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精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3853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9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精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精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精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精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精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精解.docx

《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精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精解.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精解.docx

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精解

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 论》试卷

满分:

100分    时限:

15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

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资料

2000年10月19日,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一个顾问委员会紧急建议:

应把含苯丙醇胺(英文缩写“PPA”)的药物列为禁药。

这以后的一段时间,PPA问题成为一个全球性“热点”。

我国有的传媒称:

一石激起千层浪,PPA让全球“大感冒”。

1.PPA在治疗感冒、咳嗽以及一些减肥的非处方类药品的成分中十分常见。

美国耶鲁大学的霍尔维兹博士及其同事对2000个成年人(包括702个脑中风病人)进行了长达5年的跟踪研究,得出结论:

服用含有PPA药物的病人容易发生脑中风,应禁止使用。

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接受了这一建议。

2.一些美国公司第二天便推出了新药。

据透露,他们此前已知道耶鲁大学在做有关研究,便暗中研制不含PPA的新药,以便一旦PPA禁用,立即把新药推向市场。

一些著名的药品经销公司除立即把相关药品撤下货架,还张贴告示,同意顾客退货且全额退款。

有些公司却不愿采取行动,他们辩解说:

“食品和药品局只是提出建议,而没有声明回收药品,我们没有理由把药品撤下来。

”但“PPA事件”越炒越烈,他们怕砸自己的牌子,最终还是不得不把所有相关药品撤下货架。

3.一些美国律师认为很有必要问一问:

制药公司是否早知道或者应该知道PPA对人体的危害。

知道或应该知道,都是一种过失。

如果知道而没有告诉大众,就可以认定是故意过失,这意味着这些公司应受惩罚。

4.英国有关部门对PPA进行了调查,认为PPA导致脑出血的证据很不充分,只是有加大中风危险的可能。

有关发言人说,英国治感冒和咳嗽的药品虽含PPA,但对其含量的限制比美国严得多,所以英国患者面临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

尽管如此,卫生部门还是列出了14种药店中常见的含有PPA的药品名称。

5.日本厚生省统计,目前日本市面上销售的药物中有65种含PPA。

日本媒体迅速向社会公布了这些药物的名称,提醒公众选择药物注意安全。

日本厚生省表示,虽然美国已开始回收含PPA成分的药物,但日本暂不采取类似行动。

因为在美国PPA被广泛用于减肥药,在日本只允许用于感冒药,而服用此类药物引发脑溢血的概率极低(仅有一例)。

不过日本许多感冒患者却无视政府的表态,坚决拒服含有PPA成分的感冒药。

6.墨西哥在2000年11月10日宣布禁售53种与PPA有关的药品,“感冒药”立即成为墨西哥的主要话题之一。

不少患者宁愿高烧不退或咳嗽不止,也不敢使用任何一种抗感冒药品。

许多医院和药店纷纷向制药厂退药,有关厂家和销售商损失惨重。

7.含PPA的感冒药从美国市场撤出后,不含PPA的感冒药立即成为抢手货。

加利福尼亚州一位名叫维克多利娅的小学教师用几年时间研制出的一种不含PPA的抗感冒药,不仅堂堂正正登上加州药店柜台,而且受到全美6000多家药店的青睐。

8.2000年11月16日,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立即暂停使用和销售含PPA的药品制剂,同时,对含PPA的新药、仿制药、进口药的审批工作也暂停,进一步处理意见正在研究中。

生产“康泰克”的中美史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表示服从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决定。

9.康泰克原是许多北京人感冒后的首选药,一夜之间成了过街老鼠。

不少读者纷纷向药品管理部门或新闻媒体咨询“药品不良反应有多严重”、“以前吃了康泰克这种含有PPA的药怎么办”、“药品有不良反应为何还让它上市”、“应不应向厂家索赔”等,一时间,老百姓对再简单不过的感冒吃药犯上了迷惑。

10.北京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负责人说,近五年,接到过数例使用康泰克或康必得不良反应的报告,一例为头痛,一例为呕吐,其余均为皮疹。

迄今为止,还没有吃了康泰克引起心律失常、高血压、急性肾炎、失眠等不良反应的报告,更没有造成脑中风等严重后果的个案。

11.专家指出,药品不良反应一般要滞后很长时间才被发现。

例如听力残疾的致聋原因绝大多数和用药有关,但发现这些患者的致聋是由于某药品的不良反应,已经是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的事了。

国家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主要目的就是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减少药害事件,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三、申论要求

