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物理质量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7690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物理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物理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物理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物理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物理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物理质量分析报告.docx

《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物理质量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物理质量分析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物理质量分析报告.docx

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物理质量分析报告

2012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班复习统一测验质量分析

物理

一、基本情况

1.抽样情况

样本数

满分值

平均分

难度

标准差

及格率

最高分

最低分

1048

110

39.85

0.36

20.89

13.45

110

2

分数段

0~29

30~39

40~49

50~65

66~79

80~89

90~99

100~110

人数

403

195

156

153

86

26

22

7

 

2.全省全样统计

人数

满分值

平均分

难度

及格率

最高分

最低分

97027

110

35.95

0.33

9.0

110

0

分数段

100~110

90~99

80~89

66~79

50~65

40~49

30~39

0~29

人数

226

813

2010

5685

13102

14165

20962

40064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全省全样统计结果表明,平均分、及格率都较低,主要表现在低分段突出,反映出高中物理教学质量不高的现状。

命题时,我们坚持考查基础,体现新课程高考特点,突出引导学生积极完成选做题。

从以上数据表格可以看出,试题的总体难度较难,这与命题时的判断有一定差距,通过仔细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学生做不完或者盲目放弃选做题是一个重要因素。

二、试题分析

14.许多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

B.库仑发现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C.安培总结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答案:

B、D

解析:

引力常量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测出,A错。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有洛伦兹总结出,C错。

B、D正确。

平均分

难度

区分度

标准差

满分人数

满分率

3.78

0.63

0.25

1.83

369

35.21

15.2011年11月3日,在距地面约343千米的近圆轨道上等待的“天宫一号”与前来相会的“神舟八号”成功对接。

在此之前,“神舟八号”通过5次变轨4次“刹车”,从初始轨道转移到距地330千米的近圆轨道,并在距“天宫一号”后下方52千米处,与“天宫一号”建立通信链路后,经过最后一次变轨到与“天宫一号”同一轨道相距30米远处的停泊点。

关于此次对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天宫一号”在等待期间,相对地球是静止的

B.“神舟八号”在进行最后一次变轨时应首先加速

C.“神舟八号”在进行最后一次变轨时应首先减速

D.“神舟八号”最后一次变轨完成后的速度大于变轨前的速度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天宫一号”运行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轨道半径,因此相对于地球不是静止的,A错。

“神州八号”最后一次变轨是从低轨道变到高轨道,因此应先加速,B正确,C错误。

轨道半径越大,运行速率越小,“神州八号”最后一次变轨从低轨道到高轨道,因此完成变轨后速率变小,D错误。

选A、C选项的都在20%以上,说明该知识点学生认识上有盲区。

平均分

难度

区分度

标准差

满分人数

满分率

2.48

0.41

0.44

2.96

618

58.97

16.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某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途中受到与水平面平行的恒定风力作用,则小球的运动轨迹可能是

 

答案:

ABC

解析:

据题意,本题中风力的方向和小球速度的方向均平行于水平面,但风力方向与小球速度方向的夹角未知,当两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出现选项A的情况;两者夹角小于90度时,出现选项B的情况;两者夹角大于90°时,出现选项C的情况。

D选项,小球的偏转方向与受力方向相反,因此不可能出现。

平均分

难度

区分度

标准差

满分人数

满分率

2.78

0.46

0.29

1.24

55

5.25

17.如图所示,真空中有直角坐标系xOy,x轴上固定着关于O点对称的一对等量异种点电荷+Q和-Q,C是y轴上的一个点,D是x轴上的一个点,在过D点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有一点E。

将点电荷+q从O点移动到D点电场力做的功为W1,从C点移动到E点电场力做的功为W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场力都做正功,并且W1=W2

B.电场力都做正功,并且W1>W2

C.电场力都做负功,并且W1=W2

D.电场力都做负功,并且W1>W2

答案:

B

解析:

从C到E和O到D,移动相同的距离,但O、D间的场强大于C、E间的场强,因此O到D电场力做的功较多。

从C到E和O到D,都是顺电场线方向移动带正电的小球,因此电场力都做正功,因此选B。

平均分

难度

区分度

标准差

满分人数

满分率

3.57

0.6

0.41

2.94

629

60.02

18.

