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学第四册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52555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美版小学第四册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浙美版小学第四册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浙美版小学第四册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浙美版小学第四册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浙美版小学第四册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美版小学第四册美术教案.docx

《浙美版小学第四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美版小学第四册美术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美版小学第四册美术教案.docx

浙美版小学第四册美术教案

1、春天在哪里

教学目标:

1、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2、激活学生的记忆,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表现春天的色彩。

3、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识别和表现能力。

重点、难点:

1、对春天色彩的观察、记忆和多种表现。

2、涂色的方法与画面的整体色彩倾向。

教具准备:

各种春天的图片资料、范画、各种绘画颜料和工具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学生听:

乐曲《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

提问:

同学们你听懂了吗?

你知道这首歌主要歌唱了什么?

出示课题:

《春天在哪里》。

2、启发联想

(1)你喜欢春天吗?

为什么?

(2)忆:

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变化?

谈谈你印象中的春天。

(如:

天——蓝蓝的;水——凉凉的;风——轻悄悄的;草——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花——粉粉的、粉黄的、粉白的、粉红的……柳树暴出了嫩绿的芽……)

(3)你印象中的春天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

(让学生了解桃花、绿柳、油菜花、燕子等是春天的象征。

(5)看:

《春天的秘密》。

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与你记忆中的是否一样?

(6)你还看到过哪些春天的景象?

引导学生看书讨论补充。

(7)展示教师课前收集的各种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和色彩。

3、引导探究。

(1)春天有哪些主要色彩?

先让学生大胆说出春天的色彩,接着针对书上的色彩组合,进行小组讨论。

(2)欣赏大师及同龄人的作品,分析作品中用了哪些主要颜色来表现春天?

用什么材料?

用什么方法?

你能创造新的方法吗?

4、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独一无二的春天。

5、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辅导要点:

(1)色彩整体倾向;

(2)表现方法。

6.作业展示,互评小结。

(1)展示学生作业,把学生的作业组合成一大幅春天美景。

(2)请学生选出最美的部分,谈谈自己的感受,并请小作者谈谈创作思路,再让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2、盛开的鲜花

教学目标:

1、尽可能地认识各种各样的鲜花,明白鲜花对美化生活的作用。

2、初步学习花的简单画法,能运用不同色彩来描绘自己喜爱的花。

3、进行爱花护花、美化环境的教育,促使学生更加热爱美好的大自然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出自己喜爱的花,抒发对鲜花的赞美之情。

2、启发学生灵活运用表现技法和创造各种方法来大胆表现鲜花的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

教具准备:

花的图片、范作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谈话导入。

(1)出示花的图片,提问:

“同学们,你们还在哪儿见到过鲜花?

“不仅大自然里有,荷塘里有,我们家的庭院里也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鲜花。

”揭题——《盛开的鲜花》。

2、分组讨论

(1)提问:

鲜花为什么惹人喜爱?

鲜花对美化生活有什么作用?

(2)小结:

鲜花形美、色鲜,形态各异,多姿多彩,给人以美的享受。

3、观察鲜花,认识结构。

(1)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花的构造、叶的形态,让学生明白花一般由花蕊、花瓣、花托、花梗、萼片等部分组成,不同的花各部分形态各异

(2)教师及时肯定学生的观察能力。

4、分析表现方法。

(1)让学生上台自由板演鲜花,师生共同分析画法。

(2)归纳画法:

先画花蕊,再画花瓣,从中心入手,向外展开,接下去画枝添叶,最后涂色。

5、欣赏大师及同龄人的作品(书上或课外收集的)。

(1)仔细分析大师作品与学生作品有什么不同,说一说更喜欢哪件作品及喜欢的原因。

(2)思考:

美术作品与摄影作品有什么不同?

对你有什么启发?

6、作业与辅导。

(1)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独一无二的鲜花。

要求学生表现花的时候,不要过分追求逼真,应发挥想象力,大胆动笔画。

(2)教师巡视中多鼓励,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7、评价与拓展。

(1)把学生的画展示在黑板上,组合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并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让学生扮演花匠评选出最美的花。

教师及时给予表扬。

(2)鼓励学生课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花,观察并记录它的生长过程。

 

3、田园风光

一、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美丽的田园风光。

2、学习简单的构图方法,并能运用概括的绘画手法表现景物。

3、培养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生活情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乡村的生活令人神往,田园的景物让人陶醉。

生活在乡村的孩子,夸不尽家乡好风光,生活在城镇中的孩子更向往乡村。

本课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课程,通过用绘画或拼贴等方式表现田地和园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简单的构图能力和表现风景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写生活动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大自然是最好的教师。

