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力电池产值前十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4939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动力电池产值前十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动力电池产值前十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动力电池产值前十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动力电池产值前十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动力电池产值前十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动力电池产值前十强.docx

《中国动力电池产值前十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动力电池产值前十强.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动力电池产值前十强.docx

中国动力电池产值前十强

2012年中国动力电池产值前十强

高工锂电网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

2013-03-2313:

36:

24    设置字体:

大中小

摘要:

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GBII)根据企业的产值进行排名,评选出动力锂电池产业前十名,以期对读者有所裨益。

关键词:

  排行   研究   锂电   

   【来源:

《高工锂电》2/3月刊文|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GBII)】近期,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GBII)对中国动力电池市场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共调查105家动力电池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情况。

   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GBII)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新能源汽车、电网储能、特种车、通信基站等领域的成品锂电池组市场规模为35亿元,比2011年的26亿元增长34.6%。

   2012年,中国动力电池的产能利用率在30%以下,供需失衡,动力电池企业接受了产业冬天的考验。

   PM2.5催生了环保热潮,促使我国加大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力度。

2012年,我国“十城千辆”工程收官,截至年末,北京、上海、深圳等25个试点城市共示范推广各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74万辆,其中,公共服务领域2.3万辆,私人领域仅仅0.44万辆。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集中在城市的公交车以及出租车。

由于价格居高不下,锂电池私家车以及电动摩托车销量相对小,还没有能够为大众所接受。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

   现实与规划之间巨大差距,相关企业纷纷押注政策加码,产能不断扩张,导致新能源汽车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便已经是价格硝烟弥漫。

   作为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成为外资、国企和民企抢占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桥头堡。

新进动力电池企业质量参差不齐,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GBII)根据企业的产值进行排名,评选出动力锂电池产业前十名,以期对读者有所裨益。

   1、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6月,2012年11月份进行股份制改造,注册资本为1.74亿元,主营业务集中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BMS管理系统以及储能型和功率型铁锂电池等领域。

   合肥国轩高科是由珠海国轩贸易有限公司和合肥国轩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发起设立。

经过转股和配股,现在股东数量已经超过了4个。

公司设有研究院,由17名博士领衔的120余人研发团队,截止2013年2月20日,合肥国轩在中国拥有139专利,发明专利76项,实用专利51项,外观专利12项。

   2011年,合肥国轩高科的营业收入为2.25亿元。

2012年,公司顺利为江淮汽车生产的第三代纯电动轿车供应了2700套电池,营业收入突破6亿元。

公司的目标是实现碳酸锂提取、锂电池材料、锂电池生产的纵向一体化。

   2、天津力神迈尔斯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天津力神迈尔斯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注册资本为1亿美元,股东为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和美国CODA公司,属于中外合资企业。

主营产品为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电芯,电池组及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

   力神迈尔斯股东均具有丰富的锂电池研究开发经验。

截止2013年2月20日,力神电池拥有1035项专利,发明专利186项,使用新型专利848项。

美国CODA公司是交通与公用事业应用大规模动力电池系统制造商。

   2012年11月,首期1.997亿美元的投资已经投产,产能2万台15亿安时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

现在正在进行第二期投资,目标年产10万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配套的生产能力,新增年产值100亿元。

   3、河南环宇赛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010年,河南环宇集团与英国欧瑞基金合作成立环宇赛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5亿元,主营业务是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的研发以及销售。

   环宇赛尔新能源的成立时间短,技术依赖于河南环宇集团。

截止2013年2月20日,环宇集团拥有专利83项,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47项。

环宇赛尔新能源拥有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项。

   环宇赛尔新能源未来的目标是成为国内外各类电动车辆、储能系统企业的首选合作伙伴。

   4、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5月份,注册资本为5600万元,主营业务为新能源电池的研究开发,提供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储能等新能源解决方案。

   沃特玛电池有研发人员113名,截止2013年2月20日,已经获得78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63项,外观专利3项。

   沃特玛电池现在日产10万支6AH磷酸铁锂电池,具备日产约200万WH的生产能力。

公司未来的目标是三年内建成自己的厂房并且上市,五年内产值要达成50亿元/年。

   5、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9年9月的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致力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研发及生产。

