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答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74036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附答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附答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附答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附答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附答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附答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

《附答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答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附答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

附答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

【附答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

总分:

150分时间:

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

  《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一个叛臣。

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 ,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文言文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

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 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

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

孟子回答道:

“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

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

”封建统治阶级就是

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

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

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

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答案:

A】解析:

“《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有误,原文中说: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

”可见,诗经中的诗歌是有深刻含义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有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来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

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了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的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

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答案:

C】解析:

“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有误,原文中说:

“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可见,不是叫晋侯不要相信,他的意思是你晋侯有理由,但是大家不清楚,都就把他当做是叛臣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文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

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答案:

B】解析:

“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有误,原文中说: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由此可见,徒歌并不是没有进入诗三百的没有曲调的诗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难忘手工豆腐花

程乃珊

①事物往往是这样,当它们消失以后,人们才会忆起其种种好处,手工制作也是如此。

而今,HandMade已成为奢华、昂贵、有个性的代名词。

记忆往往是美好的,那时空和岁月编织成的筛子,将过往的不足全部筛去,留下的往往是最美好的……

②直到50年代后期,上海的街头巷尾还能见到小商小贩的身影。

每天三四点钟,正是我们放学后的时光,弄堂里就会响起一阵苍遒的吆喝声“豆腐——花喽——”,那尾声拉得特别长,只听到“花喽——花喽——”现在想想是非常好的男低音,可以去参加达人秀比赛了,绝不会输给菜花甜妈。

周边住户对与海关钟声一样准点的声音太熟悉了,人人纷纷拿着碗出来。

那个专卖豆腐花的小贩操着一口带有浓重广东口音的上海话,那时也有四五十岁了,骑着一辆自行车,后面拖着平板车,上面黑不溜秋的一个大瓦甏,后面用一个硬板纸歪歪斜斜地写着“山水豆腐花”。

瓦甏里盛着雪白的豆腐花,然后用一把类似黄铜薄片的工具削下薄薄一片,再撒上不太甜的黄糖粉,盛在碗里。

豆腐花滑嫩却不散,说是豆腐花,其实更像奶酪,充满浓郁温润的豆香,好像只卖三分钱一碗,那是童年时代我每天的期盼。

③我是知道“山水豆腐花”的,“山水”意味着水源取自山区清净之水,上世纪50年代的香港沙田还充满山村野趣,是郊游的热点,处处可见出售“山水豆腐花”的小摊。

回上海后,也只有在这个广东老汉那里尝到味道相似的豆腐花。

虽然对是否“山水”有质疑,但或许也解了我一段小小的“乡愁”,只是当时年少不知。

④弄堂里的广东阿妈曾问他:

“为什么非要把豆腐花放在一个如此笨重的大甏里?

”老汉说:

“只有放在大甏中,在行车颠簸途中豆腐才不易碎,也不易起渣,还能保持恒温。

”难怪在三伏天,老汉简陋的摊位上根本没有冷藏设备,但打开大甏的盖,沁凉之气迎面扑来。

虽然没有经过冰镇,入口却是凉爽清甜,十分解暑。

⑤前年去香港,去大屿山、长洲尝过“山水豆腐花”,但总觉得没有记忆中那样嫩滑细腻。

直到一次,一位朋友神秘地对我说:

“带你去尝真正的山水豆腐花!

”我们来到深水埗,深水埗是香港著名的旧区,市政建设相对陈旧落后,可能正因如此,才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商铺和生活习俗。

就在地铁出口,穿过一条熙熙攘攘的街市,在一排地摊后面,看到一块挂着“公和豆品厂”老字号牌子的小店。

要不是朋友老马识途,实在不容易找到。

⑥店面不大,一如多数香港传统的老旧茶餐厅,不讲究门面装潢。

因为时间尚早,客人也不太多,只见两位师傅中有一位在店铺口忙着卖豆芽和豆腐,那种放在敞亮木格里的豆腐灵动而新鲜,而如今的豆腐被密封的塑料盒裹挟着,无法自由呼吸,只能孤零零地躺在超市的货架上。

另一位师傅就在角落里一只硕大的瓦甏中,以一把薄薄的黄铜铲舀出豆腐花,用瓷碗端上桌。

那只老式大甏让我倍感亲切,当年广东小贩就是这样一个大甏。

浅尝一口,满口豆香,配上清爽的黄糖,令我深深陶醉。

令人赞叹的还在后面:

店堂里屋还有两个穿着汗衫、拖着拖鞋、神情专注的中年汉子,正在缓慢地一步一步地推着石磨,原来这豆腐花就是这样用手工一点一点推磨出来的。

豆腐从这里出来后,还用细密的筛子将渣液隔除,难怪端出来的豆腐花如此清莹!