本课是这个主题单元的第三课,在前两节课学生寻找了春天的色彩,观察了盛开的鲜花,这节课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在田园中尽情地玩耍,尽情地呼吸,尽情地表达。

观察和体验是本节课创作的基础,教师可以展示典型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田野,在愉悦中受到审美的熏陶,品味田园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线条和色彩的表现控制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流畅稳定地画出或弯或直的线条,进行随意交织的布局划分;通过体验各种绘画工具的使用效果(水笔的流畅、油画棒的粗犷、颜料的明快与厚重),尝试根据所表现的景物进行多变构图练习和绘画表现活动,借助色彩表达自己的想法。

本课可以采用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学习构图技巧,创作表现想象、记忆中的田园风光。

第=课时进行写生练习,可以在校园内进行相关风景的写生,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领孩子们走出校园,到田野中进行写生创作。

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集体创作一幅田园风光的长卷。

教师要多加演示风景构图的不同视点和形式,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创造,从而激发学生绘画表现的潜能。

2、重点、难点。

重点:

感受田园的美,学习风景写生的方法和培养简单的构图能力。

难点:

构图方法和画面空间的划分如何体现画面内容的需要。

景物的点、线、面表达和色彩的运用通过教师直接示范,学生参与尝试来突破。

三、教学准备:

学生:

课前观察乡村的生活场景,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绘画工具。

教师:

示范作品。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漫步田园。

(1)欣赏田园风光。

郊外的田园景色向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灵动的韵律和丰富的色彩。

你去过田园吗?

风景如画的田园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请同学们看图片,看看你喜欢哪幅图,哪幅图能勾起你对乡村生活的回忆?

课件展示。

1整体感受:

俯瞰或远观。

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两种视野下的田园面貌,引导学生观察。

2局部特写:

人物和作物。

通过拉近“镜头”,展现田园中的农作物和劳作的人们,观察田园中各个景物生长的样子和特点,人们劳动的场面和生活的场景。

(2)交流表达感受。

在欣赏中,教师带领孩子漫步田园,观察中引导学生发现不同视角下田园的不同构成方式。

(如俯瞰时表现田埂的交错分布,平视时表现近景、中景、远景的层叠。

交流:

你觉得田野怎么样?

说说你最喜欢哪块田野?

为什么?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欣赏田园风光图片或视频,在感受田园美景的同时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

2、开垦田园。

(1)模拟拓荒者,将画纸当做未开垦的土地,用线条画出一条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将“田地”分割。

(2)继续用线分割布局,把这片土地分成好多块“田地”,近处可以稍微大一点,远处的小一点。

也可以通过画田埂、河流或其他景物再分出几块田地。

(3)讨论分割方法:

一是自然分割,田间小路线条弯弯曲曲,体现一种俯瞰大地的视野效果;二是直线分割,体现机械作业环境下的现代化田野;三是水平线分割,这种构图方法可以用水平线构图的方式进行。

还可以怎样分割?

请一位学生尝试。

(4)通过两张图片的比对,找出分割线。

观察分割线之间的透视和景物的遮挡关系。

3、田园拾趣。

(1)通过师生互动交流,了解不同农作物的色彩,田园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和状态下所呈现出来的色彩和景象:

如还没插过秧的水田的颜色;还没种过植物的旱田的颜色;还没成熟时的小麦和玉米的颜色;成熟时稻田和麦田的颜色;紫云英、红高粱、油菜花等各种农作物所呈现出来大面积的色彩。

课件再次展示美丽的田园风光图片,通过图片观察这些植物生长的样子。

(2)现代化农业的设备和田地设施有哪些特有景色?

辛勤劳作的农民们都在-T-着什么农活呢?

田园中还有其他值得细细观赏的景物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和交流的内容通过示范和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比较,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表达,通过由远及近的镜头推移,使学生感受田园中情趣盎然的美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重点解决画面中具体事物造型表达的方法。

4、田园畅想。

(l)作品欣赏。

欣赏画家的画和同龄人笔下的田园风光,学习画面中不同的表现方式所传达的意境和童真童趣。

(2)学生尝试作业涂色方法,在分割好的“田块”中表现:

如何用大面积涂色、用线条排列涂色(新翻的土壤也可以用波浪线)、快速点涂(可表现苗、花、果实等)、颜色叠加(色彩更丰富)等方法画出几片田野。

(3)在田园里加以点缀(池塘、大树、拖拉机、稻草人、谷仓等)。

(创作提示:

相邻的颜色要有变化,田埂才分明。

景物大小有区分,前后有遮挡,造型有虚实。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播放音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5、我们的田园。

将黑板看做一块未开垦的荒地,依次展示学生作品,教师和学生一起排版、布展,根据孩子们的作品内容分类组合。

(1)介绍自己的作品。

(2)互评作业,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块田园?

