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习题精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28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8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习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鲁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习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鲁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习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鲁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习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鲁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习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习题精选.docx

《鲁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习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习题精选.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习题精选.docx

鲁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习题精选

鲁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习题精选

Ø第1题【单选题】

在山东的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

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

①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

②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

③邓世昌为国捐躯

④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Ø第2题【单选题】

下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

一双大手把一根烟枪折为两段。

此雕塑是为了纪念在这里发生的一次轰轰烈烈的反对外国毒品走私的运动。

这一雕塑应该建在()

A、厦门

B、虎门

C、澳门

D、江门

【答案】:

【解析】:

Ø第3题【单选题】

近代西方列强在中国获得下列侵略权益的先后顺序是()

①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②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开放天津为商埠

A、①②④③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答案】:

【解析】:

Ø第4题【单选题】

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获取大量赔款

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答案】:

【解析】:

Ø第5题【单选题】

1895年的中日和约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在()

A、勒索中国巨额赔款,控制中国财政

B、通商深入中国内地,操纵中国市场

C、反映列强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要求

D、协调列强侵华关系,形成宰割同盟

【答案】:

【解析】:

Ø第6题【单选题】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程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答案】:

【解析】:

Ø第7题【单选题】

刘新成、刘北成主编《世界史?

近代卷》中说:

“1840﹣1842年,天朝大国被英国一支数千人的海军舰队接连挫败。

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递最终在战场上见了分晓。

”该材料描述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解析】:

Ø第8题【单选题】

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最早可能出现于_____年。

()

A、1894

B、1895

C、1900

D、1842

【答案】:

【解析】:

Ø第9题【单选题】

提起新疆,我们想到哈密瓜和美丽的伊犁,但在19世纪70年代,如果没有下面哪个人物,这些可能就不属于我们的了,这个人是()

A、李鸿章

B、曾国藩

C、林则徐

D、左宗棠

【答案】:

【解析】:

Ø第10题【单选题】

下列哪一社会现象.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

A、1905年,一位中国商人在北京东交民巷建造住宅

B、1913年的南京街头,一对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热烈握手

C、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厂生产和销售业绩良好

D、1919年6月,《申报》报道了上海工人罢工的情况

【答案】:

【解析】:

Ø第11题【单选题】

“赔款尚有时,割地永不还。

”列强割占领土对近代中国造成了最为严重的影响,其中割占我国领土面积多达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

A、沙俄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答案】:

【解析】:

Ø第12题【单选题】

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

A、禁烟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戊戌变法运动

【答案】:

【解析】:

Ø第13题【单选题】

某班同学排练一幕历史短剧,如图人物出逃西安归来,得知列强没有把自己作为祸首惩办,感激不尽,扮演她的同学说的一句台词是()

A、“斩杀义和团”

B、“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C、“新疆不复,于肢体无伤”

D、“不能接受条约内容”

【答案】:

【解析】:

Ø第14题【单选题】

第一次以条约的方式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答案】:

【解析】:

Ø第15题【单选题】

如图,国际艺术品拍卖巨头佳士得公司在法国巴黎大皇宫拍卖自圆明园掠走、流失海外辗转多年的鼠首和兔首铜像(图5)。

这批国宝的流失与下列历史事件有关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北伐战争

【答案】:

【解析】:

Ø第16题【单选题】

“增开天津为商埠”的条约是()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爱珲条约》

D、《黄埔条约》

【答案】:

【解析】:

Ø第17题【单选题】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

“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这里的两度昆明劫发生在()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

【解析】:

Ø第18题【单选题】

与下图《扯线木偶》创作背景相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解析】:

Ø第19题【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启动,其意义重大。

在上海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肖林看来,这是中国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立足国家战略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更高层次推进改革开放的积极尝试。

——《人民日报:

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引领开放新格局》材料二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有上海,但那是一般化的。

浦东如果像深圳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

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视察上海时的讲话》材料三今日浦东,不断吸引着世界一流竞技选手。

7家国家级要素市场、13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4000多家贸易公司、3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聚集,每年上百次国际性会展,使浦东初步展示出国际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营运管理中心和会展中心的风采。

浦东,以上海市十二分之一的面积和十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全市五分之一的GDP和四分之一的外贸出口o浦东GDP12年增长了18倍,人均GDP从1990年的不足1000美元上升到去年的7700美元。

——《伟大构想变成瑰丽现实——今日浦东走笔》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

当年,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3)上海在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中曾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据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你认为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与近代中国上海的开放有何根本不同?

自贸区的设立将给中国带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

【答案】:

【解析】:

Ø第20题【改错题】

1900年9月,清政府与俄、英、美、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______

【答案】:

【解析】:

Ø第21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

材料三“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夺取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了耻辱的印记。

材料四恩格斯说:

“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材料五

材料六“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庚子联军统帅瓦德西拳乱笔记》

(备注:

庚子是指1900年)

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请你辨析表格中的材料,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中的“绅士”指谁?

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战争中?

恩格斯所说的是哪一国家?

它从中国夺走了多少土地?

请你仔细观察材料五的漫画,判断它的含义是什么。

瓦德西在哪一事件中来到中国?

他的话反映了列强对哪里的抢劫?

这一事件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

【解析】:

Ø第2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义和团,起山东,只因闹中原”。

材料二:

“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

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

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列强共同发起了对中国的那一场战争?

“北京两次被占领”指的是那两次侵略战争?

为什么说“辛丑年里泪盈盈”?

你对“清朝变成洋人挺”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

【解析】:

Ø第23题【材料分析题】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跳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用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以上材料摘自《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请问答:

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请指出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名称。

请概括指出材料三内容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影响。

【答案】:

【解析】:

Ø第24题【材料分析题】

初三某班组织一次活动,主题是《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请你参加。

【步骤一】走进三次科技革命

【步骤二】回顾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的关系

【步骤三】反思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请你列举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交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两例。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走在时代前列的是哪些国家?

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而中国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

英国用他的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步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他们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20世纪初,《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问该条约中什么内容最能体现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近代中国历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

请写出近代化的首次探索运动名称?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的发展。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我国取得了很多成就,请举出一例。

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解析】:

Ø第25题【综合题】

著名高等学府北京大学经历百年,见证中国沧桑,以下是它的一段发展示意图:

请回答:

北大创办于时间点A,它是在哪一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