得分

评卷人

1.有条理地概述这些材料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200字。

(20分)

 

得分

评卷人

2.假定你是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请你就PPA风波所引发的问题提出善后处理意见。

可以全面谈,也可以就某一个方面谈。

要求:

(1)意见合理,具体可行;

(2)条理清楚,语言简明;(3)字数不超过300字。

(30分)

得分

评卷人

3.根据上述材料,自选某一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

联系实际,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50分)

参考答案及例文

1.【答案提示】PPA事件成为2000年医药界的爆炸性新闻。

PPA话题成为一个全球性“热点”。

各国各界对PPA反应不一。

从官方来说,大多数国家把含有PPA的药品列为禁药,仅有少数国家(如日本等)还允许其销售。

从民众来说,人们对PPA感到非常恐慌,对该不该吃抗感冒类药物产生了疑惑,有些人甚至拒服任何该类药品。

从医学专家来说,他们认为药品不良反应要存在较长时间才会被发现,应加大监督力度。

从律师界来说,他们认为制药厂应该早知道PPA的危害而仍销售应受到惩罚。

2.【答案提示】关于PPA风波所引发的问题,兹提出如下四条善后处理意见:

(1)立即暂停使用和销售含PPA的药品制剂,同时对含PPA的新药、仿制药、进口药的审批工作也暂停。

医院及药品经销公司立即将相关药品撤下货架,允许顾客退货且全额退款,立即回收相关药品。

(2)药品管理部门及新闻媒体应耐心解答群众的相关咨询。

明确告知我国尚未发现PPA造成脑中风等严重后果的个案。

(3)紧急生产和销售不含PPA的感冒、咳嗽及一些减肥的非处方药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加强不含PPA的相关药品的研制和生产。

(4)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督和检测工作。

3.【参考例文】

加强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

曾经是抗感冒良药的康泰克,如今让人为之害上一场“大感冒”。

含PPA的药品对人有害的消息传出,此药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政府禁止,公司撤药,患者拒服,各部门也采取了相应措施。

但有人指出:

PPA对人不利,药厂早知却不公开,试问公众健康权利谁来保障?

社会呼吁加强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

俗话说:

得啥别得病,但人吃五谷杂粮谁能不生病,所以就医就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药品也成为一个巨大而稳定的市场。

这一关系着人们贴身生活的大事,我们党、我们政府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好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

古诗云:

春江水暖鸭先知。

那么药品存在不良反应谁来先知呢?

谁有义务有责任把好监测这一关呢?

建立完善的医药监测机制,成立专门化、专业化的监测机构,加强对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是很重要的。

加强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首先要不断提高监测的能力。

在我国,由于经费的问题不可能很好地开展这项工作,但我们要本着为人民负责的态度做好这件工作。

开源节流,专款专用,不断充实监测机构的硬件与软件,提高监测能力。

加强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要重视对厂商的监测。

在PPA事件中,有些厂商在撤出含PPA药品的同时就推出了替代品,有人指出大量厂商早知PPA有害。

假如我们在含有PPA的药品未进入市场或进行审批生产时就予以查实禁止,那么PPA事件就会成为无源头之污水,无根本之恶行,又何须事到临头再铲万竿呢?

加强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要加大监测的透明度与公开度。

在PPA事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中,很明显地说明如今的监测工作的透明度不够,公开度不高,人民群众对药品了解得不够,厂商监测机构、患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同时也反映了我们的一些机构与工作人员对群众的贴身生活大事负责不够。

我们应该建立领导与专项工作人员负责制,专门问题专人负责,出了问题找专人。

加强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还要同当前的医疗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

在厂商、监测机构、医院与患者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的竞争、监测、就医与经营机制,真正地为人民、为群众办实事。

总而言之,各级政府、各级医疗机构、各药品监测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本着为人民群众的健康负责的态度,做好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医疗监测机制,来促进医疗体制的改革。

200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 论》试卷

满分:

100分    时限:

15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

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资料

●“找到网游神,找到幸福”,“每月20台电脑,等你拿”,打开任何一个网站,这种游荡式网络广告几乎随处可见。

虽说广告面积有大有小,但广告总是随滚动条一起共同进退,无论是读者在阅读,还是在查找信息,它的突然出现,总是将读者连贯的思路打断。

对此,不少读者表示反感,从事新闻工作的黄小姐说:

