开后进行元素分析,以下各项中,磷元素含量最低的是()

A.线粒体B.核糖体C.中心体D.内质网

2.对人体的卵巢和皮肤生发层细胞的染色体进行计数,其中不能在两处均看到的数据是()

A.23B.46C.69D.92

3.已知体内某一大分子物质的分子式是C3032H4816OXN780S8Fe8,由此作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物质最可能最蛋白质,组成这个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最大数目是779个或(X-2)个

B.如果该物质是蛋白质的话,且X≥800,则编码形成该蛋白质的核酸的分子量可以用下列式子计算而来:

780×3×核苷酸的平均分子量

C.以上物质含有Fe元素可以说明,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D.将以上分子置于没有水分的环境下,其空间结构可能发生改变,并可能不再表现特定生理活性

4.以下关于物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物种往往都由多个具有生殖隔离的种群构成

B.我们认为某现存物种和它的祖先是两个物种,其依据是它们的基因库具有较大的差别

C.所谓“共同进化”就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D.真核生物中动物比植物在进化史上后出现的原因是动物必须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才能生活

5.以下的各种数据按照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某动物体内:

氨基酸种类数>蛋白质种类数>核酸的种类数>染色体数

B.呼吸作用中消耗同样多的葡萄糖产生的二氧化碳:

人≥酵母菌>蛔虫

C.AA××Aa的连续多代自交后代基因型频率:

AA>Aa>aa

D.各种生态系统中各部分的质量: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分解者

6.以下有关教材中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加热和加入酶都可以降低过氧化氢分解所需要的活化能,从而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B.“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的基本步骤是:

培养不定根→低温诱导→卡洛氏液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C.将两个胚芽鞘放在某一小块琼脂块上12小时,发现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接近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浓度,则换成四个胚芽鞘放在同样大小的琼脂块上,处理同样的时间,其中的生长素浓度将抑制茎的生长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计数时,如果在一个小方格边线上有9个酵母菌,则计数时,只需要记为9/2,即4.5个

7.下列物质不是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纯碱、液氯、医用酒精B.生石灰、白磷、水玻璃

C.干冰、铁、纯净的盐酸D.三溴苯酚、氮气、明矾

8.下列离子方程正确的是()

A.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溶液混合加热:

NH4++OH-NH3↑+H2O

B.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

Fe3++CuFe2++Cu2+

C.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气体:

SO2+OH-HSO3-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3NH3·H2OAl(OH)3↓+3NH4+

9.麦角醇(ergosterol)在紫外光照射下可转化为抗软骨病的维生素D2,麦角醇的结构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酯化、加成、取代和氧化等反应

C.1H核磁共振谱证明分子中核磁共振谱有十个峰

D.不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7Li+中含有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比为2:

1

②在C2H6分子中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键数之比为3:

1

③常温下,11.2L的甲烷气体中含有的氢、碳原子数之比为4:

1

④5.6g铁与足量的氯气反应失去的电子与参与反应的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1.生物燃料电池(BFC)是以有机物为燃料,直接或间接利用酶作为催化剂的一类特殊的燃料电池,其能量转化效率高,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C1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2H5OH+3H2O-12e-2CO2+12H+。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1极为电池负极,C2极为电池正极

B.C2极为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C.该生物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

C2H5OH+3O22CO2+3H2O

D.电子由C2极经外电路导线流向C1极

12.向一定量的K2CO3溶液中缓慢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

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各离子数目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溶液中各离子数目与图中四条曲线的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13.已知298K时,Mg(OH)2的溶度积常数Ksp=4.0×10-12,向c(Mg2+)-1mol·L-1的MgCl2溶液中滴加NaOH调节pH,则开始出现白色沉淀时溶液的pH(精确到整数)约为(lg2-0.301)()

A.8B.9C.10D.11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得到的科学方法是:

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B.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情况

C.牛顿在寻找万有引力的过程中,他没有利用牛顿第二定律,但他利用了牛顿第三定律和开普勒第三定律

D.人造地球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指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的速度,是相对地球表面的速度

15.交流发电机电枢中产生的交变电动势为e=Em=sinwt,如果要将交变电动势的有效值提高一倍,而交流电的周期不变,可采取的方法是()

A.将电枢转速提高一倍,其他条件不变

B.将磁场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

C.将线圈的面积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

D.将磁场的强弱增加一倍,线圈的面积缩小一半,其它条件不变

16.如图所示,一直角三角形薄板的边长分别为a、b、c,被沿两直角边的细绳A、B悬吊在天花板上,且斜边c恰好平行天花板,过直角的竖直线为MN。

设A、B两绳对三角形薄板的拉力分别为Fa和Fb,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薄板的重心在MN线上

B.薄板的重心在MN线上的右边

C.

