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教学打击乐理论概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40678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音乐教学打击乐理论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园音乐教学打击乐理论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儿园音乐教学打击乐理论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幼儿园音乐教学打击乐理论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幼儿园音乐教学打击乐理论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音乐教学打击乐理论概述.docx

《幼儿园音乐教学打击乐理论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音乐教学打击乐理论概述.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音乐教学打击乐理论概述.docx

幼儿园音乐教学打击乐理论概述

打击乐活动理论概述

打击乐器是儿童最易掌握的乐器之一。

它是以身体大肌肉动作参与为主运用一定的节奏和音色,通过打击乐操作来

表现音乐的一种活动。

它是儿童表达音乐的一种最自然最直接的工具,也是令儿童感到快乐的活动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既是儿童节奏能力发展方面的一个表现,也是儿童音乐感知

理解及创造音乐能力的具体体现。

一、幼儿园常用打击乐器的种类碰铃、串铃、铃鼓、大鼓、三角铁、响板、木鱼、双响筒、蛙鸣筒、沙球、钹、锣。

二、打击乐演奏活动的选材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活动的材料选择可以从音乐、乐器和配器方案三个方面着手

(-)音乐

为儿童选择打击乐演奏的音乐,要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结构工整。

打乐作品无论是歌曲或乐曲,都必须有鲜明而清晰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并且为儿童所喜爱。

一般可以选进行曲、舞曲或其他富有情趣性和艺术性的儿童乐曲等。

对于小班年龄儿童,可以选儿童熟悉的歌曲或结构短小、节奏简单的乐曲为中、大班儿童选择的音乐可以适当复杂一些,结构是二段体或三段体,且段落的旋律带有明显的对比性,适合启发儿童用不同音色、音量的乐器和节奏型变化来加以表现

(二)乐器

为学前儿童选择打击乐演奏的乐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乐器的音色要好。

如铃鼓的选择,鼓面是皮制的要比塑料或铁制的音色好;第乐器的大小要适中,便于儿童演奏。

考虑到儿童的年龄,还应注意乐器的大小和重量:

如铃鼓一般以直径12-15厘米的为宜;沙球不宜选用大号的;三角铁钢条的直径最好在0.5厘米左右等等;第三,乐器的演奏方法要适合儿童的不同发展水平。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其动作发展的水平存在着定的差异,因而在乐器的选择和演奏方法上应有所区别:

如铃鼓,小班儿童可用手掌敲击鼓面的方法演奏,中、大

班则可以用敲奏、摇奏等不同方法;如响板,小、中班儿童宜

用右手掌击左手心的方法敲击响板,大班儿童则可以学习捏

奏的方法;再如双响筒和三角铁的演奏需要能均匀地用力并且做到手眼协调,对于运用能力和小肌肉发育尚不完全的小、中班儿童来说存在定的困难,而大班儿童则相对可以胜任。

(三)配器方案的选择在选择打击乐演奏的配器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两点:

第一,适合儿童的能力,即适合儿童使用乐器的能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在配器方案的选择中,乐器及演奏方法必须为该年龄儿童所胜任;同时,其节奏和音色变化以及变化的频率和复杂程度也必须为该年龄的儿童所能够接受。

如为小班儿童选择的乐曲配器方案,其节奏型和音色的变化不宜频繁,一般以一个段落换一种节奏型、一个乐曲安排2-3种乐器音色为宜,中、大班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递增。

第二,富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即所选择的配器方案既能

够符合乐曲、旋律本身的性质、风格和结构,也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对比统一性和丰富完整性,从而产生良好的整体音响效果。

打击乐教学活动目标及流程

、打击乐教学活动目标

(一)上学期目标。

1.小班

(1)乐于在集体中随熟悉的歌曲或乐曲有节奏地进行打击乐演奏,按要求取放、交换和收拾打击乐器,体验操作乐器、管理乐器的快乐。

(2)通过探索和尝试认识几种易于敲击的打击乐器,学习敲击方法,初步养成正确使用乐器的习惯。

(3)能独立的随熟悉的音乐有节奏地演奏,参加两至三种乐器的齐奏,学习看指挥开始和结束演奏。

(4)有兴趣寻找发现生活中的节奏,喜欢摆弄能发声的物体。

2.中班

(1)有兴趣认识摆弄更多乐器,了解各个乐器的名称及演奏方法,听辨不同音色。

(2)进一步养成集中注意看指挥,并对指挥的要求作出积极反应的习惯,体验创造性参与演奏活动的快乐。

养成正确使用乐器、有序收放乐器的习惯。

(3)会按简单的固定节奏型为歌曲、乐曲、舞蹈等作即兴伴奏,在集体中学会保持与音乐、与他人配合,具有初步协调的能力。

4)学习使用木鱼、铃鼓、沙球等更多种类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为歌曲或乐曲选择合适的音色而探索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

