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4737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播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播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播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播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播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播客.docx

《播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播客.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播客.docx

播客

播客的发展

播客的发展历程

EDWIN'blog

一、“播客”——亚当·科利的设想与现实

任何事物新的发明最初都源于一个奇思妙想。

2000年,亚当·科利(AdamCurry)突发奇想,他认为音频文件大可附在己诞生的RSSFeed(产生于1999年)上传送。

2001年,RSS的发明者、被人称作博客教父的Dave·Winer在RSS2.0说明里增加了声音元素,其后,Dave·winer的公司UserLandSoftware把这项功能嵌入到博客软件中。

2003年,戴维·温纳帮助美国波士顿公共电台脱口秀前主持Lydon(里顿)制作了一些关于2004年美国大选的专访,以MP3文件格式上传到贝克曼博(Berhaanweblog),引起广泛关注。

在听里顿节目时,科利得到灵感,制作了一个叫做“iPodder”软件,可以将RSS订阅的内容自动下载到电脑中并同步复制到iPod播放器中。

这时可以说科利的设想实现了,但这时人们还未触及到播客这一概念。

直至2004年2月12日,英国《卫报》文章《听命:

在线广播遍地开花》中涉及“播客”这一概念。

2004年8月13日,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播客网站———亚当·科利的“每日源代码”(Dai1yS)诞生。

至此,播客正式形成。

“每日源代码”、iPodder软件以及亚当·科利的个人魅力使其当之无愧地被尊奉为“播客之父”。

二、播客的蓬勃发展

2004年10月,播客迎来了发展的“井喷阶段”。

整个10月,有关播客的报道和评论爆炸式增长。

根据Google搜索的结果,T月有关播客的搜索结果还只有寥寥十几个,10月5日,该搜索结果是5950个,10月8日,结果是1.3万个,10月30日,结果为8057万个。

互联网有史以来,还没有一个单词、一个概念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被这样热炒过。

2004年年底到2005年年初,美国一些非营利性广播台,如纽约的WNYC和波士顿的WGBH等,发现播客很适合他们制作的一些专访、评论和对话节目,已经开始将节目制作成播客供网友下载,美国之音也将科技新闻节目制作成了MP3格式。

而一些盈利性的电视台如BBC和CBC开始用播客分别发布自己公司著名的节目“我们的时代”(InOurTime)和“技术狂人”(Nerd),后者的播客听众当时更是过万,并且继续以每周15%的速度增长。

而一些报纸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播客。

据悉,美国己经尝试“听报纸”的媒体就已囊括《华盛顿邮报》、《费城每日新闻》和《丹佛邮报》等。

随后《纽约时报》也推出了自己的播客,该节目由记者JamesBarron制作,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关于重大新闻的播客节目。

三、播客在中国的高速发展

2005年4月,中国第一个播客网站—土豆网()开始公测。

作为一个新生的传播媒体,播客受到持续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传统媒体相比,播客在国内的起步基本与国外一致:

地域媒体

中国

外国

首个广播台

哈尔滨无线电台(1926.10.01)

美国KDKA广播台(1920.11.02)

首个电视台

北京电视台(1978.05.01)

英国BBC电视台(1929)

首个播客网

土豆网(2005.04)

每日源代码(2004.08.13)

中国的播客于2005年初瞒珊起步,土豆网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播客的诞生,此后播客的发展势头令人瞠目。

据最大的播客目录订阅网站菠萝网对2005年10月10日到2006年1月10日的中文播客的发展进行了统计,短短3个月内,播客数量增加了将近一倍,而节目数量更是增长了将近两倍。

而截至2007年1月中国播客数为215,957个,节目数量为2,868,309个,分别是2005年10月的21倍和153倍。

目前,国内播客之首的“土豆网”,拥有播客人数是7000~8000人,其注册用户不过6万多人,每天新增音、视频就有100来个。

而据艾瑞研究,2005年中国观看过网络视频(视频播客)的用户有3200万人,2006年预计会达到6300万,而2010年时,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将达到18000万人。

