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网贷消费金融趣店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76055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7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额网贷消费金融趣店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额网贷消费金融趣店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额网贷消费金融趣店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额网贷消费金融趣店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额网贷消费金融趣店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额网贷消费金融趣店分析报告.docx

《小额网贷消费金融趣店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额网贷消费金融趣店分析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额网贷消费金融趣店分析报告.docx

小额网贷消费金融趣店分析报告

 

2019年小额网贷消费金融趣店分析报告

 

2019年4月

“五环外”的小额消费信贷需求旺盛。

2018年全部金融机构消费贷款余额37.8万亿元,其中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8.8万亿元。

居民消费信贷意识增强,一二线的新市民、三四线城市及乡村下沉(简称五环外)的长尾用户信贷需求旺盛。

银行的成本结构决定其无法覆盖全部信贷需求。

银行的成本结构无法覆盖小额贷款,相较于传统信贷服务,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运营成本超过4%,坏账率大于4%,传统银行的信贷运营成本为1%,坏账率低于2%,成本结构决定传统银行无法直接覆盖小额信贷用户。

用消费信贷间歇性地满足习惯了的城市生活。

消费者的需求从最初级别的满足“温饱”过渡到精神层面的享受。

在慢慢接受流行的商品后,居民往往以赊账的形式购买这些产品。

特别是众多北漂、沪漂、广深漂的小年轻,日常收入无法支撑已经习惯了的一线城市生活。

用信贷来偶尔满足期望的小资生活,还是完全可以支配的,这样的信贷消费不需要很多,一年有3~5次就足够。

这是小额信贷需求的根本原因。

趣店是非P2P的头部互金公司。

注册用户7180万,在贷用户530万人,在贷余额超250亿元,非P2P公司(机构资金+自有资金)。

目标用户的群居的口碑传播降低公司获客成本,同时与银行、蚂蚁金服等巨头差异化竞争。

公司用“累计的借款1670万人、放贷1.8亿笔、交易额超2000亿元、超30亿元坏账”打造可靠的风控模型。

一、小额消费金融需求旺盛

1、消费带动信贷需求增加,场景多元化

2018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1万亿元,同比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

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2018年达到76.2%,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继续稳居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2018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增速平稳,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

随着消费升级态势持续,信贷的需求不断扩大,消费贷款总额不断攀升。

2018年,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达到37.8万亿元,其中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8.8万亿元,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29.0万亿元。

与2011年相比,2018年的消费贷款总额增长了三倍。

居民消费信贷意识增强,未来消费信贷规模扩大势头良好。

人均居民消费支出构成多样,可见消费场景多元化,垂直领域进一步细分。

且消费模式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85%的中国消费者已成为全渠道购物者。

受到消费新业态转变的影响,消费金融也更加注重精细化运营,连接碎片化、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增强用户粘性。

在科技手段的支持下,各家消费金融公司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新技术,优化线上信贷服务渠道,通过APP、电子商务等平台覆盖更多消费信贷场景。

同时针对传统信贷服务无法覆盖的细分领域,开发申请过程快捷便利的消费金融产品,覆盖了电子产品消费、教育培训消费、旅游休闲消费、婚庆消费、家政消费和医美消费等领域。

多元场景的消费新业态不仅是对消费金融的赋能,也促使线上消费信贷重新调整产品及服务策略,引入更多精准高质的流量,精准获客的同时进行针对性风控,扩展利基市场,打造品牌效应。

2、银行的成本结构决定其无法覆盖全部信贷需求

传统银行的成本结构无法覆盖小额贷款,相较于传统信贷服务,消费金融的运营成本太高,使得传统金融机构无法直接入局。

以趣店为例,2018年运营成本为4%,坏账率大于4%。

而传统银行的信贷运营成本为1%,坏账率低于2%,直接入局消费金融领域意味着更高的运营成本和风险,因此成本结构决定了传统银行无法直接覆盖小额信贷用户,转而和趣店等消费金融头部企业合作。

消费金融的客户偏向于年轻群体,如年轻蓝领、大学生等。

根据《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发展报告2017》,截止2016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共接入2927家机构,收录自然人8.99亿,其中仅4.12亿人有信贷记录。