3.大班

(1)按简单的节奏型进行打击乐合奏练习和表演,具有初步的协调配合能力,集中注意看指挥,反应敏捷。

(2)学习使用更多种类的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为求得新颖的音色而探索熟悉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演奏的方法正确,姿势放松端正,养成乐器拿、放、管理的好习惯。

(3)尝试自己制作打击乐器,喜欢用自制乐器参与音乐活动,养成正确使用乐器的良好习惯。

(二)下学期目标。

1.小班

(1)学习遵守演奏打击乐的基本规则(如:

一起开始,一起结束,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演奏等)。

(2)能独立的随熟悉的音乐有节奏地演奏,参加两至三种乐器的齐奏,学习看指挥开始和结束演奏。

(3)大胆的用乐器演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能尝试床走性的变化演奏方案,体验节奏活动的乐趣。

2.中班

(1)能根据图谱的提示准确地打击出节奏,并学习看图谱演奏打击乐器。

(2)进一步练习使用已掌握的乐器进行演奏。

3)能自主选择乐器,为一段体结构的音乐进行即兴

伴奏。

3.大班

(1)积极参与节奏活动,继续学习三角铁、双音响筒、钹等更多种类的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

用打击乐器即兴创作教师命题的音响,逐步培养按照命题进行创编的能力。

(2)学习使用为求得新颖的音色而探索熟悉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

(3)学会齐奏、合奏即兴伴奏,能按指挥的手势开始、结束和变换演奏,并在音色、音量和表情上与集体相一致,有较好的音响效果

(4)能自觉遵守演奏活动中的常规,养成爱护乐器的习惯。

二、打击乐教学活动流程

案例一:

1.认识乐器。

让幼儿观察辨认乐器的外形特征,听和辨认乐器的声音,并学会描述,记住乐器的名称。

2.熟悉和欣赏音乐。

帮助幼儿熟悉、感受和理解音乐的内容、情绪性质、风格、曲式结构及节奏、节拍、旋律等基本要素。

3.了解音乐配器。

引导幼儿全面了解节奏乐的配器情况,比如共用了几种乐器,哪些乐器在乐曲中起骨干作用,主要的演奏节奏型是什么,在乐曲中起什么表情作用等等。

4.空手练习。

先让幼儿不拿乐器,用拍手的方法练习各自乐器声部的节奏型,待整齐熟练之后再进入拿乐器的练习,以避免声音嘈杂损害幼儿听觉。

(中大班的幼儿如果有过很多打击乐演奏的经验,也可以省略这一过程)

5.分部练习。

按各种不同的演奏谱各声部分组练习,初步掌握以后再两组或更多组结合起来练习。

6.分段练习。

有的打击乐曲具有不同的对比乐段,可以让幼儿分段掌握,一段一段地练习。

7.整体练习及演奏。

在分段、分组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合奏,使幼儿学会用心聆听演奏的整体音响效果,并努力使自己演奏正确,与整体协调、配合好。

在合奏中,老师应当起重要的指挥作用,要及时提醒该演奏和该休止的乐器,以及演奏中节奏型的改变等等。

老师的指挥可以用轻声的口头指示,或眼神及面部表情,也要注意培养幼儿学会看老师的指挥手势。

8.活动结束,收拾乐器并整理场地。

案例二:

1.教师用容易引起幼儿学习兴趣的方式引出主题。

2.感知、熟悉音乐或进行简单的节奏活动。

了解乐曲的旋律特点(音乐性质、拍子)、乐句,感知音乐固定节奏

3.模仿学习或为乐曲设计配器方案。

利用变通总谱,让幼儿明确演奏的乐器和节奏,并组织幼儿进行分组演奏。

(1)为乐曲配器。

通过探索选择与音乐形象声音相符的乐器。

(2)为不同乐器设计演奏节奏型。

(3)分声部练习。

(先徒手再拿乐器演奏)

4.尝试合作演奏。

(1)看图谱演奏。

(2)教师指挥跟音乐合奏。

(3)请幼儿担任指挥者,并指导其指挥演奏。

(4)幼儿相互交换乐器演奏(乐器放在原处,幼儿交换位置)。

5.改编配器方案演奏。

部分改变乐器、节奏型或合作演

奏方式。

案例三:

1.目标分析。

2.基本流程。

(1)复习音乐。

(2)出示乐器。

3)确定演奏规则。

(小、中、大进行区别)

(4)哼唱演奏或跟随图谱演奏。

(5)跟随音乐进行演奏。

(6)整理乐器。

(7)结束教学。

案例四:

1.导入情境、故事、游戏导入。

2.欣赏音乐

(1)倾听、感受音乐。

(2)感受音乐的节奏特点。

3.分析、理解音乐

(1)出示乐谱,分析乐谱。

(2)出示乐器,学习乐器的演奏方法。

(3)根据音乐的强弱、疏密选择相配的乐器。

4.表现音乐

(1)试奏。

(2)合作演奏。

(3)根据指挥进行分奏、轮奏、合奏等表现形式

5.结束部分延伸进行演奏。

案例五:

1.完整听乐曲

2.带着问题倾听。

(1)乐曲中的乐器。

(2)乐曲的风格(进行曲、抒情曲等)。

3.伴随乐曲哼唱旋律,感知乐曲强弱节奏规律。

4.伴随乐曲,利用肢体动作进行打节奏练习。

5.以各种形式来练习。

6.利用乐器进行打节奏。

(1)根据乐曲风格选择、介绍乐器(简单的介绍)

(2)使用乐器常规。

(3)利用乐器进行多次练习(两至三遍)。

7.完整展示乐器打击。

案例六:

1.准备环节。

(1)哼唱乐曲(唱旋律和了解乐曲强弱规律特点)

(2)做肢体动作(使用肢体给乐曲打节奏,感受肢体配乐的乐趣)。

2.演奏环节。

(1)分练与合练(根据不同声部进行肢体练习,先分声部练习,再合起来练习。

(2)使用乐器按照此练习进行练习,可以借助图谱,让幼儿思路更明确。

3.收放环节。

(1)根据自己分到的声部选择适宜的乐器,分类按步做好。

(2)乐器使用完毕后,遵守“从哪里拿,放哪里去”的常规要求,按类放好。

案例七:

1.听,聆听乐曲。

(1)首先活动一开始,组织幼儿安静地、完整地听所要配器的乐曲,让幼儿对乐曲的节奏、节拍,以及乐曲的结构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2)进一步了解作品有什么风格特点,是进行曲、抒情曲还是圆舞曲,因为拍子不同节奏特点会有所不同,因此在乐曲的选择上最好选择节奏感强、风格鲜明的音乐作品为配器的乐曲。

2.唱,哼唱乐曲。

(1)幼儿安静聆听了乐曲之后,就要唱,不是唱歌词,有的乐曲只有旋律没有配歌词,那么这里说的唱就是哼唱旋律,用诸如a、u、la、之类的音进行模唱。

(2)跟着哼唱,同时提醒幼儿哼唱出该乐曲的强弱节奏规律。

如2/4拍的节奏特点是强、弱;3/4拍的节奏特点是强、弱、弱;4/4拍的节奏特点是强、弱、次强、弱。

这个环节是巩固幼儿对歌曲特点的了解。

3.做,做肢体动作

(1)幼儿能哼唱出旋律和乐曲强弱规律后,就该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为乐曲打节奏,任何肢体动作都可以,如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等,鼓励幼儿奇思妙想,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动作来为乐曲打节奏。

(2)在做肢体动作环节,有幼儿创编的用手拍头、用手拍地等动作,对于这些动作,老师都应该予以赞同并支持在选用某种肢体动作后,用此动作集体为乐曲打节奏,让幼儿感受肢体动作配乐的乐趣,感受不同动作可以打出不同的节奏,不同动作也可以打出相同的节奏,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节奏感。

4.练,分练与合练。

(1)这一环节是要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声部进行单独的练习与合作的练习。

(2)不同声部的幼儿,做不同的肢体动作,可先听口令练习动作,再哼唱乐曲练习动作,最后几个声部合起来配乐练习动作,这一环节是为最后的配器做准备。

5.打,用乐器打节奏。

(1)前面的听、唱、做、练等环节都完成后,这一环节就水到渠成了。

乐器呈现后,建议先让幼儿自由探索,自选乐器尝试为乐曲打节奏,然后教师再配以图谱引导幼儿分声部用不同乐器为乐曲打节奏

2)最后过渡到幼儿能看指挥听音乐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