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完整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3026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完整版.docx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完整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完整版.docx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

2、尽管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间也不算短,但始终追求的政治观念中的基调是

B统一)

4、新石器时代结束距今,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A五六千年之久)

6、周人极端重视的是(B农业)

7、建国初编造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的朝代是(

C明)

8、中国历史上,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作(

D墟)

9、下列有关制度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人们创制出来的一种无序化体系。

10、“天人合一”的观念起源于(C西周)

11、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提出“三纲五常”的是(D董仲舒)

c《二

12、现代新儒学的鼎盛时期在20世纪的(B五六十年代)

13、中国古代丛书林林总总,最值得一提的是清代乾隆年间编纂而成的大型丛书(

十四史》)

14、至今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是(D《四库全书》)

15、《周礼》又名周官,是一部(D谈论政治制度的书)

16、汉代六经中的《乐经》不存在,增加了(B《孝经》《论语》)合为七经

17、《春秋文公四十年》中记载,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一次对(

雷慧星)的记载。

18、

最能体现中国古代科技整体观的是(C中医学)

19、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出自(《论语》)

20、

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是(D语系)

21、

周代,人们四时祭祀祖先,冬祭叫(D烝)

22、

从殷墟卜辞来看,殷商时期己完成了对天上最高权威神的创造,这种神叫(c

上帝)

23、

传说,制定婚姻“六礼”的人是(c周公)

24、

学术界一般认为科举制度创立的年代是(C大业三年)

25、

秦朝的中央“三公”是(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26、

列关于“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始皇帝是秦政)

27、

中国清一色农耕形态的形成,实际上与几千年来盛行的“重农主义”是(D大有关系)

28、

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是(A血缘)

29、

30、

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

A什伍里甲制度)

31、

佛教的创造人是(C释迦牟尼)

32、

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是(C仓颉)

33、

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B

书同文”)

34、

以物比德”属于(D类比思维)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规模的封建法典为(B《法经》

35、

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前期为主的是(A般若学)

36.首次阐述“新儒家”概念的是(D梁漱溟)

3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所运用的汉字修

辞格是(D重叠)

38、语言文字之文化特征表现为:

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像,又是文化的(

体)

3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名言总结的一条中国古代教学原则是(

思结合)

40.传统社会,举行命字礼的人生仪礼是(A诞生礼)

D中央

41.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是(A儒家思想)

42.在中国传袭达两千年之久,成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政治文化传统是(

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43.我国出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萌芽是在(B明代中叶)

44.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D鲁国的礼乐文明)

45、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之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之物质与精神存在之总和。

这里

46、

47、

48.

文化”是指(A广义的文化)

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A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B文化传统

上古文化虽说多元,但是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国家如夏商两代,却只是建立在

河中下游地区)

49.夏文化的特点是(A尚忠)

50.“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攻”等所体现的是(C墨家的思想核心)

51.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

两汉时期)

52.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的作者是(B陶弘景)

53.在中国古代社会,完整的宗法制出现于

(B周代)

54.中国古代国家礼仪制度的“五礼”是(

D吉、凶、宾、军、嘉)

55.提出“天人合一”这一专有名称的人是

(C西汉董仲舒)

56.南北朝时,南天师道的代表人物是(C

张道陵)

57.“孔融让梨”的故事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美德是(A仁爱孝悌)58.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是(A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代表作是(B〈〈清明上河图》)

59.宋代出现了以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为描写对象的风俗画,

60、

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整合是(

A佛教的传入)

61、

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是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

C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

62、

周人“贱业”概念指的是(D商业)

63、

中国古代普遍使用铁器是在(D秦汉时期)

64、

在我国手工行业传说中,发明了指南车和乐器的人是(

A黄帝)

65、

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A伦理政治)

66、

君主专制制度脱胎于原始社会(C后期的父权制)

67、

科举考试以考试为主要标准,其考试的主要形式是(C笔试)

68、

风、云、雷、雨神的祭祀,属于古代的(A天神祭祀)

69、

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审美意识等方面属于(C制度文化)

70、

葛洪是道教丹鼎一系的创始人,他的著作是(D《效验方》)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这句话体现的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是(B重义

轻利)

72、

提出“文以载道”这一艺术命题的宋代文学家是

D周敦颐)

73、

朝鲜语、日语、越南语深受汉语的影响,被称为

域外方言)

