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猫和老鼠杭州高业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3152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教案猫和老鼠杭州高业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音乐教案猫和老鼠杭州高业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音乐教案猫和老鼠杭州高业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音乐教案猫和老鼠杭州高业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音乐教案猫和老鼠杭州高业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音乐教案猫和老鼠杭州高业璇.docx

《音乐教案猫和老鼠杭州高业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教案猫和老鼠杭州高业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音乐教案猫和老鼠杭州高业璇.docx

音乐教案猫和老鼠杭州高业璇

小班奥尔夫音乐活动:

猫和老鼠

执教者:

高业璇

一、教学理念:

参与、体验活动是通向幼儿感受音乐美的大门,也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指导原则。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笔者注重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幼儿发展为本,让每个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参与音乐实践。

并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和方式引导幼儿走进音乐,感受音乐,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从中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合作能力并学到音乐知识,让幼儿在快乐中玩音乐,感受音乐,学习音乐并且喜爱音乐。

在音乐的教学中笔者始终贯穿“三个关注”的教学理念:

1、关注幼儿在音乐中的情感体验。

2、关注幼儿在音乐中的身心发展。

3、关注幼儿在音乐中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

1、学习需要的分析

学习《猫和老鼠》能让小班幼儿结合经验在情景故事帮助理解下和自身参与后理解音乐能赋予动物新的表现,并且理解一段体音乐中2组不同的音乐表现,这是音乐学习的需要。

同时参与音乐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相互合作并且逐渐纠正小班幼儿“唯我”的做法,是社会学习的需要。

结合多种形式欣赏《猫和老鼠》培养聆听习惯,能听出每段乐曲表现的意思,并能用肢体语言表达音乐的意境。

2、学习内容的分析

本音乐选自德国民间音乐《musikzummitmachen》,幽默轻松的小曲教学内容包括曲式分析:

一段体音乐重复进行;节奏分析:

四分音乐和全音符的不同表现以及猫的节奏规整稳定,老鼠的节奏碎碎;速度分析:

猫是相对较慢的,老鼠较快;旋律走势的分析:

老鼠喝水时从嘴至胃,因此旋律下行;情感分析:

老猫的警觉,老鼠得以忘形时的紧张,你追我赶的快乐。

教学设计围绕动作展开,带领幼儿走入猫和老鼠的一段体音乐——聆听2种动物的旋律,操作学习一段体的组合——表现警觉和紧张的情绪——学习全音符的长度和力度——乐器游戏的参与来层层深入,亲自参与、自发地、自然地、无形得获得,乐感受能力得到焕发,审美能力得到发展,使整个音乐的乐趣充满每个孩子的心灵,在循序渐进中走进音乐殿堂。

3、学习者的分析

小班幼儿的共性特征:

喜欢对比强烈音乐,情境性强,好动、好想、好表演,却没有太多的合作精神。

借班幼儿的现实起点:

思维活跃,节奏感强,表现力强,不“唯我”意识在同年龄中属于中上。

三、教学设计的过程及内容:

1、教学目标设计:

(1)音乐教学目标:

能够听辨出一段体音乐中两组旋律音色、节奏、速度、力度对比都很强烈的分别表现的是猫和老鼠,并且通过肢体体态及乐器表现。

(2)欣赏聆听目标:

聆听音乐《猫和老鼠》,感受音乐表现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分辨响板和沙锤的音色,自主配以合适的角色,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3)社会性教育目标:

在活动中合作操作乐器和进行游戏,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

2、教学策略设计:

体验性学习:

幼儿是活动学习的主体,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给与幼儿参与体验的机会,用眼睛、表情、肢体语言来表现猫和老鼠不同的姿态,并用动作表达自己的对音乐的理解,使幼儿真正做到用身体感受音乐,这才是音乐的原本性。

3、教学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小粘贴

4、教学过程设计:

 

猫和老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活动

幼儿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教学组织

1、在有固定节奏的旋律声中,围坐成圆,合着节奏拍手,师幼互相问好。

1、师幼一起合着四分音符拍手,问好。

有节奏的问好幼儿与教师互相熟悉,引导幼儿进入有节奏的音乐课堂氛围,带着快乐的心情进入到音乐活动中。

二、

情境导入

新课导入:

1、情境提问:

可爱的猫咪怎么走路的?

小老鼠见到猫咪又会怎么样?

1、幼儿学着猫咪和小老鼠走路,猫咪走路轻悄悄,小老鼠跑的慌慌张张非常快。

幼儿经验还原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表现猫和老鼠的走态和速度,为区分音乐的节奏和速度做铺垫

三、

欣赏乐曲

曲式分析

情境导入:

1、欣赏音乐第一遍,今天,老猫和小老鼠跑进音乐做游戏了,请你听听什么时候是猫的音乐什么时候会是老鼠的音乐,可以用动作表现?