据艾瑞统计,2005年中国的网络视频用户占中国网民的29%,2006年这一比例会升至47%,预计到2010年中国网络视频用户占全部网民的78%。

摘  要:

当前,许多年轻人对播客的热情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中国几千万的播客来说,播客就是生活。

“播客生活”已经成为今天时尚生活的代表,播客的代表人物正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对于经营注意力经济的电视媒体来说,尤其应关注这一现象。

播客的特点

试论播客——对于播客的特点、影响、控制的想法

光之继承者

试论播客

 对于播客的特点、影响、控制的想法

   据CNNIC统计报告,中国已拥有网民上亿,而在最近,一种新型网络媒体(新媒体)――播客又应运而生。

播客的出现,与博客 (BLOG)“并肩作战”,使得传统媒体再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于是,一些老牌广播电视媒体随机应变,有的如BBC等,甚至将部分节目移至其网站上,以播客的形式供受众收听和收看,以求在数字化的媒介时代继续生存。

那么,播客究竟有何魅力(技术手段),使得其受众数量不断增长呢?

播客会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本文将针对播客,来探讨一下当今新媒体的传播形态、影响与社会控制等内容。

   播客们利用RSS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录制广播节目,这些节目包括音频和视频,并通过网络把它们发布出去。

网友们则通过关于播客的网站下载这些节目并在计算机上随意播放,另外这些节目还主要通过苹果公司的iPod等设备播放。

  “所谓播客,是Podcasting的中文直译,英文全称为Personal Optional Digital Casting(个人自选数字广播),即将网络信息和自制的节目录到播客网上,播客再收听的整个过程。

”有的学者认为,播客就是在博客上加声频和视频。

笔者认为,播客不仅如此。

   同属新媒体的播客,与博客(BLOG)既有相同的特性,但又有博客(BLOG)所没有的特点。

据笔者观察,播客作为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新媒体,其特点如下:

  一、所有掌握播客节目制作技术与拥有制播条件的网民都可以成为播客节目的制作人,只要是使用计算机网络的网民,都可通过使用相关的媒体制作软件来制作播客节目,都可通过网上的各种渠道,包括专门的播客网站,传统媒体所提供的播客页面,甚至自己的个人网站(页),将节目上传,供其他网民上网下载、播放(收听、收看)。

  二、相同于以往的网络传播理论,播客节目的“把关人”是播客自己,播客集节目制作者与发布者的身份于一身。

与博客相同,自己的作品由自己“审查”,而不通过其他部门,便可发布于网络上,受者(其他网民)即能接收“信息”。

虽然,有的网络(站)管理员会删除一些“黄色信息”,但播客有时也会引起网络传播的一些“通病”,如不良信息的传播,下文会对此有所论述。

  三、如果说博客使用网名,可以很大程度上隐藏作者身份的话,到了使用播客时,这招便未必奏效。

因为,播客的音频与视频,往往会使其本人即使使用网名,也很可能会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尤其是使用视频的播客节目,播客本人经常亲自上镜,就算音频使用设备变声,自己的模样却无法改变,除非采用蒙面等措施,那就等于不用视频。

所以,播客节目往往不会涉及敏感话题,不会像博客那样,成为日益重要的舆论监督渠道。

当然,播客却可以通过音频和视频的优势成为一个先进的新闻发布平台,尽管目前的播客节目仍以音乐、娱乐声像、音频日记等节目居多。

 

   四、播客们自己制作的音频和视频节目可通过网络,使网民们没有时间限制地下载,并收听“网络广播”、收看“网络电视”,使得传统的广播电视的传播形态在网上能够更大限度地得到使用。

这无疑会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更大,如果说新闻网站和博客对报纸造成的冲击还为消退,那么使用方便、灵活的播客网络又开始冲击广播电视了,在数字电视还未普及、传统广播电视不能点播、广告颇多的情况下,播客“大显身手”,传统媒体真可谓“祸不单行”。

当然,传统媒体也开始使用对付新闻网站的方法来对付播客,它们纷纷开设播客制作的节目:

如美国、加拿大以及英国的部分知名媒体都开播了播客节目。

  五、由于播客基于网络,所以,它也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于一身,这也是网络媒体本身的特性,本文对此不再详述。

  每一种新媒体的诞生都有其意义所在,播客亦是。

笔者就对播客出现的意义也说几句:

  首先,播客的出现,是对博客所拥有的文字和图片的补充。

如果说,博客的出现,使得网民掌握更多话语权的话,播客则利用其音、视频的优势,使得信息得以更有效地传播。

并且,有时,它可能会是对博客们的舆论的有效支持。

  二、有的播客节目在媒体播放器下附上文字和图片,这就使得播客集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三种传播方式,成为一种超级媒体。

  三、播客的视觉特性,可能使它比博客更具有可信度,如果用播客制作新闻节目,可将新闻现场的音、视频加入播客节目,会比博客单靠文字和图片来得更有说服力。

  四、播客的随意下载、点播、无时间限制的优势。

可能促进网络媒体的进一步专业化发展,加快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广播电台和网络电视台的产生。

早在2004年底,《新京报》便刊登过一则不实报道,称“全国性电视台神州电视台获准成立,这一切都缘于国内网络电视市场的巨大前景”,网络电视是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的新型电视媒体,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或网络机顶盒加电视机的方式收看,用户也可通过服务器和数码设备来“通过网络向外界传递音频、图像等多媒体信息”。

这些是否可视为未来的专业化播客的媒体形态呢?

而播客以其类似于网络电视传播方式的存在,其实也正弥补了目前网络电视“缺席”的遗憾。

  五、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播客的视频制作要求使用摄像头和话筒,网民长期使用这些设备的话,也自然而然的学会了如何面对传统媒体的采访,面对镜头不再紧张,因为这已成为习惯。

  六、促进网络教育的发展,网络教育课件的制作,可能也会像使用播客那样便捷,这也使知识在网上的传播更加迅速,教师和学生也具备了自制教学课件的能力,也有利于知识的传递与交流。

  当然,播客由于其网络媒体的特性,有时也会对网民(受众)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笔者分析如下:

   一、播客节目的制作的技术要求,并非每个网民都能掌握,如何录制声音和图像,且保证效果,是有较高要求的,需要大量的时间去使用的,此外,录音、录像软件和设备的成本也会随制作者所需播出效果要求的提高而上升,并不是每个网民都能承受的,由此也造成了一定的播客领域的信息传播的技术不平等,制作精良的节目传播效果好,往往会得到更多的青睐,而制作得较差的节目则少有人问津,由此也导致了话语权的不平等,技术熟练且拥有较好设备的网民自然在播客领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二、播客的音、视频的传播也不免会有广播电视的“流俗”,即若长期使用,不利于受众的理性思考能力,降低受众的判断力。

播客的这些特性,并不有利于网络上正确舆论的形成,是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民主发展的媒体。

不良信息也易通过播客使用的方便而传播得更“凶猛”。

播客信息量大,且难以监管,很多青少年拥有较高的网络使用技术,但其年轻,且受教育程度有限,面对繁杂、海量的播客信息,往往会被声像所迷惑而接收不良信息,不利于其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

  三、如果播客进一步使网络媒体吸引受众的注意力,通过技术吸引他们的耳朵和眼球,他们接触其他媒体的时间和机会会随之减少。

当受众不再阅读纸质媒体,不再收听收看传统的广播电视时,计算机集中体现了三大传统媒体的形态,并还有它们所不能做到的,裹挟着这些优势,满足受众生理感官刺激的需求,传者与受者有时没有“距离”阻隔,甚至同一时间,十分方便地通过录制声音和图像节目(不同于视频电话)接收并反馈,于是,独立思考的时间减少了,通俗文化披上崭新的技术外衣在网上兴风作浪,人们通过新媒体彰显自己的个性,表达自己的声音本不是坏事,但信息如洪流般,如糖果般来到受众的嘴边,理性思考“宣布投降”,受众的社会生活也会随之产生一定程度的混乱。