消费信贷申请人年龄多分布于18-39岁,多数人尤其在校学生及刚毕业的学生现阶段没有央行征信,难以获批传统信贷。

因此消费金融客户群的不断下沉,满足了年轻长尾用户需求。

消费金融提供的服务具有普惠性,产品和服务的下沉更加贴近有一定偿还能力的中低收入人群。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月收入2000-4999的群体占据消费金融客户群体样本总数的70%,其次为5000-9999元群体,2000元以下低收入群体和10000元以上高收入群里消费金融行为较少。

消费金融向中低收入群体下沉,促使在线消费金融机构为消费者提供的小型短期贷款产品,具有额度小、审批快、灵活便利的好处以及更快更流畅的交易体验,满足了年轻一代的消费特点和对小额消费信贷的需求。

3、网络金融满足“五环外”的信贷需求

随着中国越来越多人使用移动应用程序获取信息及管理个人财务,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日渐朝向在线方面发展。

伴随着消费升级,对小额消费信贷业务需求增加。

自2014年起,消费金融公司受银监会许可开始开展异地业务,各家消费金融公司不断将产品和服务向三四线城市及乡村下沉(简称五环外),挖掘长尾用户,开拓农村信贷市场,拓展消费金融服务市场。

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近年来增速始终远超城镇,农村居民尤其是年轻一代接受新产品、新技术的能力较强,主要农村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逐年稳步上升,可见农村居民对贷款需求增加,农村消费金融市场的前景可观,潜力巨大。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发展普惠金融”确立为国家战略。

2015年末,国务院出台《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聚焦小微企业(含涉农小微企业)、农户、贫困人口、“双创”主体、校园学生和其他低收入群体等6类群体,以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为主要目标。

2018年9月份,中国银保监会编写的《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情况报告》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提供线上信贷服务,我国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2018年10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指出要优化促进居民消费的配套保障,其中包括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保持居民合理杠杆水平的前提下,加快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加大对重点消费领域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消费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释放政策红利,大力鼓励合规金融机构的消费金融业务发展,创新普惠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以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政策为发展消费金融背书,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自2017年大幅增长,消费金融产品服务下沉特殊群体,扩大客户基数,发挥金融对消费的促进和提升作用。

4、用消费信贷间歇性地满足习惯了的城市生活

总体而言,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上升,但是相较原来,居民更加追求高品质生活。

根据沃尔玛、京东、腾讯与《经济日报》联合发布的《中国零售商超全渠道融合发展年度报告》,2013年以来中国居民在科教文娱和生活用品的消费比例不断扩大,消费者的需求从最初级别的满足“温饱”过渡到精神层面的享受。

在慢慢接受流行的服装和化妆品后,居民往往以赊账的形式购买这些产品,享受型消费逐渐增多,例如周杰伦的演唱会、带女朋友去迪斯尼happy、和朋友一起KTV狂欢等。

特别是众多北漂、沪漂、广深漂的小年轻,日常收入无法支撑已经习惯了的一线城市生活。

但是,用信贷来偶尔满足期望的小资生活,还是完全可以支配的,这样的信贷消费不需要很多,一年有3~5次就足够。

这才是小额信贷规模扩张的根本原因。

二、趣店是非P2P消费金融头部企业

1、业务形成正反馈系统,注册用户超7000万

根据OliverWyman报告,截至2017年6月30日,趣店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小额信用贷款商。

2017年10月18日,趣店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截至2018年12月31日,趣店注册用户达7180万,累计借款用户达1670万。

目前,趣店的创始人罗敏持股21.4%,公司在2019年4月12日公告回购昆仑的剩余持股,目前已经完成回购。

罗敏作为趣店的创始人和董事会主席,自2014年趣店成立以来,一直担任首席执行官。

在成立趣店之前,罗敏曾任服饰类电商好乐买网站的市场副总裁,在线生日服务提供商“记忆日”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以及大学生在线社交平台底片网的联合创始人。

2004年,罗敏在江西师范大学获电信工程专业本科学位。

截至目前,趣店共主要推出三项产品,趣店、来分期和大白汽车。

2014年3月,“趣店”的前身“趣分期”正式上线,作为一款可以满足用户不同消费场景下的多元化需求的消费金融APP,满足了消费金融用户对不同品类商品进行小额信贷的需求。

