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地理复习资料精选001 精品.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2258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三地理复习资料精选001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最新高三地理复习资料精选001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最新高三地理复习资料精选001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最新高三地理复习资料精选001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最新高三地理复习资料精选001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三地理复习资料精选001 精品.docx

《最新高三地理复习资料精选001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三地理复习资料精选001 精品.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三地理复习资料精选001 精品.docx

最新高三地理复习资料精选001精品

历届高考试题及解析100题(人文地理)

  试题1

  治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是(   )

A.在受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B.重灾区大规模移民,并不再布局大、中型企业

C.在中、下游修建蓄洪水库  

D.在下游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

  解题思路 该题考查考生对治理淮河问题了解的程度,它要求考生了解淮河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以及治理取得的基本成就。

当年的题目是“不定项”选择题,所以该题具有中等的难度。

但是,由于选项的表述应与题干的表述相吻合,故从它们的逻辑关系上也可以作出选择。

  答案:

D

  试题2

  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种子公司、运输公司均属于(   )

A.生产区域专业化  B.农业生产机械化  

C.生产过程专业化  D.农业生产商品化

  解题思路该题考查考年对社会上新出现的农业方式的变化的理解程试,属于人文地理的基本问题,作为考试试题则属于简单的问题。

  答案:

C

  试题3下列四组中,全部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A.核电、焦炭、水能、煤气   B.水电、蒸气、汽油、煤气

  C.水电、焦炭、炼油、天然气  D.火电、沼气、蒸气、风能

  解题思路 能源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日常大量接触的能源,哪些是一次能源,哪些是二次能源,是否有正确的理解。

  答案:

B

  试题4

  读所给城市平面图(图2-2-1)。

根据工业布局原理,各工业区的布局相对合理的是(   )

  A.①微电子工业 ②纺织工业 ③食品工业  ④化学工业

  B.①纺织工业  ②化学工业 ③食品工业  ④微电子工业

  C.①食品工业  ②化学工业 ③微电子工业 ④纺织工业

  D.①食品工业  ②纺织工业 ③化学工业  ④微电子工业

  解题思路 该题考查考生对工业布局常识和城市环境问题了解的情况,以及进行逻辑推理判断的能力。

在“不定项”选择题的大背景下,该题是明显的单项选择题,在当年也属于比较容易的题目。

  答案:

D

  试题5

  下列四地的工业布局属临海型的是(   )

A.匹兹堡  B.伯明翰(英国)  

C.福山  D.硅谷

  解题思路 题目采用了正向选择比较难、排除不可选项比较容易的方案,目的在于:

其一,,扩大知识的覆盖面;其二,适度增加题目的难度。

题目中的匹兹堡、英国伯明翰都是典型的煤铁复合体型工业,硅谷则是代表性的临空型工业。

剩下的就是正确选项。

  答案:

C

  试题6

  核电站的特点是(   )

A.核燃料的运输量小  B.核电站的运转费用高  

C.建设核电站的投资多  D.建设核电站的周期长

  解题思路 该题的目的在于通过考试,进一步强化考生对核电站的认识。

在“不定项”选择题的背景下,该题有较大的难度。

  答案:

B

  试题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口国内迁移的主要趋势是(   )

  A.从北部向墨西哥湾沿岸  B.从西北部向大西洋沿岸

  C.从大西洋沿岸北段向太平洋沿岸南段  D.从阿拉斯加向五大湖附近

  解题思路该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人口的国内迁移趋势的认识。

美国是这种迁移的有代表性的国家,其人口从发达的工业区,向生存优越的区域迁移。

  答案:

C

  试题8

  根据海外市场的需要,闽南三角地区建立了农业出口商品基地,不属于那里的主要产品有(  )

  A.木材  B.蔬菜  C.花卉  D.水果

  解题思路 适应市场需求,发展农业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变化,也是农业部分教学的重点。

该题考查考生对这种转变的认识情况。

  答案:

A

  试题9

  分析下面各城市工业产值和结构示意图(图2-2-2),下面四组选项中,地名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武汉、济南、自贡、太原  B.唐山、十堰、兰洲、攀枝花

  C.鞍山、丹东、吉林、铜陵  D.包头、西安、大庆、本溪

  解题思路 该题的目的在于通过考试,检查考生对城市业结构,以及我国主要城市产业结构类型的理解和了解程度。

由于选择的城市较多,题目有较大的难度。

  答案:

C

  试题10

  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向珠江三角洲转移的原因是(   )

A.珠江三角洲的劳动生产率高于香港  

B.珠江三角洲的地租地价高于香港

C.珠江三角洲的工资水平低于香港  

D.球江三角洲是国内主要经经济特区之一

  解题思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大量的产业转移的情况。

该题就是检查考生对这种产生转移现象原因的理解程度。

地价便宜和劳动力成本低廉,是导致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答案:

C

  试题11

  分析下列城市工业产值结构示意图(图2-2-3),图序与地名排序相符的是(   )

  A.大同、宜昌、珠海、唐山、  B.大同、宜昌、唐山、珠海

  C.宜昌、大同、珠海、唐山  D.宜昌、大同、唐山、珠海

  解题思路 大同和宜昌两个城市产业结构的特征和差异非常明显,很容易判断。

因此,全题的关键就集中到了唐山和珠海的差异上。

珠海为新兴的特区,城市面积小,没有传统的工业。

所以,其产业构成中没有煤炭、电力、钢铁等传统的工业类型。

  答案:

