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册第1单元让爱驻我家第2课我们共有一个家第2框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案鲁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2555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1单元让爱驻我家第2课我们共有一个家第2框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案鲁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1单元让爱驻我家第2课我们共有一个家第2框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案鲁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1单元让爱驻我家第2课我们共有一个家第2框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案鲁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1单元让爱驻我家第2课我们共有一个家第2框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案鲁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1单元让爱驻我家第2课我们共有一个家第2框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案鲁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1单元让爱驻我家第2课我们共有一个家第2框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案鲁教版.docx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1单元让爱驻我家第2课我们共有一个家第2框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案鲁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政治上册第1单元让爱驻我家第2课我们共有一个家第2框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案鲁教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1单元让爱驻我家第2课我们共有一个家第2框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案鲁教版.docx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1单元让爱驻我家第2课我们共有一个家第2框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案鲁教版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时间

月日第周第课时

课题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的责任感。

 

2了解台湾的历史,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的责任感。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境展示,创设话题        

 活动一:

欣赏歌曲、情感共鸣       

多媒体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教师: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留在心里的血,彭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为什么即使身着洋装、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一颗火热的中国心?

         学生回答 

        教师: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活动二:

新闻大家谈 

       学生看课本26页资料和图片 

       教师:

我们如何理解海内外炎黄子孙的这种民族情结?

        学生回答 

       教师:

全球华人同根同组、血脉相连。

 

       强调:

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华腾飞,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众多海外华侨的共同心声         

活动3:

走进美丽的台湾          

(1) 配乐诗朗诵《乡愁》 

          问:

诗中我的“乡愁”是什么?

谈谈对这首诗的感受          

(2) 学生用历史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1、三国 吴国派卫温到达夷州(台湾) 

2、元朝设澎湖巡检司,正式对澎湖和台湾管辖          

3、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4、1684年设台湾府 

     5、1945年中国从日本手中收复 台湾 

         6、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台湾与大陆再次分裂 

    教师: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渴望团聚。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许多海外华侨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他们都心系祖国,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和关注着祖国的建设和发展。

 

    

 引入事例:

侯加昌,是世界著名羽毛球运动员,印度尼西亚华侨。

 

     他从小热爱祖国,立志要回国打球,为国争光。

有一次,中国队输给了印尼队,他内心非常难受。

他暗暗地想:

“我是中国人,我一定要回祖国去。

 从此,他刻苦练球,技艺有了飞速发展。

在离中学毕业前两个月,他连毕业证书都不要,毅然回到祖国。

他说:

“我一生只想办成一件事:

代表中国队打败世界最强手。

” 1960年回国后, 他果然战绩累累,实现了为国争光的夙愿。

 得出结论,许多海外华侨华人虽然身居国外,但心系祖国,仍以不同的方式为祖国做贡献。

 

      

二)我与祖国共命运 

      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p28,得出结论,是民族精神不断激励着中国人民勇往直前?

       阅读课本p29,找出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引入事例:

1999年2月,中国留美学生王渊,以其出色的才华,赢得当年美国的“总统学者奖”。

但是,领取这个奖项必须拥有美国国籍,王渊毅然放弃领奖。

她说:

在任何情况下,我不会放弃中国国籍。

有人说:

王渊是傻子,你的观点呢?

       学生讨论回答。

 

      思考:

这位中学生为什么会被称赞为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

       引导学生讨论:

我们应该为祖国做些什么?

       小组交流:

如何在生活中落实爱国行动?

      

      老师:

通过今天我们一起探讨,认识到全世界华人同根同祖、血脉相连,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民族。

我们了解了台湾的历史,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希望同学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精神,自觉维护国家统一,立志为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而勤奋学习,自强不息——最终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华腾飞!

 

 

学生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红花中学教(学)案

总课时:

05

学科:

思想品德年级:

八执教人:

时间

2016年月日第周第课时

课题

相亲相爱一家人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

学会感恩,主动与父母沟通,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和长辈 

2:

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

正确认识逆反心理,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

本课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在学生学会感恩和学会与父母沟通的基础上,能学以致用,

归纳总结材料分析题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知识梳理 

1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P 6_7①-④ 

2怎样孝敬父母?

P7下段 尊重热爱回报父母 

3青春期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4代沟、逆反心理  

(1)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1)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

P10  

(2)怎样正确认识我们的逆反心理?

P10 

5怎样与父母沟通?