公司注册资本为80150万元,拥有员工1700多人。

   中航锂电(洛阳)是由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及所属单位发起设立,由A股上市公司成飞集成控股。

截止2013年2月21日,公司拥有77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47项,外观专利6项。

   2012年7月份,公司投资设立中航锂电(杭州)有限公司,全部中标杭州市新能源汽车投放项目。

公司长远的目标是在2013年前投资36亿元建成绿色能源产业园区,累计建成年产20亿安时锂离子动力电池、15万套电源管理系统的生产能力,争取2015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

   6、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是由万向集团与美国Ener1,Inc于2011年7月份投资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本为1.2亿美元,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及由动力电池组装的锂离子电池系统的设计、服务及技术升级。

   万向亿能动力成立才1年半左右,专利技术来自于美国Ener1公司,使用的是Ener1的自动电池组组装技术。

   2011年11月,公司开始建设年产3亿安时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项目建设期为2年,预期今年会完工。

   7、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5月,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母公司为中信集团所属的中信国安集团公司。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锂离子二次电池关键材料和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动力锂电池研究开发。

   中信国安盟固利拥有一支以硕士、博士为主的科研队伍,已经成为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

截止2012年2月21日,集团拥有4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

   公司未来的目标是发挥自己在动力锂电池技术和产业方面的能力,积极推动全球节能环保的电动汽车产业进程。

   8、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008年3月份成立的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ND)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亿美元,主营业务为生产环保电动汽车电池、高端消费电子产品电池和高压、大功率储能电池。

   宁德新能源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

截止2012年2月21日,公司拥有333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67项,实用新型专利166项。

   宁德新能源分两期投资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首期计划投资6亿美元,第二期投资4亿美元,两期规划主体工程为1000亩,目标是年产5亿颗电芯。

   9、哈尔滨光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哈尔滨光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金为23102.3万元,主营业务是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电源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哈尔滨光宇电源是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光宇国际集团科技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哈尔滨光宇电源从日本引进全自动化锂电池生产线,与国内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截止2012年2月21日,拥有专利65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56项,外观专利2项。

   2012年,哈尔滨光宇电源的销售额为1.6亿元。

公司已经引进黑龙江省最大的风险投资机构辰能风投,积极扩大锂电池产能。

   10、微宏动力系统(湖洲)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6年12月的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是美国微宏公司的子公司,注册资本为1600万美元。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制造三元材料(NCM),磷酸铁锂(LFP)和快充电池。

   美国微宏公司在中国成立了三家研发机构,子公司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截止2013年2月21日已经拥有51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外观专利1项。

万向海外并购虚实

高工锂电网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

2013-03-2309:

38:

27    设置字体:

大中小

摘要: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认为,此次万向成功收购A123,将在其动力电池研发制造方面获利。

国内动力电池领域,例如比亚迪等传统锂电池生产企业将受到冲击。

关键词:

  收购   万向   A123   

   【来源:

《高工锂电》2/3月刊文|本刊记者游保平】2012年12月11日,在和美国江森自控、德国西门子、日本NEC三家世界500强企业同台竞拍中,万向集团全资子公司万向洁能美国公司最终以2.566亿美元的价格,成功并购A123。

   2013年1月28日,并购案获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正式批准,这桩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对美国最大的新能源电池制造商的并购案尘埃落定。

   根据A123公布的万向收购协议公告,万向将收购A123旗下除涉及军方订单外的所有技术、资产、产品和客户合同以及其在中国的制造业务。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认为,此次万向成功收购A123,将在其动力电池研发制造方面获利。

国内动力电池领域,例如比亚迪等传统锂电池生产企业将受到冲击。

但是,机会与风险将并存,万向成功并购的后续发展离不开中国锂电行业的市场环境。

   技术酝酿机会

   “此次收购不仅对万向集团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影响也不小。

”浙江众泰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浩表示,万向收购美国A123最大的意义在于中国的企业有机会掌握世界上最先进的锂电池技术。

