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7106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2.docx

《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2.docx

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2

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2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

25,分数:

25.00)

1.在采访活动中,记者要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除了要处理好新闻与事实的关系,要有实事求是的勇气外,还要______。

A.坚持深入实际B.坚持从实际出发

C.尊重事实D.遵纪守法,坚持原则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采访指导思想中的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

记者在采访活动中要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首先,要正确处理新闻与事实的关系;其次,要有实事求是的勇气,一切从实际出发,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再次,要遵纪守法坚持原则,不以稿谋私,不搞“有偿新闻”,保证新闻采访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2.记者的新闻敏感,集中表现为一种______。

A.创造性思维活动B.顿悟性思维活动

C.思想认识的突破D.条件反射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考点]本题在2005年10月真题第4题考查过,主要考查记者的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记者能够敏锐地发现和捕捉新闻的一种特有的素质。

它是一种职业敏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

3.记者在采访中遇到的第一道选择是______。

A.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B.客观事实是否符合政策标准

C.新闻事件是否真实客观D.新闻作品是否能带来经济社会效益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新闻选择的标准。

新闻价值和新闻政策的和谐统一,才是新闻的最佳选择。

记者在采访活动中,首先要看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然后判断其是否符合新闻政策。

4.关于新闻线索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反映本质,变动性小B.比较简单,完整性差

C.时间短暂,稳定性低D.只是信号,有待证实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考点]本题在2005年10月真题第26题考查过,主要考查新闻线索的特点。

一般来说,新闻线索具有以下特点:

(1)比较简单,完整性差;

(2)时间短暂,稳定性低;(3)只是信号,有待证实;(4)反映现象,变动性大。

5.记者的资料积累,包括思想积累、知识性积累、信息源的积累、业务资料的积累和______。

A.实践性积累B.情况积累

C.感情积累D.素材积累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考点]本题在2008年10月第9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积累资料的内容。

记者积累资料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思想积累,包括政治理论、方针政策和工作文件,以及记者的观察思考。

第二,情况积累,主要是收集和储存自己采访地区或报道分工范围内的基本情况。

第三,信息源的积累,记者要广交朋友,建立可靠的信息网络。

第四,业务资料的积累,包括新闻业务和群众语言的收集。

第五,知识性资料,包括新技术、新科学、天文地理、环境、经济等等各方面的资料。

6.因经验访问与因问题访问的区别是______。

A.选题是否有典型性B.着眼于工作中的矛盾还是成果

C.问题是否有新闻价值D.能否给人以启迪或教训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访问活动的类型。

因经验访问着眼于工作成就特别是取得成就的规律性;因问题访问是为研究某一问题或批评某一错误而进行的访问活动,其中的问题也就是矛盾。

因此,二者的区别是着眼于工作中的矛盾还是成果。

7.如对某一重大题材做深度报道,则适宜采用的采访方式是______。

A.隐性采访B.蹲点采访

C.调查座谈D.体验感受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特殊方式采访中的蹲点采访。

蹲点采访的特点是,采访的周期比较长,调查研究深入细致,得到的报道比较扎实、有深度,适合于贯彻某项重大方针政策的宣传,或某个重大题材的深度报道。

8.观察时机的选择首先要考虑______。

A.观察对象B.观察机会

C.观察条件D.观察目的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考点]本题在2009年10月真题第27题考查过,主要考查观察时机的选择。

观察目的是根据报道的思想内容和采访的具体情况确定的,而观察时机的选择,则是为实现观察目的服务的。

9.对采访对象实施“心理控制”,属于下列哪种采访方法______。

A.多听少讲,广采博纳B.求同存异,心理共鸣

C.沟通思想,见机行事D.因人而异,灵活对待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10.新闻和历史,都以纪实写真为根本,其区别仅仅在于______。

A.新B.旧

C.限时D.时限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新闻写作要领中的纪实写真。

新闻和历史都是客观事实的忠实记录,但历史是记载过去发生的事实,新闻报道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昨天的新闻也就是今天的历史,新闻是历史的第一次“草稿”,一个“昨天”,一个“今天”,区别仅仅在于“时限”。

11.所谓事实决定新闻主题,指的是______。

A.主题来自“头脑风暴”B.主题与题材一致

C.主题源于客观事实D.从事实到新闻事实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新闻主题的来源。

新闻主题只能从新闻所要报道的客观事实中来。

新闻的主题寓于事实本身,什么样的事实决定什么样的主题,绝不能离开事实去凭空臆造。

因此,只有掌握用于写作的事实材料,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深刻认识事实的本质及其特点,这样才能从中提炼出新闻主题。