 

1、幼儿听第一段时候不一定会动,听到第二段起用动作表现告诉我分别是什么动物。

 

感受音乐,发挥想象力,鼓励幼儿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初步理解音乐。

 

2、讲述故事

在寂静的夜晚喝了隐形药水的小老鼠偷偷跟着老猫出去觅食而最终被发现引发追逐的故事。

播放音乐并请幼儿表演其中的前2句

2、幼儿从教师的语言描述中了解音乐信息:

寂静——轻悄悄

偷偷的——没有声音

追逐——速度

教师通过情境讲述,再次明确音乐中2位主角的活动,从而理解音乐编写的原因,并能从理解中渗透动作。

并做重点操作---听,了解幼儿是否真正理解音乐的大区分

3、欣赏音乐,操作粘纸。

我们再来听一次《猫和老鼠》的音乐,同时请小朋友拿出椅子下的垫板,我们数数老猫一共抓了几回小老鼠,每听到一次老猫就粘上一只猫,听到老猫追老鼠了就粘一只老鼠。

教师和幼儿一起操作。

3、幼儿自主边做动作聆听音乐,边做黏贴操作。

幼儿进行动作表现大区分的猫和老鼠各自的音乐,进行黏贴操作,数清楚猫和老鼠共出现3次,即:

一段体音乐重复三次。

每次都是按照猫-老鼠-猫-老鼠-猫-老鼠的顺序,即:

此一段体音乐由2部分旋律组成。

为后期深入理解各组成部分的音乐元素铺垫。

4、《猫和老鼠》的音乐里,老猫每次紧张兮兮的回头时,喝了隐形药水的小老鼠会动吗?

你能听出回头的音乐吗?

(再次放一段音乐和课件P5)

4、幼儿用动作表现,教师引导幼儿模唱出旋律或说出特别长特别重。

先分析第一组音乐。

欣赏音乐除了要理解主角外,更要理解猫的音乐中的各种元素,例如:

全音符的重、长的表现,四分音符的均匀有力,从而逐步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力。

5、老师请小朋友说说小老鼠怎么喝隐形药水的?

是从嘴至胃的从高往低还是从低往高?

音乐里是怎样的?

放一段音乐和课件P6

 

5、幼儿一定积极回答,同样可以模唱和动作表现。

 

再分析第二组音乐,老鼠的迅速逃窜对于幼儿很好理解,旋律的走势也是音乐的重要元素,因为旋律下行所以力度表现一定是减弱,刚好与喝水的顺序和声音一致。

 

6、结合回头动作,完整进行座位动作表演。

放完整音乐和课件P7-P9

6、幼儿与教师一起在座位上愉快表演。

完成幼儿表现自我的愿望,体验表演的快乐,同时感受音乐的完整度。

三、

欣赏活动

表演

(一)

乐器伴奏

 

表演

(二)

角色游戏表演

7、听辨乐器:

响板和沙锤

小朋友们我们的拍腿可以为老猫走路伴奏,那么还有回头和小老鼠逃窜我们可以用哪一种乐器伴奏呢

7、幼儿根据对乐器音色的理解,分配角色伴奏并说出理由。

借班幼儿有了周三玩乐器的经验,对乐器音色有一定理解,响板干脆响亮可以做老猫回头吓唬小老鼠,沙锤悉悉索索,像小老鼠跑步快速的声音。

8、合上音乐做伴奏

时间允许可以交换乐器。

 

8、幼儿聆听音乐的变化,用不同的乐器做伴奏。

现在的幼儿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音乐的主体了,他们更是一位很棒的演奏家,为音乐做合适的伴奏,体验到了音乐美还有合作的快乐。

9、小小演奏家们还想和动画里的比比哪只猫和哪只老鼠厉害吗?

我们请一部分老猫带上响板走在前面,其余幼儿带上沙锤扮演老鼠,椅子是自己的家,回到家找到药水再喝哦。

放完整flash边欣赏边游戏

9、幼儿将角色扮演,乐器演奏和在一起表演。

每一位幼儿一直都在表演参与,既是游戏又是学习,快乐而有意义,用许卓亚老师的话说“把孩子哄开心了”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这个一段体音乐“玩”得透彻,“玩”得淋漓尽致,并且真正会学而不是学会了!