豆腐花随着汤汁的晃动轻盈地舞蹈,当打捞着它送至嘴边时,它滑溜着从齿缝穿过,给舌尖留下一个水灵灵的背景。

⑦离开之际,才发现店外排队等候的长龙,据说都是老顾客,不少是几经倒车特地过来,如我们一样。

恋恋不舍地离开“公和豆品厂”,名为厂,其实只是一家小吃店,更像一家现做现卖的小作坊。

这么好的生意,店主为何不多开几家分店?

友人是老香港了,笑我太天真:

“用手推磨赚的是辛苦钱,怎么敌得过如今节节攀升的店铺月租?

”其实,早在五六十年代,“公和豆品厂”在港九很是风光过一阵的,在闹市旺角、油麻地等有好几家连锁店,就是因为后来店租高涨,缓慢的石磨怎比得上快速增长的租金,便相继歇业,最后退守到深水埗这家开门老店。

据说也有地产商看中这店铺,游说店主歇业将铺面出租,光收租金都好过天天转石磨,辛苦又赚不到钱。

但店主坚拒:

“我这样做对不起祖上传下来的这块招牌……”

⑧我充满敬佩地望着那块挤在一大堆杂乱店中的“公和豆品厂”老字号招牌。

什么叫老字号?

就是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价值观如何变换,我自如闲庭散步,紧守着祖上的传承。

真正老字号的含金量不在招牌上那几个字,而是这份坚韧不拔的传承精神!

不烦躁,不紧张,不与人攀比,以自己的速度坚守自己的原则,虽然缓慢但是认真地打磨出成果!

这不是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的吗?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先引出话题,再追忆作者在上海和香港品尝过的手工豆腐花,最后阐发作者的思考,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B.第②段两处划波浪线的词语,体现了手工朴素原始的特色,正面衬托出下文豆花“雪白”“滑嫩”“自然”等特点,富有表现力。

C.第④段作者用大量笔墨写到大甏,一方面交代手工豆花凉爽可口的原因,一方面为下文写“那只老式大甏让我倍感亲切”作铺垫。

D.第⑧段的语句“缓慢但是认真地打磨出成果”,表明店家紧守祖上的传承,用淡定谨慎的态度对待生意,带给顾客不一般的享受。

【答案:

B】解析:

“正面衬托”错。

5.第①段,作者说“留下的往往是最美好的”,“最美好的”包括哪些内容?

请简要概括。

(4分)

解析:

①“最美好的”是作者在上海弄堂和香港旧区品尝到手工制作的“山水豆腐花”的美好味道;(2分)②“最美好的”是在喧嚣的社会中,一些手工作坊不烦躁,不紧张,不与人攀比,以自己的速度坚守自己的原则,创造美好事物的态度。

(2分)

6.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⑥段画线部分的内容。

(6分)

解析:

①运用拟人(1分)的手法,豆腐花随汤汁晃动的状态,被描绘成如人一般轻盈地舞蹈,生动形象地展现豆腐花清莹、滑嫩的状态(1分)。

②运用对比(1分)的手法,将店铺中敞亮木格里的豆腐和如今超市中密封塑料盒里的豆腐作对比,更鲜明地展现出店铺中豆腐水灵、新鲜的特点(1分))。

③将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有机融合(1分),集中表现手工豆腐花从制作到出甏到上桌再到入口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内心对豆腐花深切的喜爱和对师傅用心制作的由衷赞叹(1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本报北京2月14日电】日前,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

报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五年来,各地落实情况喜忧参半。

2011年6月1日,《非遗法》正式实施。

为掌握法律实施五年来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有24个省(区、市)颁布了非遗的地方性法规共72部。

其中,17个省(区、市)的省级法规是在《非遗法》实施后制定的。

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海南省、四川省、青海省7省(区、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尚未出台,立法工作亟待推进。

评估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5年底,全国各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63731万元,有10省(市)累计投入5000万元以上。

尽管五年来,各省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各省普遍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截至2016年,文化部命名了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4928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评估报告显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达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