D.

17.一客机从北京到长沙往返飞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客机在飞行过程中,飞机是一个等势体

B.客机从北京飞往长沙的过程中,飞行员左侧机翼端的电势高于右侧机翼端的电势

C.客机从长沙飞往北京的过程中,飞行员右侧机翼端的电势高于左侧机翼端的电势

D.若左右机翼端点间的距离为l,飞机的速度为v,客机飞到长沙与北京中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B,则飞机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势为为E-Blv

18.三角形物体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高为h,如图所示。

物体A由静止自斜面顶端滑下,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设物体A滑至斜面底端时相对桌面的速度为v,则()

A.

B.

C.

D.

19.如图(a)所示,两个平行金属板P、Q竖直放置,两板间加上如图(b)表示的电压.t=0时,Q板比P板电势高5V,此时在两板的正中央M点有一个电子,速度为零,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使得电子的位置和速度随时间变化.假设电子始终未与两板相碰,在0

A.6×10-10s

C.2×10-10s

20.极地卫星(轨道平面经过地球的南北两极)圆轨道的半径为r,周期为2h。

赤道卫星9轨道平面为赤道平面)圆轨道半径为4r。

则两卫星从距离最近到下一次最近的时间为()

A.

B.14hC.16hD.30h

21.如图所示,在坐标系O-XY平面内的O点,有速率相同、方向各异、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P(x,y)。

不计粒子的重力,不考虑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O点出发的粒子中,可能有一个出发方向的粒子会过点P(x,y)

B.从O点出发的粒子中,可能有两个出发方向的粒子会过点P(x,y)

C.如果知道过P点粒子的出发方向与OP之间的夹角,则可求得粒子的运行速度

D.如果知道过P点粒子的出发方向与OX轴之间的夹角,则可求得粒子的运行速度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做答。

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学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6分)为了只用一根弹簧和一把刻度尺测定某滑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设μ为定值),某同学经查阅资料知:

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由伸长量为x至恢复到原长过程中,弹力所做的功为

,于是他设计了下述实验:

第1步:

如图所示,将弹簧的一端固定的竖直墙上,弹簧处于原长时另一端位置A。

现使滑块紧靠弹簧将其压缩至位置B,松手后滑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到达C位置时停止:

第2步:

将滑块挂在竖直放置的弹簧下,弹簧伸长后保持静止状态。

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该同学应该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写出名称并用符号表示)

(2)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滑块与水平桌面间动摩擦因数μ的计算式:

μ=。

23.(9分)有一电阻Rx,电阻值约500kΩ。

为了测量其较准确的电阻,提供了如下器材;

A.电压表(量程0~3V,内阻RV为500kΩ)

B.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2V,内电阻可忽略)

C.开关和导线若干

(1)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的原理图:

 

(2)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需要记录的数据:

①。

②。

(3)导出电阻Rx的表达式Rx=(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4.(14分)如图所示,小物体的质量为m=2kg·AB=BC=1.3m,物体与AB、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今用一水平方向成37°的恒力F作用于物体,让物体从静止出发,运动到C点时物体的速度恰好为零(忽略物体在B点处的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力F多大?

(2)从A运动到C的时间多长?

(3)F的平均功率是多少?

25.(18分)如图,一质量为m带量为-q的小物体,可在水平轨道Ox上运动,O端有一与轨道垂直的固定墙。

轨道处于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为E,方向沿Ox轴正方向。

小物体从距墙角x0处以速度v0从图示位置向左运动,运动时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f作用,设小物体与墙壁碰撞时不损失机械能,且电荷量不变,求:

它停止运动前所通过的总路程s。

26.(13分)A、B、C、D、E、F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

A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中最大,B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C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n,M层电子数为m-n,D元素与C元素同主族,E元素原子与B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

1,F的一种原子中,质量数与质子数之差为零。

(1)B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DE2的电子式。

(2)A、B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具体符号表示)。

(3)由D、F可以构成的最简单的化合物W,取356g分子式为W·9H2O的化合物,将其释放的W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可放出1780.6kJ的热量,则W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Fe(NO3)3溶液中插入过量EB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如下图所示,在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左室加入xmolEB3,右室加入2molEB2和1molB2,中间是个可移动的隔板,在少量催化剂存在下分别发生反应:

 

左室:

2EB2(g)2EB2(g)+O2(g)

右室:

