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高中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23490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9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K12高中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配套K12高中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配套K12高中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配套K12高中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配套K12高中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K12高中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docx

《配套K12高中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K12高中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套K12高中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docx

配套K12高中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

高中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

1.学习目标:

通过对数学新课程标准及教材进行分析,帮助中学数学教师了解数学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教学要求,掌握教材的结构及基本内容。

2.内容介绍:

(1)数学新教材的编写思路。

主要分析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介绍课程标准与大纲的异同。

以某些章节为例,说明《新课程标准》中体现的知识与能力要求。

以某些章节为例,说明教材内容、结构的安排。

按“内容与知识结构”、“数学思想方法”、“重点、难点、关键”、“对教材的理解”四个部分教材逐章进行分析。

3.考核或方案:

给出一些思考题,让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写出体会文章。

一、目前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有着普遍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优良传统,强调落实“双基”和培养“三个能力”,使得我国中小学生普遍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这是国际数学教育界所公认的优势。

坚实宽厚的基本知识是良好适应能力的根基,是环境变化中迅速更新知识技能的保障。

素质教育是重基础的教育,越是科技突飞猛进,瞬息万变,越是要重视基础。

基础中所体现的思想具有根本的重要性,从中学会的方法和思想使人的具有迁移性,这为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数学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丰硕成果所证明,有许多经验和成果成为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宝贵财富。

1、数学教学观、教育、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滞后的情况严重

目前,虽然新的教学理论、教学思想、教学观和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由于受升学指挥棒的作用,这些教学观念仍然难以到位,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仍自觉不自觉地沿袭诸如“大运动量”、“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式大多以讲授为主,教学方法手段单一,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学生不是在学数学而是在“听”数学。

2、在教学手段上,依然是“教师主持工作一支粉笔一张嘴”,而极少考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体念以及学习过程中作出的努力。

许多学校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师中远未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

虽然,不少教师对这一提高教学效率的先进手段认可,但基于时间投入等因素拒绝使用或“我就用我的传统教学法,升学考试时见高低!

”。

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成了“作秀”的工具。

大多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包括“言灌”和“目灌”),学生则是“容器式”的学习方式。

启发性讲授,学生有意义地接受,本是我国传统教学的精彩之处,但不少教师将次下降为“填空式的问答”,所谓“边讲边问,小步快进”,其实“讲是为了灌输知识,问是看学生收到了没有”。

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特别是合作学习的机会。

(目前,数学教学新模式层出不穷,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地运用于数学教学中,数学教育新观点不断出现,特别是建构主义的教育观点,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思潮不断涌现。

这一切无不影响着数学教育,要求对数学教育进行改革尤其是对数学课程进行改革)

3、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选修课变成了以应试为目标的必修课的延伸,课外活动难以展开,原本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发展个性特长的想法并未实现。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锐减,许多学生跌入了数学学习的低谷。

究其原因是这些学生由于学不懂或碰到的困难长期无法解决,这又反过来影响了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产生兴趣与学不懂之间的恶性循环。

4、由于受升学压力的影响,目前我国中学数学缺少新的内容,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与很多国家比,我国的数学教学内容是最老的。

在现行教学大纲的必学、必选内容中,除集合思想有所渗透外,都是传统内容(在其他国家课本里占有重要地位的概率、导数与微积分等只列为任何考试均不作要求的选学内容)。

而向量、矩阵、统计等有用的内容,连任选内容也未列入,学习的知识面窄。

就目前数学课本里的内容,就比我国1956年、1963年、1968年制定的大纲中的内容都少(比1963年大纲中少了高次方程、概率、行列式等内容),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少的。

由于窄,就“深挖洞”,所以使狭窄的教学内容偏难、偏深,具有一定弹性的课程结构也并未落实(1990年以来要求各校实行必修、选修、活动课三大板块的课程结构)。

课堂教学应试为主,主要表现:

教学目标定位偏低——巩固知识熟练技能

教学内容肤浅狭窄——已知知识浮于浅表,局限课本固守单科

教学过程预设过多——严密周到强迫牵制被动跟随

教学方式讲授演绎——教师讲析师生问答

学生活动虚浮异化——有形无实效度不高机械练习

4)从现代教育观点看:

新时代之所以十分强调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是因为集体对每个成员有重要的教育作用(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集体都体现了成员主体的复杂关系,因此不能认为它是个体简单的结合)。

当前的数学教学偏重书本知识和双基训练,缺少对学生学习情感、态度以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

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有学者指出,按照知识的外在程度,新经济时代把知识分为外显部分与内隐部分,它们构成一个冰山模式,前者浮出海面,后者在下托起整个冰山。

后者就是内隐部分,即智慧、情感和态度,它深深地嵌入于实践之中。

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依赖于内隐部分。

只有通过在行动中学习,才能达到培养和提高的目的。

当前数学教育的现状呼唤着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数学课程的诞生。

二、普通高中课程的公众满意度调研报告

(一)对高中教育的关注情况

1.关注程度及原因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对于高中教育的关注程度上,选择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的达到85.3%,只有3.1%的人选择较少关注和基本不关注。

即使在利害关系不高的人群中(非学生家长的企事业人员和公务员),选择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的也达到了69.7%。

为什么高中会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呢?