“趣店”提供的消费信贷涵盖多个垂直零售领域,包括3C电子产品、运动、箱包、美妆、手表、珠宝等多个品类。

2015年11月,“来分期”上线,主营小额信贷业务。

目前,趣店逐步开发了一个动态及自我强化的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涵盖消费信贷、线上借贷撮合、手机租赁业务及汽车零售分期的多层次个人消费金融服务,旗下拥有“趣店”、“来分期”两款APP和“大白汽车分期”业务线。

按照服务种类,公司现在业务分三种,分别是: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线上借贷撮合服务及汽车零售分期服务。

三类业务构成自成正反馈系统,趣店平台吸引流量,再通过“趣店”APP内置的产品功能服务用户,或者将用户导流给第三方平台。

根据公司的未来发展战略,趣店把流量分发、场景搭建作为业务转型的定位,逐步收缩大白汽车业务。

公司目前有三大收入来源:

1、来自在线信贷撮合及投资服务的信贷撮合及服务费(公司平台内);

2、来自大白汽车分期的汽车零售销售收入(用户在平台内分期购买汽车);

3、来自在线信贷撮合及投资服务的信贷介绍服务费(导流给第三方);趣店于2018年推出开放平台战略,寻求向低风险助贷业务转型,转接用户流量给合作的持牌金融机构。

2019年起,提供助贷服务时,趣店向小额信贷用户收取年利率24%的利息,其中8%付给合作的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

目前,趣店的主要收入来自贷款业务,包括线上信贷撮合和小额信贷业务,2018年贡献收入67.3%;大白汽车分期的汽车零售业务贡献收入28.2%。

趣店未来的业务定位是流量分发和场景搭建,大白汽车分期业务将收缩,未来的收入绝大部分由小额信贷和助贷业务所获得的收益构成。

目前其他收益占有比例较小,包括APP平台零售的商品销售佣金(用户在平台购买商品)及来自在线信贷撮合及投资服务的逾期费用,2018年占比4.4%。

基于消费场景搭建,公司的消费金融服务为客户线上小额信贷服务,包括消费贷,现金贷和汽车分期零售服务。

根据招股书,现金贷业务平均贷款金额为920元,平均期限为2个月,利率随不同贷款金额和期限而变化,同时如贷款人信用良好,可享受一定利率折扣。

总体而言,利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2017年4月,为保持合规性,趣店调整了所有信贷产品的定价,所有现金贷产品的年化利率不超过36%。

根据公司2018年财务报告,产品在2018年第四季度的年化利率稳定于32%。

2018年12月,趣店APP注册用户数达到7180万人。

从2017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四季度,通过趣店进行小额信贷的未偿还余额从69亿元上升到190亿元,2018年总贷款成交量579亿元。

增速明显在加快,说明趣店的用户认可该产品。

2、在群居用户种口碑传播,低获客成本驱动用户数量增长

2015年,趣店旗下业务来分期和蚂蚁金服展开战略合作,通过支付宝的首页一级入口、蚂蚁借呗作为推广导流,趣店的注册用户数量保持长期高量增长。

2018年8月,趣店和蚂蚁金融的合作协议到期。

趣店已经成长为消费金融头部企业,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注册用户总数依旧保持增长。

