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教案完整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2555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下《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教案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教案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教案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教案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教案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下《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教案完整版.docx

《部编版四年级下《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教案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下《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教案完整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四年级下《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教案完整版.docx

部编版四年级下《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教案完整版

《习作:

我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

朱海龙

【教材品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

我的动物朋友,本次习作的话题是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教材用创设情境这种独特的方式,强调要根据交际和表达的需要,抓住动物的特点向某一对象进行介绍。

这一要求和以往描写小动物的习作不同,本次习作旨在启发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境,针对不同的习作对象,选取恰当的习作内容,抓住动物的特点来进行介绍,从而使学生明白:

交际需要不同,习作内容和表达方式也应不同。

此次习作有以下三个特点:

1.明确两个具体习作要求。

一是选择课文中的情境或者自己创设情境,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二是思考从哪些方面介绍动物朋友,抓住主要特点来写。

2.提供三个具体习作情境。

书中右侧对应的泡泡图提示学生对应这一情境应该怎样介绍,需要抓住动物哪些方面的特点。

第一个情境是小羊不见了,为了便于小伙伴帮忙寻找,要向别人讲清它的外形、叫声、走路姿态等方面的特点。

第二个情境是请邻居帮忙喂养小狗,要讲清楚狗的饮食、脾气、睡眠、生活环境等,让别人懂得如何喂养。

第三个情境是发现同学家里也养了小猫,便和同学聊了起来,可以说说小猫的趣事、生活习性等。

三个泡泡图所提示的三种描写角度都为具体情境服务,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内容,写出动物的特点。

当然,教材也鼓励学生自己创设情境,从生活中去寻找、提炼习作素材。

3.提出一条修改评价标准。

教材第三部分提出了修改评价的要求,提示同桌相互评一评,看看是否根据交际的需要写出了动物的特点。

这一要求对习作评价的对象和标准都做了指导,让学生在分享、交流、评价中共同提高。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自己喜欢的动物朋友,注意发现它们外形与生活习性的特点。

2.学会运用教材情境或自己创设情境,根据需要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3.愿意分享自己的习作,乐于接受别人的评价和建议,在交流中修改、完善习作。

【教学重难点】

根据情境需要把动物的特点写具体、写生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真观察自己喜欢的动物朋友,注意发现它们外形与生活习性的特点。

2.学会运用教材情境或自己创设情境,根据需要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课前准备】

1.从第四单元的课文中学习写作方法。

2.仔细观察并记录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点。

一、板块一:

关注情境,写出动物特点

1.联系生活,猜猜动物。

(1)同学们,最近你们都观察了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记录了它们的外形、生活习性等。

现在,同桌间互相说说所观察动物的外形和特点,猜猜分别都是什么动物?

(2)请两位同学上台展示,其余同学猜一猜。

追问:

你怎么猜中的?

强调要抓住动物的特点。

(板书:

抓特点)

2.立足情境,明确习作内容。

(1)同学们,我们不仅要观察自己喜爱的动物朋友,还要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向别人介绍你的动物朋友。

(2)这里有三个不同的情境,如何选取合适的内容来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情境,先独立地想一想。

情境一:

星期天放学回来,发现我最喜爱的一只小羊不见了,我想请小伙伴帮忙找一找。

(我要跟小伙伴强调,小羊的左眼圈是黑色的)

情境二:

我们全家要外出旅游一段时间,只好请邻居帮忙喂养我的小狗。

(我要给邻居讲清楚,我家小狗特别爱吃肉)

情境三:

我们家就要搬到外地去了,我想请一位同学收养我的小猫。

(我要给同学讲一讲小猫的趣事)

(3)分组讨论,相互交流一下动物的特点。

(教师深入各小组内,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重点来表达,指导说出动物的特点)

情境一预设:

①为了让小伙伴帮助寻找自己丢失的小羊,应该抓住小羊的什么特点进行介绍?