12.把最精彩、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事实材料放在前面的是______。

A.简明消息B.动态新闻

C.综合新闻D.经验消息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新闻结构规律中的适应受众心理。

从新闻写作的层次来看,动态新闻的结构在于首先突出什么事,注重受众信息需求,所以要把最精彩、最重要、能吸引人的事实材料放在前面,然后再依次提供有关情况,使受众能够获得有关信息。

13.记者需要掌握“十八般武艺”,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功是______。

A.会使用电脑B.会与人打交道

C.会采写消息D.会使用现代化通讯工具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考点]本题在2008年10月真题第18题考查过,主要考查消息的作用。

消息最迅速、最简便地传播各种信息,学会消息写作便意味着掌握了打开新闻写作大门的钥匙。

因此,消息的采访与写作是记者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功。

14.新闻文风,总体表现为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具体要求为态度明朗,言之有物,短而精粹和______。

A.高潮迭起B.委婉曲折

C.新鲜活泼D.鲜艳华丽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考点]本题在2007年10月真题第19题考查过,主要考查新闻文风的特征。

新闻文风的特征:

第一,要态度明朗,即通过报道的事实,显示其倾向性和战斗性。

第二,要言之有物,即有事实,有内容,从中传递信息。

第三,要短而精粹,即内容扼要,文字从简,并说明问题。

第四,要新鲜活泼,即采取生动多样的语言和写作形式,不能死板、老套。

15.新闻的开头,或概括总体,介绍主要内容;或突出个性,强调内容特点;或开宗明义,提出全文主旨;或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

这在新闻写作学上称为______。

A.形象导入法B.金字塔法

C.开篇点题法D.三角法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考点]本题在2005年10月真题第17题考查过,主要考查新闻常见的开头方法。

新闻写作常见的开头方法有:

“开篇点题法”和“形象导入法”两种。

前者或概括总体,介绍主要内容;或突出个性,强调内容特点;或开宗明义,提出全文主旨;或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等等。

后者或描写环境,引出人物;或抒发感情,渲染气氛;或回忆联想,导入正文的展开;或借用诗词,作为叙事的开端等等。

16.评述式导语中,对新闻事实的意义加以引申和评论时,表述的手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由记者直接发表评论;二是______。

A.由编辑直接发表评论B.让新闻里的人物来议论

C.由第三人直接发表评论D.让新闻背后的人物来议论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考点]本题在2009年10月真题第21题考查过,主要考查述评式导语。

评述式导语中,对新闻事实的意义加以引申和评论时,一是由记者记者发表评论,二是让新闻里的人物来议论。

记者直接发表评论能深化主题,更好地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而让新闻里的人物来议论,给人的印象更为客观,更容易为读者接受。

17.间接性导语尤其适宜运用于时效要求较为宽松的______。

A.事件性新闻B.非事件性新闻

C.经验消息D.人物消息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间接性导语。

间接性导语,又称延缓性导语,即导语中曲径通幽,引人入胜,间接地体现新闻主题,迂回舒展地引出新闻的核心事实或新闻要旨。

它尤其适宜运用于时效要求较为宽松的非事件性新闻。

18.导语中进行今昔、新旧、正反、是非、优劣、得失等两相对比,形成强烈反差,以突出新闻事实的个性特征及其意义,被称为______。

A.对比式导语B.并列式导语

C.描写式导语D.评述式导语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考点]本题在2007年10月真题第22题考查过,主要考查间接性导语中的对比式导语。

对比式导语的基本特征是:

导语中同时写上今与昔、新与旧、正与反、是与非、此与彼,或优与劣、得与失等等两个方面的事实情况,进行两相对比,以前者为主,后者为映衬,让强烈的反差,更加鲜明地显现新闻事实的个性特征及其意义。

19.摄取新闻事实和新闻景观中富有特征和感人的场面加以描绘和再现的新闻体裁,属于______。

A.事物特写B.事件特写

C.场景特写D.风光特写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20.通讯的三种结构方式包括纵式结构、横式结构和______。

A.交叉式结构B.渗透式结构

C.纵横结合式结构D.时空结合式结构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考点]本题在2009年10月真题第23题考查过,主要考查通讯的三种结构方式。

本题属识记层次。

通讯结构主要有纵式、横式、纵横结合式三种。

21.作为一篇消息的有机组成部分,重在补充、反衬或烘托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是______。

A.导语B.主体

C.背景D.结尾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22.通讯的横式结构具体表现方式有两类,一类是以事物性质区别安排材料,另一类安排材料的方式是______。

