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2590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9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docx

《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docx

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⑴《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⑵《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⑶《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⑷《某某市轨道交通3号线9标某某站车站结构防水施工设计图纸》(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2016年4月);

⑸《某某市轨道交通3号线9标某某站车站结构防水施工设计图纸》(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2016年4月);

⑹《某某市轨道交通3号线9标施工组织设计》。

1.2编制原则

⑴确保技术方案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施工方案经济、合理。

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及工期要求等条件选择最具实用性的施工方案和机具设备。

⑵以确保质量目标为原则,安排专业化施工队伍,配备配套的机械设备。

⑶以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为原则制订各项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使施工现场全过程处于严密监控状态。

⑷以确保工期并适当提前为原则,安排施工进度计划。

⑸以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为目标布置施工总平面。

⑹按照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控制施工的全过程。

采用先进的量测仪器和软件进行信息化施工和管理;以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效率为原则,降低施工成本。

1.3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编制范围主要为:

某某站和某某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位置及设计概况

2.1.1工程位置

TJ09标位于某某市庐阳区,线路大致沿临泉路敷设。

标段始于四里河路站站北端头井,沿临泉路路中敷设,侧穿临泉路四里河桥至某某站西端头井,在区间右DK18+455.000(左DK18+456.930)设置一座联络通道与废水泵房合建。

出某某站后,由西向东大致沿临泉路路中敷设,下穿临泉路铁路桥至某某站西端头井,在区间右DK19+550.000(左DK19+550.000)设置一座联络通道与废水泵房合建。

标段位置示意图如图2-01所示。

2.1.2标段范围

本标段包含2站2区间,分别为某某站、某某站、四里河路站~某某站区间、某某站~某某站区间土建工程。

标段范围示意图如图2-02所示。

图2-02标段范围示意图

2.1.3设计概况

某某站位于临泉路与桃花路交叉口,沿东西向布设于临泉路路中,标准段宽度20.7m,总长度193m,标准段基坑平均深度16.81m,覆土厚度3.31~3.95m,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车站南北两端区间隧道均采用盾构法施工,分别从大、小里程端始发。

车站总建筑面积1789.3㎡,主体为地下双层双跨岛式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和2个风亭。

某某站位于临泉路与某某交叉口,车站与临泉路平行,沿东西向布设。

车站主体总长度478.55m,标准段总宽度20.7m。

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双停车线车站,站台宽12m,车站埋深约2.75m~4.42m。

车站主体为单柱双跨(局部双柱三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形框架结构。

主体结构外侧设全外包防水层。

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

车站设3组风亭和4个出入口,其中一号风亭及一号出入口合建。

车站两端均为盾构区间,大里程端左线盾构井为盾构始发提供条件,右线盾构井为盾构接收提供条件,小里程端盾构井为盾构接收提供条件。

底板、侧墙采用单层双面自粘沥青基聚酯胎防水卷材;顶板采用涂刷高渗透改性环氧树脂与粘接双功能防水涂料(0.5kg/m2/)+一层单面粘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T23441-2009)PY-Ⅱ型,单层厚度4mm。

放坡开挖段(包括车站出入口):

底板采用单层4mm厚双面粘沥青基聚酯胎预铺式防水卷材(GB/T23457-2009)PY类;顶板、侧墙采用涂刷高渗透改性环氧树脂与粘接双功能防水涂料防水涂料(0.5kg/m2/)+一层4mm厚单面粘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T23441-2009)PY-Ⅱ型,侧墙防水层外增设6mmPE板或砌筑砖墙保护层。

2.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2.2.1工程地质

某某站基坑开挖范围的岩土层主要为(0)2素填土、

(2)2黏土、

(2)2-2粉土、(7)1-3全-中风化泥质砂岩。

底板位于全风化泥质砂岩。

某某站地质断面示意图见图2-03。

图2-03某某站地质断面图

某某站基坑开挖范围的岩土层主要由第四系上更新统粉砂、黏土和侏罗系上统周公山组全风化砂岩组成,包括

(2)2-1、

(2)2-2、(7)1-3层,底板位于黏土层中,某某站地质断面示意图见图2-04。

 

