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25103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doc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doc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如何把文言文上的有趣味些?

如何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上的既有趣又有效?

我选择从依据图画找人物找问题的方式做为切入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本课教学活动时,我以四弟子中比较特殊的曾皙为出发点和原点进行设计,借鉴了王君老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活动设计方式:

初级挑战——终极挑战——高级挑战,通过这种方式,我设计了三个难度依次递增的大问题,每个梯度的问题侧重解决不同的教学目标,第一个梯度“问题一:

曾皙没有遵守课堂纪律?

”侧重品味虚词和动词,第二个梯度“问题二:

曾皙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侧重通过正面描写了解人物思想,分析人物性格,第三个梯度“问题三:

老师孔子最喜欢谁”侧重体会侧面描写展现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治国理想。

2.分析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对比人物,深入理解不同人物的性格、志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描写和侧面分析人物形象,深入理解不同人物的性格、志趣。

教学方法:

讲授、设疑、比较

课堂实录:

一、 导入

1.《论语》复习

师:

《论语》是孔子写的?

生:

不是。

生:

是孔子的弟子把孔子说的话编写成了一本书。

师补充,屏显: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2.看图找人。

师:

大家看图找人,依据课文内容,将人物对号入座。

(屏显图片)

生指出孔子。

师补充资料。

屏显。

学生继续指出公西华。

还有子路,冉有不能确定。

3.看图找问题。

师:

发现这幅图有什么问题,跟课文有出入的地方有哪?

生:

没有瑟。

生:

曾皙没有站起来。

师:

大家说的跟课本有出入的地方集中在这句话上: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学生齐读。

二、 分析人物形象 

(一)初级挑战——问题一:

曾皙没有遵守课堂纪律?

预设:

师:

曾皙没有遵守课堂纪律,他在课上干什么了?

生:

弹瑟。

师:

老师会允许你课堂上弹琴、唱歌吗?

师:

曾皙没有遵守课堂纪律,你认同吗?

生:

不认同。

师:

为什么?

生:

是闲坐。

师:

闲坐是什么状态?

生:

悠闲的,轻松的,随意的。

师:

我们来看课堂的主宰者——老师,也就是孔子,有没有营造随意的,轻松的,闲适的,漫谈的课堂氛围。

我们一起来看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

教师提醒注意读准字音,注意断句。

师:

第一段有一个语气词连续出现了两次,是哪个词?

生:

尔。

师:

“尔”是语气词吗?

“尔”是什么意思?

生:

你们。

师:

“尔”不是语气词,是人称代词。

生:

也。

师:

对,齐读带“也”的两句话。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生齐读。

教师出示“也”字用法。

屏显:

也: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

相当于"啊"、"呀"。

(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呢"、"吗"。

(4)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舒缓语气,后半句将对前半句加以解说。

对后半句有强调作用。

(5)与"者"连用,判断句标志,表判断语气。

师:

这两句话中的“也”字,不是哪种用法。

学生最终确定是第一种用法。

师: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这句话怎么翻译?

学生:

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

(这是课下注释的翻译方法)

师:

孔子明明比弟子们年龄大很多,却说只大一点,是通过缩短年龄差距,来缩短和弟子们的心理距离。

注意语气词也“也”,再翻译一下。

生:

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啊。

师:

有什么不同?

生:

语气不同。

生:

语气强烈?

师:

是语气强烈了吗?

教师分别读两种翻译。

屏显: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

 

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啊。

师:

有什么区别?

生:

第二种语气亲切。

师:

孔子语气越亲切,闲谈的氛围……

生:

闲谈的氛围越轻松。

师:

继续体会这句话“居则曰,不吾知也。

生:

你们平日说,不了解我啊。

师:

非常好,还原了当时孔子的语气。

师:

再来体会一个语气词,“哉”——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屏显:

哉:

表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呢”。

表感叹,相当于“啊”。

师:

这里的“哉”是哪种用法?

生:

表疑问,相当于“吗”,“呢”。

师:

怎么翻译?

生:

如果有人想要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师:

“也”“哉”传达了现场的感情,孔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想让弟子们说出自己的志向,他语气亲切,态度和蔼,营造了随意漫谈的氛围。

老师希望自己能够向孔子这样。

由此来看,曾皙有没有遵守课堂纪律?

生:

有。

师:

甚至无课堂纪律可言。

在一种闲谈的氛围里,他是可以弹琴的。

但是曾皙如果只弹琴不听别人讲话也不对。

曾皙有没有听他的同学讲话?

生:

听了。

师:

从哪看出来的?

生:

异乎三子者之撰。

师:

原来,他一边他一遍弹奏瑟,一边仔细的听,认真的观察,连孔子笑了也都知道的。

孔子最后问他,他才停止弹瑟,并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像我们同学有时候不会不敢说吗?

生:

不是。

师:

他“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曾皙为什么不变弹琴边说?

生:

没有礼貌。

师:

为什么不直接放下瑟就直接坐着说,或者不放下瑟站起来说,还要先“鼓瑟希”,再“铿尔”,再“舍瑟而作”?

曾皙虽然被老师提问,又是最后一个被提问的,他着急吗?

生:

不。

师:

他慌乱吗?