2018年第四季度作为第一个没有支付宝平台进行推广导流的季度,注册用户总数增速有所减慢,但依旧保持增长至7180万。

2018年第四季度,通过趣店平台发出小额短期信贷达132亿元。

趣店的销售费用在营业收入中占比稳步下降,截至2018年12月31日,占比降至3.1%。

以上是我们能看到的表面数据,再深入追究公司获客成本低的原因,是用户的群体生活习惯决定的。

因为公司的大多数用户是工厂工人、中小微企业的员工。

这些人的特征是公司管住,住集体宿舍,当一个人发现一个好东西会立刻分享给其他人。

3、差异化定位,与银行非银机构无争

与传统金融机构目标客户群相比,趣店主要面向小额贷款及非信用卡用户。

其他线上消费金融机构巨头,如京东金融或蚂蚁金服同样面向信用卡用户,且在信贷服务方面有所局限。

如蚂蚁金服旗下的借呗、花呗等服务依赖于芝麻信用作为贷款信用评级依据,用户的芝麻信用低于620分时无法借贷,限制了部分用户获得小额贷款。

京东金融只能用于本平台购物消费。

由于消费金融的消费场景多元化,线下日常消费也催生了大量小额信贷需求。

趣店提供商品贷,现金贷等服务,打通线上线下业务线,扩大目标客户群,填补小额信贷市场空白,因此和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以及其他消费金融巨头不构成竞争关系。

4、用技术和资金打造的风控模型

趣店的风控团队为其小额短期贷款业务搭建了风控模型,注册时要求用户使用手机号码注册,并填写身份证信息,同时记录地址及GPS数据。

发放贷款前的征信评价建立在内外双平台、多变量数据的基础上。

目前,趣店接入的第三方平台包括芝麻信用、百融金服和同盾科技。

趣店利用第三方平台进行数据核实,包括芝麻信用评分、百融金服和同盾科技提供的黑名单对用户进行筛选甄别。

内部平台数据包括交易、消费和行为数据。

多元数据变量加持了征信评价的准确度,其中包含历史转账和行为数据等趣店专有数据,以及流动资产水平、消费水平和信用还款和拖欠记录等外部数据。

趣店的欠款收回由芝麻信用和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作为担保,并由人工智能完成追讨。

在发放小额信贷的同时,趣店对用户行为进行大数据分析,完善风控模型。

截止2018年12月31日,累计总借款人数达1670万人,共放贷1.8亿笔,总交易额达2000亿元。

趣店利用业务过程中沉淀的大量用户数据和交易数据,结合外部信用评价平台,开发自有用户信用评价体系,构建用户信用画像,加强风险控制。

趣店用大数据技术和预期180天的30亿元的累计坏账打造了风控模型。

2018年,已有贷款资格用户在注册用户中占比稳定于40%,M1+逾期率稳定于2.5%。

5、收紧信贷标准,逾期率保持低位

趣店从用户端入手,开发自有用户信用评价体系,结合外部信用评价平台,构建用户信用画像,力图把贷款贷给真正有需要的人,加强风险控制。

趣店M1+逾期率有所上升,但仍保持在低位2.5%。

6、无P2P资金,以“自有+机构”确保资金端稳定

在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为保持合规性,趣店在资金端寻求转型,扩展合作的持牌金融机构的数量,提高机构资金在全部资金占比。

根据财报,截至2018年12月31日,合作的持牌金融机构从2017年的80家增至99家。

资金来源由表外资金、自有股本、信托和其他资金构成,保持资金来源的多元性和合规性。

趣店推出开放平台战略,寻求向低风险助贷业务转型,定位于流量分发、场景搭建,因此强化和持牌金融机构合作,提高表外交易比例,较早放弃P2P资金,降低监管风险。

渤海信托和趣店达成合作,为趣店提供资金支持。

根据渤海信托官网公告,“渤海信托•趣店个人消费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于2017年5月26日发布第六期募集成立公告,总项目规模为4.12亿元。

“渤海信托·普安6号(趣店)个人消费贷款1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于2017年7月13日成立并生效,募集信托资金4亿元,2期信托计划与2018年4月27日成立并生效,募集资金2014万元。

截至目前,渤海信托已为趣店提供8亿余元资金支持。

三、业绩驱动力强劲

1、提升注册用户转化率带动业绩增长

趣店拥有大基数、高价值的用户基础,已有信贷资格用户经过趣店开发的信用评价体系的严格筛选,此类用户信贷活跃,消费需求较高,有兴趣使用创新消费金融平台以满足他们不断演变的财务需要。

根据公司财报,截至2018年12月31日,趣店的注册用户数量达到7180万,已有信贷资格用户数量达3100万,在贷用户数量达530万,注册用户向贷款用户的转化率仍有大幅提升空间,带动业绩增长可能性大。