(从外形、叫声、走路姿态等特点进行交流)

②如何才能让小伙伴更容易帮助自己找到小羊?

(引导学生找出小羊和别的动物有什么不同)

情境二预设:

①为了让邻居帮忙喂养小狗,应该向邻居讲清楚什么?

(引导学生讲清楚小狗的各种生活习性,此种情况,外形不是最重要的,可略写)

教学指导

②小狗的哪些生活习性需要具体告知邻居?

(如小狗的脾气、饮食、睡眠等各方面特点,帮助邻居了解它,以便更好地照顾小狗)

情境三预设:

如何让同学愿意收养我的小猫?

(简单描述小猫的外形,重点应写出关于小猫的趣事,关键要抓住一个“趣”字来介绍,和同学分享喂养小猫的快乐)

二、板块二:

回顾课文,学习习作方法

1.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描写动物,还记得作者是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出对动物的喜爱吗?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先总写,后分述的方式)

2.三篇课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色呢?

(学生交流,相机渗透适用于三个情境的语言表达着力点)

预设一:

第一个情境可以借鉴《白鹅》一文中描写白鹅叫声、步态、吃相的方法。

课文把白鹅的叫声与狗的叫声相比较,习作时,学生也可以将小羊的叫声和其他动物的叫声做比较,以便于小伙伴帮助寻找。

预设二:

第二个情境是请邻居帮忙喂养,可以学习《白鹅》中对白鹅吃相的描写,如从白鹅“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联想到自己家里的小狗如何吃食、需要怎样的生活环境等。

预设三:

第三个情境可以模仿《猫》一文中通过生活化的语言、具体鲜活有趣的事例写出小猫的可爱,引导学生用类似的方法写出喂养小猫的有趣,表达出对小猫的喜爱。

三、板块三:

尝试习作,描写动物朋友

1.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情境,也可以自己创设情境,结合情境需要,写出动物朋友的特点。

2.请参照习作提示,尝试练笔。

3.教师指导:

注意分层指导,鼓励习作能力强的学生大胆而有个性地表达,在习作思路和习作语言上给予合理建议;对于习作能力较弱的学生,鼓励学生先说后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预设一:

1.能够根据交际情境的需要写出动物的特点,利用习作评价表自评和互评。

2.愿意分享自己的习作,乐于接受别人的评价和建议,在交流中修改、完善习作。

一、板块一:

参照要求,学生评价

1.同学们,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习作,接下来,请同学们对照星级评价表,自读习作,为习作打星。

随后读给同桌听,请同桌评价。

评价要求

符合情境

特点清晰

语言生动

书写工整

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2.你觉得自己的习作或同桌习作中,哪里写得最吸引人,与同桌相互交流。

预设二:

本单元三篇名家名作分别运用了先总写后分述的结构层次、拟人化的表达方式等,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

预设三:

指导学生从书写工整方面评价同伴的习作。

4.再次进行同桌互评,给同桌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

二、板块二:

修改习作,完成誊写

1.根据同桌给出的建议,结合自己的想法,试着修改习作。

修改时,别忘记再看看自己的题目是否恰当、结构是否完整。

(学生修改)

2.修改好后,请工整地誊写在作文本上。

三、板块三:

布置作业

学生修改并誊写习作。

教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第四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

学科

语文

学段:

年级

四年级

教材

书名: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年12月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回顾以往课文,导入新课学习

(1)回顾以往学习过的动物课文

(2)回顾本单元课文

(3)揭示课题《我的动物朋友》,明确学习内容

关注学生学习起点,以学生耳熟能详课文导入本课学习,亲切而自然。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审清题目,明确要求

1.审清题目

从本单元的作文题目《我的动物朋友》中你读懂了什么?

2.明确习作要求

(1)出示习作导语。

(2)读一读,思考:

从习作导语中你读懂了哪些习作要求?

