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二学期传统文化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7279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第二学期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学年第二学期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学年第二学期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学年第二学期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学年第二学期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第二学期传统文化教案.docx

《学年第二学期传统文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第二学期传统文化教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第二学期传统文化教案.docx

学年第二学期传统文化教案

 

备课本

学校东城街道冯云小学

年级一(8)班

科目传统文化教育

教师刘秀云

2013学年第二学期

 

四会市教育局监制

 

课时计划

第1周第1课(章、单元)第1节第1课时年月日

课题

三字经

课 型

新授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

能力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理解“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

文中子,及老庄。

”意思。

3、懂得知识的重要与正确的学习方法

过程与

方法

引导学生认读的基础上,教师要逐节逐句进行指导性的读,使学生读准字音,乃至读通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知识的重要与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材分析

重点

知道知识的重要与正确的学习方法

难点

知道知识的重要与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法

讲授法、实践法

学法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教具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激发情感。

二、出示原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理解意思:

(1)学生自悟。

(2)讲意思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译文】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

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五子者,有荀扬。

文中子,及老庄。

 【译文】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

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

3.齐读意思。

4.教师范读。

5、学生根据注音自由读。

三、教师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

2、学生齐读。

3、教师进行点拨(指出不足之处)。

4、学生熟读。

5.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6.运用各种方式练读。

(分组读、男女分读、齐读等。

7.指名学生诵读。

8、齐背课文。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1、读背诵课文。

 

课时计划

第2周第2课(章、单元)第2节第2课时年月日

课题

三字经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

能力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理解“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

 

”句子意思。

3、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过程与

方法

引导学生认读的基础上,教师要逐节逐句进行指导性的读,使学生读准字音,乃至读通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教材分析

重点

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难点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教法

讲授法、实践法

学法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情感。

二、出示原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理解意思:

(1)学生自悟。

(2)讲意思

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

【译文】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记取教训。

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

 

【译文】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唐有虞,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

【译文】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而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称颂。

 

3.齐读意思。

4.教师范读。

5、学生根据注音自由读。

三、教师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

2、学生齐读。

3、教师进行点拨(指出不足之处)。

4、学生熟读。

5.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6.运用各种方式练读。

(分组读、男女分读、齐读等。

7.指名学生诵读。

8、齐背课文。

9、学习小故事。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1、读背诵课文。

2、与家长交流诵读课文

 

课时计划

第3周第3课(章、单元)第3节第3课时年月日

课题

三字经

课 型

新授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

能力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理解“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意思。

3、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过程与

方法

引导学生认读的基础上,教师要逐节逐句进行指导性的读,使学生读准字音,乃至读通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教材分析

重点

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难点

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教法

讲授法、实践法

学法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教具

教学过程:

三、诗歌导入,激发情感。

四、出示原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理解意思:

(1)学生自悟。

(2)讲意思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译文】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

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译文】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

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译文】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杀死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译文】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

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

3.齐读意思。

4.教师范读。

5、学生根据注音自由读。

三、教师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

2、学生齐读。

3、教师进行点拨(指出不足之处)。

4、学生熟读。

5.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6.运用各种方式练读。

(分组读、男女分读、齐读等。

7.指名学生诵读。

8、齐背课文。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1、读背诵课文。

 

课时计划

第4周第4课(章、单元)第4节第4课时年月日

课题

三字经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

能力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理解“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

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句子意思。

3、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过程与

方法

引导学生认读的基础上,教师要逐节逐句进行指导性的读,使学生读准字音,乃至读通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教材分析

重点

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难点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教法

讲授法、实践法

学法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教具

教学过程:

三、复习导入,激发情感。

四、出示原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理解意思:

(1)学生自悟。

(2)讲意思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译文】东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春秋时期,一是战国时期。

春秋时的齐恒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霸。

战国的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译文】战国末年,秦国的势力日渐强大,把其他诸侯国都灭掉了,建立了统一的秦朝。

秦传到二世胡亥,天下又开始大乱,最后,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译文】汉高祖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

汉朝的帝位传了两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时,就被王莽篡夺了。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译文】王莽篡权。

改国号为新,天下大乱,刘秀推翻更始帝,恢复国号为汉,史称东汉光武帝,东汉延续四百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

3.齐读意思。

4.教师范读。

5、学生根据注音自由读。

三、教师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

2、学生齐读。

3、教师进行点拨(指出不足之处)。

4、学生熟读。

5.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6.运用各种方式练读。

(分组读、男女分读、齐读等。

7.指名学生诵读。

8、齐背课文。

9、学习小故事。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1、读背诵课文。

2、与家长交流诵读课文

 

课时计划

第5周第5课(章、单元)第5节第5课时年月日

课题

三字经

课 型

新授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

能力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理解“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意思。