为什么?

小结:

看到这么美丽并且充满希望的田园,教师忍不住要唱一首田间小曲赞美一下,在欢快轻松的整理活动中结束本课。

(教学提示:

展示作品时,尽量让孩子们多表达自已的想法和看法,营造愉快、轻松的评述氛围,发现孩子作品中生勃且自然的一面。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画家笔下的田园欣赏。

每个季节的田园都有它不同的美,令人神往。

这么美的田园景色不仅吸引了同学,古往今来许多画家也为之倾倒,留下了不朽的名作。

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这些作品,请同学们静静地体会画中的意境,并将你的所看所想告诉大家。

(1)名画欣赏。

欣赏中西绘画所表达的不同技法和意境对比照片,学习画家笔下画面的构图与色彩特点。

(2)对比分析。

①构图。

分析讨论吴冠中的中国画作品《湘西水田》,比对照片,说说画家是如何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田园风光的。

重点讲解画面的构图节奏。

②色彩。

欣赏毕沙罗的油画作品《红房子》和凡,高的油画作品《播种者》,比对照片中的麦田,说说画家为什么用这样的色彩来表现田园。

③造型。

欣赏画家笔下的农家色彩静物写生作品和田园农作物线描写生作品,体会一景一物所传达的田园情趣与造型之美。

(3)交流感受。

田园中平凡的农舍、田地、树木等,在画家眼里都是很好的画画题材。

(教学提示:

欣赏时,尽量让孩子们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从构图、色彩和造型上分析画家笔下的生活情调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2、创作四季的田园风光。

(1)欣赏田园的四季美景并交流感受。

(2)分成四组,选择表现主题——四季的田园风光。

(3)分工——讨论创作内容、形式和合作方式。

3、集体创作表现,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以长卷等形式集体创作一个季节中田园的景物,可用中国画散点透视的方式将画桌连起来,选择统一的表现形式,并使表现的田园有构图的变化和故事性的内容。

(教学提示:

创作时,学生用色往往带有主观色彩,他们还不能如实表现色彩关系。

因此,不能以真实为依据强调色彩运用的准确性。

应以色彩关系为前提,重点要放在构图的合理性上。

 

4、我的爱心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的展示,学习为家人制作爱心贺卡,表达对他们的爱。

2、能自由选择工具、材料,充满感情地进行艺术表现,体验主动学习的快乐,能大胆画出图案,发挥想象力。

3、通过对爱心卡的创意设计及制作,增强表达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发挥想象力,将爱心卡画面处理得丰富、具有美感。

难点:

如何使作品富有想象力、创造力。

三、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卡纸、综合材料、剪刀、双面胶、水彩笔。

(教师)爱心贺卡。

四、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1)用双手做一做爱心的形状,或者同学之间用身体做一做爱心的形状!

(2)学生互相合作爱心小游戏。

2、探究。

(1)请学生仔细观察爱心卡,师生谈话引导对爱心卡的认识。

(2)组织小组讨论:

你园艺把爱心卡送给谁呢?

3、赏析。

(1)相互讨论交流。

(2)找一找,它们之间的规律!

(3)想一想爱心卡的作用。

4、创作。

(1)演示制作贺卡的材料以及步骤。

(2)构思爱心卡的内容。

(3)画出形状后涂上颜色或运用综合材料布置画面。

5、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6、展示评价,学生互相交流作品。

7、拓展延伸。

 

5、折剪蝴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认识蝴蝶的基本构造、对称特征及纹饰特点

2、技能目标:

通过做做、玩玩,学习纸蝴蝶的基本制作方法,提高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3、情感目标:

培养按程序学习、制作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1、学会用对称的方法剪一只漂亮的五彩纸蝴蝶

2、做出一只式样、纹饰有新意的纸蝴蝶

教具准备:

各种式样的纸蝴蝶若干只、各种蝴蝶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课前准备,安定情绪。

2、营造情境。

(1)演示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蝴蝶群大规模迁徙以及各种蝴蝶图片等,动静结合营造蝴蝶王国情境,让学生具体感知蝴蝶的美丽(灵动之美、形状之美、色彩之美)。

(2)"蝴蝶飞呀飞,飞到我们课堂里来了。

看一看,老师这里有几只蝴蝶,好看吗?

