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80万千米电镀金刚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48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21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80万千米电镀金刚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年产80万千米电镀金刚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年产80万千米电镀金刚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年产80万千米电镀金刚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年产80万千米电镀金刚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80万千米电镀金刚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80万千米电镀金刚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80万千米电镀金刚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80万千米电镀金刚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80万千米电镀金刚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80万千米电镀金刚线项目

二零一七年九月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年产80万千米电镀金刚线项目

1.1.2项目建设单位

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1.3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

1.1.4项目建设地点

江苏省某市开发区

1.1.5项目负责人

1.1.6项目投资规模

项目的总投资为15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12000.00万元(土建工程为4236.00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5551.20万元,土地费用1500.00万元,其他费用为362.76万元,预备费350.04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3000.00万元。

项目建成后,达产年可实现年产值20000.00万元,年均销售收入为17523.81万元,年均利润总额3795.43万元,年均净利润2846.57万元,年上缴税金及附加为137.67万元,年增值税为1376.75万元;投资利润率为25.30%,投资利税率35.40%,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8.92%,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5.38年。

1.1.7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成后,达产年设计产能为:

年产电镀金刚线系列产品80万千米。

本次建设项目占地面积100亩,总建筑面积2646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

主要建筑物、构筑物一览表

工程类别

工段名称

层数

占地面积(m2)

建筑面积(m2)

1、主要生产仓储工程

标准化厂房

1

15000.00

15000.00

仓储库房

1

5000.00

5000.00

2、配套建筑工程

办公综合楼

4

700.00

2800.00

职工宿舍楼

4

700.00

2800.00

门卫室

1

60.00

60.00

配电室

1

300.00

300.00

其他辅助设施

1

500.00

500.00

合计

22260.00

26460.00

3、公共设施

道路硬化及停车场

1

34000.00

34000.00

绿化工程

1

10000.00

10000.00

1.1.8项目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资金15000.00万元人民币,资金来源为项目企业自筹。

1.1.9项目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从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工期共计6个月。

1.2项目承建单位介绍

 

1.3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3.《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4.《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5.《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6.《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

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

8.《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

9.《现代财务会计》;

10.《工业投资项目评价与决策》;

11.项目公司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

12.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

1.4编制原则

(1)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将该企业现有条件(设备、场地等)均纳入到设计方案,合理调整,以减少重复投资。

(2)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产品生产技术,设备选用国内最先进的,确保产品的质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

(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

(4)设计中尽一切努力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提高能源的重复利用率。

(5)设计中注重环境保护及节能降耗,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6)注重劳动安全和卫生,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消防等标准和规范要求。

1.5研究范围

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对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确定了本项目的产品生产纲领;对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意见和建议;对工程投资、产品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作出总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出现风险因素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规避对策。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据和指标

主要指标

1

总用地面积

100.00

2

总建筑面积

26460.00

3

达产年设计产能

万千米/年

80.00

4

总投资资金,其中:

万元

15000.00

4.1

建筑工程费用

万元

4236.00

4.2

设备及安装费用

万元

5551.20

4.3

土地费用

万元

1500.00

4.4

其他费用

万元

362.76

4.5

预备费用

万元

350.04

4.6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3000.00

主要数据

1

达产年年产值

万元

20000.00

2

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

17523.81

3

年平均利润总额

万元

3795.43

4

年均净利润

万元

2846.57

5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137.67

6

年均增值税

万元

1376.75

7

年均所得税

万元

948.86

8

项目定员

200

9

建设期

个月

6

主要评价指标

1

项目投资利润率

%

25.30%

2

项目投资利税率

%

35.40%

3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

18.92%

4

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

%

24.69%

5

税后财务静现值(ic=8%)

万元

10,365.42

6

税前财务静现值(ic=8%)

万元

16,318.45

7

投资回收期(税后)

5.38

8

投资回收期(税前)