2.2.2水文地质

某某站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基岩裂隙水;某某站地下水水位埋深为0.4~4.80m,可能存在微承压水,承压水水头标高约为15m,水资源较贫乏,单井出水量一般50~100m3/d。

某某站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基岩裂隙水;某某站水位埋深1.0~3.5m,存在微承压水,承压水水头标高约为15m,水资源较贫乏,单井出水量一般50~100m3/d。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3.1总体施工方案

本站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基坑到底后,依次施工接地网、垫层及防水,然后施工底板、负二层侧墙及立柱、中板及轨顶风道、负一层侧墙及立柱,最后施工顶板。

底板垫层砼和防水卷材细石砼保护层施工采用商品砼,混凝土输送泵浇筑,平板式振捣器或振捣棒振捣密实;防水卷材施工采用预铺施工;钢筋施工采用地表人工加工预制,吊车配合龙门吊吊至基坑人工绑扎焊接或机械连接成型;采用从下到上、墙板分开、先板后墙的浇筑方案。

侧墙及中隔墙采用定型单侧墙体模板支架体系,砼浇筑采取汽车泵泵送砼入模浇筑,插入式捣固器捣固密实;顶板完成后及时施工高渗透改性环氧树脂防水涂料层,最后土方回填,采用自卸汽车运土至现场直卸,推土机推平,顶板上50cm范围采用小型夯机人工夯实,以上部分采用10T压路机碾压密实。

3.2施工区段划分

3.2.1划分原则

为便于施工组织,施工区段的划分充分考虑了车站施工组织的总体安排,某某及某某车站均由东西两端向中间纵向分段施工,竖向以底板、侧墙、立柱、中板或顶板形成流水施工。

施工缝设于纵梁受力较小部位,即纵梁跨度(纵向柱与柱之间)的1/3~1/4处,同时避开出入口、楼梯口、风道位置,尽量避开预留孔洞、孔边梁、暗柱等。

合理利用机械设备及劳动力,减少工序的重叠干扰。

3.2.2区段划分图

施工区段按照上述划分原则,某某站共分为11段,某某站共分为27段。

3.3施工顺序

某某站结构纵向由两端向中间分11段流水施工,某某站结构纵向由两端向中间分27段流水施工。

车站竖向分底板→负二层侧墙及中柱→中板→负一层侧墙及中柱→顶板组织施工,其中轨顶风道后期施工,施工中板时在底部预埋轨顶风道侧墙钢筋,并在中板上预留后期混凝土浇筑孔洞。

中板、顶板模板支架根据施工分段进行搭设施工。

结构施工流程见图3-01。

 

 

 

图3-01结构施工流程示意图

3.4施工计划

根据总体施工安排,某某站于2016年8月10日开始施工主体结构,2017年4月19日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完成;某某站于2016年9月10日开始施工主体结构,2017年5月22日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完成。

3.5组织机构

根据《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要求,本项目属于市政二类工程项目。

根据施工部署原则,在综合考虑工期、工程特点及合同环境基础上,为安全、优质、高效、经济地完成本标段工程,按“集中管理、统一指挥、责任明确、精干高效”原则组建项目经理部。

项目机构设置为六部二室,按照“项目经理部+作业队”模式管理,实行扁平化管理,项目管理触角全面覆盖到各工点。

实行项目部+工区的模式,设置两层组织机构,一是项目部的管理层,二是工区的作业层。

项目部作为管理层设置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构,全面掌握和管理整个项目的生产和运营情况,并向各工区下达生产任务和管理目标,是各工区的领导机构。

机构成员以项目经理为首,由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安全总监及各部门负责人构成。

各工区是项目部的执行层,按照项目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要求组织开展日常工作,接受项目部的领导和监督。