出示两条习作要求

小结: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我们根据情境的需求介绍动物朋友的特点。

 

审清题目和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习作的基础。

读懂题目,明确要求为后文的学习做铺垫。

 

三、巧妙构思,助力表达

1.根据情境需求,选取写作内容

读这三个情境,想一想:

你知道了什么?

情境一:

请小伙伴寻找丢失的小羊

情境二:

请邻居帮忙喂养小狗情境三:

请同学收养小猫

2.学习情境一:

请小伙伴寻找丢失的小羊

(1)读情境,思考:

你会写哪些方面的内容?

简单写在书旁。

对比两位同学所写内容。

(2)读泡泡内容,思考:

为什么要强调小羊的左眼圈是黑色的?

(3)理清写作顺序

(4)回顾本单元课文中的表达方法

(5)修改习作片段

(6)展示习作范例

3.学习情境二:

请邻居帮忙喂养小狗

(1)读情境,想一想:

你读懂了什么?

(2)展示学生习作片段

4.学习情境三:

请同学收养小猫

(1)读情境,想一想:

你读懂了什么?

 

紧扣三个情境展开教学。

以学生学习活动为载体,通过观察、比较、修改、辨析等学习策略,引导学生读懂情境并能根据情境需求写出动物的特点。

(2)展示学生习作片段

 

四、布置作业

作业:

1.完成习作《我的动物朋友》

2.完成习作后运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并把你的习作分享给同学。

板书:

 

习作:

我的动物朋友

写作对象情感

 

读懂情境因需而写突出特点

习作:

我的“自画像”

教学目标

1.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展现自我,能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征,给自己画一张自画像。

2.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

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特点。

3.在自我观察和相互提示下,写一段介绍自己的话,注意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4.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

教学重点

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

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写出个性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一两张自己的生活照或一面小镜子;收集一些人物特征较突出的例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激情导入)同学们,有位作家曾说过:

“在浩瀚的宇宙中,只有一个你,以前不曾出现,以后也不会重复,你绝对是唯一的、独特的。

”是啊,每个人都是特别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之处。

今天,我带来了几位你们熟悉的朋友,不过你们得先猜一猜他们到底是谁。

2.

(1)课件出示:

朋友一:

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

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

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眉又硬。

挺挺身材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

尖嘴龇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

朋友二:

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黑脸短毛,长喙大耳,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像个猪的模样。

(2)全班交流,指名答。

(他们就是你们非常熟悉的朋友——孙悟空、猪八戒。

3.教师质疑:

你们为什么能很快地猜出这两个人物的名字?

根据什么猜出来的?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外貌、穿着、神态、动作)

4.教师导言:

你认识自己吗?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展现自我”,学习写一写自己。

板书课题:

我的“自画像”。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1.观察“镜子中的我”,抓住特征。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外貌,同桌互相介绍自己的外貌特点。

(2)如何才能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出示关于外貌描写的词语,学生结合自己的特点恰当地运用给出的词语进行描写:

脸型:

国字脸鸭蛋脸圆脸瓜子脸苹果脸

眼睛:

单眼皮双眼皮炯炯有神水汪汪乌溜溜眯缝眼

鼻子:

高鼻梁塌鼻梁又扁又平又坚又挺

嘴巴:

樱桃小嘴唇红齿白嘟着嘴噘着嘴

头发:

乌黑稀疏浓密蓬松披散柔顺光亮

(3)动手写写自己的外貌特征。

2.各小组选出小组内介绍得好的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

3.教师导言:

我们在介绍自己的特征时,都抓住了哪些方面来写?

(外貌、衣着、神态、性格等)

4.(教师小结)总结观察法:

一个人物的外貌,可以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也可以从局部到整体,这样,人物外貌就清晰有序。

5.教师导言:

向别人介绍自己,只介绍自己的外貌特征是不够的,对方还是不了解你这个人,那么,还需要介绍哪些?