A.按时空变化安排材料B.以空间变换安排材料

C.按认识发展顺序安排材料D.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通讯的横式结构。

通讯结构方式可以划分为纵式、横式和纵横式结合三种。

横式结构可以划分为以空间变换安排材料和以事物性质区别安排材料两类。

23.表现一个地区、一条战线新风貌的通讯称为______。

A.概貌通讯B.工作通讯

C.事件通讯D.景物通讯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考点]本题在2010年10月真题第23题考查过,主要考查概貌通讯的含义。

考生可用排除法做此类题型。

B项是直接反映和指导实际工作的通讯;C项是反映突发性或非突发性事件的通讯类型;D项不属于通讯的类别。

24.事件通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______。

A.以事带人B.写人

C.叙事D.描写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25.报告文学揭示社会矛盾的深度,取决于记者的______。

A.新闻敏感B.政策水平

C.思想深度D.认识能力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报告文学的写作要求。

记者在写报告文学时,首先要有深刻的思想深度,要把新的视角和思考贯注其中,这样才能反映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从而把矛盾揭露出来。

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

5,分数:

10.00)

26.新闻记者的日常工作任务主要有______。

(分数:

2.00)

 A.及时采写新闻 √

 B.参加社会活动

 C.做好群众工作 √

 D.反映内部情况 √

 E.记录当代历史

解析:

[考点]本题在2006年10月真题第26题考查过,主要考查记者的任务。

新闻记者的日常工作任务主要有三大项:

(1)及时采写新闻,这是记者日常的首要任务;

(2)反映内部情况,有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不宜或暂时不宜公开传播,记者要把这些事实写成内参,提供给新闻单位内部或这交领导部门参考;(3)做好群众工作。

27.和一般的调查研究相比,新闻采访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分数:

2.00)

 A.新闻性 √

 B.突击性 √

 C.多变性

 D.灵活性 √

 E.持续性 √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新闻采访的特点。

和一般的调查研究相比,新闻采访具有以下特点:

(1)新闻性;

(2)突击性;(3)广泛性;(4)灵活性;(5)持续性。

28.作为新闻记者,既要具有“笔内”的功夫,又要具有“笔外”的功夫,所谓笔外功夫包括______。

(分数:

2.00)

 A.思想政治方面 √

 B.生活阅历方面 √

 C.知识修养方面 √

 D.语言功底方面 √

 E.从政经历方面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功夫在笔外”的内涵。

考生可以用排除法做此类题型。

记者是否从政,和他的新闻写作水平并没有直接联系,因此E项的“从政经历方面”可以排除。

29.采访中对新闻写作方面思考的内容有______。

(分数:

2.00)

 A.新闻体裁 √

 B.新闻主题 √

 C.新闻题材 √

 D.政策思考

 E.受众心理思考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采访中的理性思考。

考生可以用排除法做此类题型。

采访中的理性思考包括对事实的思考和对写作的思考,D、E两项属于对事实的思考。

30.新闻写作中选择新闻体裁的依据是______。

(分数:

2.00)

 A.事实 √

 B.版面需要

 C.报道时机 √

 D.写作理论 √

 E.作者的喜好

解析:

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

4,分数:

12.00)

31.新闻要素

(分数:

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指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

一般包括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和如何,通称“新闻六要素”。

即通常所说的“五个W一个H”。

解析:

32.间接性导语

(分数:

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又称延缓性导语,是相对于直接性导语的一种常用的导语形式,即导语中曲径通幽,引人入胜,间接地体现新闻主题,迂回舒展地引出新闻的核心事实或新闻要旨。

解析:

33.采访对象

(分数:

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指凡是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向之索取情况和意见,或者以各种方式向记者提供情况和意见的人。

解析:

34.调查报告

(分数:

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作为调查研究成果形诸文字的书面报告,调查报告也是一种新闻边缘文体。

它与工作总结、工作通讯相近,不同的是其分析更深刻、理论性更强。

它具有信息性、动态性、全面性和具体性等特征。

解析:

四、简答题(总题数:

3,分数:

15.00)

35.记者在职业道德修养上当前要特别注意哪些方面?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记者在职业道德修养上要特别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坚持实事求是。

记者要重事实,讲真话,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

要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坚决同一切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现象与行为作不懈的斗争。

(2)报道内容健康。

记者发出的报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有益于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3)反对以稿谋私。

记者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坚持反对“有偿新闻”,坚决反对利用职务之便去谋取任何的私利。