“每次打开网站,广告就铺天盖地向我袭来。

一次,我在某网站检索一条新闻,一打开,一个大大的手提电脑广告就出现在我眼前,它还正好占据有利地形,将链接堵得死死的。

关又关不上,打开后还是无法显示。

”某大学的学生反映:

“每次我要从一个网站链接到另一个网站时,总是出现一堆堆的小型广告,它们往往没什么意思,但它的危害还不小,我的机子的浏览速度减慢了,严重时还会造成死机。

●一天凌晨,王女士正在家中熟睡,突然被一串急促刺耳的电话铃声惊醒,这一突如其来的骚扰大约持续了2分钟。

年前刚刚看完日本恐怖片《午夜凶铃》的王女士,直吓得心里“突突”乱跳,她壮着胆子,扭开台灯一看,只见电话传真机上传过来两页纸,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家名叫“电子商汇网”的公司发送的一份“第十四期电子商讯”。

在传真第二页的最后还写着:

“如欲取消订阅,可将回复传真给我们。

●据天津市某区检察院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该地区未成年人因迷恋上网聊天而引发的刑事案件已达8件,有28人涉嫌犯罪。

这8起案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犯罪低龄化,28名犯罪嫌疑人中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就有21名;二是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小学文化的约占一半,共13人,其余的为初中和中专学历;三是均以侵犯财产为目的,侵犯的财产主要以手机、传呼机和现金为主,其中有4起案件涉案金额超过万元;四是团伙作案,在犯罪手段上,呈现出计划性和有组织性,如有的负责在网上选目标,有的负责约见面地点,有的负责实施抢劫等;五是女性犯罪嫌疑人占一定比例,8起案件中共有6名女性参与作案,且均为未成年人。

●北京作为中国互联网中心的地位仍是不可撼动,无论是WWW站点数,还是上网用户、域名拥有量北京都居全国第一。

据统计,每4个北京人中就有一个是网民,比排名第二的广东多出近70万人。

CNNIC还重新为中国网民下了新定义:

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1小时(含)以上的中国公民。

虽然网民的限定比过去更严格了,但是网民人数比上半年增长33%,并仍保持一种稳步发展的态势。

我国女性网民的比例继续增长,已达到30.44%,已接近全球互联网女性用户33%的比例。

56%的网民仍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学生依旧为网络的主要使用者之一,约占20%以上。

●从用户上网的主要目的可以看出,获取信息是绝大多数网民的主要目的(68.84%),而休闲娱乐也成为一个普遍选择(51.37%)。

在最常用的网络服务中,电子邮箱的使用率最高(95.07%)。

零点调查公司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受访者被要求说出“当前中国最为流行的词语”,五分之一的受访者提到了“网络术语”:

包括网络、互联网、互联网经济、在线、新经济、IT、信息时代等。

以“酷”、“作秀”、“前卫”、“新人类”等为代表的时尚名词,则以两个百分点之差屈居第二位。

●吴先生所住的小区安装有局域宽带网,为方便家人上网,他特意购买了一台电脑。

但近半个月来,他发现自己的计算机在使用完毕后常有异常响动。

10月9日晚,他下网后坐在桌旁整理资料时,意外发现电脑的硬盘响个不停,一直闪烁的硬盘灯引起了他的警觉。

他打开电脑上安装的一个专门监视网络系统的软件,竟然发现这台电脑在收发信息。

随后,他打开了“网上邻居”文件夹,屏幕上出现了30个“邻居”的电脑标志,他逐一点击,有几个“邻居”的信息可以一览无余。

想到自己存在电脑里的个人信息能如此轻易地被“邻居”看到,吴先生十分苦恼:

“买电脑就想给生活提供方便,没想到却引来意外的麻烦!

●我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7条明确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互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局域网“黑客”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私自翻阅、篡改他人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权具体到网络上主要包括个人隐私不被窥视;个人信箱、网上账户等不被侵入;使用信箱交流信息及从事交易活动的安全保密性不被干扰等。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网上办公系统几乎完成了园区内所有企业80%以上的业务流程。

它完成了5大类64个小项的政府服务,包括企业入园申报和审批、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年审、企业统计、财政月报、季报等项目。

目前,中关村企业在办理这些业务时,几乎完全在网上进行了。

中关村已经有6139家企业加入了网上办公系统,占园区企业总数的99%以上。

网上办公系统共接受园区企业及社会各界工作查询访问40.6万人次,日均访问人数4000人次。

2001年1月1日以来,网上办公系统受理各种网上审批和初始登记业务分别为3483项和5058项。

数字表明,中关村园区的电子政务真正“跑”了起来。

●2001年9月26日,来自西藏自治区各行各业的160名学生作为网上中国人民大学西藏学区第一批学生,开始通过互联网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科学知识。