C

  试题12

  分析图2-2-4,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造纸厂由①搬迁到②,MN段铁路由③改线到④

  B.造纸厂由①搬迁到⑦,MN段铁路仍保留在③的位置

  C.①、⑥、⑦分别规划为商业区、科研文教区和纺织工业区

  D.②、⑤、⑥分别规划为工业区、科研文教区和商业区

  解题思路 在A、B两个选项中,铁路运输为陆地运输的动脉,但是对城市居民生活来说则一种较强的噪声污染,故在城市的改造中,将铁路线由城市中心迁移出去是正确的。

  在C、D两个选项中,山前的、位于居民点边缘的⑥区,是规划为商业区,还是规划为科研文教区也较清楚。

  答案:

A

  试题13

  以保护环境和垃圾资源化为目的,将城市垃圾进行分类,属于同一类的是(   )

A.玻璃瓶、塑料袋  B.废铜烂铁、破布料  

C.旧报纸、易拉罐  D.烂菜叶、果皮

  解题思路 该题反映的是日常生活琐事中蕴含的大道理:

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以及处理过程中要进行的垃圾分类。

题目本身的难度非常有限。

  答案:

D

  试题14

  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解题思路 该题是考查考生对我国华北地区春旱问题严重性的认识,以及解决春旱问题基本算什么的了解程度。

  答案:

D

  试题15

  关于图2-2-5的错误选项是(   )

A.发电厂的燃料中有炼油厂的废气  

B.该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C.水资源的消耗增加

D.该模式既有利可图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解题思路 该题给出了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充分利用资源发展生产的模式。

考题为了让考生了解这种生产模式的优点,所以选择了专选错误选项的方式进行考核。

  该题的错误选项是C。

  试题16

  1996年,美国、俄罗斯、巴西的人口数分别为2.7亿、1.5亿和1.6亿,平均人口密度值D的排列(   )

A.

  B.

  

C.

  D.

  解题思路世界面积居前列的几个国家的面积约数,是地理的基础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题就是考核考生利用这些基础语言和所给的资料,作出有关人口问题的判断的能力。

  答案:

C

  试题17

  当前世界粮食问题的主要表现有(   )

A.全球粮食产量严重不足  

B.发达国家人均粮食消费量过高,粮食不能自给

C.世界粮食生产的地区分布不均衡  

D.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比较落后

  解题思路 粮食问题和人口问题都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巨大问题。

该题考查考生对粮食问题的根本症结是否了解。

一方面,当今世界总说来,粮食还没有紧张到不够的地步;另一方面,应该了解,世界主要的粮食不足问题是发生在一些发展中国家。

  答案:

C

  试题18

  海尔集团将电冰箱等产品打入欧美市场,并不是依靠(   )

A.企业的全球战略

B.对欧美人消费特点的掌握

C.世界级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理念  

D.自然资源优势和临海的地理位置优势

  解题思路 人文地理的许多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因此要选择出来一个正确答案,其他答案又要具有迷惑性是非常不容易的。

所以该题采取了选择不正确选项的方案。

  答案:

D

  试题19

  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

  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

  解题思路该题的目的在于引起考生对开发西北农业所面临问题的思考,同时考查他们对西北自然条件的了解程度。

  答案:

D

  试题20

  自然保护区名称与主要保护对象相对应的是(   )

  A.鼎湖山-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B.长白山-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C.盐城-红树林生态系统  D.锡林郭勒-绿洲生态系统

  解题思路 该题的目的在于通过考试,进一步强调自然保护式的重要性,同时考查考生对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分布,以及其自然条件的认知程度。

  答案:

B

  试题21

  沿海核电站污染近岸水域,因为它向海洋排放(   )

  A.重金属  B.热水  C.粉尘  D.废气

  解题思路 该题考查的是核电站污染问题,此知识内容是教学中较少提到的。

其目的就是让考生通过排排除不可选项,得到正确选的同时,受到关于环境保护的教育:

人类只要是不恰当地改变了自然环境的本来状态,就都可能造成污染。

该题的正确选项是B,即核电站向水域中排放热水,污染了近岸水域。

  答案:

B

  试题22

  图2-2-6中,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大势的是(   )

  解题思路 由于可以通过读坐标图进行分析来完成,所以该题的难度中等。

关键是要善于从坐标图中进行分析,如城郊的粮食生产不会有“0”起点,蔬菜生产不会完全平稳,近几年蔬菜生产也不是下降的趋势。

有了这些分析,正确答案就一目了然了。

  答案:

B

  试题23

  图2-2-7中各地段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是(   )

A.①村落②林地③耕地  B.①果园②林地③耕地  

C.①耕地②林地③村落  D.①林地②村落③耕地

  解题思路 小区域的土地利用是地理中最贴近生活的内容之一。

该题就是考核考生对这种有直接应用意义的人文地理常识的掌握程度。

  答案:

D

  试题24

  大型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

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径流量  

B.显著增加河流泥沙的下泄量

C.降低库区地下水位  

D.改变径流量的季节分配

  解题思路 该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大型水利工程的定性的了解和认识,是相对容易的题目。

该题与其说是选择正确选项,还不如说是要求考生排除错误选项更为恰当。

  答案:

D

  试题25

  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100000单位,则次级消费者固定的能量大约是(  )

A.10单位  B.100单位  

C.1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