74、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B许慎)

75、

早在明末就提出“会通中西”观点的思想家是(

C徐光启)

76、

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它的(

B经济条件)

77、

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A温带气候)

78、

79、

我国先民发明观察星象物候的方法是在(A夏代)

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是(D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80、

81、

汉代实行的选官制度是(B察举制)

82、

唐代最有名的大型舞蹈是(D《霓裳羽衣舞》)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日益僵化,行文的格式称为(D八股文)

83、

84、

秦代统一的文字是(D小篆)

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提出“五伦十教”的是(C孟子)

85、

86、

《阿房宫赋》的作者是(C杜牧)

87、

中国文化的源泉是(B先秦文化)

88、

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D明堂)

89、

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C祭祖扫墓)

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毁灭了,其重要原因是(A与地理条件有关)

90、

西周以后,文献中频繁出现“皇天”、“上天”、“昊天”、“苍天”、,表明一种信仰已广

泛流传,这种信仰是(D上帝崇拜)

91、

孔子伦理想的核心是(A仁、义、礼)

92、

司马迁的《史记》是(A纪传体通史)

93、

94、

宗法制度瓦解的时期是(B春秋战国)

95、

在周代,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D分封制)

96、

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礼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

A元宵节)

97、

佛教在中国的衰落阶段是(D宋元明清时期)

98、

儒家的思想核心是(C“仁”)

99、

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将郡县制度推向全国的是(

C秦朝)

100、毛泽东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提出于

20世纪的(50年代)

我国古代,金銮殿、寺庙、官府等建筑物在选址时所取的朝向是(B正南)

二、多项选择

11、元曲四大家包括

(A关汉卿B马致远C白朴E郑光祖)

12、明代四大奇书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E《金瓶梅》)

13、初唐四杰包括(

A王勃C杨炯D卢照邻E骆宾王)

14、下列关于“文”字的说法正确的有(ABCE)15、在先秦时期的区域文化中,源于南楚的包括(A道家文化D杂家文化)16、下列选项中,体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指导思想这一文化特色的有(BCD)17、以下选项属诞生礼俗的有(A催生礼B洗三C满月礼D百日礼E抓周礼)18、中国文化又称(A中华文化C华夏文化D炎黄文化)19、墨家的“兼爱”就是(A“兼相爱,交相利”E不分差等,不分亲疏。

)20、唐代是一个宗教文化的时代,就信众而言,广泛涉及佛教、道教、儒教、伊斯兰教和

(B景教C袄教E摩尼教)21、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B雕塑C书籍)

22、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高潮除了春秋战国时期之外,还有(

B魏晋南北朝C唐宋之际)

23、下列人物中,以治水间名的有(A大禹C李冰)

24、下列选项中,属于人文范围的服饰标志有(A信仰标志

B仪礼标志D职业标志)

25、中国文化属于(B国别文化D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

E东方文化)

26、庄子哲学思想的宗旨在于个体精神解放,其最高表现是(

A逍遥B无矛盾地生存于世

界之中)

27、

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有(A整体思维B类比思维D辩证思维)

28、

F列选项中,属于文化政策的有(A民族政策B文艺政策D宗教政策)

29、

F列各项中,属于节日饮食的有(A元宵C月饼)

30、

古代婚姻“六礼”就是婚礼的六道议式,它们是(A纳采、问名、纳吉D纳征、请期、

新迎)

31、

20世纪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包括(A甲骨文的发掘出土C青铜器的发掘出土)

32、

F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古代医学“四诊”技术的有(A望C问D闻E切)

33、

中国制度文化中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主要有(A文官制度D科举制度)

34、

F列选项中属于广义文化产品的有(A农具B陶器C雕塑D绘画E典籍)

35、

F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居住用房的主要方式有(A半穴式B干栏式D井干式)

36、

20世纪30、40年代新儒家的代表有(A贺麟B冯友兰)

37、

F列选项属于我国古代识字课本的有(A《三字经》B《千字文》C《百家姓》)

38、

F列选项中,属于上层文化的是(A宫廷礼仪C文庙典礼D宗庙音乐)

39、

列各项中,属于中国长期流传的饮食观有(

B节约粮食C人格教育E食疗观)

