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31753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docx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docx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指教育机构设立于官府之中,官府垄断着学术典籍。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着特点。

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

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

  主要体现在:

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

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

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由于只有官府有学,民间无学术,所以要学习专门知识只有到官府之中才有可能。

这种历史现象有其客观原因:

(1)、奴隶主阶级是社会物质和精神生产资料的垄断者。

(2)、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较低。

(3)、氏族宗法制度形成的家有世业传统导致官学不分的状况。

(4)、社会分工的状况:

官与师尚未分离。

2、私学:

私学是中国古代私人办理的学校,与官学相对而言。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士阶层兴起,随着文化教育的下移,私学骤兴。

根据现有的历史材料来看,私学的首创者是孔子,它是由学在官府向百家之学的转折点。

直接促进了文化下移和士阶层的兴起,推动了历史潮流。

稍后一些大办私学的是墨子。

此外,还有道、法、名、农诸家都有私学,从师成为一时的风尚。

各学派都有自己的信仰,以私学为中心,结成政治集团,虽未掌握政权,但活动量很大,由于这时期私学的巩固和发展,为几千年的私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私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

它冲破了政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的独立化过程。

这也是学校教育和自然形态教育的第二次分离。

3、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对象,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教无类”中的“类”是指“种类”即族类。

不分族类就是不分庶鄙,不分贵贱。

“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

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表现在:

一方面华夷诸族为异类,华夏诸族中被统治的氏族皆同教育无缘;另一方面,居统治地位的氏族内部也有森严的等到级性。

孔子冲破了这二个界线,不仅把教育及于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

4、《大学》: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

《礼记》则是儒家重要典籍之一。

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

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它着重阐明大学教育的纲领,被认为是与论述大学教育之法的《学记》互为表里之作。

《大学》对大学教育的目的、程序和要求作了完整、扼要、明确的概括,以其对为学过程表述的严密逻辑性和程序的一定合理性,对后人的为学、为人产生莫大影响。

大学从年龄阶段来看,是15岁以上的教育;从内容来看,是在初步文化知识和道德品质教育之后的儒家经术教育和儒学思想教育。

三纲领八条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学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的特点首先在于强烈的伦理性和人文色彩。

其次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

5、三纲领八条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学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

所谓“在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这里的“亲”同“新”,是革新、弃旧图新之意。

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

“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

格物、致知是修身的外部途径;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内在前提;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更高一个层次的自我实现。

作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和作为“为学次第的”八条目,都着眼于人伦,以个人道德和社会政治的实现为目的,而社会政治的实现也被看成是道德过程。

“三纲八目”层层推进,浑然一体,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

6、《中庸》:

《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

《礼记》则是儒家重要典籍之一。

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提出了“中庸之道”,与大学互为阐发。

到宋代,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中庸》成为儒家经典。

《中庸》内容包括四条:

1、性与教2、中庸3、“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德性”与“道问学”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对后世中国知识分子、一般民众的个人修养、精神生活和为人处世之道均有深刻的影响。

7、《学记》:

《学记》是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

内容:

1、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3、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学记》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十分显着。

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维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

8、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田齐所创设的一所着名的学府,它建立不久,当时的文化和教育中心也由鲁国转移到齐国,稷下学宫遂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

它是齐国文化和教育的标本,不仅闻名于当世,促进了当时文化教育的发展,为先秦教育史和思想史揭开了新的一页,而且对整个古代文化和教育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稷下学宫的性质:

1、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2、一所集讲学、着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特点:

1、学术自由2、(稷下学者)待遇优厚。

9、三大文教政策:

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是适应汉武帝谋求封建大一统的政治需要,在贤良对策中提出来的。

它对汉代的文教政策的确定,以及学校教育制度和选士制度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其具体内容是:

兴太学以养士、重选举以取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0、太学:

是汉代最主要的中央官学。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和公孙弘等的建议,于元朔五年(前124年)置博士弟子员50人,此为汉正式成立太学之始。