有些传承人在抢救性记录过程中,就已经离开人世,还有一些传承人年事已高,无法完全展现技艺。

部分艺术院团改制后,面临着经营压力,有的传承人待遇因此受到影响,出现了无人肯学、后继乏人的状况。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2月15日第9版)

材料二“我们就是要把非遗文化传承作为工作、作为职业,通过现代工作室的打造和经营,希望能够找到一条非遗文化传承的职业化道路,避免因为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而面临失传的窘境。

”糖画传承人高光耀说。

虽然近两年商业演出市场机会增多,但是相比于其他演出形式,他们的收入不算高,由此可以看出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而这其中,既需要传承人自身的坚持与创新,也需要更多社会力量投入。

(摘编自《大众日报》2017年2月15日19版《非遗文化传承路在何方》)

材料三《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策划与播出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借鉴现代模式,激发出人们的兴趣,就能打造成现代时尚,就能成为网红,就能很好地圈粉。

我们应该做好“非遗+互联网”这个加法,让非遗的文化魅力在互联网靓丽起来,普及起来,传播起来。

可以采用动画开发、趣味知识比拼、全国非遗知识接龙等方式。

非遗在互联网火了,关注的人就多了。

(摘编自南方网《落实“非遗法”还需做加法》2017年2月16日)

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显示,《非遗法》实施后,多省颁布了地方性法规,财政投入逐

年增加,这是可喜的现象。

B.材料二认为,非遗传承人面临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的窘境是大众不

接受传统文化造成的。

C.材料三提出,非遗文化要吸引大众,就要在内涵和形式上做出改变以符

合现代时尚,成为网红。

D.三则材料表明,非遗保护需要非遗传承人有创新能力,更需要他们有不

计报酬的无私奉献精神。

【答案:

A】解析:

B项:

材料二说“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并非不接受。

C项:

材料三只是说借助现代传播手段,而不是说要改变非遗文化的内涵。

D项:

从材料二可见非遗传承人也需要增加收入,三段材料皆未有要非遗传承人不计报酬之意。

8、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提出了立法工作有待推进、保护经费不足、非遗面临失传等问

题,旨在引起地方政府对非遗保护的重视。

B.材料二肯定了非遗传承人在面临困境时自寻出路的精神,也严厉批评了

大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不重视。

C.三则材料都直面非遗保护的现实困境,材料二、材料三针对材料一提出

的所有问题都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D.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报纸,有网站,但遣词造句都很规范,语言朴实

通俗,三者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

【答案:

A】解析:

B项:

材料二没有批评大众的意思。

C项:

材料一提出的问题较多,材料二和材料三只是从一个角度探寻出路,没有给出所有问题的解决办法。

D项:

材料三用了一些网络语言,如“网红”“圈粉”等,不能说风格与其他二则材料一致。

9、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6分)

解析:

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虽然是谈自己的看法,但要注意从各材料中提取观点进行概括,不要抛离原文原文进行答题。

注意针对材料的重点从政府、人员、渠道和社会的角度进行分析。

点睛:

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材料的内容或观点,向外挖掘主要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本题貌似提出自己的观点,实际上概括材料的观点,注意提取各则材料的中心作答。

【答案】①政府推进立法工作,增加保护经费;②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非遗传承人也要坚守传统文化,并创新传统手艺及经营方式;③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吸引大众关注。