(1)阅读课本,提炼关键词。

(2)小组交流,学生汇报。

(3)教师归纳小结:

除了介绍人物的外貌特征外,还要向对方介绍自己的爱好、特长。

也可以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特征。

6.归纳本次习作要点:

(1)可以介绍自己的年龄、身材、长相、性格、爱好等。

(2)要抓住特点——与别人不同的地方。

(3)要按一定的顺序,选取典型事例。

三、打开思路,编写提纲。

1.小组交流:

出示习作提示:

(1)按照习作的三个要点,你如何构思?

按怎样的顺序来写?

(2)介绍自己的性格特征或优缺点,你将选择什么事例来说明?

(3)写作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来刻画你的外貌特征?

2.习作指导。

(1)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2)人物外貌要重点突出,不需要面面俱到,适当用一些形容词和比喻、夸张、排比、引用等修辞,能够增强人物外貌描写的生动性。

课件分别出示以下内容:

①比喻。

如,小毛头长得很小,头只有我的大洋娃娃那么大;脸圆圆的,红红的,像个大苹果。

她睡得很甜,两只眼闭得紧紧的,像两条线;两根眉毛像两只弯弯的新月;小嘴巴经常一动一动的,好像在吃奶。

她浑身被小被子包住,一动也不动。

②夸张法。

如,她是一个快乐的“假小子”:

瘦弱不堪,好像风一吹就会倒似的。

也许晒多了太阳,皮肤呈棕黑色,两只乌黑的眸子泛着亮光,特别是她贼贼地一笑,更显得机灵可爱。

她留着一头利落的短发,奔跑时活像一只小沙鼠。

3.全班按要求编写提纲。

师生交流,评议。

四、欣赏佳作,提升自我。

1.赏析例文。

教师导言:

其实我们每个人无论是个性、爱好,还是长相都不一样,而且经历的事情也不一样。

看,这里有一位同学的经历就很有意思,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自画像”》

嗨!

大家好!

我今年9岁啦!

胖乎乎的脸蛋,个子不高不矮。

浓浓的眉毛下面长着一双机灵

的眼睛。

见过我的人都说:

“这孩子真‘精’!

我属鼠,有个成语叫胆小如鼠,可我一点儿也不胆小,有时还“胆大包天”呢!

不信的话,我悄悄地告诉你一件事吧!

有一次,爸爸买了几斤黄鳝,叫我去捉一条,我毫不胆怯,伸手就抓,爸爸直叫好,妈妈在一旁连连说:

“宝贝,赶快放下!

会咬人的!

”我拍拍胸脯,得意地说:

“这有什么可怕的?

不怕咬!

胆子都是练出来的嘛!

对了,我还特爱打乒乓球。

为这爱好我还被妈妈狠狠教训过一次呢!

那是去年的事了,一个星期天,我在门外的墙壁上打乒乓球,一直打到中午了,妈妈叫我停下来快去吃饭。

我说:

“好的,马上就来。

”可耳朵听进去了,嘴里却还继续数着:

一、二、三……手上也根本停不下来。

这一打啊,又是半个多小时。

这下可把妈妈惹火了,狠狠地臭骂了我一顿。

事后,我想:

练习打乒乓球是好事,但要合理安排时间,不然就会得不偿失呀。

这就是我,一个活泼机灵的男孩——陆轩。

你们喜欢我吗?

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2.说经历,举例说说自己的经历。

3.自由习作,教师相机指导。

五、评析习作,交流真情。

1.小组评析。

完成作品后朗读,让小组内的同学评议有没有把意思表达清楚。

2.集体评析。

投影仪出示几个学生的习作,让全班同学评议。

3.小结延伸:

同学们,作文是心与心交流的书面表达形式,选择真实的事例,抒发真实的感情,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

课后,请大家把习作念给家长或朋友听一听,让他们评一评,然后自己改一改,抄一抄,贴在教室的习作园地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成功之处:

教学中,先引入学生们熟悉的《西游记》中几个人物的特点,吸引学生想说、想表达的兴趣,然后通过介绍自己的特征,激发交流、写作的欲望,进而达到目的。

不足之处:

学生在介绍自己的特点时很程式化,没有个性特征,缺乏具体的事例。

教学建议:

应该借助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地让学生们知道,只有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才能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小“动物园”

能主动与同学和家人分享习作,修改不通顺的语句,体验表达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能抓住家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写出家人的特点。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活动设计:

动物猜猜猜。

(1)读游戏规则。

读大屏幕上的文字介绍,说出动物的名字。

(学生自由说,教师适时归纳总结)

(2)在游戏中,你是凭借什么猜出答案的?

(可以从外貌、性格、饮食、爱好等方面去发现动物的特点。

(3)播放动画,情景引入。

有个孩子把他的家想象成了小小“动物园”。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

嘿,小朋友们,欢迎来到我家的小小“动物园”。

我是一只爱啃萝卜的小兔子,整天蹦蹦跳跳,开心得不得了!

我爷爷嘛,简直就是国宝熊猫,全家人都围着他转。

这是我妈妈,其实呢,她就是一只花孔雀,每天都在镜子前摆各种造型。

我们家还有狐狸奶奶、老虎爸爸和蚂蚁弟弟呢!

(4)讨论交流,大胆想象。

如果把自己的家想象成动物园,你觉得你的家人分别是哪种动物呢?

为什么?

教师引导:

从外貌、性格、习惯、爱好、特长等不同角度说清楚家人像什么动物。

(5)讨论交流:

借助思维导图,说说家人分别像哪种动物。

二、共读片段,自主习作。

1.阅读文段,细说发现。

(1)课件出示:

小明说:

“我的爸爸胖胖的,憨憨的,像一只熊。

①引导学生说一说:

文中的爸爸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②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要把“爸爸”比作“熊”?

③小结:

可以抓住人物显著的外貌特点,写出家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2)课件出示:

小红说:

“我的姐姐擅长游泳,在水里像一条自由自在的鱼。

①引导学生说一说:

文中的姐姐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②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要把“姐姐”比作“鱼”?

③小结:

可以抓住人物的特长,写出家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3)课件出示:

小兰说:

“我的爷爷很威严,就像一只大老虎。

①引导学生说一说:

文中的爷爷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②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要把“爷爷”比作“大老虎”?

③小结:

可以抓住人物常有的神态,写出家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2.阅读图画,交流发现。

(1)仔细观察图画,读读旁边的文字。

①引导学生说一说:

“妈妈”有何特点?

②引导学生议一议:

作者是抓住哪些特点来写的?

(外貌、爱好、性格)

③引导学生比一比:

与前面的文段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奥秘?

(2)小结:

要写出人物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外貌、爱好、性格、特长等方面进行描写。

可以写人物某个方面的特点,也可以综合起来写。

(3)激励写作:

你们的家里也许会有熊宝宝、母鸡妈妈、狐狸爸爸……多有意思啊!

你们也来写写自己家的小小“动物园”吧!

3.片段习作。

学生写自己家的小小“动物园”中的一位成员。

4.交流指导:

开展“谁最像”的游戏,看看谁笔下的家庭成员与所写的动物最像。

5.同桌互评,自主评价。

三、方法点拨,形成正文。

1.讨论交流:

如何抓住典型事件(特征)将家人写得更像某一种动物?

教师引导总结:

运用语言、动作描写以及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家人的突出特点。

2.正文写作:

利用刚才讨论的结果,修改完善刚才的片段,形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3.作品展示,自主批阅。

四、交流感受,升华情感。

学生交流:

每天生活在这个小小“动物园”里,你感觉怎么样?

小小“动物园”

相似点:

外貌、饮食、性格……

写人物:

外貌、爱好、性格……

充分考虑学生的习作心理和习作教学规律,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

课前的“动物猜猜猜”活动,通过猜动物,将学生引领到奇妙的动物世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