一灵敏电流计G的满偏电流Ig=500μA,内阻Rg=160

,现要将它改装成量程分别为1mA、10mA的双量程电流表,电路原理如下图所示。

关于该双量程电流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关S接位置a时为1mA量程

B.开关S接位置b时为1mA量程

C.两电阻R1、R2的阻值应分别为R1=144Ω,R2=16Ω

D.两电阻R1、R2的阻值应分别为R1=16Ω,R2=144Ω

答案:

AC

解析:

无论接位置a还是位置b,当电流表指针满偏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均为满偏电流500μA,而接位置b时,电阻R2中流过的电流更大,总电流也就更大,因此接位置b是大量程。

根据串并联电路知识可得如下表达式,接a时:

mA;接b时:

mA,联立以上两式解得:

R1=144Ω,R2=16Ω。

选B选项的占33.78%,说明学生对原理不理解。

平均分

难度

区分度

标准差

满分人数

满分率

2.28

0.38

0.4

2.38

234

22.33

19.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到达最高点前的最后一秒内和离开最高点后的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x1和x2,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Δv1和Δv2,若小球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x1>x2,Δv1<Δv2B.x1

C.x1>x2,Δv1>Δv2D.x1Δv2

答案:

C

解析:

小球上升时的加速度a上大于下降时的加速度a下。

据运动学公式可得:

因此x1>x2。

可得:

选B占30.6%,选D占10.42%,说明猜答案的人数不少。

平均分

难度

区分度

标准差

满分人数

满分率

2.21

0.37

0.54

2.89

400

38.17

2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为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直流电阻不计的线圈,D1、D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灯,E是内阻不计的电源。

t=0时刻,闭合开关S,经过一段时间后,电路达到稳定,t1时刻断开开关S。

I1、I2分别表示通过电灯D1和D2中的电流,规定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电流正方向,以下各图中能定性描述电流I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

答案:

AC

解析:

接通电路瞬间,L中电流为零,此时D1、D2中电流大小相等,均沿正方向。

之后L中电流渐大,D1中电流减小,当电路稳定后,D1被短路,通过D1中的电流减小到零,而此过程中D2中电流逐渐增大到最大值。

当电路突然断开时,D2因没有接到回路中,因此电流立刻为零,而D1与L形成回路,电流应逐渐减小到零,但方向为负方向。

因此A、C选项正确。

选D选项占25.86%,说明学生对自感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认识有误区。

平均分

难度

区分度

标准差

满分人数

满分率

2.44

0.41

0.5

2.42

262

25

21.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θ=30°的斜面体置于水平地面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质量为m的小球A和质量为4m的物块B,跨过固定于斜面体顶端的小滑轮O。

开始时,用手托住A,使OA段绳处于水平伸直状态,OB绳平行于斜面,此时绳中无拉力,B静止不动。

现将A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摆至最低点的过程中,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A的机械能不守恒,A、B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B.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C.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左后向右

D.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始终不变

答案:

B

解析:

释放A前,对B:

,可知最大静摩擦力

假设B不动,A向下摆动到最低点的过程机械能守恒,有

,在最低点对A:

,可得:

F=3mg。

此时,对B:

据平衡方程可得:

F+f=4mgsin30°,解得:

f=-mg

在此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从2mg减小到零再反向增加到mg,因此B选项正确。

对A、B和斜面组成的系统,在A向下摆动的过程中,只有A存在加速度,A的加速度方向斜向右上,具有水平向右的分加速度和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对整体,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系统应该受到向右的合外力,因此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右,方向始终不变,选项C错。

竖直方向因小球A的速度越来越大,A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分加速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地面对系统的支持力也越来越大,选项D错。

选A、C各占25%左右,选D占30.82%,说明该题大量学生不理解。

平均分

难度

区分度

标准差

满分人数

满分率

1.4

0.23

0.3

2.53

323

30.82

(一)必考题

22.(5分)

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所用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打点计时器打得如图所示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测得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m/s2,打A点时纸带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

解答:

22.0.64m/s2;0.86m/s

平均分

难度

区分度

标准差

及格人数

及格率

满分人数

满分率

2.01

0.4

0.46

1.86

299

28.53

229

21.85

主要错误:

(1)加速度a未用逐差法求解;

(2)加速度a与速度v答案位置颠倒。

23.(10分)

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因找不到合适的电流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测量电路,图中器材规格如下:

电源E(电动势约为3V,内阻未知)

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3kΩ)

电压表V2(量程0—3V,内阻很大)

滑动变阻器R(0—20Ω)

定值电阻R0=2Ω

(1)请根据电路图在下图中完成实物连线;

 

(2)下表是该同学的实验数据表格,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下面的坐标纸中,作出U1—U2图线;

U1(V)

2.79

2.68

2.57

2.44

2.36

2.27

U2(V)

0.38

0.60

0.82

1.01

1.23

1.40

 

(3)根据图线可求得电源电动势E=__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答:

(1)实物连线如图所示,完全正确给2分,有一处错误即为0分。

 