40、

中国古代,什伍里制度的作用有(A人身控制

B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D保证国家。

E确保国家。

41、以下文献记载,反映“家天下”政权模式的有(

B“求忠臣于孝子之门”D“非刘氏而

王,天下共击之”)

42、下列有关“中庸之道”的说法,正确的有(A“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

”C“中

和”

意为“经过两端的。

””

43、

普通话是(ABCDE

44、

属于“儒学文化圈”范围的国家或地区有(

A韩国B日本D新加坡)

45、

F列选项中,时代、作者、农书相一致的有(

A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C明代宋应

星《天工开物》)

46、

汉字在造字之初,主要以下列哪些选项为手段

(A象形B指事C会意)

47、

F列选项中,曾经是汉语共同语的称谓的有(

A雅言B通语C官话D国语)

48

以下属中国化佛学宗派的有(A禅宗B天台宗D华严宗)

49、

老子说“道法自然”,取法“自然”则需要(A“治心”B“清虚自守,卑弱看顾持”)

50、

反映唐代农政思想的重要文献有(A《开元占经》D《四时纂要》)

填空题

1、

文化的本质就是马克思所说自然的人化。

2、

文化的基本结构包括

物质生产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禾n精神心理文化。

3、

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

记录功能、认知功能、传播功能、教化功能、凝聚功能

 

调控功能六个方面。

4、

尧舜时代的王位实行

“禅让制”,从夏启开始实行“世袭制”。

而周代则实行“宗法制

5、

真正的汉文字是距今

4000余年的导骨文。

6、

青铜器是殷商西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牛产工具和文化。

7、

a出十”曰

贵无,最

“德”字及其思想为周人所独创。

周人认为,要敬德,就必须保民,如此才能永得天命。

&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法、道四家

9、最早提出民本思想的是老子。

孟子则是石破惊天地指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将民本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

10、董仲舒的新儒学在取得独尊地位后,经学与之结合逐步,演变为谶纬学。

企是“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的宗教预言,也叫“符”。

纬是用宗教迷信思想对儒家经典的解释。

11、“三玄”指的是《老子》、《庄子》和《周易》这三本书。

玄学的宗旨是

15、

16、

17、

理学的集大成者是朱熹

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

12、唐宗八大家包括韩愈、柳宗元、苏轼、苏辙、苏询、欧阳修、曾巩、王安石。

13、唐代书法大家中的“一癫一狂”指的是怀素和张旭

14、画圣是吴道子

《楚辞》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其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述了秦王朝统治者大兴土木的情景。

18、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的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指南针。

19、针对程朱理学的流弊,王阳缠先提出“致良知”,强调“我”的能动性,进而又强

调“知行合一”。

20、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对封建束缚人性的礼教尽情抨击,歌颂了追求个人婚姻自由

和个性解放的精神。

21、

考据学的创始者是顾炎武和阎若虎。

22、

庙堂文化指的是儒学;山林文化指的道家。

23、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主要包括直觉思维、辩证思维、

中和思维三种。

24、

25、

28、《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卫

雅、颂三大类。

《书经》是我国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其著作是《道德经》。

《通史》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作者刘知已。

26、帛书产生于春秋战国。

27、中国古代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还有类书和丛书。

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29、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集是梁萧统的《文选》,收录了先秦至梁的各体诗文。

30、汉代地方政府只办的官学在郡国称学,县称校,乡称痒,聚称序。

私学中小学程度称为书馆。

32、中医学四大经典是《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

33、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

34、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35、

“双百方针”是毛泽东于1956年提出的。

36、

东渡日本的鉴真被日本称为日本的佛祖。

37、

38

在兵书典籍中对外古今影响最大的是《孙子兵法》,其作者是孙武。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

在佛法的宣传中,人们通常把“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磐寂静”四句话称作是概括佛法的“四法印”

39、翌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兼有散文和韵文的性质。

40、中国古代戏曲最优秀的代表是昆曲和京剧。

四、简答题。

1、简述“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要点:

在中国“天人合一”观念占有主导地位,给予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以长远而深刻广泛的影响:

第一,造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第二,造成了中国文化整体系统的辩证发展的思维方式;第三,造成“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成己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品德的完善。

当然,也有负面影响:

一是思维方式过分强调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与论证,致使我们没有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

二是过分强调社会的和谐统一,而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在一个长时期内民族心理自视过高而缺乏进取精神。