P11、理解自己的父母、尊重自己的父母,掌握一定技巧和方法。

 

6 与父母交往的技巧和方法:

二学以致用,能力提升  

 1有人认为“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一切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都是消极和错误的。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请评析。

   

2、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

小丽学习绘画五年了,恨透了画画。

她对父母时常提醒自己“别忘了练习绘画”之类的话尤其反感,甚至听到他们提醒“快起床”“早些休息”“快画画”的话都心生厌倦,更不用提父母过问她的学习成绩了,有时她从心里讨厌她的父母。

总之,小丽反感父母说的每一句话。

   

(1)你认为小丽的表现属于什么心理现象?

   

(2)请你告诉小丽,如果不设法调整将给她带来哪些危害?

  

(3)你认为小丽应该如何与父母沟通?

   

  3在我县某中学,九

(二)班

的48位同学和部分学生家长代表围坐在一起,

(1)心理原因;如逆反心理 

(2)父母与子女的矛盾误解(3)子女与父母在家庭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方面有较大差异 

 

(1)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 

(2)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 (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  (4)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即使父母错了,也要原谅,不必争个高下输赢

不可。

  

气氛异常轻松和谐,正进行着一堂名为《学会感恩》的特色课。

课堂内容是同学们围绕“感恩”创作的诗歌、舞蹈、小品和歌曲表演――《感恩的心》。

最后同学进行了孝敬父母的宣誓。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回答:

(1)我们为什么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2)你打算怎样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四课堂练习:

材料分析:

 1.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在家庭生活方面存在诸多烦恼,有调查结果如下:

 独生子女反感父母太关心。

93.8%的上海青少年对自己的家庭生活感到满意,与父母的关系较为融洽。

而在对家庭生活不满意的青少年中,独生子女不满的比例要高于非独生子女,其中17.7%的不满意者反感于“父母过度关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青少年与父母发生冲突时的解决办法中,有1/4的青少年采取了“阳奉阴违”的态度,这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养成极为不利。

  

(1)你能够举出“父母过度关心”自己的事例吗?

(至少两件)这种反感其实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常见的什么心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为什么对青少年的健康人格的养成极答案:

(1)(略)。

逆反心理。

 

(2)一、不利于我们与父母的沟通;二、不利于我们正确分析情况、处理问题;三、不利于我们诚实守信道德品质的养成。

  (3)尊重父母,控制情绪,敞开心扉,耐心解释,换位思考,求同存异。

为不利?

  (3)面对父母的“过度关心”你认为怎么做才是恰当的?

  

 

  2.某国内战期间,一个中年男子与家人离散,几十个亲人丧生。

后来,他打听到5岁的小女儿还活着。

几经周折,冒死找到自己的亲生骨肉。

悲喜交集的他紧紧地搂着女儿,泪流满面地说:

“我又有家了。

”  读了以上故事,你有何感悟?

  

  

 3.2003春节联欢晚会上,歌曲《常回家看看》表达了许多子女的心声,一经唱出,立即走红。

这首歌的歌词非常朴实,这首歌表达了我们教材中关于孝敬父母的哪些观点?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逆反心理的危害等知识点的理解与认识。

“父母过度关心”本来是出于对子女的关爱,却遭遇了子女的反感,这说明子女的独立意识在不断增强,想独立自主地处理、决定自己的事情,这种心理很显然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回答时可根据逆反心理的有关知识组织答案。

 

答案:

家的最大特点是有亲人,有亲情。

在这个世界上,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至于地域、住所、吃饭的地方,虽然与家有关,但都是家的某一侧面,而不是家的实质,没有亲情和被遗忘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红花中学教(学)案

总课时:

06

学科:

思想品德年级:

八执教人:

时间

2016年月日第周第课时

课题

我们共有一个家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本课所学基础知识   

2、学以致用,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学难点

我与祖国共命运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景导入,自主感悟 

课前请学生欣赏歌曲《大中国》,营造氛围。

导入复习 

二、展示目标:

师生认定,明确任务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师生共同认定(指定学生诵读) 

三、自主复习:

 

以问题的形式列出本课应该了解和掌握的问题,自主记忆基础知识:

 1、可爱祖国的表现?

 

2、怎样热爱我们的祖国?

 

3、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怎样认识民族团结?

) 

4、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5、为什么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怎样认识炎黄子孙一脉相传?

 6、个人与祖国的关系是怎样的?

 

7、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内容)是什么?

 8、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9、怎样弘扬民族精神?

(怎样与祖国共命运?

