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品德备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28361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5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品德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品德备课.docx

《五年级上册品德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品德备课.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品德备课.docx

五年级上册品德备课

第一单元方便面的来历

本单元由三个主题组成,主题一:

粒粒皆辛苦。

主题二:

走进食品加工厂。

主题三:

珍惜劳动成果。

一、本单元设计思路及特点:

1、注重内容选择的生活性

2、重视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3、体现课程资源的综合性

4、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具有开放性

(一)注重内容选择的生活性。

本单元题目为“方便面的来历”,意图是以“方便面”这一学生非常熟悉和喜爱的食品作为活动的切入点,设计了“粒粒皆辛苦”“走进食品加工厂”“珍惜劳动成果”三个主题活动。

以方便面的由来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方便面的原料生产、加工过程等,来探究工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懂得在方便面的原料生产、成品加工、包装设计、商品流通等方面有许多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从而养成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好习惯,由此扩展到认识身边的农业和工业。

这样做既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同时也为学生探究身边事物的规律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式。

(二)重视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融品德教育于学生的生活和活动之中,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更好地促进自身发展。

本单元教科书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设置了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生动的情境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科书中没有用大量的文字抽象地描述概念、百年不遇,而是将知识与技能镶嵌于真实的情境与活动之中,力求使学生良好品德在实际的调查、访问、体验、研究活动中得以形成。

同时,让学生初步学会在多元价值中做出判断,并引导他们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使其品德健康和谐地发展。

如:

在“粒粒皆辛苦”主题中,学生去访问农民,了解农民在小麦的生产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劳动,并亲自体验小麦的种植过程,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感悟到一粒普通的小麦来之不易,从而产生对农民和尊重与感激、自觉珍惜农民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这种道德体验是在实际活动中形成的,是自身的真实感受,不是生硬的说教和灌输。

(三)体现课程资源的综合性

本单元从学习主题的构建到课程目标的整合都着力体现课程的综合性。

教科书将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德教育和发展学生的探究、合作等社会综合能力有机融合在一起,以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如第二主题“走进食品加工厂”,学生通过参观食品加工厂、考察家乡的工业等活动,增强热爱家乡、尊重工人的劳动等情感意识,并进一步发展学生搜集整理信息、有计划地组织探究活动、小组成员团结合作的能力。

整个主题学习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是发展综合能力的过程,是学生在和谐融洽的学习活动中自然成长的过程。

(四)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式、方法指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活动是儿童学习的最佳载体,在本单元教科书中,力求通过设计和呈现系列丰富多彩而有意义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捕捉不同的信息,提高综合能力。

教科书中问题的提出、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调查结果的交流与展示都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理念。

通过让学生初步接触和学会以不同的学习方式如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方法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并初步掌握一定的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从而能自主有效地进行探究学习。

如在“粒粒皆辛苦”主题中设计了田间劳动的体验活动,通过访问、劳动、培养学生体验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亲身感悟劳动的辛苦和快乐,理解了别人为我们的生活付出的劳动。

整个单元,教科书展现了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范例,通过让学生自主制定探究计划,分组考察、参观、访问,用报告会的形式自主交流探究结果,共同研究协作。

活动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活动中,学生还可以形成文明礼貌、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五)教科书内容设计及呈现方式具有开放性。

教科书的编写体现了新的教育思想,倡导新的教学方式,力求通过开放的内容设计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留有较大的再创造空间,以利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的教与学。

教科书呈现的资料和活动形式,只是作为教师组织教学和学生活动可以参考的范例。

例如“粒粒皆辛苦”中的第二主题活动“身边的农业”,教科书设置了生活化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分成不同的调查小组分头行动,采用考察、访问等多种学习方法解决问题。

活动过程以范例的方式呈现,既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与教材中的主人公一同学习的感觉,又为学生的具体实践提供一定的方法和启示。

教科书还预留空白,让学生自己填写发现和体验,发挥教科书独特的对话功能。

二、单元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农民、勤俭节约的情感态度;认识科技在农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2、体验工业生产的复杂性,培养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能力目标:

1、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

2、尝试合理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问题。

知识目标:

1、知道农业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2、了解有关工业的基本知识,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工业的重要影响。

养热爱劳动、尊重农民、勤俭节约的情感态度;认识科技在农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2、体验工业生产的复杂性,培养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能力目标:

1、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

2、尝试合理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问题。

知识目标:

1、知道农业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2、了解有关工业的基本知识,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工业的重要影响。

课题:

方便面的来历--小麦的来历

本学期总第1课时本单元第一课时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曲百光授课日期:

9.4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产品的生长常识。

2.初步感受科技对农产品生长的巨大作用。

3.了解农产品的收获需要付出的巨大人力劳动,感受农产品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们的珍惜节约意识,培养学生尊重农民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们的珍惜节约意识,培养学生尊重农民的情感。

教具准备:

1.布置家长从事过粮食种植的学生访问家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及家长在此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

2.布置学生查找与各种粮食的生长相关的资料.

