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废处置行业理解市场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3096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废处置行业理解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危废处置行业理解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危废处置行业理解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危废处置行业理解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危废处置行业理解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废处置行业理解市场分析报告.docx

《危废处置行业理解市场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废处置行业理解市场分析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废处置行业理解市场分析报告.docx

危废处置行业理解市场分析报告

 

危废处置行业理解市场

分析报告

1、概况

1.1危险废物的定义与来源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以及按照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目前危险废弃物按类型主要分为工业危废与医疗危废,其中工业危废主要产生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等行业,而医疗危废则主要产生于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包括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以及化学性废物等。

1.2危险废物的种类

近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由环境保护部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共同发布,并自2016年8月1日起施行。

新版名录将危险废物调整为46大类别479种,其中新增危险废物117种。

新增的117种危险废物,主要是对HW11精蒸馏残渣和HW50废催化剂类废物进行了细化。

此次修订将原名录中HW06有机溶剂废物、HW41废卤化有机溶剂和HW42废有机溶剂合并成HW06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废物,将原名录表述有歧义且需要鉴别的HW43含多氯苯并呋喃类废物和HW44含多氯苯并二噁英废物删除,增加了HW50废催化剂。

此外,此次修订除调整危险废物名录外,还增加了《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

16种列入《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中的危险废物,在清单所列的豁免环节且满足相应豁免条件时,可按照豁免内容的规定实行豁免管理。

1.3相关政策法规

危废处置行业是一个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型行业,总体而言,中国在危废领域的立法不超过10年,最近5年开始趋严,最近2年的两高司法解释和新环保法颁布成为行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催化剂。

与危废管理相关的法律包括:

《环保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

除《环保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外其他法律都是在2004年后颁布,《环保法》修订已于2014年4月完成,2015年起执行。

除以上法律外,与危废相关的法规还包括:

《危废许可证管理办法》、《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国家危废名录》等,《国家危废名录》最近一次的修订时间在2016年6月21日,2013年6月发布了两高关于危废违规排放的《关于办理环节污染刑事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执法加严与标准提高促使危废处置量价齐升。

2、危废处置行业现状分析

2.1全国危废产生与处置情况

根据2014年环保部统计数据,我国工业固废年产量从2005年的13.6亿吨,增加到2014年的32.9亿吨,年复合增长率达9.28%,其中危险废物年复合增长率达12.08%。

全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3633.5万吨,占全部工业废物产生量的1.10%,综合利用量2061.8万吨,贮存量690.6万吨,处置量929.0万吨,全国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处置率为81.2%。

2015年底持证企业增加到2000家左右,全国工业危废产量将达到4220万吨,同比增长16.13%。

但利用和处置能力仅比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危废产生量的提升了10%左右,且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设备开工率不足50%,利用处置能力缺口巨大。

2.2全国危废产生量预测

危险废物产生量预测考虑四个因素:

一是根据全国危险废物产生量增长情况,结合全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源头减量等情况。

二是考虑危险废物的统计口径调整,2013年开始将焚烧飞灰纳入统计口径,需要进行集中处置,并考虑全省新增的垃圾焚烧处理项目的处理规模和焚烧飞灰产生量。

三是考虑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调整,危险废物的种类将发生变化,预计将新增较大部分低品位、难处理的危废种类,集中处置需求增加。

四是按照新的环保法和《关于加强危险废物和污泥监管工作的意见》,以前存在的瞒报情况将有所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和处理处置的统计工作将更加规范。

因此业内预测危废体量能每年保持年复合15%的比率增长,到2020年,全国危废产量将会达到8488万吨。

2.3全国危废产生行业

从2014年的统计数据来看,石棉废物、废酸、废碱、有色金属冶炼废物、无机氰化物废物是危险工业固体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全部危险工业固废的64.9%。

危险工业固废主要产生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这些行业产生的危险工业固体废物占全体的68.9%。

2.4工业危废分布

2014年,各地区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较大的省份为山东709.8万吨,占全国工业企业危险废物产生量的19.5%;青海325.7万吨,占全国工业企业的9.0%;新疆319.3万吨,占全国工业企业的8.8%;湖南260.6万吨,占全国工业企业的7.2%;江苏243.3万吨,占全国工业企业的6.7%。

2014年,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量较大的省份为山东639.8万吨,占全国工业企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量的31.0%;湖南232.5万吨,占全国工业企业的11.3%;青海146.0万吨,占全国工业企业的7.1%;云南137.1万吨,占全国工业企业的6.6%;江苏125.3万吨,占全国工业企业的6.1%;全国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为56.4%。

共有11个省份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山东、湖南和安徽超过80%。

2014年,工业危险废物处置量较大的省份为江苏113.1万吨,占全国工业企业工业危险废物处置量的12.2%;浙江89.8万吨,占全国工业企业工业危险废物处置量的9.7%;广东82.8万吨,占全国工业企业的8.9%;四川66.2万吨,占全国工业企业的7.1%;山东62.8万吨,占全国工业企业的6.8%。

2014年,工业危险废物贮存量较大的省份为新疆273.6万吨,占全国工业企业的39.6%;青海176.8万吨,占全国工业企业工业危险废物贮存量的25.6%;这两个省份占全国工业危险废物贮存量的65.2%。

3、危废处置行业市场容量

2015年我国工业危废产生量达到4220万吨,同比增速达16.13%。

预计我国未来5年将保持15%的复合增长率,将由2015年的4220万吨增加至2020年的8488万吨,将有一倍的市场空间。

按照危废平均处置价格为4000元/吨测算,2016年危废处理市场空间超越千亿规模,在2020年达到3395亿元的产值,相对于2015年翻一番。

4、危废行业处置技术

4.1预处理技术

(1)物理处理

物理处理是通过浓缩或相变化改变固体废物的结构,使之成为便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形态,目前固化/稳定化技术是常用的物理技术,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增稠、吸附、萃取等方法。