  四、播客等新媒体的用户亦有向公众曝光自己,炒作自己之嫌,这也会造成部分受众追名逐利的不健康的心态。

当播客以大众传播形式进行传播时,应更多地传播公共事件,当下,流行文化已经渗入社会的许多层面,没有多少文化内涵的“超女”与影视明星们已经阻碍了人们对真实社会的客观解读,网络歌手和其他网络明星(如芙蓉姐姐)们再火上浇油,更是影响了主流文化的正常传播,甚至也影响了国家的未来。

精神没有“断奶”的人们在由金钱堆起来的网络文化面前欣喜若狂,争做那易碎的偶像,追求那易碎的梦。

  五、网络工作者与播客们的自律要求也得提高,通过自我监督,来阻挡不良信息的传播。

  六、播客的突然出现,也给有关部门对网络的有效控制提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某些敌对文化及意识形态若通过播客等较之其它新媒体更易表达并更易使受众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其潜在的文化及政治危险不容轻视,究竟如何控制,才能使播客不会破坏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才能不让文化霸权渗透其中,不让某些国家在网上通过新媒体展开别有用心的阴谋策略,是亟待解决的。

参考资料:

英语流行词汇最前线:

播客Podcasting是什么?

《互联网与文化重构及社会分化》 戴元光 《戴元光自选集》复旦大学出版社

《新媒体特征渗透出的传播》 刘俭云 《新闻与传播》2005年第6期

《网络信息的可信度研究:

网民的视角》 张明新 《新闻传播与研究》2005年第2期

《网络电视试破部门利益坚冰》 赵路平 刘振波 《传媒观察》2005年第2期

播客传播特点浅析

ㄚㄚ的个人空间

仿佛是一夜之间,一种叫做“播客”的新兴媒体席卷全球。

播客是网络领域中新兴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通常把那些自我录制广播节目并通过网络发布的人称为播客。

这种网络交流方式显示出了一些与传统媒介不同的传播特点。

  一、带有“草根”色彩的小众或个人化传播。

播客的到来,让每个人的声音都有机会平等地在世界范围内展示。

普通人可以选择什么时候去点击播放、什么时候暂停、什么时候跳过。

播客让大众的声音得到了传播,每个人都可以当主持人,制作富有平民化、草根化的节目;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软件免费下载播客提供的节目,订阅自己喜欢的内容。

传者与受者之间的鸿沟被填平了,人人都是传者,人人又都是受众。

  二、传统媒介的受众角色的改变。

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新的新闻用户不愿意“接收”新闻,他们更希望“收获”新闻。

他们已不再是被动的受众而是一个积极的用户群落。

播客的出现加深了受众与媒体之间平等的双向交流关系,二者之间不再是传统的、单纯的我传你受单边传输关系,受众地位的主动性越来越突出。

  三、口语化的制作特色。

播客的准入门槛比较低,它允许任何人进行创建与发布,它的用户可以选择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收听播客。

所以播客天然具有平民化、口语化的制作特色,完全就是彰显个性的空间,更平民化和原生态。

用口语化进行自我表达,彰显个性和个人价值,这对普通大众来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博客的特点

  1。

操作简单的特点,它是博客发展的推动力。

这是博客受众多网民的青睐的最大特点。

众多博客托管商在注册会员前都会标着这样的口号:

“只要花一分钟,轻松拥有博客”,甚至可以称之为“傻瓜式”注册。

我在介绍同学注册博客中国人时,都会说这样的话:

“只要你会上网,会认识汉字就可以博客了。

”操作简单不仅仅体现在申请注册的时候,而且进入管理平台后,提供模板(自主选择)、博客设置(参数变更)、日志管理(建立分类)、添加日志(记录内容)、发表日志(点击保存)、预览首页(完全搞定)。