3.教师准备小麦生长的声像资料。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预设、教法等

一、导入

师:

同学们,老师带来了很多食品(方便面、饼干、蛋糕、面包),一定是你们平时爱吃的吧?

下课老师请你们吃好不好?

谁知道这些食品是怎样做成的吗?

学生简单介绍。

师:

看来同学们都能了解到,这些食品的加工生产都离不开面粉这种主要原料,那么,面粉是哪种农作物磨制的,知道吗?

小麦是怎么种出来的呢?

二、了解小麦的来历

1、播放从播种到收获的录象,请同学们谈感受。

(引导学生从小麦的生长周期及环境来谈,从农民所付出的劳动来谈。

2、讨论:

农民要想小麦获得丰收,需要做些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家长的采访内容及自己查找的资料,进行分组讨论)

小结:

需要,种植经验、知识、艰辛的劳作。

3、出示统计表,以一组清晰的数字,让学生深切感受,小麦收获的来之不易。

三、说说你所了解的其他粮食作物的生长过程。

四、了解小麦生长过程中,除农民之外,其他人所付出的精力。

1、出示几幅图片,

(内容:

农业教授到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技术、农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农药,先进的农业工具。

2、讨论交流:

还有哪些人为小麦的生产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3、

五、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讨论,写下自己的感受。

 

让学生可以通过观察,通过生活中积累的知识,知道多少说多少。

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说出所需原料及制作过程,从而引出本课重点小麦。

 

通过录象学生可直观的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让学生通过了解小麦的生长体会农民付出的辛勤劳动,懂得节约每一粒粮食。

学生通过观看录象和自己平时的生活积累讨论小麦丰收需要做什么,注意引导学生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通过统计表让学生深切感受,小麦收获的来之不易。

 

了解其他粮食作物的生长过程,是对本课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中的分工合作,工农业之间的密切联系。

学生讨论交流进一步让学生明白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

学生通过写出自己的感悟,提升学生对热爱劳动、尊重农民、勤俭节约的认识。

写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电教手段的运用

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说出食品是怎样做成的,如学生有困难,教师可适当引导。

 

播放小麦的生长录象。

让学生谈论自己的感受。

 

指导学生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可准备水稻、玉米的种植图片,在学生的介绍中适当穿插。

 

出示农业教授到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技术、农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农药,先进的农业工具的图片。

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所见、闻、感、得。

教学反思:

课题:

方便面的来历—身边的农业

本学期总第2、3课时本单元第2、3课时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曲百光授课日期:

9.6-9.11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与农业相关的各种常识,感受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

2.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

3.继续深入感受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巨大影响。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们的珍惜节约意识,培养学生尊重农民的情感。

教具准备:

4.布置学生课前查找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资料。

5.教师准备农业的相关文字及图片资料。

6.教师准备绿色蔬菜大棚的录象资料。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预设、教法等

一、导入

师:

同学们,说说你一天吃过的食物。

(学生自由畅谈。

师:

我们每天的食物都是农产品,我们谁也离不开农产品。

这节课,我们一块来了解一下农业,请同学们看到教材的第7页,读最上面的一段文字。

(读过之后,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一下。

二、探究“农业”与生活的联系

1、在讨论学生有关农业的问题中,引导学生对农业有个初步认识。

(结合本班实际,请本班学生中家里搞家禽、家畜养殖或林业种植的学生,谈谈对自家产业的理解与认识。

2、你还知道哪些农业劳动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引导学生结合家里的生活用品来谈。

三、感受科技对农业的巨大作用。

1、播放蔬菜大棚的录象资料,请学生谈观后感受。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请家里搞农业的同学说说科技对自家产业的作用。

3、同学们畅谈“你知道的农业中的科技”。

4、教师出示“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文字资料,请学生阅读了解。

四、帮老师解疑

师:

同学们,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丰富的食品、漂亮的服装、舒适的住房、方便的交通以及我们的学习用品,样样都离不开农业?

(我们知道食品与农业有关,可是服装、住房、交通、学习用品与农业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实在不明白,谁能帮帮我?

学生课堂交流解疑。

五、小结

师:

这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农业的巨大作用吧,所以我们要尊重那些从事农业生产以及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人们啊。

同学们自由谈论吃的食物,引导学生明白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农产品,揭示了农业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阅读可初步了解农业,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己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通过谈论,对农业有初步认识,让学生明白农业涵盖的范围广泛。

 

学生结合家里的生活用品来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引入狭义农业和广义农业的概念。

 

让学生看蔬菜大棚的录象资料,让学生明白现代的科技农业。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畅谈科技对农业的影响,让学生明白科技在农业中起到的作用。

学生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现代农业。

 

学生通过本节课所学根据自己对农业的了解帮老师解决疑问,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