3、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过程与

方法

引导学生认读的基础上,教师要逐节逐句进行指导性的读,使学生读准字音,乃至读通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教材分析

重点

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难点

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教法

讲授法、实践法

学法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教具

教学过程:

五、诗歌导入,激发情感。

六、出示原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理解意思:

(1)学生自悟。

(2)讲意思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译文】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

后来魏灭了蜀国和吴国,但被司马懿篡夺了帝位,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译文】晋朝王室南迁以后,不久就衰亡了,继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时

代。

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国都建在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译文】北朝则指的是元魏。

元魏后来也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觉篡了位,建立了北周;东魏被高洋篡了位,建立了北齐。

3.齐读意思。

4.教师范读。

5、学生根据注音自由读。

三、教师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

2、学生齐读。

3、教师进行点拨(指出不足之处)。

4、学生熟读。

5.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6.运用各种方式练读。

(分组读、男女分读、齐读等。

7.指名学生诵读。

8、齐背课文。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1、读背诵课文。

 

课时计划

第6周第6课(章、单元)第6节第6课时年月日

课题

三字经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

能力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理解“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句子意思。

3、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过程与

方法

引导学生认读的基础上,教师要逐节逐句进行指导性的读,使学生读准字音,乃至读通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教材分析

重点

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难点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教法

讲授法、实践法

学法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教具

教学过程:

五、复习导入,激发情感。

六、出示原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理解意思:

(1)学生自悟。

(2)讲意思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译文】杨坚重新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隋朝,历史上称为隋文帝。

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荒淫无道,隋朝很快就灭亡了。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译文】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最后隋朝灭亡,他战胜了各路的反隋义军,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译文】唐朝的统治近三百年,总共传了二十位皇帝。

到唐哀帝被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从此灭亡。

为和南北朝时期的梁相区别,历史上称为后梁。

3.齐读意思。

4.教师范读。

5、学生根据注音自由读。

三、教师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

2、学生齐读。

3、教师进行点拨(指出不足之处)。

4、学生熟读。

5.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6.运用各种方式练读。

(分组读、男女分读、齐读等。

7.指名学生诵读。

8、齐背课文。

9、学习小故事。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1、读背诵课文。

2、与家长交流诵读课文

 

课时计划

第7周第7课(章、单元)第7节第7课时年月日

课题

三字经

课 型

新授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

能力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理解“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意思。

3、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过程与

方法

引导学生认读的基础上,教师要逐节逐句进行指导性的读,使学生读准字音,乃至读通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教材分析

重点

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难点

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教法

讲授法、实践法

学法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教具

教学过程:

七、诗歌导入,激发情感。

八、出示原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理解意思:

(1)学生自悟。

(2)讲意思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译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时期,历史上称作五代,这五个朝代的更替都有着一定的原因。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译文】赵匡胤接受了后周“禅让”的帝位,建立宋朝。

宋朝相传了十八个皇帝之后,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侵扰,结果又成了南北混战的局面。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译文】北方的辽人、金人和蒙古人都建立了国家,自称皇帝,最后蒙古人灭了金朝和宋朝,建立了元朝,重又统一了中国。

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译文】元趄的疆域很广大,所统治的领土,超过了以前的每一个朝代。

然而它只维持了短短九十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3.齐读意思。

4.教师范读。

5、学生根据注音自由读。

三、教师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

2、学生齐读。

3、教师进行点拨(指出不足之处)。

4、学生熟读。

5.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6.运用各种方式练读。

(分组读、男女分读、齐读等。

7.指名学生诵读。

8、齐背课文。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1、读背诵课文。

 

课时计划

第8周第8课(章、单元)第8节第8课时年月日

课题

三字经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

能力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理解“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句子意思。

3、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过程与

方法

引导学生认读的基础上,教师要逐节逐句进行指导性的读,使学生读准字音,乃至读通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教材分析

重点

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难点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教法

讲授法、实践法

学法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教具

教学过程:

七、复习导入,激发情感。

八、出示原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理解意思:

(1)学生自悟。

(2)讲意思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译文】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义,最后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建立大明,他自己当上了皇帝,号洪武,定都在金陵。

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译文】到明成祖即位后,把国都由金陵迁到北方的燕京。

明朝共传了十六个皇帝,直到崇祯皇帝为止,明朝就灭亡了。

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译文】明朝末年,宦官专权,天下大乱,老百姓纷纷起义,以闯王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攻破北京,迫使崇祯皇帝自杀,明朝最后灭亡。

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译文】清军入关后,清世祖顺治皇帝在北京登上帝座,平定了各地的混乱局面,使得老百姓可以重新安定地生活。