   万向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零部件制造企业,早在1999年就开始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制造工作,目前在大功率、高能量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一体化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整车电子控制系统、汽车工程集成技术等方面均取得了不少成果。

   自2008年电动汽车概念被提及开始,作为核心部件的动力锂电池就一直被资本市场热捧。

   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GBII)统计,2008年国内仅有十家动力锂电池厂家。

到2012年底,厂家的数量增至105家,增长了950%,项目投资额甚至高达十几亿元。

   问题是,大部分厂家没有过硬的核心技术,其产品一致性、循环寿命、能量密度等都不能达到纯电动汽车的要求。

   目前,我国已颁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并明确指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仍面临不少困难。

   “虽然我国不少电动车生产企业的电池都实现了自主生产,但是对于核心技术没有控制权,一些关键材料依然需要外购,特别是制造磷酸铁锂电池所需要的正极材料,大部分都是外购的。

”科技部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特聘专家王秉刚表示,先进的锂电池制造技术依然掣肘中国电动车产业的发展。

   资料显示,A123公司是世界磷酸铁锂电池正级材料研发和制造的鼻祖,在这一领域具有多项世界级技术专利。

A123首先研发出了这一材料,并推动公司驶上了快车道。

此前,上汽与A123在华成立合资公司,也正是看上了A123在这一领域的领先性。

   “此次万向集团收购A123,把制造磷酸铁锂电池的核心技术掌握在了国人手里,将改变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受制于人的现实。

”一位锂电池生产商认为。

   然而,万向想要在并购项目上短期之内盈利还是很困难的。

按照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的说法,“万向搞电动汽车十多年,天天在‘烧钱’,还要再烧5年钱,才能真正考虑赚钱的事情。

   “这恰恰是鲁冠球的精明之处。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锂电池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张玮表示,万向对于电动汽车市场,采取的是抢先一步占坑,缓一步行动的策略。

此次,万向收购A123,依然会像以往的历次进军电动汽车领域一样,缓慢地消化自己的猎物,把得到的营养分配到每一个下属的项目中。

   从收购美国UAI公司、洛克福特(Rockford)公司等近30家国外知名汽车零部件公司的经验看,万向并不是一个热衷于资本炒作和风险投资的企业。

尽管此次收购A123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是,万向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经营策略。

   “也许现在是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和市场突破的前夜,但这条道路还很漫长。

”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军表示,目前,万向收购A123还仅限于对核心技术、系统工程能力和人才的积累与提高,至于开发和生产纯电动汽车整车还为时尚早。

   万向美国公司总裁倪频此前也曾表示,A123在新能源领域与通用汽车、宝马汽车、上汽集团等很多国内外汽车巨头有客户关系,而且还与奥巴马政府关系密切,这些都是万向看中的投资价值。

万向并不急于、也不可能短期内利用A123的技术拓展市场。

   “万向收购美国A123系统公司,对于中国大多数企业来说是一次很好的示范,但是,如何把外国的先进技术化为己用才是后续的关键。

”冠力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博裕认为万向的这次并购将加强中国的锂电企业对核心技术的关注。

   技术或存隐忧

   “万向收购A123是把双刃剑,美国大公司表面上和A123进行了合作,但是现在依然没有把磷酸铁锂作为主流技术。

由于A123的技术没有得到市场的大规模验证,实际效果有待考证。

”中国电池网创始人于清教则表示,技术路线是A123破产的一大原因。

因此,万向收购A123是不是一个技术陷阱还犹未可知。

   目前,以锂离子为正极材料的电池有很多种类,主要有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材料、和镍锰酸锂等几种。