用固化基材将废物固定或包覆来减少废物有害成分的浸出毒性,减小废物的迁移性,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化学处理

化学处理是采用化学方法破坏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其目的在于改变处理物质的化学性质,降低它的危害性,从而达到无害化,或将其转变为适于进一步处理、处置的形态。

这是危险废物最终处置前常用的预处理措施,其处理设备为常规的化工设备。

常作为危险废物最终处置前的预处理措施。

但反应过程比较复杂,比较难以掌控,另外成本太高,不适合大规模处理。

(3)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固体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从而达到无害化或综合利用。

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和兼性厌氧处理。

与化学处理方法相比,生物处理在经济上比较便宜,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应用范围广。

但处理过程所需时间长,处理效率不够稳定。

4.2安全填埋技术

安全填埋法是发展中国家使用相对较多的危险废物处理方法,它的实质是将废物铺成有一定厚度的薄层后加以压实,并覆盖土壤的方法。

目前,对于填埋的方式已经摒弃了传统的粗糙式填埋方法,而是更多地加入了工程学理论知识。

在填埋时,更多地参照土木工程原理,对废物进行有效的填埋和科学的管理。

填埋法的技术关键在于利用填埋场的防渗漏系统,将废物永久、安全地与周围环境隔离。

在填埋场中对于有毒有害的危险废物则是要在专门的填埋区域完成,该区域对于安全性要求较高,在设计中也更为精细。

但填埋法也存在一些环境问题:

一是填埋过程中,由于雨水的冲刷、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以及发酵作用而产生含有多种有害物质的渗滤液,容易产生二次污染;二是填埋场占地面积大;三是安全填埋场的建设要求十分严格,所以安全填埋场的造价和运行费用都非常昂贵;四是填埋场工业废物的存在年限可能远远超过安全填埋场的人工铺设材料的使用寿命,故而也存在着一定的环境风险,同时也不能达到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目的。

填埋方法处理危险废物具有经济、处理量大、能耗小的特点。

4.3焚烧技术

焚烧法是危险废物的一种高温处理技术,危险废物在温度为850℃的第一燃烧室焚烧后,产生的烟气进入温度为1200℃的第二燃烧室焚烧以破坏各种有害物质。

该种方法具有减量化和无害化程度高的优点,但由于焚烧工艺缺陷或操作不当也易造成少量的多氯联苯、多环芳香烃处理不完全或微量二恶英的产生;且飞灰和底灰中还残留不能处理的重金属物质,因此,需采用适当的预处理技术来减少此类影响,常用的焚烧预处理技术有以下几种:

一是破碎、分选。

对于固态的焚烧废料,通常要进行破碎、分选处理,破碎成一定粒度的废料不仅有利于焚烧,而且破碎后的分选有利于有价值资源的回收利用(如金属的回收),并且降低焚烧成本。

二是剔除不宜焚烧的危险废物。

不宜焚烧的危险废物包括:

燃烧值小、不能在焚烧中处理的有毒化合物、含有大量重金属的化合物。

三是分离、烘干。

对于含水量较高的危险废弃物,不能直接焚烧,应进行分离及烘干,减少焚烧体积,增加燃烧值。

分离可采用离心、压滤等技术;烘干可采用直接烘干(接触法)、间接烘干(对流法)、辐射烘干(红外线、微波)等技术。

四是沉淀、固化。

对难以分离及烘干的含水率较高的危险废物,可采用沉淀及固化技术,减少焚烧体积,增加燃烧值。

沉淀技术主要通过添加药剂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固化则是通过添加新物质使有毒化合物不再移动,在化学及力学方面更加稳定,处理无机/有机污泥及含金属污泥效果更好。

沉淀和固化技术可联用。

五是萃取、浮选。

对于含水率较高的危险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也可采用萃取、浮选技术处理,以达到提出污染物,减少焚烧体积的目的。

焚烧法的优点在于能迅速而大幅度地减少可燃性危险废物的容积。

如在一些新设计的焚烧装置中,焚烧后的废物容积只是原容积的5%或更少。

一些有害废物通过焚烧处理,可以破坏其组成结构或杀灭病原菌,达到解毒、除害的目的。

此外,通过焚烧处理还可以提供热能、回收重金属等。

焚烧法的缺点:

一是危险废物的焚烧会产生大量的酸性气体和未完全燃烧的有机组分、飞灰及炉渣,会导致二次污染;二是投资及运营成本高。

4.4综合利用技术

综合利用是对危险废弃物进行综合处理,将其转变为可利用的资源,实现危险废物资源化、减速量化的目的,目前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的方法主要有溶剂的再生、油脂的再生、燃料的利用和金属的回收等。

如采用无机陶瓷膜技术处理废乳化液;分子蒸馏技术回收废矿物油;重金属废物酸浸、萃取技术,对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得到再生资源等。

5、危废处置行业进入门槛

由于危废的高危性、复杂性,这奠定了行业的高壁垒,主要体现在处理资质的获得和技术、资金等方面。

5.1资质壁垒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在我国境内从事危险废物收集、利用、贮存、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须具有危险废物的经营许可资质。

危险废物的经营许可资质按照经营方式,分为危险废物利用、贮存、处置综合经营许可资质和危废收集经营许可资质。

此外,危废资质除对危废经营方式有所要求外,对危废处理种类及经营规模也有所要求。

危险废物许可证的获取为行业准入的重要壁垒之一。

危废经营许可资质是由各级环保部门核发的一种专门性资质,虽然许可证由国家层面开始下放到省级环保部门,但审批还需逐级上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