2EB2(g)+O2(g)2EB3(g);△=-197kJ/mol

若将隔板固定在中央,且x=1,达平衡时右室的压强是起始时的0.7倍,则左室反应的平衡常数K=。

27.(14分)据下列信息完成所需回答的问题:

 

其中氧化物A是白色固体,氧化物B是黑色粉末,单质C不溶于冷、浓硝酸。

(1)D的结构式是,G是(填化学式)。

(2)元素C位于周期表中第周期族。

(3)写出G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单质C不与冷、浓硝酸反应的原因是。

(5)M的水溶液显酸性,显酸性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8.(1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制取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每空1分)若实验室只有浓硫酸、浓盐酸、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铵固体、氧化钙、无水氯化钙、石蕊试液和如图1所示气体发生装置,你认为他们能制得所需的气体吗?

把你的判断填入下表:

你的判断

NH3

HCl

能够制得

a中药品:

b中药品:

a中药品

b中药品:

不能制得

原因:

原因:

收集氯化氢气体应使用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作干燥剂。

(3)如果用图2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引发水上喷。

该实验的原理是。

(4)如果用图3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氯化氢气体,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5)若至喷泉实验停止图,图2中剩有烧瓶容积1/5的气体;图3烧瓶中剩有烧瓶容积1/4的气体;则图3烧瓶中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两种气体均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图2烧瓶中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填“大于”、“小于”、“等于”)图3烧瓶中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6)若取上述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若使上述两种溶液混合后,溶液中NH4+离子浓度等于Cl-离子浓度应如何操作:

29.(8分,每空1分)

龙凤湫同学想通过实验来探究某种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以下是她的实验方案:

①选取相同的豌豆幼苗若干株,等分为10组;

②预先将豌豆幼苗放在25℃下,培养4天,使得所有材料都保持相同的生理状态,其相对呼吸速率为10;

③将培养后的豌豆幼苗再放到不同温度的环境中培养3h后,每隔一小时测定一次相对呼吸速率;

④将测定的结果绘制成曲线图,结果如右图(最初三小时虚线部分为推测值):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词语将以上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2)实验至7小时,发现有一组豌豆幼苗全部死亡,则该组实验温度最可能是,原因是。

(3)从以上的图线分析,最接近豌豆幼苗呼吸作用最适温度的是。

(4)从各条曲线的情况综合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要确定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不仅要考虑该温度下的呼吸作用速率,还要考虑因素,只能是那些的温度才能称为最适温度。

(5)与预处理步骤②的目的(排除最初生理状态差异的干扰)最接近的是()

A.测定苹果中的还原糖之前,将苹果榨成苹果汁

B.“半叶法”测定光合作用前,将植物饥饿12小时

C.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正式实验前,进行预实验

D.标志重捕法估计动物种群密度时,将第一次捕捉到的动物做上标志

30.(6分,每空1分)

为了探明一个新基因在果蝇种群中的扩散速率,某实验室打算将人胰岛素基因导入果蝇的一个受精卵的X染色体上,得到一只能够产生人胰岛素的雄性果蝇A,再将A放养至实验室的一个种群中,10代之后在该种群中观察后代的性状。

(假设人胰岛基因不降低果蝇的生活力)

(1)以上获得个体A的过程在育种上称为。

能否选用诱变育种的办法来产生同样的个体,为什么?

,原因是

(2)个体A产生人胰岛素的过程中遗传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3)假设平均每对果蝇一生能够产生105个受精卵细胞,卵成功孵化的比例为1%,从孵化到性成熟的死亡率为99%,预测10代之后,人胰岛素基因在这一果蝇种群中的总数量是()

A.约1050B.约1050C.约1010D.小于1010

(4)如果在实验开始阶段,发现已经导入人胰岛素基因的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均不能产生胰岛素,下列关于其原因的推测最合理的是()

A.其等位基因是显性基因,抑制了人胰岛素基因的表达

B.在果蝇体内缺乏运输胰岛素的血液循环系统,不能将胰岛素运出细胞

C.人胰岛素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与果蝇的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不同

D.果蝇细胞与人胰岛B细胞内的环境完全不同,不能被选择性表达

31.(16分,每空2分)

余阗同学突发奇想,想要探究动植物促生长激素(植物生长素和动物生长激素)对于动植物的生长是否都能产生影响,请完成他的实验方案,并回答以下问题。

(1)探究植物生长素对于动物生长的影响。

①选取大小、生活力一致的小鼠若干只,等分为两组,分别标为甲(对照组)和乙(实验组);

②甲组每天注射生理盐水2mL,乙组。

③一段时间后,测量各组小鼠的体长并称重。

(2)实验结束后,发现,其他同学认为可以得出结论:

植物生长素对于动物没有作用。

但余阗同学认为可能是生长素浓度过低导致的,因此他改进了实验方案,以来处理多个实验组,并作出了以下实验预期:

①,则说明植物生长素对于动物的生长没有作用。

②,则说明植物生长素能够促进动物的生长。

(3)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仍然与第一次一致,余阗同学分析原因认为是因为动物细胞膜上不存在,故而生长素不能导致动物细胞迅速生长。

(4)余阗同学转而探究动物生长激素对于植物是否起作用,他将小鼠垂体研磨液和等量清水分别加入两组栽培植物的花盆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发现加入小鼠垂体提取物的一组生长较加清水的对照组明显,但是,其他同学认为是他的实验有问题,可能是由于小鼠垂体研磨液中的某些成分被土壤中的而产生了生长素类似物,从而得到这个结果。

32.(共9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

Ⅰ.阅读下表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表一:

我国部分地区人口年龄构成简表

地区

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

15~19岁育龄妇女

A

38.52

56.44

5.03

23.29

B

10.92

76.83

12.24

29.55

C

11.08

70.77

18.15

26.56

表二:

我国部分地区的人口变化数据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3.54

9.91

-6.37

34.30

11.04

23.26

3.99

6.19

0.00

(1)表一和表二为同样三个地区的人口的1%抽样调查统计情况,请将各个地区的人口数据准确配对:

A.;B.;C.。

(2)在表二中行③的增长率不等于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Ⅱ.阅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各题。

(每种生物后括号中的数字分别为个体数和个体的平均重量)

 

(1)上图一共有条食物链,从食物的来源上看,具有竞争关系的食肉动物种群包括。

(2)上图各种群中,基因多样性最低的种群是。

(3)其中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解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对应题号涂黑。

注意:

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涂题目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给分。

33.[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长度为1m的米尺,沿长度方向以0.9c(c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运动,则地面上观察者测得其长度为1.01m

B.在双缝实验中,双缝到光屏上P点的距离之差d=0.6μm。

若用频率f1=5.0×1014Hz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则P点出现明条纹

C.电子钟是利用LC振荡电路来工作计时的,现发现电子钟每天要慢3s,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振荡电路中电容器的电容大了

D.水面下2m深处的鱼正在观察水面正上方离水面1.5m处的小鸟,鱼看到小鸟离它的距离为3.33m(水的折射率约为1.33)

(2)(10分)如图所示,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均沿同一均质绳传播,其中甲沿正x方向传播(图中实线所示),乙沿负x方向传播(图中虚线所示).其波动频率相等且都为1Hz,振动方向均沿y轴,图示为t=0.5秒时的波形。

 

①甲、乙两列波的传播速度分别是v甲=m/s;v乙m/s。

②分别写出x=0、x=0.5m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③x轴上是否有振动加强点?

如有,请代出这些点来;如没有,请说出理由。

34.[物理—选修3—5](15分)

(1)(5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的能量为-13.6eV,可用10.2eV的光子照射来激发

B.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E=mc2中的E是发生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C.在光电效应中,如将单色光的光强减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会减少

D.

可由铀(

)经过2次β衰变而产生.

(2)(10分)为了证明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宜在气垫导轨上进行,这样可以大大减小阻力,使滑块在碰撞前后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匀速运动,使实验的可靠性及准确度得以提高。

在某次实验中,A、B两铝制滑块在一水平长气垫导轨上相碰,用闪光照相机每隔0.4秒的时间拍摄一次照片。

每次拍摄时闪光的延续时间很短,如图所示,已知A、B之间的质量关系是mB=1.5mA,拍摄共进行了4次,第一次是在两滑块相撞之前,以后的三次是在碰撞之后。

 

A原来处于静止状态,设A、B滑块在拍摄闪光照片的这段时间内是在10cm至105cm这段范围内运动,(以滑块上的箭头位置为准),试根据闪光照片求出:

(1)A、B两滑块碰撞前后的速度各为多少?

(2)根据闪光照片分析说明两滑块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

35.[化学—选修][化学与生活](15分)

下表是某品牌饮料包装盒上的部分说明。

品名

“××”玉米乳酸菌饮料

配料

纯净水、复原乳、玉米原浆、白砂糖、乳化剂、乳酸菌、山梨酸钾、安塞蜜、食用香料、柠檬黄

保质期

常温保存90天

营养成分

蛋白质≥1.0%

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配料中,属于着色剂的是,该着色剂(填“是”或“不是”)天然香料:

属于防腐剂的是;玉米的主要成分是。

(2)蔗糖酯是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推荐使用的食品乳化剂。

某蔗糖酯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