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安全管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63812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校园安全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学校园安全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学校园安全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学校园安全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学校园安全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校园安全管理.docx

《中学校园安全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校园安全管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校园安全管理.docx

中学校园安全管理

加强安全管理打造平安校园

一、为什么要重视校园安全管理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中小学安全工作涉及亿万家庭的生活与幸福,关系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中小学安全工作任重道远,责任重于泰山。

  目前,各级各类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非常重视中小学安全工作,不断规范和强化学校安全工作,但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形势依然严峻,各类学生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一些恶性事故危及学生的健康和生命,甚至造成了学生的群死群伤。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中,意外伤害是儿童青少年致伤、致残的最主要原因。

在我国,学龄儿童的意外伤害多数发生学校和上学的途中;而在不同年龄的青少年中,又以15—19岁意外伤害的死亡率最高。

意外伤害不仅造成了大量儿童的永久性残疾和早亡,消耗巨大的医疗费用,而且削弱了国民生产力。

不仅给孩子及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幸,而且给社会、政府及学校造成巨大的负担和损失。

而由此引起的纠纷更是纠缠不清。

据调查,1999年至2002年间,北京市共发生学校赔偿经济损失的学生伤亡事故360余起,其中有一半以上学校在处理事故时遇到困难。

究其原因,其一是因为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基础设施、学校办学条件还有待完善,社会上还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安全事故多发、频发。

其二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自然环境恶化,雷击、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和各种污染事故不断发生,极大地威胁着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

其三,与学校安全工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和必要的自护自救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就学校层面的工作现职而言,科学、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各类学生安全事故,迫切需要广大校长和都是认真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切实抓好不同时段安全教育重点,科学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并做好学生心理的疏导工作。

对于管理者来说,安全的意识非常重要。

有人说“思想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意识是思想和行为之间的纽带,习惯是思想和意识的结果。

有了意识,思想才能在行为中得到体现,有了行为才能够养成习惯。

所以对于校园安全问题,这样认识同样也适用。

在校园安全教育工作中,安全意识的树立是重中之重,有了安全意识才会有安全行为,有了安全行为,才能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学校安全教育才能得到保障。

但现在还有人错误的认为:

安全只是某些人的事:

学校安全工作只是校长、主抓安全的主任及后勤主任的事。

一提安全,有人就联想到校园校舍安全,周边环境安全,由此简单地将安全工作视为校长及后勤主任的份内之事,校长和主抓安全的主任是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后勤主任是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而其他人则作壁上观。

另有人认为安全教育,就是形成文本教材,就是增加课时,就是开展好几个活动,就是上好安全教育课、开好班会,再就是开展一次手抄报评比,偶尔搞一次演练,搞一次像样的活动就是搞好了安全教育,这是最大的误区。

5.12大地震为我们的校园安全教育敲响了警钟:

我们的学生可以不必画手抄报,可以不必答安全教育知识问卷,但是他必须知道,当自己遇到危险的时候他应该怎么做。

当时,有一位很牛的校长,四川北川安县桑枣中学的叶志平校长,他的学校,那所坚持进行安全演练的学校,在关键时刻拯救了孩子们如花的生命,创造了一个奇迹。

(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意义。

习惯不是喊出来的,是练出来的)。

安全教育不仅是活动教育,知识教育,更是习惯教育。

安全教育不仅是校长后勤主任份内之事,更是每一个教职员工及相关部门的份内之事。

因此,我认为,树立正确的安全教育观非常重要,我们要把握好校园安全教育的“三实性”——实践性、实用性、实效性,以“体验教育”为主要教育方式,采取多种教育方式结合,建立并落实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使广大中小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基本素养和能力,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学校的责任。

二、校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但管理工作却相当粗放,中小学时常发生安全问题。

不可否认,校舍和设施设备陈旧、老化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但中小学安全管理水平偏低,安全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理漏洞和安全隐患,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让校长,教师大伤脑筋。

根据不完全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教育行业安全事故在城市、县镇、农村的发生占比分别为为1.00:

1.73:

1.53,三者间存在的差距仍然比较明显。

这其中,县镇、农村多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备、师生的安全意识相对较淡薄、学校安全管理缺乏有效落实等等,形成了非城市学校安全事故占比更高的重要原因。

根据我市初中目前的情况分析,学校的安全管理存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校安全管理意识不强

1、安全意识不到位。

学校对国家制定的学校安全法规政策的掌握和执行程度不够,安全宣传和教育不及时、不到位,部分学校校长仍对学校安全工作不重视,存在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措施上、行动上不落实,很多东西都只停留在纸上,等出了问题才来解决。