生:

师:

他不——

生:

不急不躁。

生:

不慌不乱。

师:

他一系列动作,从容淡定。

(板书:

从容淡定)

师小结,屏显:

小结:

语气虚词运用巧,

传达现场感情妙。

语言简洁绘动作,

人物形象纸上跃。

(二)中极挑战——问题二:

曾皙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师:

曾皙没有违反课堂纪律,但他确实是课上弹琴了,他真是与众不同啊,除了弹琴,他还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生:

异乎三子者之撰。

师:

他的政治理想和其他三人不同。

生:

三子者出,曾皙后,他问孔子“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师:

他课下向老师追问。

1.异乎三子者之撰。

师:

我们先看他的政治理想和其他三人的不同之处。

谁主动回答问的?

生:

子路。

师:

其他人有主动回答问题的吗?

生:

没有。

师:

哪个词透露了他的性格?

生:

率尔。

师:

子路有着怎样的性格?

生:

鲁莽。

师:

我们看看子路的政治理想,齐读写子路政治理想的部分。

学生齐读,一直读到“夫子哂之”。

师:

子路认为他可以把一个被侵略的国家,有饥荒的国家,治理的可以抵御侵略,这要靠什么?

生:

武力。

师:

他要使人民人人都有——

生:

勇气。

师:

子路是一个好勇的人。

(板书:

好勇)也要让人民知道为人的道理,子路也重视以礼治国。

再来看冉有的治国理想。

老师读孔子问“求,而何如?

”学生齐读冉有的回答。

师:

相对于子路治理的国家,冉有要治理的国家是大是小?

生:

小。

师:

至于礼乐教化,冉有认为自己不行,跟子路一比,冉有很——

生:

谦虚。

生:

小心。

师:

冉有跟子路比起来,要谦虚谨慎。

(板书:

谦虚谨慎)再来看公西华的治国理想。

学生齐读。

师:

公西华不敢说能胜任,但是愿意学习,还说在礼乐教化方面,他愿意做一个小相。

相比冉有,公西华更加——

生:

谦虚。

师:

公西华很会说话,说话玩转巧妙,他不仅谦虚,还善于辞令。

(板书:

善于辞令)这是曾皙的同学们的政治理想和志向以及表现的他们的性格。

那曾皙呢?

老师读孔子问“赤,而何如?

”学生齐读公西华的回答。

师:

曾皙有没有谈治理多大的国家?

如何治理国家?

生:

没有。

师:

曾皙没谈治国方法,只说了一幅生活的画面,这样三五成群的老少,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惠,给人感觉他们的生活——

生:

大同社会。

生:

安定和谐。

生:

和平自由。

师:

这样的生活是平和安定的,是带有诗意的生活,是曾皙的愿望,确实“异乎三子者之撰”。

2.课后追问。

师:

曾皙还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他课下向老师提问。

他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生:

善于提问的。

生:

爱学习的。

师:

除了曾皙,还有其他弟子向孔子提问吗?

生:

没有。

师:

以上我们分析的这些语句都对人物的正面描写。

屏显:

小结:

正面描写直接展现人物形象。

(三)高级挑战——问题三:

老师孔子最喜欢谁?

师:

根据这几个弟子的表现和孔子的反应,你认为孔子最喜欢谁?

生:

曾皙。

师:

为什么?

生:

孔子说“吾与点也”。

师:

孔子赞同曾皙的志向,我们看一下,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什么?

屏显:

孔子的治国理想:

孔子政治理想是仁政,以道德理性统一思想,以礼乐体制规范行为,达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

师:

孔子的安定和谐的政治理想用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描述出来。

生: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师:

这是曾皙的愿望啊,怪不得孔子赞同曾皙,原来孔子的理想被曾皙描绘了出来。

同学们,老师仅仅喜欢跟自己观点一样的学生吗?

你猜猜老师我,最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生:

(笑)主动回答问题的。

师:

非常对!

孔子不喜欢主动回答问题的子路吗?

生:

不喜欢。

孔子说子路“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师:

让,什么意思。

生:

谦让。

3.孔子如何评价冉有、公西华的呢?

师:

孔子认为子路这个人不谦让,也就是觉得子路有些自负。

(板书:

自负)那孔子如何评价冉有、公西华的呢?

孔子不喜欢他们两个人吗?

生:

孔子喜欢公西华。

师:

为什么这么说?

生: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他认为公西华能做大事,肯定了他的能力。

师:

孔子肯定了公西华的政治才能,认为他能做大事情。

那孔子对冉有呢?

生齐读孔子对冉有的评价。

师:

孔子是不是也肯定了冉有的政治才能?

孔子认同冉有、公西华的治国理想,对他们的谦虚是满意的,并且充分肯定了他们的政治才能。

屏显:

小结:

侧面描写间接烘托人物形象。

三、课外延伸

师:

孔子不喜欢子路吗,其实不是,子路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路和孔子最亲近。

推荐大家看电影《孔子》。

到这里,这篇文章我们就学问了,现在再来看这一幅图,上课初我们还有人物不能确定,现在我们能确定哪个人物了。

生:

子路。

师:

根据子路好勇自负的性格,从面相上看,应该是这个长满胡须的。

至此,图中人物都已明确。

屏显:

总结:

在文章结构上:

有问志,有言志,有评志,思路清晰。

在语言用词上:

语气虚词运用巧,

传达现场感情妙。

语言简洁绘动作,

人物形象纸上跃。

在写作方法上:

正面描写直接展现人物思想。

侧面描写间接烘托人物形象。

师: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过程中,孔子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循循善诱,注重启发鼓励弟子,老师要学习孔子的这些特点,希望自己能像孔子这样对待学生。

孔子的这几个弟子都很优秀,老师也希望你们能拥有他们的这些优点:

屏显:

寄语:

希望你有子路的积极,冉有的谨慎,公西华的谦逊,曾皙的从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