工区管理机构的成员以工区主任为首,由技术主管、班组长等组成,负责组织本工区范围内的施工生产,安全、质量监督等工作。

项目部组织机构见图3-02。

图3-02项目组织机构图

第四章施工方法

4.1垫层混凝土

垫层混凝土为20cm厚C20混凝土,采用商品砼送到工地基坑外侧,用混凝土输送泵到垫层砼浇注点,人工摊平,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

施工工艺及要求如下:

(1)基底素混凝土垫层施工前,人工清除基底杂物、软土、泥浆及浮碴及松土。

(2)基坑超挖在30cm以内时,用原状土回填压实,密实度不得低于原状土,或用与垫层同级混凝土回填,或用砾石、砂、碎石回填压实,压实机械采用蛙式打夯机。

(3)为便于铺贴底板防水层,底板垫层捣固密实后抹平、抹光。

4.2防水施工

车站结构侧墙及底板采用单层4mm厚双面粘沥青基聚酯胎预铺式防水卷材PY类进行防水处理,顶板采用涂刷高渗透改性环氧树脂防水与粘接双功能的防水涂料(0.5kg/㎡)+一层4mm厚单面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PY-Ⅱ,7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结构防水设计见防水断面图4-01。

图4-01车站结构防水示意图

4.2.1外包防水施工

⑴施工工艺流程

防水施工流程:

底板垫层施工→防水卷材铺设→细石砼保护层施工→底板砼浇筑→侧墙基面砂浆找平层→侧墙防水卷材铺设→防水卷材砂浆保护层→侧墙、中板、顶板砼浇筑→顶板表面找平→顶板涂料防水层施工→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施工→覆土回填。

⑵高渗透改性环氧树脂防水层的施工

1)基层处理要求

①顶板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采用木抹子反复收水压实,使基层表面平整、坚实、无明水、起皮、掉砂、油污等部位存在。

②基层表面有突出物应从根部凿除,并用聚氨酯密封胶刮平压实;当出现凹坑时,先凿除表面酥松后用高压水冲洗,待干燥后用聚氨酯密封胶填充压实;当出现大于3mm的裂缝时,应骑缝刷1mm厚的聚氨酯涂膜防水加强层,然后设置单面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增强层,最后涂刷防水层。

③所有阴角部位均采用3×3cm的低膜量聚氨酯密封胶进行倒角处理。

2)防水层施工顺序及方法

①基层处理完毕并经过验收合格后,先在特殊部位涂刷1mm的防水涂膜加强层,然后大面地涂膜防水层施工,防水层采用多道涂刷,上下两道涂层涂刷方向应相互垂直。

②特殊部位涂刷完防水涂膜加强层后,立即在加强层涂膜表面贴单面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增强层,最后涂刷大面防水层。

严禁涂膜防水加强层表面干燥后再增强层。

③高渗透改性环氧树脂防水层施工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施做防水层的保护层,铺设单面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平面保护层采用70mm厚的细石混凝土。

⑶防水卷材施工方法

双面粘沥青基聚酯胎预铺式防水卷材首先将迎水面薄膜撕掉与基面粘贴牢固,在浇筑混凝土前将另一面薄膜撕掉,然后将混凝土直接浇筑在卷材上,待混凝土固化后,在卷材与混凝土之间形成连续牢固的粘结。

其施工顺序如下:

基层处理→铺贴卷材→铺设钢筋→去除薄膜→浇筑混凝土。

                         

1)基层处理 

①防水基面保证清洁、坚实、平整,其平整度应符合D/L≤1/20(D:

基面相邻两凸面间凹进去的深度L:

基面相邻两凸面间的距离),对于不满足要求的基面,用1:

2.5水泥砂浆进行修补找平。

基面应洁净、平整、坚实,不得有疏松、起砂、起皮现象。

施工基面可潮湿,但不得有明流水或积水。

②底板垫层边浇筑边压光抹平,避免出现大的鼓包和不平整部位;垫层表面不允许有明水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雨天底板表面出现积水。

③所有阴角部位均用1:

2.5的水泥砂浆做成50mm*50mm的倒角,阳角做成20*20mm的钝角。

 

2)卷材安装 

①预铺式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铺设时将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