) 

四、小组PK:

 

异组同质进行比赛,看看谁记得快,记得准。

五、课堂检测

单项选择题 1、“太阳、月亮有着同一个母亲,她的名字叫光明;汉族和藏族拥有同一个母亲,她的名字叫中国。

”这表明  ①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

割的部分②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③我国各族人民都能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④我国全体公民都能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行为中没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义务的是(     ) 

A、某中学民族班的同学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B、张某举报一起制造民族分裂的违法犯罪行为 C、汉族青年李某侮辱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D、汉族青年张某制止少数民族青年的违法行为   

3、维护国家统一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         )  ①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②学习和吸收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③与破坏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作斗争④拥护、支持党和政府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和政策  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4、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包括:

(      ) ①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②博大精深的艺术创造③名扬世界的科技发明④风景如画的壮丽山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下列能够反映我国科技成就的选项是(    )①最早一次哈雷彗星的记载    ②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载   ③最早、最丰富的对日月食的记载      ④关于天琴座流星雨的最早记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青藏铁路通车后,进藏游客大幅度增加。

假如你有机会到西藏旅游,在饱览奇特自然风光和独一无二的风土人情的同时,还应该注意(     ) 

①尊重当地民族的宗教信仰  ②尊重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③尊重当地民族的语言文字  ④不购买地方特产  ⑤宣扬大汉族主义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③④⑤ 

7、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做法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的是(  ) ①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②2008年3月14日拉萨发生极少数不法分子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③2009年新疆“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④各民族相互尊重风俗习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  

 A、国际主义    B、爱国主义    C、人道主义 D、理想主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红花中学教(学)案

总课时:

07

学科:

思想品德年级:

八执教人:

时间

2016年月日第周第课时

课题

第一单元让爱驻我家

课型

复习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自己的"逆反心理",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

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 

3,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 

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难点

学会解决与父母之间的误会和矛盾 正确处理个人与祖国的关系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教师简述复习目的 

1.掌握课程标准所涉及的相关基础知识。

 

2.通过一些练习题巩固相关知识点 

环节二:

各组展示本单元主要知识点

 一组展示:

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2、怎样孝敬父母?

 

二组展示:

3、影响我们与父母沟通的原因有哪些?

           4、如何学会与父母沟通?

           5、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三组展示:

6、中华民族创造了哪些灿烂的文化?

           7、我们如何以行动热爱祖国?

 

四组展示:

8、维护民族团结,对青少年的要求?

 

           9、中华儿女是如何心系祖国的?

(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10、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五组展示:

11、我们为什么要热爱祖国?

  12、我们怎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本单元命题方向

1 考情回顾:

近几年来用非选择题考查“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正确处理个人与祖国的关系”等内容。

  

2命题形式:

主要是非选择题 

3 命题角度预测:

从家庭生活的细节入手,感受父母无私的爱;导之以行,引导学生以具体行动孝敬父母。

从个人与祖国的关系角度引导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建设祖国、振兴中华。

  

4热点链接:

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中孝老爱亲模范的典型事例、两岸关系中的热点问题、维护祖国尊严荣誉利益的事例。

 

5 命题重点:

孝敬父母的原因、怎样孝敬父母;维护祖国统一、尊严、荣誉和利益;正确处理个人与祖国的关系。

 

环节四:

各组同学做导学案,先自己做,再小组讨论纠正答案,最后各组展示。

 

让爱驻我家复习学案 、材料分析题 

1.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②古人云:

“百善,孝为先。

”(中考变式题) 阅读上述材料并回答问题:

 

(1) 我们为什么要孝

敬父母?

    

(2)每个人都应对父母存一份感恩之心,但表达方式可能各不相同。

你打算怎样以实际行动感恩父母?

    

 

2、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强震。

地震对当地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

汶川大地震留下的精神财富和救灾经验,让整个中国的救援系统以最快的速度,从震惊和伤痛中立

刻行动起来,迅速投入抗震救灾的救援之中。

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第一时间赶到震区的解放

军某部救援人员,克服高原反应,连续15个小时坚持救人。

坚强的玉树人民勇敢顽强进行自救。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在灾难面前,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踊跃捐款。

并表达出与灾区人民共患难、支持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美好愿望。

 “情系玉树 大爱无疆” 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在三个半的

小时

里募集到善款21.75亿元,节目播出后全国各地都引起了强烈反响。

 

(1)正在进行的抗震救灾行动体现了哪些中华民族精神。

       

(2)谈谈你今后如何弘扬民族精神,怎样将爱国之志化为报国之行         

(3)灾难面前,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援,谈谈你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怎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红花中学教(学)案

总课时:

08

学科:

思想品德年级:

八执教人:

时间

2016年月日第周第课时

课题

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树立文明交往的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2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交往的作用

教学难点

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生活中,我们需要交往。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与他人交往?