④需要有更多社会力量投入非遗保护中。

(每点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成遵,南阳穰县人也。

幼敏悟,读书日记数千百言。

家贫,勤苦不废学问。

二十能文章。

时郡中先辈无治进士业者,遵欲为,以不合程式为患。

会杨惠初登第,来尹穰,遵乃书所作数十篇见之,惠抚卷大喜。

至京师,受业于夏镇,遂入为国子生。

元统改元,中进士第,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

至正改元,擢太常博士。

寻拜监察御史。

扈从至上京,上封事,言天子宜慎起居,节嗜欲,以保养圣躬,圣躬安则宗社安矣。

言甚迫切,帝改容称善。

又言台察四事,帝皆喜纳之。

是岁,言事并举劾凡七十余事,皆指讦时弊,执政者恶之。

三年,自刑部员外郎出为陕西行省员外郎。

五年,丁母忧。

十年,迁中书右司郎中。

时刑部狱按久而不决者积数百,遵与其僚分阅之,共议其轻重,各当其罪。

未几,无遗事。

时有令输粟补官,有匿其奸罪而入粟得七品杂流者,为怨家所告。

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

“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省臣从之。

十四年,调武昌路总管。

会省臣出师,遵摄省事,于是省中府中,惟遵一人。

乃远斥候,塞城门,籍民为兵,得五千余人,设万夫长四,配守四门,所以为防御之备甚至,号令严肃,赏罚明当。

贼船往来江中,终不敢近岸,城赖以安。

十七年,升中书左丞。

是时,太平在相位,以事忤皇太子,皇太子深衔之,以为遵及参知政事赵中,皆太平党也。

十九年,用事者承望风旨,嗾邓子初等诬遵与参政赵中等六人皆受赃,皇太子命御史台等官杂问之,锻炼使成狱,遵等竟皆杖死,中外冤之。

二十四年,御史台臣辩明遵等皆诬枉,诏复给还其所授宣敕。

(节选自《元史·成遵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

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B.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

/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C.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

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D.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

/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答案:

B】解析:

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

“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

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子”指国子监,文中指当时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入国子监学习的

学生称国子生。

B.“博士”是我国古代的官职名,太常博士是太常寺的属官,与现代的学

位“博士”不同。

C.“丁忧”也称“丁艰”,在古代指遭逢父亲母亲的丧事,丁母忧是指遭

逢母亲的丧事。

D.“迁”可指官职的调动,也可指升职,文中涉及官职升迁的词还有擢、

升、摄等。

【答案:

D】解析:

“授”一般指授职、任命,不表示官职升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成遵聪颖好学,终能脱颖而出。

他自幼聪敏颖悟,勤学不辍,苦于当地

先辈中没有研究科举的人,后因受县尹杨惠赏识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

B.成遵勤于进谏,深受皇上器重。

他担任监察御史时,上奏皇上要为国家

安定而保重圣体,皇上深受感动;上奏关于御史台的四件事,皇上都赞赏接受了。

C.成遵守城有方,颇具组织才能。

他在调任武昌路总管时,曾代理行省事

务,负责武昌城的防务,因其防御周到,号令严明,江上贼寇始终未敢靠岸。

D.成遵含冤而死,后被昭雪平反。

他在任中书左丞时,被皇太子误认为是

太平丞相的党羽,后遭人诬告、受审讯,最终被杖责而死,几年后才被昭雪。

【答案:

A】解析:

“后因受县尹杨惠赏识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强加因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是岁,言事并举劾凡七十余事,皆指讦时弊,执政者恶之。

(5分)

(2)时刑部狱按久而不决者积数百,遵与其僚分阅之,共议其轻重,各当其罪。

(5分)

【答案】

(1)这一年,成遵议论时事以及举发弹劾的共有七十多项,全是指责抨击当时社会的弊端,执政的大臣因此憎恨他。

[5分;译出大意给2分;“凡(共)”“指讦(指责抨击)”“恶(憎恨)”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

(2)当时刑部长期查办而不能断决的案件积有数百起,成遵与同僚们分别审阅,共同议论这些案情的轻重,分别判处相应的罪名。

[5分;译出大意给2分;定语后置句“狱按久而不决者”、“狱(案件)”“当(判罪,判处)”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

注意:

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③“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浑①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许浑,唐代诗人。

作者从故乡第一次到长安去,途经潼关,也为其山川形势和自然景色所深深吸引,兴致淋漓,挥笔写下了这首诗作。

1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此诗头两句,诗人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把读者引入一个秋浓似酒、旅况萧瑟的境界。

B.颔联以“残云”点染太华山,又以“疏雨”烘托中条山,于沉静中显出一抹飞动的意趣。

C.颈联中诗人眼见树色苍苍,耳听河声汹汹,场景描写生动传神,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D.尾联在前三联描绘山水景物的基础上,转为描写长安都市的繁华,表明这一切宛如梦境。

【答案:

D】解析:

“转为描写长安都市的繁华,这一切宛如梦境”理解有误。

15.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解析:

①孤凄之情(1分)。

萧萧红叶、飘飘残云、淅淅秋雨使诗人顿感孤寂与凄冷(1分)。

②不舍之情(1分)。

长亭秋晚,把酒话别,依依不舍(1分)。

③对隐逸生活的留恋之情(或写出了诗人出仕为官与退隐山林的矛盾心情)(1分)。

诗人将到都城长安,却仍然梦到快乐的渔樵生活,可见诗人的隐逸情怀(或委婉含蓄地表明自己并非热衷功名之人)(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