这是不同的电池技术路线,锂电池市场也是多向发展的。

究竟哪种电池更加安全高效、密度高、使用时间长,都还在争论、验证中,使用哪种电池还没有定论。

   “美国A123是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老大,拥有很多这种电池的专利技术。

但是在有些专家眼里,A123的磷酸铁锂电池是一个实验室技术,还不成熟,法国一些科学家甚至把它说成是‘电池行业最大的骗局’。

”于清教认为这种锂电池的安全性、使用时间、效率等都有待验证。

   “中国电池技术路线在政策导向下,把磷酸铁锂电池作为主导技术来发展,许多厂家把这一技术作为主流。

”于清教认为,市场究竟如何谁也不知道。

因为这里面还有好多厂家选择了三元材料,还有镍锰酸锂等发展道路,这些技术发展时间较长,安全性,效率都有保障。

   “磷酸铁锂电池还处在市场验证阶段,虽然我国为了发展锂电池,确定了磷酸铁锂是一条主要的道路,但也不是唯一的道路。

锂电池的发展是多条路在走,锂电池又能够引领市场多少年,也是未知数。

   于清教认为,万向收购A123的品牌效应要大于实际技术应用效应。

这一事件被全球媒体热炒,省了无数广告费。

虽然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还有待考证,但是,A123有一条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锂电池生产线,它的实际价值很大。

   “收购A123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医治’中国锂电企业技术依赖症。

我们还处在‘山寨’仿制阶段,知识产权和专利壁垒成了中国企业发展的最大掣肘。

”于清教表示很多企业把拥有独立的核心技术作为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

   “万向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让磷酸铁锂技术得到市场认可。

”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材料部副总经理刘会权表示,目前万向收购的A123技术还处在探讨期。

如果市场不认可,万向的道路就会产生危机,反之,万向会依靠核心技术打开市场。

   此外,电动汽车的市场化是动力锂电池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就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现在量产的新能源汽车就是日本丰田的普锐斯混合动力车,全球卖了500多万辆。

除此之外,全球电动汽车还没有形成产业规模优势,都还处在“窄众用户”的市场试水阶段。

包括通用、奔驰、宝马等公司,都拥有生产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但雷声大雨点小,市场发展很缓慢。

   与此同时,中国电动车的推广速度与预期简直有天壤之别。

2012年底,十城千辆项目收官,全国新能源汽车仅有1.2万辆,离50万辆的目标遥遥无期。

   “目前,中国的电动汽车发展在短期内仍然会被政府主导,并没有形成适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商业模式。

”张浩表示,万向海外并购并不能解决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困局。

   杭州厚石投资创始人陈秋冬指出,虽然动力锂电池作为电动车最核心的部分之一,但是如果仅仅是锂电池技术的突破还不足以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国家扶持政策的细化和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苹果阴影下的国产锂电危机

高工锂电网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

2013-03-2313:

33:

01    设置字体:

大中小

摘要:

与之同时,在苹果供应链产业内开始流传“IPhone5市场需求疲软,苹果主动消减产能近半”的说法。

关键词:

  国产   苹果   锂电池   

   【来源:

《高工锂电》2/3月刊文|本刊记者饶精华】2012年下半年,苹果公司推出IPhone5之后不久公司市值就被推至6325亿美元,一跃成为历史上市值最高的企业。

而在之后数月间苹果股价一路下滑,最新市值蒸发近2500亿美元。

与之同时,在苹果供应链产业内开始流传“IPhone5市场需求疲软,苹果主动消减产能近半”的说法。

   事实上,从元器件生产商到代工商,再到产品分销商,国内“苹果概念”相关企业全部遭受此消息影响。

据“苹果概念”行业内人士此前透露,从2013年2月开始,苹果IPhone5的产量将从1400万台/月下调至700万台/月左右。

   《高工锂电》记者就此消息向苹果供应链内企业人士求证时,得到来自为苹果公司生产玻璃触屏产品的惠州市伯恩光学有限公司内部人员的证实。

   该人士透露,2012年内苹果公司产品近70%的玻璃触屏都产自伯恩光学,IPhone5手机玻璃触屏几乎全部由伯恩光学供应。

然而从今年2月初开始,伯恩光学为苹果公司生产的该型号玻璃触屏订单数已经明显减少,月出货量降低近一半。

   据锂电业内人士透露,由于进入苹果产品锂电池供应链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大量订单,同时毛利率也明显高出同类水平,因此国内这类锂电企业都会腾出大部分产能专为苹果供货。

“这也造成了极高的客户结构单一的风险,眼前这种风险可能已经成为事实。

   成也苹果

   长期以来苹果产品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供应商主要包括:

索尼电池、SamsungSDI、LGC、ATL、力神等厂商。

2012年11月,韩国三星旗下电芯厂SamsungSDI宣布退出苹果产品线,由SDI空出的电芯供应量则主要转单给ATL和天津力神。

   国内的两大锂电池PACK企业:

德赛电池(000049.SZ)和欣旺达(300207.SZ),也通过依附ATL进入到苹果锂电池供应链中。

   2012年内,苹果公司四个产品系列出货量分别为:

IPhone手机售出13576.9万台,IPad平板电脑售出6570万台,Mac笔记本售出1700.1万台,IPod播放器售出3239.9万台。

据东莞新能源科技公司市场部饶辉军透露,2012年内,苹果公司产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总需求量为4.1亿只,涉及总金额为35亿美金。

   依靠苹果电子产品庞大的销售量,国内数家锂电池厂商业绩水涨船高的同时,产能也遭受苹果产品过多的挤占。

   另据ATL内部人士告诉《高工锂电》记者,2012年内新能源科技(ATL)总营收额突破70亿元人民币,其中为苹果供应聚合物锂离子电芯的收入就占到60%以上。

   天津力神于2009年开始为苹果公司批量供应IPodtouch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之后又为苹果Mac笔记本提供锂离子电池。

2011年,力神成为苹果IPad电池的主要供货商,该年苹果需求的4000万块电池由力神供应了其中50%。

   2012年,天津力神公司的总产能已经达到7亿安时,公司的总营收额为37亿元,同比增长40%。

   据天津力神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力神80%的订单都来自苹果、三星、LG这三家电子产品公司,而苹果则为力神的总收入贡献了50%左右。

   德赛电池(000049.SZ)和欣旺达(300207.SZ)作为两家专门从事锂电池PACK业务的上市公司,数年来都通过ATL进入了苹果电池PACK供应链,而这方面业务也在这两家公司营收中占了极大的比例。

   财报显示,2011年ATL为德赛电池带来9.5亿元收入,占比德赛该年度总收入的42.43%;2012年上半年,ATL为德赛创收4.22亿元,占比总收入34.28%。

   “从风险控制的角度讲,任何一个客户业务占比都不能超过自己25%的营业额。

”康佳手机项目经理张博认为,国内数家大型锂电企业都过度依赖苹果、三星等国际大牌手机厂商。

   张博表示,此次苹果IPhone5产量减半的消息传出,肯定会在短期内对ATL、力神等企业造成 大的压力。

“短期内肯定会有点痛苦,但是像这类大型锂电企业也会加快寻找新的订单对产能进行补充。

   产能战争

   随着资本市场提前对苹果公司的前途作出判断,“苹果式神话”已经渐行渐远。

与此同时,以华为、中兴、联想、酷派、小米等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品牌在智能机时代表现越加抢眼。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10大手机厂商销量排行中,中兴、华为、联想、TCL等纷纷名列其中。

   据了解,2012年华为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为2720万部;中兴手机各类型号总销量为6734.44万部,其中,智能手机占比70%;联想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800万部;宇龙酷派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000万部。

   虽然现在国内智能手机行业风生水起,但并没有带给上游手机锂电池供应厂商更多的利益。

由于以往的过度竞争,和国产手机品牌长期走低端路线的原因,造成手机锂电池行业毛利水平整体低下的现实局面。

   “一直以来3C数码产品锂电池制造业就是在拼价格,毛利低得吓人,甚至亏本。

”深圳市比克电池公司中央研究院副总监林建博士向《高工锂电》记者透露,比克生产的软包电池毛利仅10%左右,数款铝壳电池甚至处于亏损。

   国内手机锂电池企业只能选择不断扩充产能,靠“走量”实现勉强盈利。

   “毛利率水平低是现在手机锂电池行业的普遍现象,为了盈利只能提高产能,以量取胜。

”林建告诉记者,目前比克电池产能为日产100万只(包含铝壳和软包),其中软包电池的产能为日产10万只,比克计划软包电池产能增加至日产20万只。

   与比克的情况一样,宁波维科电池股份公司也正在通过扩充产能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