交往对于我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有哪些作用?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共同探讨的话题。

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展示课件)

二、新课讲解

(一)人生离不开交往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3页铁路工人马超的故事,并结合现实生活,议一议:

一个人如果离开了社会交往,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

亚里士多德说:

“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

”还有人说:

人是社会的动物,不能离开群体而单独生存。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不能脱离社会孤立地存在,必须与他人交往。

离开了交往,也就失去了一个人在社会上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有位哲人曾说过:

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地上的船,永远到不了人生的大海。

2、有同学曾跟我交流过这样一个问题:

学生,学生,以学为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交往上吧?

那么,交往对于中学生来说到底有没有必要呢?

交往对于中学生来说有没有必要?

教师总结:

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四项能力是:

1.学会求知2.学会做事3.学会共处(交往、合作)4.学会做人

教师:

自主学习

(一),填一填。

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与他人进行交往呢?

(交往的必要性)

教师总结:

(展示课件)

教师讲述:

(课本引申)

实际上,不仅人与人之间需要交往,集体与集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也需要交往。

3、师生互动

※在生活中,自己经常与哪些人交往?

※自己现在有多少知心朋友?

※他人给过自己哪些帮助?

※自己给他人提供过什么帮助?

(二)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1、观察对比课本34页两幅漫画

说一说:

交往有什么重要性?

能够实现心灵的沟通,找到感情的寄托,更可以摆脱孤寂,保持心情愉快。

2、读课本35页雁南的案例

思考:

雁南及其同学分别有什么变化及收获?

(说明交往有什么重要性?

3、实话实说:

(1)同桌生病拉下了功课,我会:

———————————

(2)有同学向自己请教学习上的疑难问题,我会:

————

(3)马路上遇到迷路的陌生人问路,我会:

———————

(4)公交车上看到有老人上车,我会:

—————————

教师归纳总结:

(多媒体展示)

请同学们说一说交往对我们自身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交往的重要性)

4、生活考场:

小丽是网络爱好者,经常在网上聊天、玩游戏、看新闻、查资料等,也因此结交了不少网友。

以下是她的三位网友:

甲:

经常缠小丽玩游戏,不让她下线。

乙:

经常给小丽推荐暴力游戏,让她很为难。

丙:

经常和小丽讨论问题,帮助她解答学习和生活中的疑惑。

问题:

如果你是小丽,你会选择和谁交朋友?

为什么?

三、课堂小结

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

1、交往的必要性2、交往的重要性3、交往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红花中学教(学)案

总课时:

09

学科:

思想品德年级:

八执教人:

时间

2016年月日第周第课时

课题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懂得人生离不开交往,树立乐于交往的积极生活态度。

 

2:

发展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交往的“内圈” 和“外圈”

教学难点

由“内圈”和“外圈”发展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温故知新] :

 1、人生为什么离不开交往?

(交往的必要性?

) 

2、我们如何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交往的重要性?

) 

二、求新知 

板书: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1、 交往的“内圈”和“外圈” 观察课本36页的图案,回答问题。

 

展示:

想一想,自己的交往范围有什么变化?

 

教师总结: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交往范围会逐步由内圈向外圈扩展,交往的范围越来越大。

 

问题:

什么是内圈?

什么是外圈?

 

2、由“内圈”向“外圈”发展 

阅读教材P38-39页,总结广泛交往的积极作用。

 分组讨论:

 

阅读P39页的材料,回答:

小鹏和小亮分别通过什么方式扩大了自己的交往范围?

在复杂的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在参加活动时应该注意什么?

 

扩大交往范围还有哪些好的方式?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互联网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互联网带给我们大量信息的同时也拓宽了我们交往的渠道,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网络呢?

 

思考讨论:

我们通过互联网交友应注意什么问题?

三、知识反馈:

 

单项选择题:

  

1、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交往范围会逐步由内圈向外圈扩展。

交往越广泛,越有利于我们拓宽视野。

下列不属于扩大交往范围的有(   ) 

A、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   B、经常上网聊天,约见网友 

C、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   D、正确使用互联网 

2、小朋与小丽等几个同学在学校友好相处、互相帮助,还经常走出校园到附近部队、学校进行联谊活动,促进了校际交流,也锻炼了自己的交往能力。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青少年时期,不应该进行外圈交往②我们应该在内圈交往的基础上,积极地进入外圈交往③参加社会活动,不利于青少年学习④广泛交往有利于开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