2、安全制度不完善。

学校都有安全制度,学校安全涉及校内校外,任何方面制度的不完善都将导致安全管理的疏漏,必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我们有些学校安全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不科学、不严密、不全面,有的甚至不可操纵,只是纸上谈兵,成为应付检查的空洞条文。

3、安全制度的建立与执行脱节。

制度有了,但监督检查不得力,有布置无落实,有些制度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应有的制约管理的作用。

(随意放假,提早放学,与家长沟通机制不健全出现许多纠纷:

提早放学学生回家途中溺水死亡,等等)。

4、应急预案不健全,很多学校都有预案,但不健全,没有相对完善的安全工作应急救援预案,也没有实施应急救援演练,一旦发生事故,很难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

(二)安全管理措施不当

1、食堂、食品管理不当。

首先是学校食堂卫生许可持证率低,尤其是农村学校;其次是管理不规范,虽然有制度,但很多制度不科学、缺乏可操作性;三是购进物品帐目不规范,特别是米、面、油、肉等大宗食品索票率低;四是饮水安全隐患,这集中在农村地区的学校,个别地方没有合格的水源,学生只能饮用未经任何检验或未经卫生处理的井水、山泉水等,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五是少数学校食堂存在承包经营现象,学校监管不力,食堂管理混乱;六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个别人没有健康证,缺乏起码的卫生知识和卫生习惯,流程操作不规范;七是食堂管理制度及从业人员培训难以落实。

2、消防管理欠缺。

学校,尤其是寄宿制学校,不仅需要必备的消防设施,更需要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消防知识和技能。

然而很多学校或是没有安装必要的防火设施,或是安装了设施却只是摆设,徒有其表,无法正常使用,一些学校的宿舍楼、教学楼,也没有安装必需的防雷装置。

3、学生管理不到位。

一是内宿生的管理,二是课间的管理。

4、学校周边环境、社会环境复杂,没有取得相关部门的配合。

(1)周边地理环境复杂,池塘沟渠很多,给学生上学放学的安全带来诸多隐患。

(2)由于职能部门管理不到位,学校无条件实现完全的封闭式管理,一些小商贩小摊位的“三无”食品充斥校园需要,零食卫生成了影响学生健康而无法制约的天敌。

(3)交通设施不完善,有的学校,尤其是公路沿线的学校,校门口没有必要的交通安全警示标志事减速带,学生上、放学横穿公路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4)社会治安有待完善,学校周边社会治安较差,经常有社会青年在校外殴打学生、敲诈学生等现象。

(5)网吧泛滥。

一些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超时经营等,目前网吧已开始由县城向乡镇蔓延,留守学生由于缺乏父母监管,危害重重。

(三)学生安全教育不到位

1、学生安全教育课时不保证。

学校迫于升学压力,平时只重视升学科目的教学,安全教育的课时不开足,有的甚至不开课。

有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用于安全教育的课时大大低于其他国家。

2、安全教育内容不全面、不系统。

安全教育课程设置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安全教育内容大多偏重于学生安全知识的传授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缺乏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安全行为的训练,而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安全行为的训练对于保障学生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3、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效。

学校进行安全教育的方法基本上是听专题报告、看专题教育片、开主题班会等等,安全教育在学科中、活动中的渗透结合不够,没有充分利用学校常规活动中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各种有利的时机开展安全教育。

(四)其它

1、经济条件制约,办学条件差,装备设施简陋,不规范。

如一些楼房当初建造时不规范,如阳台围栏不够标准;楼梯、楼道过于狭窄;围墙年久失修,形同虚设等等,隐患重重。

  2、大多数家长文化素质不高,或长年在外打工,很少去关心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成了学生安全教育的“单干户”。

3、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出现成长性危机,而留守学生增多,缺乏疏导与关爱,学生心理疾病增多(性侵犯、自杀等)。

三、校园安全管理基本策略

(一)增强“三个意识”

一是要增强校长的忧患意识,必须从依法治校的角度来对待这一工作,要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至高点,增强育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意识。

二是要增强师生的防范意识。

(1)清除师生的侥幸心理。

(2)利用安全知识讲座,黑板报,广播,发放安全手册,举行安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宣传安全知识,使每个学生能居安思危。

三是要增强家长的安全责任意识。

(1)召集家长举行法制安全知识讲座。

(2)加强与家长沟通,采取短信、家访等形式以学生安全教育为内容与家长沟通,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监护意识。

(二)建立健全严格的安全管理责任制体系

学校安全工作不能无章可循。

好的制度就是工作的行动方向,就是大海航行的指南针,很多事不是教师不想做、不愿做,而是不知怎么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按什么原则做。

人的生命高于一切,没有安全感的学校,很难想象能把其他工作搞好。

建立学校严格的安全管理责任制体系,做到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人抓,全员参与,全校齐心,共同筑起学校安全工作的万里长城。

怎么建立安全管理的责任体系?