只要简单走六步,就学会博客了,开始博客之旅的第一站。

  2。

持续更新的特点,它是博客生命的催化剂。

博客更新速度快得惊人,如果博客注册申请了,将近半个月内没有更新过了,那样的博客可以称之为“睡眠博客”。

草根一族上网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充裕,所以持续更新应该能够做得到。

强调持续更新,就是了培养勤奋能力,考验坚持系数。

现代社会,信息传递超级快速,更新博客就似生物的新陈代谢,没有了新陈代谢也就代表着生命的结束,而没有了更新,博客也同样失去了生命力。

如果条件允许,坚持做到每天都更新,这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长久下去生命力会越来越强。

  3。

开放互动的特点,它是博客交流的推广链。

网络赋予了博客的开放性,博客也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私人空间了。

有些草根认为,觉得推广没有必要,写博客只写自己的事情。

其实,如果追求私人空间还不如去申请日记本,这样可以封闭了。

如果写博就知道开放的重要性,总会有人不经意间“闯”入宝地,这便有了交流。

游客与博主在给我们写评论和签留言,这时对我们博客与日志的交流。

如果我们对他们进行了回复,并通过链接地址进行回访,达到互动效应,这也是种礼节性的来往。

因此,利用开放互动的特点,可以 交流推广,形成固定的博友圈。

  4。

展示个性的特点,它是博客精彩的原动力。

博客主体是草根本人,因为每一位草根都可以通过博客载体,来展示自己的个性。

可以简单地从日志内容,博客界面,文章数量,日志分类,人气指数,体现出博主的个性。

同时,现在博客也越来越自主化,DIY的模式也越来越强,真正做成自己的想象的模样。

博主可以换上心爱的背景图片,可以使用喜欢的字体颜色,可以增添动感的特效代码。

所以想要做好博客,一定要展示自己的个性。

  相信通过博客的四个特点,可以很容易找到“如何做好博客呢?

”的答案。

博客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回答如何做博客,而后面三个特点就是回答如何做好博客。

当然,草根博客想要做出优秀的博客还有很多技巧,以后在实践中会不断探索。

做博客一定要用心,所谓的用心,也不是一天到晚都花时间在上面。

因为除了博客之外,我们还有自己的生活,情感,学习,工作。

就是在写博客的时候一定要为用心,不能敷衍了事。

还有最为重要一点的,以原创内容为主线,转载内容为辅线。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

与此同时,各种新的教学、学习方式不断涌现。

传统的各种网络工具以及各种软件工具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信息的深层次的需要。

而blog依靠着其自身独有的许多特点可以弥补其他网络工具的不足,在教育领域更是如此。

具体来说,Blog具备以下一些特点:

  零基础

   博客(Blog)网站无论是技术还是形式都非常简单。

它是博客发展的推动力。

可以说,成为博客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博客所有的技术都是互联网与生俱来的。

不受技术、形式和理念的约束,是博客们(blogger)的理想。

与个人主页相比较,博客是一种方便的、个人化的、即时性很强的网页。

一般的个人主页门槛相对较高,正式点的个人主页,需要注册域名,需要申请租用服务器空间,需要许多软件工具使用的常识。

博客日志则不同,一个会申请电子邮件的网民就完全可以“零技术知识”“零成本”地拥有自己的博客空间。

  批判性与多元性相碰撞

   因博客的入门是零基础,这就决定了它参与者的广泛性,而参与广泛性又带来了内容的多元性。

博客的内容大多是博客个人或博客社区的观点,它只有与博客相关或引起博客的兴趣,才能引起别的博客参与和讨论,而这种讨论的魅力也并不在于盲目的赞同,而是理性的批判。

在对博客的观点进行批评的同时来形成对现实社会的再一次认识。

  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

   博客使用RDF(资源描述框架)标准来组织信息,(每个Blog都有“XML”标志,它的链接文档是个XML档,也就是说RDF是由XML语言进行描述的),可以同时在多个博客内检索信息。

正是这种“超链接”作为博客的表达方式,从而使博客具有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这也是博客应用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和关键。

博客的网页主体内容由不断更新的、个性的众多的帖子组成,它们按时间顺序排列,且是倒序方式,内容可以是各种主题,各种外观布局和写作风格,博客可以自行将各种帖子以日历、归档、主题等进行分类,博客日志以个人的大脑作为网络搜索引擎和思想发源地,这是目前任何搜索引擎技术无法做到的。