和平解放50年来,西藏的教育,从僧侣的贵族教育跨越到民众的大众教育,从传统教育跨越到网络教育。

国家为西藏教育事业累计投资近100亿元人民币,仅1979年至2000年全区教育总投入就达58.7亿元人民币。

尽管如此,由于历史遗留、地理特点、交通状况等原因,造成我国东西部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使得西藏人民很少能够接受国内重点高校所传授的先进文化和科学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藏地区的教育及经济发展。

如今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现代远程教育成为西部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三、申论要求

得分

评卷人

1.给定资料反映了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用不超过200字对这些影响进行概括。

要求:

全面,有条理,有层次。

(20分)

得分

评卷人

2.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克服资料所反映的种种弊端,提出对策建议。

要求:

有针对性,有条理,切实可行。

字数400左右。

(40分)

(方格略)

得分

评卷人

3.就所提出的对策建议进行论证,既可全面论证,也可就某一方面重点论证。

要求:

自拟标题,字数800左右。

(40分)

(方格略)

参考答案及例文

(二)2002年申论考试答卷评析

   1.概括主题部分

   答卷一:

一、网民诞生,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互联网,将网络融入生活:

二、电子商和电子政务应运而生。

为商务和政务提供了更快捷有效的途径;三、网络成为基础设施,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工作等成为可能,人们的生活空间扩大,不再受地域所限;四、成为人们交流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并以更快捷更方便的方式服务于人民;五、伴随网络出现的网络侵权、网络犯罪成为新的犯罪方式;六、网络经济初露锋芒,网络在人们心目中和生活中的份额增大,网络经济也逐渐成为重要经济来源。

   评析:

试卷要求概括“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实际是对事物后果的概括。

后果的概括一般要求,应对正负两方面都进行概括。

但这篇文章只侧重反映了资料一个方面的问题,即网络的正面影响,而对网络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没有深入提及,概括得不够全面,这是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

   答卷二:

该资料反映了网络建设的问题。

互联网是二十世纪后半期新科技革命的产物。

它的出现和迅速扩展带来了人类信息传播领域的一次革命性飞跃,深深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精神层面。

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具有两重性。

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来说,它是把双刃剑。

一方向,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

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全球性、交往行为的虚拟性等特征,它也会给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

   评析:

这份答卷的概括比较清晰、文章抓住了给定资料的关键问题,并通过现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即:

网络早已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但在我国则是近些年才出现的具有双重性的新事物,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来说是既有正面作用,又有负面影响的一把“双刃剑”。

概括有一定高度,兼顾了正反两个方面逻辑也比较清晰,语言也很严谨,应该算一篇比较好的概括文章。

   2.提出对策部分

   答卷一:

关于加强我国网络建设的问题,提出如下三个方案:

   

(1)建设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 鉴于网上是欧美的“信息霸权”,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界线趋于模糊,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意识形态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国家敌对势力通过网络对我意识形态渗透。

因此,建设马克思主义的网络阵地就很有必要了。

   

(2)发挥网络的舆论宣传与引导作用 政府可以利用网络对外宣传自己的意识形态,对内起社会舆论的监督和引导作用,以加大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提高其识辨能力,抵制西方网络对我国的消极影响。

   (3)加强网络法规建设 我国是后起的网络用户大国,近几年已初步建立了我国的网络法规,但还很不完善。

应加大网络立法的力度。

一是应加快立法速度,以对政府、企业和个人信息数据实行保护:

二是应强调采用法制手段制裁处罚网络犯罪:

三是应大力培养网络执法人员,及时发现与打击网络犯罪;四是应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人民群众利用信息的能力,包括技术加密防范措施,信息获取方式技术和抵御信息防御能力等。

   评析:

这份答卷提出了三个加强我国网络建设的方案。

其中,第一个方案与第二个方案比较抽象,可操作性差,从而影响了总体得分;第三个方案中提到了四个措施,比较具体,也切实可行。

但总体上看,本部分得分不会高。

   答卷二:

针对网络发展所带来的用户信息安全、不良广告及因网络而诱发的社会犯罪等问题,从政府政策制定的角度出发,有如下建议:

   