(4)提倡团结协作。

记者和同行之间,既要相互竞争,发挥自身的优势,又要团结协作,形成合力。

解析:

36.简述“倒金字塔结构”的特点。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倒金字塔结构,又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

它是以事实的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一系列新闻事实内容。

即在一篇消息中,先把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新闻事实放在导语中;导语中又往往将最精彩的内容放在最前端;而在消息的主体部分,各段的内容也是依照重要性或受众关心的程度递减的顺序来安排,较重要的往前放,较次要的往后放,不大重要的放在最后。

解析:

37.简述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人物通讯是以人物报道为中心的一种通讯体裁。

其写作特点是:

(1)人物通讯主要是写人。

人物始终是其写作的中心,情节、细节的刻画,环境气氛的渲染,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都是为表现和突出人物服务的。

(2)人物通讯仍以新近发生的事实为依托,缘事而起,因事及人,有新闻才有新闻人物。

(3)人物通讯通过报道人物事迹(活动),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和反映具有时代特征的主题。

(4)需要记者对人物深入体察和注入激情,在思想感情上与人物息息相通,深刻理解先进人物并与之感情共鸣。

解析:

五、简单应用题(总题数:

2,分数:

18.00)

38.今夏,台风“海棠”从河南经过,据郑州市民政局统计,暴雨给郑州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3亿元。

如果,你受报社的委派前去采访,请在出发前列出一份访问提纲。

(分数:

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第一个方面的问题,了解基本情况(台风到达的时间,受灾面积,损失情况,城市受害状况,农田被淹的数字,对城市管理、铁路、交通、通讯、水利等方面的影响,防汛面临的任务,救灾抢险投入的情况,采取的具体措施,灾民被安置的情况)。

第二个方面的问题,抗击此次台风所采取的对策与以往有何不同,救灾物资有没有到位,卫生防疫工作做得如何,社会反响怎样。

第三个方面的问题,对台风的预测,总结教训,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

解析:

39.划出下面文章的结构成分,并分析文章导语的类型。

“一枝花”取代“一支剑”

本报讯7月6日,油漆工人刷完最后一笔,至此,湖北电视塔完成了由“一枝花”取代“一支剑”的“脱胎换骨”过程。

“KENT”(健牌)广告盘踞武汉龟山之巅已成历史。

湖北电视塔位于武汉长江大桥旁的龟山顶,曾有“亚洲桅杆”之称。

1992年5月,香港东方广告有限公司看中了这独特之处,以每年90万元港币广告费,与湖北电视塔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合同,将“KENT”的广告做到电视塔上。

这一洋烟广告像剑一样刺向江城上空,也刺伤了武汉人的心,许多市民对洋烟广告傲视武汉表示不满。

今年初,在武汉市人代会上,几十名人大代表呼吁取消“KENT”广告,并希望通过地方立法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对香烟广告的传播加以限制。

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湖北电视塔提前11个月终止了与香港东方广告有限公司的合同,并付出10%的违约金。

消息传出,国内外十多家企业、公司争相要在电视塔上做广告,最后,武汉油脂化学厂的“一枝花”争得广告权。

武汉市卫生局长方天人得知这一消息后,高兴地说:

“两年多来,我们一直不断地向省、市有关部门呼吁,把洋烟广告从电视塔上除掉,今天终于实现了,这是一件顺民心的好事。

(分数:

8.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第一段是导语;第二段是背景;第二至第五段是主体;最后一段为结尾。

导语为概括式导语。

概括得并不枯燥,文字十分生动。

动词“刷”、“取代”和“盘踞”用得好,有动感,可视效果显著。

解析:

六、综合应用题(总题数:

1,分数:

20.00)

40.根据下述新闻事实材料,按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写作一篇消息。

字数在650~700字。

安娜·卡列尼娜之旅

——莫斯科开出首列文学专列11月9日上午9时整,一列满载俄罗斯作家、文学工作者、文学爱好者和记者的“亚斯纳雅·波良纳”文学专列在军乐团雄壮的进行曲中,从莫斯科库尔斯克火车站缓缓驶出,开往列夫·托尔斯泰的故居——亚斯纳雅·波良纳。

列夫·托尔斯泰故居位于莫斯科以南约200公里的图拉州境内的亚斯纳雅·波良纳庄园,占地338公顷。

亚斯纳雅·波良纳意为“阳光明媚的林中草地”。

列夫·托尔斯泰于1828年生于这块世袭的贵族庄园,1910年去世后也葬于此。

托尔斯泰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亚斯纳雅·波良纳度过的,并在这里写下了不朽巨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