"(教师演示纸蝴蝶。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纸蝴蝶。

3、做一做——尝试制作蝴蝶。

(1)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分发一只纸蝴蝶,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制作方法。

(2)归纳小结:

根据蝴蝶形状的对称特征,折剪蝴蝶图形:

①将纸对折后画上半只蝴蝶的轮廓线,注意别忘记画上触角(蝴蝶的身体中线须与纸折叠成的中线重叠);②沿轮廓线剪下。

(3)欣赏各种蝴蝶图片,分析蝴蝶花纹造型特征:

①蝴蝶花纹:

可用小圆点、瓜子形、曲线、短线等图形装饰纸蝴蝶,花纹、颜色两边须一致。

②鼓励学生想出各种方法装饰蝴蝶。

如:

绘画形式、剪贴形式、复印形式……

4、玩一玩--让纸蝴蝶飞起来。

(1)纸蝴蝶为什么会飞呢?

(仔细观察纸蝴蝶。

)由于两边剪了两个小洞,手指套入小洞一紧一松,纸蝴蝶的翅膀就扇动起来,多有趣!

(2)指导学生用剪刀头剪两个小洞,大小以自己手指刚好能伸进为宜。

5、作业与辅导。

(1)作业要求:

制作一只漂亮的、独一无二的蝴蝶,给蝴蝶取个好听的名字。

(2)辅导要点:

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纸张大小,尽可能地把纸蝴蝶制作得大一些;对画得快的学生可要求正反两面都配上图案;要求学生将剪下的废纸装入废纸盒中,保持桌面整洁。

6、评价与延伸。

(1)让学生拿着纸蝴蝶玩耍,比一比谁做的纸蝴蝶最漂亮,"飞"得最灵活。

(2)要求学生课后去大自然中或网上寻觅蝴蝶,了解蝴蝶知识,制作蝴蝶标本等

 

6、小画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画框的有关知识。

2、学习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小画框,并应用于装饰作品。

3、树立设计运用于生活的理念,感受创作乐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优秀的美术作品已纷纷进入平常百姓家。

r-幅绘画作品配上一个合适的画框,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好地体现出美术作品的美感和装饰效果,同时还具有保护作品的功能。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与画框相关的知识,学习如何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具有独特创意的小画框,并树立学以致用的理念,用它装饰作品,美化自己的生活空间。

教材第16页展示了多张在现实生活中配有精美画框的绘画作品图片,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回忆,进一步感受画框对绘画及其他平面作品的装饰美感,从而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教材第17页展示了画框的基本创作步骤,给予学生必要的学习和示范,同时还提供了一组改变画框的内外形状,使画框更具个性化的示范图,便于学生探究性学习。

教师要结合局部示范和相关步骤,为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作品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引。

4幅不同风格的同龄人画框作品,又为学生的设计提供了材料和形式上的参考,拓展了制作装饰的好方法,激励学生的创作自信心。

2、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小画框的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

巧妙构思外框与内框的形状变化。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堆备:

(学生)剪刀、双面胶(或胶水)、彩色卡纸(或质地较厚的挂历纸、彩色纸等)、画笔、自己的绘画作品一幅。

(教师)自制小画框范作、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1)画框在生活中的运用图例欣赏。

(2)说说画框有什么作用。

(3)课题揭示:

《小画框》。

2、自主探究。

(1)仔细观察画框,分析画框有哪些基本要素。

(2)出示相关制作步骤图,师生共同研究小画框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

(3)分析概括并掌握设计个性化小画框的一些创作手法。

(4)赏析同龄人作品,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

3、创作表现。

(1)要求:

选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一只画框,并用它装饰作品。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相互评价、交流。

5、课后拓展。

(1)欣赏不同材质制作的小画框。

(2)用设计的画框搭配自己的作品,装饰周边环境,美化生活。

 

7、笔筒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笔筒设计的基本方法。

2、学习立体物品的装饰方法,进一步提高利用身边的废旧物设计制作生活用品的能力。

3、懂得变废为宝、物尽其用。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获得喜悦和欢乐,养成认真细致地制作的习惯。

4、通过设计应用活动初步学习感受笔筒文化,知道笔筒的使用价值与收藏价值。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笔筒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搁笔用品,在我国使用广泛。

笔筒是中国古代除笔、墨、纸、砚以外最重要的文房用具,大约出现在明朝中晚期。

因其使用方便,很快就风靡天下,至今仍盛而不衰。

笔筒一般呈圆筒状,材质多样,常见的有竹、木、瓷、玉、紫砂等,以其艺术性和较高的文化品位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