4.44

9

盈亏平衡点

%

39.71%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2.1项目提出背景

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新材料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

一直以来,我国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众多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措施。

新材料产业“十三五”规划从升级基础材料、发展战略材料以及遴选前沿新材料三个层面出发,对“十三五”期间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作出细致规划。

其目的是促使我国新材料产业整体升级,为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奠定产业基础;同时通过新材料升级,加快钢铁、有色、石化、轻工、建材、纺织等基础制造业向产业中高端迈进,并为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寻找后续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基础材料领域,“十三五”期间将着力解决钢铁、有色、石化、轻工、建材、纺织等基础材料产业产能全面过剩、产品结构不合理、高端领域无法实现自给三大突出问题,重点发展先进钢铁、先进有色金属、先进石化、先进轻工、先进建材、先进纺织等6大类25个分类材料。

力争到“十三五”末,基础材料产业总体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并形成高性能、差别化、功能化的先进基础材料制造能力,促使钢铁、有色、石化、轻工、建材、纺织等基础材料制造产业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先进基础材料总体实现自给,并形成一定的出口能力。

2016-2021年中国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市场运行暨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关键战略材料领域,将从保障海洋工程、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核电、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以及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卫生、电动汽车、智能制造等我国具有一定技术优势的产业发展出发,重点发展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高性能分离薄膜、高性能纤维及符合材料、新能源材料、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电子陶瓷、先进半导体、稀土等9大类32个分类材料。

预计到“十三五”末,我国经济发展急需的百余种关键战略材料将全面实现国产化,关键战略材料综合保障能力超过70%,在初步形成上下游产业协同的基础上,为上述众多关键产业发展提供材料支撑,奠定未来发展的产业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材料工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对于引领材料工业升级换代,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项目方即是在结合我国新材料前景广阔的行业背景、电镀金刚线产品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国家产业政策利好以及当前项目公司及项目实施地具备多方资源优势的情况下,提出的“年产80万千米电镀金刚线项目”。

项目企业充分利用公司人才优势、项目建设地资源优势,实施电镀金刚线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将对于我国新材料产业乃至光伏产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项目建设具备一定的市场发展空间,项目实施将为项目方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2.1顺应我国战略性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十三五”时期,国家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在这一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成为投资的热点。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规模跻身世界前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同时,也面临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少,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支持创新创业的投融资和财税政策、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

必须充分认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历史机遇,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因此,本项目属于电镀金刚线新材料生产项目,符合国家新时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可有效促进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作出有力贡献。

2.2.2推动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太阳能是未来最清洁、安全和可靠的能源,发达国家正在把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作为能源革命主要内容长期规划,光伏产业正日益成为国际上继IT、微电子产业之后又一爆炸式发展的行业。

太阳能具有可再生和环保等方面的特点,这种优势让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将太阳能作为重点发展的新能源产业。

光伏产业是全球能源科技和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也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国光伏产业当前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既是对产业发展的挑战,也是促进产业调整升级的契机,特别是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为扩大国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毫不动摇地推进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政策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的背景下,未来光伏产业的增长前景将更为广阔。

电镀金刚线目前主要应用在光伏产业单晶硅和多晶硅的切片领域。

本项目的实施不但顺应了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将为光伏产业发展带来新技术,注入新活力,将有效推动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进程。

2.2.3推动我国电镀金刚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过去的十几年内,钢丝+砂浆游离切割硅片这种工艺几乎未发生变化,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也进展缓慢。

随着产业发展以及收缩成本的压力,业内已经开始探索切片的升级替代工艺。

近几年来,电镀金刚石线正在取代传统的游离切割工艺。

电镀金刚线行业的下游主要为光伏行业硅晶片的切片和蓝宝石切片使用。

硅晶片切片市场占比约占总市场的80%,目前处在电镀金刚线快速替代砂浆切割工艺的进程中。

根据测算,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未来市场需求空间将迅速攀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