小额信贷用户具有一定的共性,集中于18-39岁年龄段,月收入在2000~5000元区间,在中国人民银行无征信记录,难以享受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服务,但消费需求高,对小额现金贷依赖程度强,复借率高。

根据公司财报,截至2018年12月31日,复借率稳定于91%以上。

2、提升单笔借款和人均在贷余额

趣店财报显示,2016第四季度至2018第四季度,趣店的现金贷平均单笔借款金额不断提升,2018年第四季度达1491元。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末,中国消费金融公司的平均单笔贷款金额0.86万元。

于趣店而言,单笔借款有大幅提升空间,进一步驱动业绩增长。

2018年第四季度截至2018年12月31日,趣店发放的在贷余额为190亿元,在贷人数为530万人,平均人均在贷余额为3585.9元。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7年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截至2017年末,全国人均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22660.57元,可见趣店提升人均在贷余额潜力大。

3、贷款周期可进一步拉长

消费金融平台提供的贷款利率普遍高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利率,所以贷款期限通常较短。

2018年,趣店的平均贷款周期为8.4个月,拉长贷款周期可带动提升手续费和信贷撮合费收入增长,进而促进营业收入增长。

4、开放平台战略向成为业绩增长的第二类驱动力

趣店正式推出开放平台战略,寻求向低风险助贷业务转型。

趣店通过现金贷及商品贷业务沉淀了大量优质用户,发挥自身在资金端合规、多元的优点,寻求分发、转接用户流量给合作的持牌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撮合费,降低自身运营风险。

趣店的开放平台战略初步收效。

根据公司财报,截至2018年12月31日,2018年趣店获得的信贷撮合费增至16.5亿元,占全年营业收入比例达21.4%。

四、财务分析

1、营业收入和调整后净利润稳定增长

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76.9亿元,同比增长61.1%,经调整后净利润25.5亿元,同比增长14.4%,2018年调整后净利润率33.1%。

2018年末公司员工1614人,人均产能476万元,人均毛利润226万元,处于互联网行业上游水平。

信贷撮合费即趣店在助贷业务中所获得收入,业务过程中趣店不涉及直接放贷,而是将有信贷需求的用户介绍给持牌金融机构,起到引流作用,公司将信贷撮合费视作非信贷收入。

销售收入即趣店在大白汽车分期业务中,汽车零售所获得的收入。

销售佣金是用户在分期购买趣店商城商品后,商城中相应的入驻品牌及商家付给趣店的佣金收入。

公司将信贷手续费和预期还款违约金视作信贷收入,将信贷撮合费及其他、销售收入和销售佣金视作非信贷收入。

2018公司非信贷收入占比提升到53.7%,其中信贷撮合费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速达到445.3%,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238.0%。

2、销售管理费用率逐步降低趋于稳定

从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率变化趋势看,趋于稳定,说明公司的内部运营处于稳定状态。

2015~2018年销售费用率从82.0%下降到7.0%,管理费用率从2015年的18.1%下降到2018年3.3%。

3、保持合理的研发投入

公司2018年研发费用1.9亿元,研发占比2.6%,同比增长30.2%。

4、净资产收益率稳步提升

公司的2015、2016、2017、2018的净利润率逐步稳定,分别为-99.2%、40.0%、45.3%、32.4%。

净资产收益率逐步提升稳定,分别为22.9%、22.7%、23.0%。

5、收入利润行业排名第一

2018年趣店营业收入76.9亿元,净利润收入24.9亿元,在美股可统计的同类公司中均排名第一。

2018年,趣店的总贷款成交量达到579亿元,注册用户数量达到7180万人,总借款人数累计达到1670万人,处于消费金融行业上游水平。

五、盈利预测

盈利预测与假设

1.小额消费信贷需求旺盛,用消费信贷间歇性地满足习惯了的城市生活。

2.银行因为成本结构无法提供与公司同类小额信贷产品。

3.因为公司无P2P资金、单笔贷款额度低、利率低于36%,监管对公司的影响很小。

4.监管政策逐步落地行业出清,公司能够胜出,且受益于市场集中度提升。

5.信用持续宽松,资金端不受限制,来自银行的资金占比提升。

6.2019~2020年大白汽车业务收缩,贡献收入大幅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