3.齐读意思。

4.教师范读。

5、学生根据注音自由读。

三、教师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

2、学生齐读。

3、教师进行点拨(指出不足之处)。

4、学生熟读。

5.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6.运用各种方式练读。

(分组读、男女分读、齐读等。

7.指名学生诵读。

8、齐背课文。

9、学习小故事。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1、读背诵课文。

2、与家长交流诵读课文

 

课时计划

第9周第9课(章、单元)第9节第9课时年月日

课题

三字经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

能力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理解“由康雍,历乾嘉。

民安富,治绩夸。

道咸间,变乱起。

始英法,扰都鄙。

同光后,宣统弱。

传九帝,满清殁。

”句子意思。

3、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过程与

方法

引导学生认读的基础上,教师要逐节逐句进行指导性的读,使学生读准字音,乃至读通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教材分析

重点

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难点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教法

讲授法、实践法

学法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教具

教学过程:

九、复习导入,激发情感。

一十、出示原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理解意思:

(1)学生自悟。

(2)讲意思

由康雍,历乾嘉。

民安富,治绩夸。

【解释】顺治皇以后,分别是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四位皇帝,在此期间,天下太平,人民生活比较安定,国家也比较强盛。

  道咸间,变乱起。

始英法,扰都鄙。

【解释】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发生了变乱,英军挑起鸦片战争。

英、法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法国神父被杀为由组成联军,直攻北京。

  同光后,宣统弱。

传九帝,满清殁。

【解释】同治、光绪皇帝以后,清朝的国势已经破败不堪,当传到第九代宣统皇帝时,就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

3.齐读意思。

4.教师范读。

5、学生根据注音自由读。

三、教师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

2、学生齐读。

3、教师进行点拨(指出不足之处)。

4、学生熟读。

5.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6.运用各种方式练读。

(分组读、男女分读、齐读等。

7.指名学生诵读。

8、齐背课文。

9、学习小故事。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1、读背诵课文。

2、与家长交流诵读课文

课时计划

第10周第10课(章、单元)第10节第10课时年月日

课题

三字经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

能力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理解“革命兴,废帝制。

立宪法,建民国。

古今史,全在兹。

载治乱,知兴衰。

史虽繁,读有次。

史记一,汉书二。

”句子意思。

3、了解历史书籍与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过程与

方法

引导学生认读的基础上,教师要逐节逐句进行指导性的读,使学生读准字音,乃至读通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书籍

教材分析

重点

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书籍

难点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教法

讲授法、实践法

学法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教具

教学过程:

一十一、复习导入,激发情感。

一十二、出示原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理解意思:

(1)学生自悟。

(2)讲意思

革命兴,废帝制。

立宪法,建民国。

【解释】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废除了帝制、建立了宪法,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古今史,全在兹。

载治乱,知兴衰。

【解释】以上所叙述的是从三皇五帝到建立民国的古今历史,我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了解各朝各代的治乱兴衰,领悟到许多有益的东西。

  史虽繁,读有次。

史记一,汉书二。

【解释】中国和历史书虽然纷繁、复杂,但在读的时候应该有次序:

先读《史记》,然后读《汉书》。

3.齐读意思。

4.教师范读。

5、学生根据注音自由读。

三、教师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

2、学生齐读。

3、教师进行点拨(指出不足之处)。

4、学生熟读。

5.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6.运用各种方式练读。

(分组读、男女分读、齐读等。

7.指名学生诵读。

8、齐背课文。

9、学习小故事。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1、读背诵课文。

2、与家长交流诵读课文

课时计划

第11周第11课(章、单元)第11节第11课时年月日

课题

三字经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

能力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理解“后汉三,国志四。

兼证经,参通鉴。

读史者,考实录。

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

朝于斯,夕于斯。

”句子意思。

3、了解历史书籍与了解历史的治乱兴衰。

过程与

方法

引导学生认读的基础上,教师要逐节逐句进行指导性的读,使学生读准字音,乃至读通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历史的治乱兴衰。

教材分析

重点

了解历史知识与认识一些历史书籍

难点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教法

讲授法、实践法

学法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教具

教学过程:

一十三、复习导入,激发情感。

一十四、出示原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理解意思:

(1)学生自悟。

(2)讲意思

后汉三,国志四。

兼证经,参通鉴。

【解释】第三读《后汉书》,第四读《三国志》,读的同时,还要参照经书,参考《资治通鉴》,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的治乱兴衰了。

  读史者,考实录。

通古今,若亲目。

【解释】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翻阅历史资料,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象是自己亲眼所见一样。

  口而诵,心而惟。

朝于斯,夕于斯。

【解释】我们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思考。

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

3.齐读意思。

4.教师范读。

5、学生根据注音自由读。

三、教师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

2、学生齐读。

3、教师进行点拨(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