1、签订《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

签订《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是非常必要的,责任书等于军令状,让每位学校领导、每位教职工明白自己的责任目标及责任追究等;

2、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

要明确学校领导、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在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职责,建立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非常必要;建立学校的安全责任制,必须完善“三个机制”。

第一个机制是完善学校安全日常管理机制:

(1)科学系统地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可操作的安全管理制度(校舍宿舍的管理制度、值班制度、设施设备、物品(危险品)的保管制度、后勤管理制度,消防器材、锅炉的管理制度、外出活动管理制度等等),职责到人,使校内人人有责。

(2)建立完善各种预案:

建立《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学校重大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学校社会实践应急预案》等等,在遇到突发安全事件时才不会忙乱。

(3)完善检查督办奖惩措施。

制定完善的各种安全检查制度及安全记录表册,坚持每天不漏角落的认真检查、登记,确保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4)建立信息报告首问制,使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排解。

(5)做好学校安全信息上报和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实行学校安全工作“日报告、周小结、月总结、季述职、期考评”制度,并建立好安全档案,让学校安全工作大家都来管,都能管,都会管。

资料的归档管理,至少要分为几大类:

一类:

文件、通知类

二类:

机构、制度类

三类:

计划总结类

四类:

责任书类,与上级、与教职工、学生、家长、部部门等等

五类:

措施、预案类,包括各种管理:

课间、非课间、放学、宿舍、食堂等等

六类:

教育活动类:

教育光盘、资料、教案、活动方案,等等,甚至长廊板报等的拍照归档(按日期、主题)

第二个机制是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安全管理互动机制。

要聘请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并邀请其来校作专题讲座。

其次向学生家长发放“学生安全互动卡”,使家长与学校能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内外动态。

第三个机制是建立健全心理危机“三预”机制

“三预”即是“预防、预警、干预”。

心理危机是一个人,当他面临困难情境时,他之前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原有的知识不能应对,也就是他面对的困难情境超出了他的应对能力,他出现了很大的困惑,就会出现暂时性的心理困扰,处于一个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他所表现出的特点是高度紧张。

伴之以焦虑、挫折感和迷茫感。

刺激产生心理危机的来源大体上可分为两种,成长性危机及境遇性危机。

具体可分为:

1、情感性心理危机(暗恋、恋爱)(这是成长性危机)。

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青春期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但由于心智能力不成熟,情绪波动大,情感不稳定,容易产生单恋、暗恋,恋爱也不稳定,这些都会引起情感的困惑、困扰,产生无法排解的心理痛苦,如果失恋,还会产生愤懑情绪,由爱变恨等,有可能出现自杀或攻击行为。

其实此类心理危机般持续时间不长,如果教师及时发现,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劝告,可使当事人顺利渡过危机期。

(本学期某初三学生因暗恋一女生,无法开解,觉得人生没有意义,自杀)

2、身体疾病引起的心理危机。

身体不适,如果是严重的疾病,会引起紧张、忧虑、不安、恐惧等,有些人会就行忧郁、沮丧,悲观厌世。

(某高一学生因为身体有疾病,父母外出打工,觉得人生无希望,自杀)

3、重要考试失败引进心理危机。

这在重点中学出现比较多。

对个人而言的重要考试,如果失败,会引起痛苦的情感体验,学生会不愿与人接触,有很强的挫败感,甚至会出现自杀。

(要引导,要加强挫折教育)

4、亲人、朋友死亡引起的心理危机。

亲人或关系密切的好友死亡后,产生的悲伤反应会特别强烈,尤其是猝亡或意外死亡,由于发生比较突然,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引起的心理反应会更强激烈。

(某女学生在好友自杀死亡后,原准备在其周年忌日时自杀,由于男朋友的分手,导致提前自杀。

期间,其父母也发现了问题,帮其转学,离开原有环境,但由于心理疏导、辅导不够,情况还是发生了)