(2)如图所示,作图正确给2分。

 

(3)E=2.98V(2.96V~3.04V均给分),r=1.02Ω(0.980~1.08均给分)

平均分

难度

区分度

标准差

及格人数

及格率

满分人数

满分率

3.68

0.37

0.55

2.77

247

23.57

51

4.87

主要错误:

(1)滑动变阻器连接错误;电压表直接并联在电源两端。

(2)描点不准确;图线未与坐标轴相交,不能直接读出E值。

(3)不会计算r;把横轴直接看成I轴,没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4.(13分)

如图所示,图甲为操场上一质量不计的竖直轻杆,上端固定,下端悬空,为了研究学生沿杆下滑的情况,在杆的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显示杆的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

现有一学生手握杆,从杆的上端由静止开始下滑,下滑5s后速度减为零,并保持静止一段时间后再松开手落地。

以该学生开始下滑时刻为计时起点,传感器显示的力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求:

(1)该学生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杆的最小长度。

 

解答:

(1)设学生的质量为m,由学生静止后传感器的示数可得:

由F-t图可知第1s内学生匀加速下滑,由传感器的示数得:

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得:

由①②③得

(2)由F-t图可知第1s末至第5s末学生匀减速下滑,设两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杆至少长

平均分

难度

区分度

标准差

及格人数

及格率

满分人数

满分率

4.53

0.35

0.75

5.26

317

30.25

215

20.52

主要错误:

不理解传感器反映什么不知道;不能正确读出图像信息,无法得知质量;不能正确进行受力分析;减速阶段的时间读错,读成5S,导致位移错误;物理过程分析不对,误认为是自由落体运动。

25.(19分)

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位于竖直平面内,在x≤0的区域内有沿x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在x>0的区域内有一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B=4.0×10-2T、宽度d=2m,边界垂直于x轴,位置待定的匀强磁场。

一比荷为5.0×107C/kg的负粒子从P(−3,0)点以速度v0=2×106m/s沿y轴正方向射入电场,从y轴上的A(0,

)点射出匀强电场区域,再经匀强磁场偏转最终通过x轴上的Q(9,0)点(图中未标出),不计粒子重力。

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2)负粒子出电场时的速度v;

(3)匀强磁场区域的左边界的横坐标。

 

解答:

(1)负粒子垂直电场方向进入电场

(2)由

解得:

负粒子沿与x轴正方向成30°角方向射出电场。

(3)负粒子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

c为粒子运动轨迹的圆心,且圆心角为60°,负粒子将沿与x轴正方向成30°角方向射出磁场,则

解之得:

平均分

难度

区分度

标准差

及格人数

及格率

满分人数

满分率

4.62

0.24

0.75

4.82

101

9.64

11

1.05

主要错误:

把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方程写为:

x=v0t,y=at2/2;第一问计算结果写成T、V、m等;出电场时速度的方向不明确;第三问几何关系找错。

 

(二)选考题:

33.[物理—选修3—3](15分)

(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

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0K

B.吸收了热量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增加

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E.知道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和阿伏伽德罗常数,可以求出该物质的分子质量

(2)(9分)汽车行驶时轮胎的胎压(胎内气体压强)太大容易造成爆胎事故,太低又造成油耗量上升。

某型号的轮胎能在−33℃~87℃正常工作,须使轮胎在此温度范围内工作时的最高胎压不超过3.5atm,最低胎压不低于1.6atm。

现给该轮胎充气,设充气过程中轮胎体积不变,胎内气体温度恒为27℃,且充气后轮胎不漏气,试求充气后的胎压应在什么范围。

(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答:

(1)BCE

(2)设最小压强为Pmin,最大压强为Pmax

由查理定律

,①

解得:

解得:

平均分

难度

区分度

标准差

及格人数

及格率

满分人数

满分率

3.61

0.24

0.73

4.59

83

20.65

26

6.47

主要错误:

对气体实验定律的状态参量不掌握。

 

34.[物理—选修3—4](15分)

(1)(6分)如图是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波速为0.4m/s,M点的横坐标x=10m,图示时刻波传到N点,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经t=______sM点第二次到达波谷,在此过程中N点经过的路程为_________cm。

 

(2)(9分)如图所示,某同学为了表演“隐形的大头针”节目,在半径为r的圆形软木片中心垂直插入一枚大头针,并将其放入水中。

已知水的折射率为

,为了保证表演成功,需在水面上方各处均看不到大头针,求大头针末端离水面的最大距离h。

解答:

(1)29s145cm

(2)设临界角为C,由临界角与折射率的关系得

由几何关系得

解得:

平均分

难度

区分度

标准差

及格人数

及格率

满分人数

满分率

3.13

0.21

0.54

3.57

18

10.71

3

1.79

主要错误:

机械波的分析过程中,质点Q的振动时间少算半个周期,几何光学题作图不标准,临界角找不准。

35.[物理—选修3—5](15分)

(1)(6分)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中释放出大量的碘131,碘131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会辐射出β射线与γ射线,碘131被人摄入后,会危害身体健康,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下面关于核辐射的相关知识,正确的是(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

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人类无法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来改变碘131衰变的快慢

B.碘131的半衰期为8.3天,则4个碘原子核经16.6天后一定剩下一个碘原子核

C.β射线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但γ射线穿透

本领比β射线强

D.碘131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

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放出的

E.碘131(

)的β衰变方程是:

(2)(9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用不可伸长的轻细绳悬于O点。

先将木块向右拉开,使伸直的绳与竖直方向成某一夹角由静止释放,木块摆至最低点时速度的大小为v1,此时恰好有一粒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击中木块后留在其中,使木块立即向右摆动,并恰好能达到释放位置。

求击中木块前子弹的速度。

(摆动过程中空气的阻力不计)

解答:

(1)ADE

(2)设击中木块前子弹的速度为v。

据题意,子弹击中木块后的共同速度大小应为v1。

子弹射入木块过程中,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

平均分

难度

区分度

标准差

及格人数

及格率

满分人数

满分率

4.73

0.32

0.55

4.6

117

24.48

36

7.53

主要错误:

原子物理中学生基本概念不清;写动量守恒定律的方程时,动量方向不清楚,能量关系不知道,不少考生认为子弹射入木块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三、下一步教学对策

1.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一要狠抓基础。

首先,虽然高考强调选拔性,但纵观近几年新高考试题,基础试题依然占主体,即使是选拔性强、区分度高的试题,也是在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把握基础上的拓展、迁移、综合应用等,且这类试题所占比重较小。

要依据《考试说明》将高考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进行梳理归类,明确哪些是学生应知应会的、哪些是拓展拔高的等等,加强对“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把握,并在复习梳理的过程中注意查缺补漏。

  

二要加强能力的培养。

新高考虽然在有些方面有新的要求,但物理试题以能力立意、强调对五种能力的考查则是新老高考一脉相承的。

各种能力的培养也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的任务,大到三年的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涉及到能力培养问题。

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及课标要求,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情,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材施教。

  

2.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物理学思想方法的能力。

  

学习物理的目的,就是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其中的科学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仔细审题的习惯和能力。

为什么不少学生感到物理课听起来容易,自己做起来难。

问题就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物理学科科学的研究方法,而是死套公式。

为此,在物理复习过程中要适时地、有机地将科学方法,如理想化、模型法、整体法、隔离法、图像法、逆向思维法、演绎法、归纳法、假设法、排除法、对称法、极端思维法、等效法、类比和迁移法等进行归纳、总结,使之有利于消化吸收,领悟其精髓,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

  

3.加强实验复习,提高实验能力。

  

随着高考的改革,命题已由知识立意逐步转向能力立意,联系实际、实验的题目越来越多。

要更加重视课本中的实验,高考的实验题都是以规定实验中的原理、方法和器材为基础编写出来的。

另外,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课本中的实验仅仅是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可行的实验设计方案和操作规程,但它决不是唯一可行的,也不一定是最佳实验方案。

我们应该着重从中领悟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所运用的科学方法、规范的操作程序及合理的实验步骤。

应从实际出发作合理的变通和大胆的改进,通过改变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控制的条件、实验仪器等方法,学生要动手去做,以培养运用实验思想方法、设计新的物理实验的能力,所以在高三物理实验复习中,要求在熟练掌握基本器材使用的基础上,透彻地理解实验设计思想和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以及误差分析,进而培养其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

  

4.研究题型,分类归档,注意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和归纳  

高考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就必须对知识点考查的能力要求不断翻新变化。

很多试题对同一知识点的考查,有时是考查理解能力,有时却考查推理能力或分析综合能力,或是以新颖的情景或新的设问角度考查同一知识点的,这就要求我们应站在科学的、有效的角度上,研究考试,分析题型,精选例题,组合习题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提高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

用翻新题进行训练,以求真懂,克服思维定势。

学会解传统的基本题,以基础题训练或提炼方法,培养正确的解题习惯。

学生要养成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提高从原始题目中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建立起与题目相对立的物理模型的能力。

充分利用好高中物理课本中不少联系实际的好题,例如流体的阻力与物体速度的关系、示波器中的电偏转、磁悬浮列车等。

这些都是联系实际的典范,加强理解、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