四、

尾声

10、让我们都来做一只快乐的聪明的小老鼠跟着老猫找家去。

10、律动出教室

让幼儿在快乐中结束今天的课,离开音乐教室。

 

小班奥尔夫音乐活动:

猫和老鼠

执教者:

高业璇

目标

1.听辨一段体音乐中两组旋律音色、节奏、速度、力度对比都很强烈的分别表现的是猫和老鼠。

2.乐意用乐器合上身体节奏,与同伴一起演奏表演猫和老鼠。

重点

1.分配给2组不同的旋律不同的角色

2.身体与响板合作打击出

难点

准确听出老鼠喝水的音乐,旋律走势由高向低,由强到弱。

准备

1.幼儿人手一组猫和老鼠、垫板

2.与幼儿人数相同的响板和沙锤

3.教师PPT两组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教学组织

1、在有固定节奏的旋律声中,合着节奏拍手,师幼互相问好。

有节奏的问好幼儿与教师互相熟悉,引导幼儿进入有节奏的音乐课堂氛围,带着快乐的心情进入到音乐活动中。

二、情境导入

新课导入:

1、情境提问:

可爱的猫咪怎么走路的?

小老鼠见到猫咪又会怎么样?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表现猫和老鼠的走态和速度,为区分音乐的节奏和速度做铺垫

三、

欣赏乐曲

曲式分析

情境导入:

1、欣赏音乐第一遍,今天,老猫和小老鼠跑进音乐做游戏了,请你听听什么时候是猫的音乐什么时候会是老鼠的音乐,可以用动作表现?

感受音乐,发挥想象力,鼓励幼儿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初步理解音乐。

 

2、讲述在寂静的夜晚喝了隐形药水的小老鼠偷偷跟着老猫出去觅食而最终被发现引发追逐的故事。

教师通过情境讲述,再次明确音乐中2位主角的活动,从而理解音乐编写的原因,并能从理解中渗透动作。

3、欣赏音乐,操作粘纸。

我们再来听一次《猫和老鼠》的音乐,同时请小朋友拿出椅子下的垫板,我们数数老猫一共抓了几回小老鼠,每听到一次老猫就粘上一只猫,听到老猫追老鼠了就粘一只老鼠。

教师和幼儿一起操作。

幼儿进行动作表现黏贴操作,数清楚猫和老鼠共出现3次,即:

一段体音乐重复三次。

每次都是按照猫-老鼠-猫-老鼠-猫-老鼠的顺序,即:

此一段体音乐由2部分旋律组成。

为后期深入理解各组成部分的音乐元素铺垫。

4、《猫和老鼠》的音乐里,老猫每次紧张兮兮的回头时,喝了隐形药水的小老鼠会动吗?

你能听出回头的音乐吗?

(再次放一段音乐)

5、老师请小朋友说说小老鼠怎么喝隐形药水的?

是从嘴致胃的从高往低还是从低往高?

音乐里是怎样的?

6、结合回头动作,完整表演。

欣赏音乐除了要理解主角外,更要理解音乐中的各种元素,例如:

全音符的重、长的表现从而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力。

旋律的走势也是音乐的重要元素,因为旋律下行所以力度表现一定是减弱。

完成幼儿表现自我的愿望,体验表演的快乐,同时感受音乐的完整度。

三、

欣赏活动

表演

(一)

乐器伴奏

7、听辨乐器:

响板和沙锤

小朋友们我们的拍腿可以为老猫走路伴奏,那么还有回头和小老鼠逃窜我们可以用哪一种乐器伴奏呢

幼儿有了周三玩乐器的经验,对乐器音色有一定理解,响板干脆响亮可以做老猫回头吓唬小老鼠,沙锤悉悉索索,像小老鼠跑步快速的声音。

8、合上音乐做伴奏

时间允许可以交换乐器。

现在的幼儿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音乐的主体了,他们更是一位很棒的演奏家,为音乐做合适的伴奏,体验到了音乐美还有合作的快乐。

表演

(二)角色游戏表演

8、小小演奏家们还想进行《猫和老鼠》的游戏吗?

我们请一部分老猫带上响板走在前面,其余幼儿带上沙锤扮演老鼠,椅子是自己的家,回到家找到药水再喝哦。

所有的幼儿一直都在表演参与,既是游戏又是学习,快乐而有意义,幼儿不知不觉已经将这个一段体音乐“玩”得透彻,“玩”得淋漓尽致。

四、尾声

让我们都来做一只快乐的聪明的小老鼠跟着老猫找家去。

让幼儿在快乐中结束今天的课,离开音乐教室。

猫和老鼠

教师教学活动

幼儿学习

活动

设计意图

反思

一、

1、在有固定节奏的旋律声中,合着节奏拍手,师幼互相问好。

1、师幼一起合着四分音符拍手,问好。

有节奏的问好幼儿与教师互相熟悉,

引导幼儿进入有节奏的音乐课堂氛围,

带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