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粒二象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32740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3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波粒二象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波粒二象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波粒二象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波粒二象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波粒二象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波粒二象性.docx

《波粒二象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波粒二象性.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波粒二象性.docx

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

一、量子论

1.创立标志:

1900年普朗克在德国的《物理年刊》上发表《论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论

文,标志着量子论的诞生。

2.量子论的主要内容:

1普朗克认为物质的辐射能量并不是无限可分的,其最小的、不可分的能量单元即“能量子”

或称"量子",也就是说组成能量的单元是量子。

2物质的辐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以量子的整数倍跳跃式变化的。

3.量子论的发展

11905年,爱因斯坦将量子概念推广到光的传播中,提出了光量子论。

2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玻尔把量子概念推广到原子内部的能量状态,提出了一种量子化的原子结构模型,丰富了量子论。

3到1925年左右,量子力学最终建立。

二、黑体和黑体辐射

1•热辐射现象

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要发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并且其辐射能量的大小及辐射能量按波

长的分布都与温度有关。

这种由于物质中的分子、原子受到热激发而发射电磁波的现象称为热辐射。

1•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辐射能量。

2•物体既会辐射能量,也会吸收能量。

物体在某个频率范围内发射电磁波能力越大,则它吸收该频率范围内电磁波能力也越大。

辐射和吸收的能量恰相等时称为热平衡。

此时温度恒定不变。

实验表明:

物体辐射能多少决定于物体的温度(T)、辐射的波长、时间的长短和发射的面积。

2.黑体

物体具有向四周辐射能量的本领,又有吸收外界辐射来的能量的本领。

黑体是指在任何温度下,全部吸收任何波长的辐射的物体。

3.实验规律:

JrI

f1:

产、■-1期蠡

1)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2)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

四、光电效应

1、光电效应

⑴光电效应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⑵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装置:

如右图。

1

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低于极限频率的光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光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3大于极限频率的光照射金属时,光电流强度(反映单位时间发射出的光电子数的多少),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4金属受到光照,光电子的发射一般不超过10「9秒。

2、波动说在光电效应上遇到的困难

波动说认为:

光的能量即光的强度是由光波的振幅决定的与光的频率无关。

所以波动说对解释上述实验规律中的①②④条都遇到困难

3、光子说

⑴量子论: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

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电磁波的能量h.

⑵光子论: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

空间传播的光也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称为一个光子,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

即:

h.

其中是电磁波的频率,h为普朗克恒量:

h=6.63X10「34Js

4、光子论对光电效应的解释

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获得光子后其动能增大,当功能大于脱出功时,电子即可脱离金属表面,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光子能量越大,电子获得的能量才能越大,飞出时最大初功能也越大。

5•光电效应方程:

EkhW0

H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当E=0时,c为极限频率,c=W°.

h

五、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光既表现出波动性,又表现出粒子性

大量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少量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频率高的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

林射强度

质波。

满足下列关系:

,•

hP

从光子的概念上看,光波是一种概率波.

1、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随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B.随温度降低,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C.随温度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D.随温度降低,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答案】A、C、D

【解析】由图可知,随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且辐

D正确,B错误。

2、关于对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能量值£

B.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

C.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

D.这一假说与现实世界相矛盾,因而是错误的

解析:

根据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知,A错误,B、C正确;普朗克能量子假说反映的是微观世

界的特征,不同于宏观世界,D错误。

答案:

B、C

3.红光和紫光相比()

A.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

B.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

C.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

D.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

解析:

此题只需比较红光和紫光的区别就行了,红光与紫光相比,红光波长较长、频率较低、

光子能量较低、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较快,正确答案为B。

答案:

B

的能量子的值各是多少?