5、其它。

同学矛盾、家庭贫困、父母经常吵架等等。

市区某初三学生因父母吵架,自杀。

那么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必须建立健全学校“三预”机制。

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其首要任务就是积极预防在学校管理范围内重大恶性事件的发生。

首先要做好预防,在科学系统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挫折教育等等

其次是预警,就是在尽可能早的时间内预警可能出现的冲突性事件或重大事件;

第三是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排解,对学校管理范围内的有心理危机倾向的高危人群进行必要的监控疏导,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

预警、干预系统的组成:

一是班主任,这是与学生接触最心切,直接掌握学生各方面情况,如发现异常,就及时疏导。

二是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是系统中的骨干力量,要针对教师及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有自杀或暴力等心理问题人来访人员进行心理干预。

三是政教主任、校领导等等。

 四、安全事故的处置与应对

(一)安全事故易发地点、时间

地点:

校园内的操场、走廊以及楼梯等处和上下学路上,江河水库边等场所是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相对集中的地点。

时间:

据统计显示学生在课间发生的安全事故占比最高,为48.72%。

课间作为学生休息、放松的时段,学生自由支配的空间较大,特别对活泼好动的中小学生们,往往由于互相嬉戏、打闹造成安全事故。

课外时间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规定的上下学前后的较短时间内,学生仍然处于学校或其周边范围内,由于学生活动的多样化或组织管理不当,往往容易发生集体踩踏、校园斗殴或受到外来人员的伤害事故;二是节假日,学生脱离学校的统一管理时段,往往由于家长的监护缺失或管理不到位,发生火灾、机动车碰撞、一氧化碳中毒和高处坠落等安全事故。

(二)常见的学生安全事故

1、不当活动事故

①学生在课余时间相互追逐、戏耍、打闹时不掌握分寸和方式方法,使用笔、石子、小刀、玩具等器械造成的伤害。

②在劳动或社会实践中安全意识差,操作不熟练或不按要求操作而造成的伤害。

2、体育活动事故

上体育课,老师管理不当,擅自离开,体育活动或体育课上不遵守纪律或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随意,体育器械使用不得要领而造成的伤害(我市有一所农村小学,上体育课老师擅自离开,学生到旁边龙眼树偷摘龙眼吃,被卡住噎死)。

3、挤压、践踏事故

放学和下课时在楼道、门口等黑暗和狭窄的地方互相争先而造成的挤压、践踏等事故。

4、交通事故

不走人行道、随意横穿马路、强行超道、高速骑车等造成的交通事故。

乘坐货车或超载车辆而造成车翻人伤亡的事故。

5、公共设施事故

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合要求、损坏不及时维修等等造成的事故。

6、校园暴力事故

学校安全保卫制度不健全,防范措施不得力,学生受到校外不法之徒的侵害。

哥们义气拉帮结伙;为小事摩擦使用武力;盲目消费导致偷盗;不良交往被人拉人下水;少数教师有体罚行为。

7、消防事故

学生取暖、用电不当而造成火灾、触电等事故。

一是侥幸心理严重,导致老化的供电线路和设施仍在凑合着使用、消防器材不足、楼房过道设计不符合消防规定等等。

二是消防知识缺乏,大多数师生不会使用灭火器,消防课极少上,发生火情更不知如何处理。

三是管理措施松懈,如学生随便使用电器,煤气,蜡烛等易燃易爆物品。

8、公共卫生事故

一是学生饮食不当或学校向学生提供的食品、药品、饮用水不合要求引起的事故;二是学校卫生管理重视不够,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特别是农村学校食堂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卫生设施差等问题仍很突出,已成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隐患。

9、学生身体特殊事故

因学生特殊疾病、特殊身体素质、异常心理状态受到意外冲击而造成的伤害。

10、溺水事故

上下学途中、节假日学生到池塘沟渠玩水

11、自然灾害事故

 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差,遇到暴风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无法有效防卫造成的伤害。

(三)校园安全事故危机干预

1、校园安全事故的有效处理

学生安全事故发生,处理不好,甚至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

我认为学生伤害事件的处理,注意掌握工作方法,要记住必须以人为本,首先要救人,生命高于一切。

①要突出一个“快”字。

一是要及时反应,接到报告,就是要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组织救人,报120、报110,通知家长,防止事故扩大或激化矛盾,这是解决事件的基础。

同时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寻求对策;二是要及时反馈,就是要将信息第一时间报告给领导,供领导决策参考,为领导科学果断决策奠定良好基础;三是要及时采取措施,维护现场,减少社会影响。