本课要求学生选用自己身边的材料来设计制作一只美观实用的笔筒,使学生懂得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就可以美化、丰富自己的生活。

此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本课教学要突出该领域的学习特点,注重学生的设计意识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增强。

教材中选用了一只明代的青花瓷笔筒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笔筒在我国的历史悠久,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这件青花瓷笔筒具有明代笔筒的特色:

大口直身,可以放置许多大小不等的笔和画卷等。

另外还有一只清代的黄杨木雕笔筒,精湛的雕刻技艺在激起学生了解笔筒装饰手法的多样性的同时,又树立了热爱祖国传统意识的思想。

这两张笔筒实物图片可供学生欣赏评述用。

书中的笔筒制作步骤和学生作品图例,一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有序地设计制作;二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让学生知道使用各种材料和多种方法来设计制作造型独特而实用的笔筒。

2、重点、难点。

重点:

笔筒的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

如何巧妙地利用自己身边的废弃物进行笔筒设计。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纸张。

(教师)笔筒实物若于件。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认识笔筒,初步了解笔筒的造型、材料和装饰特点,并感受笔筒文化。

2、引导学生在欣赏笔筒时讨论笔筒的设计创意点。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笔筒的形状特点,启发学生设计造型独特的笔筒。

4、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各种笔筒的材质,进一步拓宽设计思路。

5、启发学生观察、研究各种笔筒的装饰手法,学习多样的表现方法。

6、提出本课时作业要求:

请学生大胆设计一只笔筒,要求尽可能详尽地表现出笔筒的形状、材质和装饰特点。

7、学生在进行笔筒设计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8、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作业,互相观看并进行评价。

9、拓展:

要求学生课后寻找适合制作自己设计的笔筒所需要的材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彩色纸张、各种纸盒、铁丝、胶水等。

(教师)笔筒实物若干件。

教学过程

1、展示并表扬第一课时设计稿完整或者设计有新意的学生作业。

2、引导学生讨论制作笔筒的基本步骤,探究交流制作饰;另一种是完全由自己来制作,包括基本形状的设计和各种装饰美化。

3、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学习笔筒制作的多种方法。

4、提出本课时作业要求:

根据设计稿选取身边易找的材料,用合适的方法制作一只笔筒。

5、学生在制作笔筒时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并提醒学生注意工具材料的安全使用。

6、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笔筒作品,互相观看并进行评价。

7、教师小结本课内容的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笔筒、欣赏笔筒、研究笔筒。

 

8、倒影

教学目标:

1、认识对印的基本知识,掌握对印的基本方法。

2、感受对印的乐趣,培养对印学习的兴趣

3、学会观察,欣赏,创造生活中的倒影之美,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

探索新的作画的方式,学习对印的技法

难点:

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景物

教具准备:

作画的工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拿出镜子“猜猜老师叫你们带镜子来干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2、今天老师要来变个魔术了,请两位小朋友帮忙,(老师照镜子学生在镜子前面画画)看到什么?

(半个变一个,一个变两个)

3、你们谁能说说还有什么办法半个变一个,一个变两个吗?

提示:

如果你们走在小河边,你的影子在那里?

月亮除了在天上可以看到,还可以在那里看到?

这叫什么——倒影

二、揭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倒影

1、你们在生活中见过那些倒影?

2、老师也见过一些非常的倒影,也让你们欣赏一下吧

3、欣赏倒影的图片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

(倒影有些模糊,倒影是倒着的。

老师:

你们很会发现,真了不起。

4、出示一棵树

请小朋友帮忙画它的倒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5、今天老师要教你们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这个方法叫对印法

老师示范,用手轻轻一压打开,完成真神奇啊!

6、学生自行练习

对比总结(取两副经典的学生作品)

讨论:

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样不同的效果?

小结:

水分和颜料的搭配使用

水分不能过多,水分过多会溢出,不清晰

不能过少,少了倒影效果就不明显

三、欣赏小朋友的画

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些小朋友的画的倒影,他们都画了那些倒影?

你们最喜欢那幅倒影?

为什么?

四、学生创作

交流:

你们想画些什么倒影呢?

现在让我们的小手动起来吧。

为自己喜欢的或熟悉的景物画上倒影吧

最好为你的画取个好听的名字,老师巡回辅导,注意个别学生重点辅导(提示水分的适当使用)

五、交流评价

请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

 

9、印印画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在树叶上较均匀地涂色并印画的技能,培养学生对拓印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树叶的形、色、纹之美,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