调查表明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与学习或经有关(占44.9%)、家有高中生(占31.1%)、与工作有关(16.6%)。

2.关注途径

很多人(主要是高中教师和学生)是通过在高中学习或工作了解高中的(占41.2%),此外,相当一部分人把相关报道(占25.6%)和“听别人说”(9.9%)作为关注途径,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通过学校提供信息(15.6%)或其他途径(6.7%)了解高中的。

可见,“学校提供信息”并没有成为社会人士了解高中的主要途径,这可能意味着学校需要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应该主动把相关信息发布给社会。

3.关注内容

总体来说,人们对高中的关注主要集中在高中生的整体素质(48.4%)和高考升学率(39.2%)两个方面。

相对而言,对于师生生活质量(7.4%)和学校规模与硬件(5.0%)的关注程度要低得多。

首先,这一结果对于目前有些地方或学校“过于”扩大学校规模和盲目攀比硬件档次可能是敲了一次警钟;其次是社会对师生生活质量如此欠关注也给大家提了一个醒。

就前两项来说,不同身份、不同利害程度的人,他们关注的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图1)。

无论哪一个群体,对高中生整体素质的关注程度都是比较高的。

低利害社会人士(非学生家长的公务员和企事业人员)对高中生素质的关注程度仅次于教师。

这说明高中教育转型的社会期待开始凸显,素质教育的观念开始受到普遍的认同,这是课程改革的社会基础。

如果有相关条件的支持,升学率很有可能会被逐渐淡化。

从教育工作者来看,关注整体素质的比例最高,而且大大超出关注升学率的比例,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学校并非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只关注升学率,至少教育工作者在观念上已经能够认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比升学率更重要。

如果有适当的外部条件支持,他们会很愿意落实素质教育。

 图1 不同群体对高中教育的关注内容比较(%)

从高中生来看,一方面上大学仍然是其心目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不管是外界的影响还是自身的理想);另一方面学生也迫切希望在高中教育阶段以及以后的人生中得到全面的发展,能够具备较高的整体素质。

另外,我们可以看出,农业人员和高中生对升学率的关注超过了对整体素质的关注,很可能因为考大学与家长(农业人员全部来自学生家长)和高中生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这也是课程改革所不能回避的重要现实问题。

(二)对高中课程实施背景因素的满意度

本次调查,对影响课程实施背景因素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国家有关高中的课程政策、地方对高中的支持、社会舆论导向、高考招生制度等方面。

1.对国家政策、地方支持和舆论导向的满意度

数据显示,社会对国家有关高中的课程政策、地方对高中的支持及舆论导向都是倾向于满意的(见表1)。

表1社会对课程实施背景因素的满意度

 

很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很不满意

未注意

国家政策

4.8%

31.4%

44.4%

11.2%

4.4%

3.4%

地方支持

6.0%

34.4%

41.1%

10.3%

3.7%

4.4%

舆论导向

3.8%

25.9%

45.2%

14.8%

3.4%

6.3%

高考

3.4%

20.2%

36.3%

20.9%

16.4%

2.5%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国家高中课程政策、当地政府对高中的支持、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等方面(特别是前两项),满意率要远高于不满意率。

或许这正是得益于政策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地方付出的努力。

而舆论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成分。

我们认为,这些都是课程实施得以成功的必要的外部环境。

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比较,我们发现,在“国家有关高中的课程政策”方面,高中生的不满意率要高于教育工作者和社会人士,而在“当地政府对高中的支持”和“社会舆论对高中课程的正确导向”等问题上,教育工作者的不满意率要高于高中生和社会人士(见图2)。

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三者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了解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这些问题对他们的影响是不同的。

具体来说,政策在某些方面可能对高中学生的影响更直接,因而学生希望政策更加有利于他们;而地方政府和舆论导向则可能让教育工作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外来的压力。

无论是何种原因,都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图2不同群体对高中课程实施背景因素的不满意率比较(%)

2.对高考招生制度的满意度

就“高考招生制度”而言,37.2%的人选择不满意或很不满意,36.5%的人选择一般,23.6%的人选择满意或很满意。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三个群体中,高中学生对高考招生制度不满意率最高;高中生和社会人士对高考招生制度的不满意率要明显高于对其他因素的不满意率。

这说明,一方面高考仍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另一方面,高考招生制度本身还存在许多不足。

在开放题中,答卷者认为,学了十几年,结果只以一次考试来进行评定,这不尽合理,能力、道德、修养等素质往往难以得到科学、合理的评价。

另外,许多学生还提出了高考制度运作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公开等许多问题。

(三)对高中课程实施基本条件的满意度

本次调查,对影响课程实施条件因素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教师专业水平、学校资源充足与利用程度、课程的实用性、时代性、选择性和灵活性等方面。

1.教师专业水平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对教师专业水平感到满意或很满意的人达到50.3%,认为一般的占38.9%,只有9.3%的人对此感到不满意或很不满意。

看来,高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社会较高的认可。

但值得注意的是,19-24岁的样本(这部分人群主要是高中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或其他社会人士)不满意率达到20.4%,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样本。

这暗示了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从开放题来看,部分教师也认为有必要进修,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他们还认为自己所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很有限,不利于课堂教学,在专业技术上需要培训和提高。

2.高中课程资源状况及其利用

在“学校现有资源的充足程度”这一问题上,回答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有27.0%,回答一般的占41.1%,回答满意或很满意的占2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