②要体现一个“前”字。

就是要在现场指挥,在现场落实工作班子和人员,明确工作重心和工作责任,提出处置工作要求;二是做家属、群众工作,要对家属、群众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进行法制教育,让家属和多数围观群众情绪逐渐理智起来,并积极配合我们工作(工作要做在前面,才避免陷入被动)。

③要保持一个“冷”字。

学生伤害事故中,参与的群众往往由于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或者受别有用心人煽动,情绪往往非常激动,甚至有过激言行。

在这种情况下,现场处置一是必须保持头脑冷静,保持克制态度,要泰山崩于前不变色,不被群众的情绪所左右,尤其如果场面有失控的危险,我们更加要保持头脑冷静,按照既定的原则,即重点做家属工作,让其冷静,并引导其走法律渠道;二是要学会冷处理,就是对个别闹得最厉害、最突出的人,置之不理,打消其锐气,迫使其配合我们工作。

如在处理某中学学生自杀事件时,对闹得最厉害、最突出的死者某个亲戚,我们故意置之不理,将其晾在一旁,任其表演,而同其他亲属进行交谈对话,使死者这个亲戚自感没趣,觉得没有面子,主动表示不再闹了,而要和我们认真商谈补偿问题,并积极配合我们做好死者父母亲的思想工作。

④要形成一个“合”字。

学生伤害事故很容易发展成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需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一是要整合部门力量,如整合公安机关、民政局、信访办、街道等部门力量,共同在现场做群众工作,还可安排医生和救护车,以防意外发生;二是要利用专业技术力量;三是要引导发挥群众中有号召力、有影响和正义感的人员的作用,在处理事件时,充分发挥其作用,让他做亲属的工作,也能收到一定效果。

⑤要贯穿一个“实”字。

现场情况复杂多变,如果事事请示,有可能贻误战机,必须从现场情况出发,以尽快解决问题为目的,实事求是开展处置工作,做到灵活机动。

如果家属和围观群众太多,现场情绪有可能会失控,可适当让步,化解了群众情绪,防止了矛盾激化。

⑥要敢于一个“断”字。

学生伤害事件,如果处置不当,可能酿成大事,甚至带来相当的负面影响。

在处置过程中,既要慎用警力,又要敢于决断,对不听劝阻,一意孤行,危害稳定和公众利益的重点人头,要坚决动用警力,采取果断措施。

⑦要胸怀一个“情”字。

学生受到伤害,受害家庭是非常伤心的,参与闹事的群众,绝大多数是不了解政策,受人煽动的,其目的是为了争取尽可能多的经济物质利益,其内心仍然是相信党和政府,特别是上级党委和政府能够将问题解决好的,因此,在处置学生伤害事件中,要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思想,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用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政策法律法规解释说服工作去化解群众怨气,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保护群众利益。

⑧要把握一个“导”字。

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往往有个别别有用心者传播谣言、煽动群众,而群众不明真相,信谣传谣,以讹传讹,甚至个别媒体以“新闻自由”为名,不遵守新闻纪律,偏听偏信,推波助澜,因此,在处置过程中,必须把握一个导字,紧紧把握舆论导向,疏导群众情绪。

一是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公开有关信息,以正视听,防止了个别别有用心的人炒作;二是要求新闻如实报道,防止了炒作,如有不实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⑨要保留一个“证”字。

这个“证”,是“证据”的“证”。

学生伤害事故,不一定就是学校的责任,区分责任,证据非常重要。

教育部2002年颁的12号令《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列举了12种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相应责任的情况,涵盖了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措施;学校老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有否不适宜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疾病;学校组织或者安排学生参加劳动、体育运动或其他活动;学生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老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履行职责过程中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败坏;和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等。

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

对发生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组织或者个人,应当执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因此,证据的收集非常重要。

案发地点、时间、证人、起因,等等能复印的一定复印,能拍照的要拍照(电话通话记录通话时间,报案时间、出警时间、救护人员到过时间,死者遗书)。

2、学校安全事故责任的认定

要判定学校的责任,首先要弄清楚,学校与学生的关系。

学校与学生不是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关系。

《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规定: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3)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的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委会同意的。

没有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的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委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因此,按照我国法律,学校不是学生的监护人。

学校对于学生的责任是“教育、管理和保护”,学校对于学生安全事故所应承担的责任是有限的责任,即“过错责任”,不是无限责任。

如何判定学校的过错?

主要看学校是否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