三是空想的理想主义易于脱离实际,而不得违心地美化现实。

四是心性之学重体验,不重客观观察,把道德实践作为根本的实践活动,很难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矛盾,也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

2、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

答:

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中国自有史以来从未发过根本变化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济和血缘宗法伦理的制度。

3、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演变过程。

1)萌芽期:

殷周时期,以宗教形式接触哲学,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思想;春秋战国时

期,表现出较为鲜明的人文意识。

百家争鸣,形成中国文化的基本形态。

(2)奠基期:

汉魏六朝时期,带有制度化、模式化和程序化的特征。

3)繁荣期:

唐宋时期,是中国

文化成熟的黄金时代,科学技术、宗教文艺、学术思想等都取得了前所末有的丰硕成果。

4)转向期:

明清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因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与发,以及西学东淅而使传统文化呈现出明显的转向。

4、中国传统文化的内部结构。

1)中国传统文化的雅俗活动。

雅文化称为士大夫文化,俗文化称为通俗文化或大众文

化。

(2)中国传统文化在帮秦汉以后还出现了儒家显文化和法家隐文化之分

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林(道家)文化和庙堂(儒家)文化之分。

5、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

人本主义精神天人合一精神礼治精神

6、儒学文化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儒学提倡用世进取、兼济天,讲究修齐治平,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儒家具有重视气节、操守的传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成为鼓舞人们自觉维护正义、忠于民族国家的精神力量。

对它的历史地位于的承认,必将使它起到现实作用,这就是: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求是务实的精神,在建设现代化的今天,将鼓舞人们不畏艰难曲折,朝着理想迈进。

中华民族贵和持中,正道直行的精神,对于社会秩序的和谐安定和着积极的意义。

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的思想,会启发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传统文化中平均平等思想,将强调维护劳动人民的物质利益。

总之,科学扬弃儒家文化,有助于振奋民族精神,有助于弘扬爱国主义,有助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有助于实现祖国统一。

7、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征。

1主张教育一要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各种人才,二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2是辩证观,即对立统一观,强调德育与知识教育要有机结合起来。

3是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

8、简析孔子的教学思想。

1)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2)温故知新,学思并重;(3)循序渐进,教学相长;(4)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9、试述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一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轻视理论探讨,使科学家技在经历了一定的发展之后很难跃入新的水平。

二是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

三是封建制度的扼制。

首先是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其次是始终没有形成科技产品的市场机制;再次是统治者为了统治而经常直接限制科技的发展。

10、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

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西方文化则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

二)在对待家庭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强调“家庭本位”,突出家族乃至国家的整体利益,西方文化则奉行“个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的人格和尊严。

三)在对待民族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奉行的原则是“亲仁善邻”、“协和万邦”、“顺俗施化”、“怀德修远”,而西方文化奉行的原则是“征服天下”

11、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科教育中的作用?

.提高道德素质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遭到批判、摧残,中医科学教育抛却了人文,出现了科

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脱节与分离。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注重道德、追求和谐、自强不息、忧患意识等等都足以补救“现代文明”的缺失。

2.消除负面影响

我们大家生活的年代是改革开放的特殊年代,特殊就特殊在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体

制的转型期。

所谓的成功是建立在官本位和钱本位之上的,甚至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者。

而在传统文化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其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理想人格对于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不良行为具有明显的纠偏作用。

又如儒家思想当中的积极进取和有为精神,其进取和有为的动力与目的并不是为了名利。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当今社会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

3.拓展知识层面我们现在讲素质教育,在注重道德素质的同时非常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4.转变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是文化的表现,也是素质的表现。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中和思维、意象思维,是开展学科教育的要道。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各学科体现了中国文化,教学中需要展示中国文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应用:

1.和教材内容呼应,应用中国文化。

例如,就教材提及的内容,适当引经据典,合理发挥,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2.文化是无处不在的,每个步骤,每个场景,都可能应用中国文化。

学科教学并不是单纯的学科内容,各学科的育人目标是相通的,教学流程的听课、提问、回答、写作业都可能应用中国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

其他有关的场景,也可能应用中国文化。

应用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住学科特点,合理应用。

(二)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应用。

(三)结合教师实际,扬长避短,合理应用。

对自己任教学学科有关的文化,尽可能涉猎得更广,钻研得更深。

(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中诠释中国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