(1)加快涉及网络安全的法规与规章的制度性建设 对可能造成和产生的网络用户信息交流与沟通方面的安全隐患,应该采用立法、建制的手段,从制度与办法上进行积极预防和全面治理。

   

(2)清理不健康和诱发并产生负面的恶劣社会行为的网络信息 网络所提供的公共信息应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内容。

   (3)对网上影响恶劣和干扰公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不良商用广告宣传进行限期整治与删除。

   (4)对网络与网站建设进行监管、约束与控制 防止网络乱用、网站滥建现象的发生。

对已经建立的网络机构与网站进行信息内容等方面积极、合理、有效的规范与管理,从而降低与扼制因网络使用而导致的社会违法犯罪的发生,保障网络对社会生活的有利影响。

   (5)不断完善网络建设的程序与体系。

建设稳定安全正常的网络社会

   计算机与网络在当今已经成为大众并不陌生的字眼与概念。

据有关方面的说法,在二十一世纪不懂计算机与网络运用的人就是新型的文盲。

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人们纷纷坐在计算机前,点击鼠标,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为我们进入网络社会开启了大门。

   就目前网络发展给人们带来的社会问题而言,主要是涉及到人们社会生活秩序与安全的一系列问题。

网络在给人们的社会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和影响了人们原来无此烦恼的正常生活:

网上不良广告、个人隐私泄露,更有因网络犯罪带来的伤害与损失。

因此,人们在充分享受网络“甜果”的同时,也明显体会到建设一个稳定、安全、正常有序的网络社会的必要。

   政府在推进建设稳定、安全而正常的网络社会中负有必须又必然的责任。

从扮演决策者与实施者的政府职能上看,要建设安全稳定、有条不紊的网络社会,政府应当首先着眼于网络社会中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的“规则”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网络社会的正常有序运作,除配套建设自不待言外,仅就网络本身而言,涉及网络信息安全的法规就如拳坛上的围栏一样不可或缺。

网络用户上网浏览信息,抑或是进行外向交流,如果有“黑客”挡道,那这种交流是不会成功的。

   影响和破坏网络社会安全和稳定的另一隐患是网络诱发的社会违法犯罪行为。

网络型犯罪具有不同于一般社会犯罪的特点与社会危害性。

据调查,网上黄色不健康信息以及暴露的隐蔽资讯为有犯罪动机甚至是原无犯罪动机的人提供了诱因。

鉴于此,政府不可忽视对网络信息、网站建设的管理与监督,应当采取法制手段与行政手段从立法到执法,从监督到约束与控制,进行全面深入的规范与管理。

   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网络的社会经济效用,不少商家与网站建设者滥发网上广告,或利用网络便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秩序。

这种谋私的做法事件虽不具严重的社会危害,但如果不予制止,那么部分网民的利益必然得不到保障,整个网络社会的正常秩序也就必然不稳定,建设理想的网络社会的责任也就必然存在。

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 论》试卷

满分:

100分    时限:

15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

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资料

材料A:

2002年1~8月全国伤亡事故概况

据统计,2002年1~8月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730552起,死亡87320人,同比增加42416起,增加3966人,分别上升6.2%和4.8%。

其中,一次死亡3~9人重大事故1680起,死亡6886人,同比增加160起,增加245人,分别上升10.5%和3.7%;一次死亡10~29人特大事故93起,死亡1413人,同比增加15起,增加214人,分别上升19.2%和17.8%;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5起,死亡372人,同比减少8起,减少232人,分别下降61.5%和38.4%。

各类事故死亡人数所占比例如图所示:

材料B:

两年来有关安全生产与伤亡事故的新闻剪辑

1.烟花厂爆炸事故

2001年12月30日上午,江西省万载县黄茅镇攀达公司烟花爆竹厂发生爆炸,距离现场五六公里处,即可见到天空升起一朵朵蘑菇云,厂区内火光冲天,爆炸声接连一片。

直径五六十厘米、重量20多公斤的礼花弹腾空而起,硝烟弥漫使人双眼难睁,浓浓的火药味呛得人难出大气。

消防队冲进厂区后,采取迂回延伸、重点消灭火点的方法,同时向5个火点进攻,抢出了剧毒危险品。

经过四个多小时,30吨亮珠(炸药)和礼花成品仓库的火势得到控制。

直到元月1日晚上6时,消防队员才完成任务撤回。

爆炸事故发生后,爆炸现场附近方圆五公里内上万名群众被紧急撤离到邻省湖南浏阳县境内。

黄茅镇黄茅村、前进村、光明村、永安村的民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