   开放性、私有性、交互性

   Blog像是改进了的BBS。

如果在BBS上写东西,文章会被保留在“公共”空间里,你将无法对其进行修改或删除。

而Blog则是属于个人的私人空间,你可以针对某个主题公开发表评论,而且能将评论保留在自已的网页上。

凭借Blog所特有的trackback机制,Blog还会自动记录下别人对你文章评论的简要信息,比较方便地提示你有哪些人引用了你的文章,与BBS相比,Blog是一种更加灵活、更为个性化的知识共享和交流形式,兼具开放性、私有性和交互性的特点。

   时效性强

   博客日志是经常动态更新、不断积累的。

现在移动通讯功能日益强大,移动博客也正在慢慢推广开来,这就为博客的实效性增添了技术的支持。

无论博客们在哪,只要有手机,就能方便的记下所发生的事或者是浏览别人的日志。

   思想共享

   博客是个人在网上展示自己、与别人沟通交流的综合工具。

思想共享是博客发家致富的秘岌。

方兴东在《博客论1.0版》就说道:

“博客的出现,标志着以‘信息共享’为特征的第一代门户之后,追求‘思想共亨’为特征的第二代门户正在浮现,互联网开始真正凸现无穷的知识价值。

”思想共享把人们带人一个更加宽容开放的世界,扩大了视野,也开发了创造性。

   非线性与集中性相统一

   博客中超链接技术的运用使博客文本具有非线性的特征,它知识的组织接近它的未来。

同时博客又是一种异步的表达方式。

个人的博客把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思想汇集起来,而社区博客则是把分散在不同个人头脑当中的观点汇集起来,这种汇集也决定了博客文本的非线性特征。

在系统科学中非线性就意味着非加和性(1+1≠2),非线性的内容组织,非线性的内容组织往往会创造出新的观点,它在博客中的作用跟蒙太奇手法在影视的作用是类似的。

与这种非线性相对而言的是博客的内容又体现了一定的集中性,个人博客的内容在一定时期内跟博客本人的兴趣爱好是联系起来的,因而博客的内容一般不会相差太远,而社区博客的建立史是严格,它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因而内容史加具有集中性,这种集中性也使博客文化有了一定社区文化的特征。

播客的特点

  时间:

2009-2-99:

23:

53   

播客与传统广播的不同?

播客和广播、网络电台的区别在内容的传播方式上。

广播和网络电台都是一对多的传播,一个节目源在中心,许多人接收。

而播客传播中,首先听众们是自动下载音频文件;其次接收者也可同时拥有节目的源数据,如节目日期、节目标题、节目描述等。

而且播客的表现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声音,也可以是视频等其他方式。

播客和自动播放的区别在内容上。

播客是声音广播节目,自动播放只是文字博客的声音版。

和传统广播、流媒体不同,播客在时间上是相对自由的。

这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可以随时收听;二是收听的时候可以自由控制能哪段,不听哪段。

如此有个弱点就是播客没有听众的实时参与,也不能想传统广播一样快速到达大范围受众。

但和传统广播相比,播客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它的平等性。

多数国家的广播频谱是被严格控制着的,个人很难或者根本无法获得广播许可证。

播客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轻易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信息。

从“传统广播”到“播客广播”——广播进化的理论路径

 2005-12-2914:

17:

00 中华传媒网

如果说自1920年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KDKA诞生就是技术的产物的话,自此,广播的每一步发展,每一个举动,每一个兴衰命运,都是与技术为伍,相伴而生的。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是个彻底的“技术决定论者”,它早在40年前发出的判断,至今光茫依旧。

“媒介即讯息”-----在麦克卢汉的眼中,任何一项新技术的诞生与运用,都将极大地改变现有媒介的传播格局,甚而人们的传播方式。

  本文拟从新技术主义的视角下,重新审视现阶段的广播理论。

之于广播而言,目前最受瞩目的新技术当属基于网络的“播客(Podcasting)”技术。

这项技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