【答案】4.97X10—19J2.84X10-19J

400nm对应的能量子

c…“-343.0X108

a=h~=6.63X1034X—9J

1乃400X109

=4.97X10—19J

700nm对应的能量子

c—343.0X108

a=h—=6.63X104X—9J

尼700X109

=2.84X10—19J

【课后练习】

1.关于对黑体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体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看上去是黑的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

D.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经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小孔射出,这个空腔就成了一个黑体

解析:

黑体自身辐射电磁波,不一定是黑的,故A错误;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故B错、C对;小孔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因此是小

孔成了一个黑体,而不是空腔,故D错误。

答案:

C

2•关于对热辐射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的物体向外辐射电磁波,冷的物体只吸收电磁波

B.温度越高,物体辐射的电磁波越强

C.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与材料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

D.常温下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就是物体辐射电磁波的颜色

解析:

一切物体都不停地向外辐射电磁波,且温度越高,辐射的电磁波越强,A错误,

B正确;选项C是黑体辐射的特性,C错误;常温下看到的物体的颜色是反射光的颜色,D

错误。

答案:

B

3.红、橙、黄、绿四种单色光中,光子能量最小的是()

A.红光B.橙光C.黄光D.绿光

解析:

在四种颜色的光中,红光的波长最长而频率最小,由光子的能量尸hv可知红光

光子能量最小。

答案:

A

4.

入则这种介质的折射

某种光的光子能量为E,这种光在某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的波长为

率为()

ch

B.Ch

C—

C.入E

解析:

这种光的频率为v=E,则这种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v=v头士

hh

所以这种光在这种介质中的折射率为n=-=

v入E

即C选项正确。

答案:

C

入的激光,发射功率为P,c表示光速,h表示普朗克常量,则

激光器每秒发射的能量子数为()

C.jF

hc

解析:

每个激光光子的能量为尸h;则激光器的发射功率为P=n&其中n为激光器

每秒钟发射的能量子数,所以门=需即C选项正确。

答案:

C

6.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

射的黑体谱形状及其温度在不同方向上的微小变化。

他们的出色工作被誉为是宇宙学研究进

入精密科学时代的起点。

下列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谱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微波是指波长在10「3m到10m之间的电磁波

B.微波和声波一样都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C.黑体的热辐射实际上是电磁辐射

D•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解析: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B错误;由于分子和原子的热运动引起一

切物体不断向外辐射电磁波,又叫热辐射,C正确。

答案:

A、C、D

7•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蛇与老鼠和其他生物通过营养关系构成食物链,在维持生态平

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蛇是老鼠的天敌,它是通过接收热辐射来发现老鼠的。

假设老鼠的

解析:

⑴老鼠的体温T=(273+37)K=310K

由题设条件A与T的近似关系式:

AmT=2.90X10「3m•K

ZH2.90X10「32.90X10「3—6_一

得Am=T=310m~9.4X106m,B正确。

(2)可见光的波长范围4.0X10-7〜7.0X10-7m,Am大于此范围,所以属于红外线,C正

确。

也可根据老鼠的体温不高不能辐射可见光进行判断。

答案:

(1)B

(2)C

&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红外长波辐射,这种长波辐射的波长范围约是1.4X10-3—1.6X10

-3m,相应的频率范围是,相应的光子能量的范围是,“温室效应”使大

气全年的平均温度升高,空气温度升高,从微观上看就是空气中分子的。

(已知普

朗克常量h=6.6X10-34J•,真空中的光速c=3.0X108m/s。

结果取两位数字)

解析:

由c=入得尸弓。

则求得频率范围为2.1X1011—1.9X1011Hz。

又由E=hv得能量范围为1.4X1022—1.3X1022J。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更剧烈,无规则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也越大。

答案:

2.1X1011Hz—1.9X1011Hz1.4X10-22J—1.X10-22J平均动能增大

9•神光“H”装置是我国规模最大,国际上为数不多的高功率固体激光系统,禾U用它可获得能量为2400J、波长入为0.35卩伯勺紫外激光,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X10-34j,•则

该紫外激光所含光子数为多少个?

(取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

每个激光光子的能量为=h;该紫外激光中所含光子数为

2400

n=吕—3.0X108个

663X1034x0.35X10一6

~4.2X1021个。

答案:

4.2X1021

10.

1mW时,每秒发出

氦一氖激光器发出波长为633nm的激光,当激光器的输出功率为的光子数为多少个?

解析:

据P=nhv,

c/口

vT得

1X10「315

一343x108-3・2X忖5(个)。

6・63X10X633X^9

答案:

3.2X1015个

第二节、光电效应

【例1】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发生了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而频率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上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

B.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

C.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少

D.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答案】C

【解析】入射光的强度取决于入射光子数和入射光的频率,入射光的频率保持不变,强度减

弱,单位时间入射光子数将减少,但光子的能量不变,可见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