太学的教官称五经博士,太学教学内容是儒家经书,包括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太学传经有遵从“师法”、“家法”的规定。

太学的教学形式:

一面采取大班上课的形式,一面采取以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的形式。

太学没有规定肆业的年限,只要通过了考试就可以毕业,并按成绩高低授予一定的官职。

太学生的来源有三:

①太常直接选送②郡国、县、邑、道选送③明经下第者及公卿之子(顺帝时期)

太学的设立,是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政策的重要步骤。

太学设立以后,有了集中培养统治人才的教育机构。

朝廷把握教育大权,利用教育这一手段控制着学术的发展方向,这是地主阶级在统治策略上走向成熟的表现。

太学也为有德行才能的士子提供了一个平台,走向仕途,为国家社会做贡献,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11、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学院,因校址在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文艺专科学校。

该校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专门招收有写作、尺牍、辞赋能力及善于书写鸟篆文字的人当学生,均由三公推荐入学,学成之后,任官优厚。

鸿都门学的招生、设置与任官均与太学不同,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

太学是儒士官僚集团的舆论机关,而鸿都门学则是宦官集团所控制的、培植私人势力的场所。

12、九品中正制:

汉代的选士是由郡国察举,即所谓“乡举里选”。

三国时期,士族制度形成政权须得士族支持。

曹丕做了魏国皇帝后,采纳士族大地主吏部尚书陈群的奏义,实行“九品中正”取士方案:

州设大中正,群设小中正,以本处人在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或州郡之“贤有识鉴者”做中正官。

规定中正官的职责是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按他们的言行予以进退。

小中正品第的人才送大中正,大中正核实后送司徒,司徒再核然后付尚书选用。

九品,即上上、上下、上中、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

到后来前三品一般限于士族,四品以下从寒门出,下品不能升入上品,所以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说法”

九品中正制开始实行时,曾收到一定效果,根据“唯材是举”的政策,取士“盖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选拔了许多优秀人才,斥退了不少无才之人。

但到后来,品级品定及升降全由中正指定,所以就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实际上成了一种按门第高低选士的方法。

这种方法到隋唐才被科举所取代。

13、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科举考试制度是从隋朝开始的。

隋炀帝大业二年(分元606年)开始设进士科,是为中国科举制度之始。

经过唐代的发展,到宋明而定型,一直沿用到清末。

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

考试形式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

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

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

清政府为了奴化汉人,更是严格束缚科举考试内容。

清代科举制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

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14、八股文取士:

明清科举考试内容只限于四书五经,考试采用排偶文体即八股文。

八股文又称制义或制艺,股是对偶的意思。

艺即义,指应试的经义,因多从四书五经中出题,又称四书义或四书文。

八股文取士约定型于明代中期,它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的清规戒律。

作文时只用对偶,每篇文章都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15、三舍法:

是北宋熙宁、元丰兴学时期王安石变法科目之一,即用学校教育取代科举考试。

三舍法即将太学分成外舍、内舍、上舍三部分。

外舍生成绩优良的升入内舍;内舍生成绩优良的升入上舍;上舍生学行卓异者由主判直讲荐之中书,得免乡试、省试,直接补官。

后来地方官学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级教学的特色。

这一改革措施,事实上将太学变成了科举的一个层次,学校彻底变成了选官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种制度等于是赋予学校部分的取士权,至少是给太学生们更多的取中机会,因为除了学校的考试外,太学生还可以跟其他人一样,参加正常的科举考试。

宋代的改革,事实上将太学变成了科举的一个层次,学校彻底变成了选官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种制度,演变到明清,就变成了所有官学学生,事实上都成为科举台阶上的第一个等级,进学就中了秀才,等于是科举的第一个台阶上的人了,学校和选举彻底融合到了一起。

16、书院:

书院是宋代的地方教育组织。

书院之名始见于唐代,但发展于宋代。

最初,书院为民办的学馆。

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1)宋初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

2)南宋四大书院:

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

3)南宋书院兴盛的原因:

A学术流派林立:

南宋着名的学术流派就有朱熹的闽学、张栻的湖湘学、叶适的永嘉之学、陈亮的永康之学、吕祖谦的婺学、陆九渊的心学等。

B书院制度化:

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的一个纲领性的学规,标志着宋代书院开始走向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中,书院是有别于官学和一般私学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特点尤为鲜明:

1.接受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完善自我。

2.注重教学与研究结合,形成自由争鸣的学风。

3.注重学生自修和教师指导的结合,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

17、国子监: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明朝由于首都北迁,在北京、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于是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

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18、监生历事制度:

明代的官学制度较之前代有所发展且具有特色的是国子监。

(清朝沿用)。

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到政府各部门先习吏事。

除中央政府各部门之外,历事监生也被分派到州、县清理粮田,或督修水利等。

监生历事的具体时间不相同,有的三个月,半年,有的则长达一年,甚至还有更长的。

确定的考核办法:

监生历事期满经考核,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者送吏部铨选选授官,中、下等者仍历一年再考,上等者依上等用,中等者不拘品级,随才任用,下等者回监读书。

明朝统治者选派监生历事,起因是为了弥补明初官吏的不足,然而监生通过历事,可以广泛的接触实际。

获得从政的实际经验。

因此,明朝监生历事制度可视为中国古代大学的教育实习制度。

不过此制度实行到后来,监生日增,历事冗滥,已徒具形式,失去了其积极意义。

19、六堂三级积分法:

明朝国子监分为六堂三级(清朝沿用):

正义、崇志、广业三堂为初级;修道、诚心二堂为中级;率性一堂为高级。

监生按其程度进入各堂肄业,然后逐级递升。

凡仅通《四书》而未通经者,居正义、崇志、广业三堂肄业。

学习一年半以上,文理条畅者,升入修道、诚心二堂肄业。

升到率性堂,便采用积分法。

办法是,孟月试本经义一道,仲月试论一道,诏、诰、表、内科一道,季月试经史策一道,判语二条。

每试,文理俱优者与一分,理优文劣者与半分,纰缪者无分。

岁内积八分者为及格,与出身,不及者仍坐堂肄业。

20、京师同文馆:

洋务运动开始以后,培养“通事”和“译员”是清政府的当务之急,于是在1861年清政府批准设立京师同文馆,这是洋务派创办最早的外国语学堂。

同治元年(1862)七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

、李鸿章、曾国藩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附属于总理衙门。

我国近代学校的诞生以京师同文馆的设立为标志。

这是我国政府自行创立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的创立标志着中国新教育体制的肇始,标志着我国近代高等教育进入了探索创建的阶段。

21、壬寅学制:

1902年,清政府制定并颁布了由张百熙拟定的我国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定学制——《钦定学堂章程》,由于1902年为农历壬寅年,所以又称其为“壬寅学制”。

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由国家正式颁布的学制系统,但由于种种原因未付诸实施。

22、癸卯学制:

1904年,清政府公布了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重新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由于1904年为农历癸卯年,所以又称其为“癸卯学制”。

它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系统,成为中国近代教育走向制度化、法制化阶段的标志。

这个学制将学校教育从纵的方面分为三段六级:

小学为9年,中学教育5年,高等教育6至7年;从横的方面分为普通学堂、师范学堂、实业学堂,分别实施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

23、壬子癸丑学制:

1912年1月,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改学部为教育部,任命蔡元培为首任教育总长。

1912年7月至8月召开全国临时教育会议,邀请国内着名的教育专家开会讨论,最后于九月由教育部向全国颁布《学校系统令》,即为“壬子学制”。

次年,又陆续颁布各级各类学校令,补充《学校系统令》,合称“壬子癸丑学制”。

这个学制整个学程为18年,分为三段四级,三个系统。

第一阶段是初等教育,分为两级:

初等小学4年,高等小学3年,共7年。

第二阶段是中等教育,只设一级,共4年。

第三段是高等教育,也是一级,但分预科和本科。

除了有小学、中学、大学组成的学校系统外,还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个系统。

这个学制将小学教育缩短为7年,中学教育缩短为7年,废除了小学与师范学校的读经课程,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设置了专门学校,培养专科实用人才等等。

这些措施尤其是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规定,在我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以及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是,这一学制的实施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的不足。

如“过分强调整体划一,缺乏灵活性;各学段年限划分的不合理,太偏重于普通教育等等”。

24、壬戌学制: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教育的起点。

壬戌学制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随着外国教育理论纷纷传入中国以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

因此,壬戌学制被称为现代学制。

壬戌学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

原名“学校系统改革方案”,因颁布之年是1922年,是旧历壬戌年,故称为壬戌学制或1922年学制。

该学制是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最为成熟的学制。

壬戌学制一直沿用到1932年。

壬戌学制将整个学制系统分为三段: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缩短了小学年限,设三年制初中,取消了大学预科,设三年制高中,提高了师范教育的水平,职业教育单成系统,课程的设置无男女校之别。

25、六三三学制:

1922年效法美国制定的新学制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小学年限为6年,初中与高中分别为三年,其中中等教育是新学制的精髓。

主要是采取当时美国一些州已经实行了10多年的“六三三制”,表明中国现代教育制度从效法日本转向了效法美国,由国民主义教育转向了平民主义教育。

但它却并非盲从美制,而是中国教育界经过长期酝酿、集思广益的结晶。

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

外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宫廷学校:

最早建立的学校,产生于埃及古王国末期。

是国王法老在宫廷中设立的学校,以教育皇子皇孙和朝臣子弟为宗旨,学生学习完毕后,接受锻炼,之后分别委以重任为官吏。

发展到西欧中世纪时期的宫廷学校,一种设在国王或贵族宫中,为提高王室贵族的文化素养,培养国家官吏而设立的学校。

学习科目有七艺、拉丁语、希腊语,有皇子、公主、王室成员,是培养国家封建官吏的文化训练基地。

2、祭司学校:

在中王国以后设在大寺庙里的学校,是早期奴隶制国家的最高级的学校,专收高级僧侣的子弟入学,主要任务是培养训练未来的高级僧侣,也称僧侣学校、寺庙学校。

3、神庙学校:

设在神庙,由僧侣担任教师。

神庙学校的程度不等,即传授普通、初步的知识和神学课程,培养一般的官吏和神职人员,同时也传授一些较高深、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培养高级官吏和僧侣。

4、古儒学校:

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在印度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古儒学校”。

此类校中教师被称为“古儒”,均系婆罗门种性。

古儒是对经义有研究而专门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的人。

主要进行经义的解释和各门知识的传授。

儿童入学须经古儒考验。

学习内容主要为六科和《吠陀》经。

5、五项竞技:

五项竞技最初起源于斯巴达城邦。

斯巴达人利用这种运动来训练士兵,使他们在灵巧、准确、体力、耐力和速度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它是古代奥运会上最令人注目、用以确定希腊最佳全能运动员的一项重要竞赛项目。

五项竞技在公元前708年第18届古代奥运会上成为竞赛项目,包括短跑、跳远、掷铁饼、掷标枪和摔跤。

五项竞技的竞争十分激烈,所以在比赛中设置3名裁判员。

在比赛中,五项竞技的各项运动按下列次序进行:

短跑、跳远、掷铁饼、投标枪、摔跤。

6、智者派:

(P30)智者”原是泛指有才智及某种技能专长的人。

到公元前5至前4世纪,才用来称那批授徒讲学,教授修辞学、论辩术和从政治知识的职业教师。

在这批人中产生了不少出色的哲学家,因此称为“智者学派”。

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

普罗塔哥拉、高尔吉亚等。

智者派共同的思想特征是:

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

希腊危机后智者学派沦为诡辩派。

7、七艺:

包括三艺和四艺,前者指语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后者包括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学,两者和在一块即所谓的“七门自由艺术”,简称“七艺”。

七艺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希腊。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按照“以体操锻炼身体,以音乐陶冶心灵”的原则,把学科区分为初级和高级两类。

初级科目的体育包括游戏和若干项运动;初级科目的音乐除狭义的音乐和舞蹈外,还包括读、写、算等文化学科。

高级科目主要有算术、几何学、音乐理论和天文学。

七艺,作为学科,一直沿用到文艺复兴运动以前。

文艺复兴时代,学科开始分化:

文法分为文法、文学、历史等;几何学分为几何学和地理学;天文学分为天文学和力学。

到了17、18世纪,学科进一步分化:

辩证法分为逻辑学和伦理学;算术分为算术和代数;几何学分为三角法和几何学;地理学分为地理学、植物学和动物学;力学分为力学、物理学和化学。

在学科的发展史上,中世纪的七艺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8、苏格拉底法P40:

苏格拉底法也称产婆术,它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共同辩论的方法。

首先由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用反诘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回答荒谬,然后教师用种种事例启发学生,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

具体步骤分为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

这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为激发,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

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

所以,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

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

对西方教育教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苏格拉底的方法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条件:

如受教育者须有探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教育的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人。

9、柏拉图的学习(知识)即回忆P45

10、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与“白板”说P49

11、洛克“白板说”:

在知识和观念的起源上,洛克认为人初生之时,心灵犹如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和观念,观念的获得是从经验得来的,经验包括外部(感觉)和内部经验(心理活动如知觉、思维、怀疑、推论、认识、意愿等)。

12.“理念论”:

柏拉图认为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现象世界是虚幻不定的,是理念世界的摹仿。

理念世界是真定不变、第一性的。

二个世界在人身上的体现就是人体和灵魂。

灵魂能主动思考,由低到高由实物、关系、性质、数、道德、政治和善等内容组成。

但是,当灵魂与人体结合时由于受到强烈的刺激,灵魂所具有的智慧被遗忘了。

因此,人的学习是一个思考、回忆的过程。

教育过程就是启发的过程。

根据灵魂的原有理性、非理性构成的比例,柏拉图把人分成情欲型、铜铁质的劳动者,意志型、银质的军人和理性型、金质的哲学家三种类型,并根据社会的这三种阶层,柏拉图构建起了他培养哲学家的教育思想体系。

13、骑士教育P85:

是这一时期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也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

主要目标是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

骑士教育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从出生到7-8岁为家庭教育阶段。

儿童主要在家庭中接受母亲的教育,学习的内容有宗教知识、道德教育以及身体的养护与锻炼。

7-8岁以后为礼文教育阶段,低一级的贵族将儿子送到高一级贵族的家庭中充当侍童。

主要学习上层社会的礼节和行为规范,同时,还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艺。

这一阶段,还要进行赛跑、角力、骑马、击剑等内容的训练,以使身体强壮有力。

14-21岁为侍从教育阶段,重点是学习“骑士七技”,同时还要侍奉领主和贵妇。

年满21岁时,通过授职典礼,正式获得骑士称号。

14、艺徒制:

由师会传授技艺给徒弟所进行的一种教育。

由行会制定师徒契约,规定师傅应负责训练学徒掌握某种技术,并学习读写算和宗教知识。

学徒期间师傅为学徒提供房舍、衣物、食品,期满出师后,学徒可自由寻找工作,并以其收的一部分作为对师傅和行会的报偿。

15.绅士教育:

英国资产阶级教育家洛克倡导的一种资产阶级贵族化的教育。

其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四种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