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比较》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69464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日文化比较》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日文化比较》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日文化比较》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日文化比较》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日文化比较》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日文化比较》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中日文化比较》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日文化比较》课程教学大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日文化比较》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中日文化比较》课程教学大纲

《中日文化比较》课程教学大纲

『中日文化比較』科目教育計画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16053902

课程名称:

中日文化比较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学时:

32

学  分:

2

适用对象:

日语专业

考核方式:

考查

先修课程:

高级日语I、日本概况、日本文学

科目基本内容

科目番号:

16053902

科目名称:

中日文化比較

科目区分:

専攻選修課

授業時間数:

32

科目単位数:

2

適用対象:

日本語科

試験方法:

試験

先修科目:

高級日語I、日本概況、日本文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中日文化比较”课程定位为选修课,是一门文化素养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中日文化现象对比、中日两国国民性格比较、中日语言与文化的对比、跨文化交际及文化冲突案例分析、中日两国国民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交际特点等两种不同文化的多个领域,探其根源,感知日本文化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本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过程中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同时兼备中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

科目紹介

  日文紹介

「中日比較文化」は日本語科の3年次選択科目 として、幅広い知識と比較文化の視点を養うことを目指す。

本カリキュラムでは、社会や世界との関わりの中で、他者と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を行う力を育成する観点から、中日文化を主たる対象として、中国語・日本語やその背景にある文化の多様性、及び異文化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の現状と課題について学ぶ。

また、日本文化と中国文化の中から文化対照比較、国民性比較、言葉と文化の比較、異文化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及び摩擦例、中日国民の思考様式・行動規範等具体的な題材を取り上げ、それらの比較を通し、中国文化を客観的に観る判断力を養い、自文化についての知見を深め、誇りを持ち、言語力を鍛え視野を広げるとともに、「民族への自信」「文化への自信」を付けさせることを目指す。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中日文化比较”课程是日语专业本科选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课堂讲授、分组讨论、学生口头汇报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旨在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理解中日文化,在实际交往中克服文化障碍,以减少甚至避免可能遇到的文化摩擦。

在教学中将中日文化知识、思政元素进行全方位融合,以日语为前提,以“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情怀”思政元素为核心,在课堂上重点培育学生的思想品德,培育“爱国”“富强”“友善”“和谐”“法治”“诚信”“平等”“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立德树人。

在提高学生日语专业水平的同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树立大局观,长远观,培养主人翁意识。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以中日语言差异比较、思维方式、道歉文化、寒暄文化、社交方式、留学生文化适应、审美观、匠人精神、年轻人的婚姻观、大学生的职业观等多领域重点热点问题为教学内容,兼顾日语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及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的培养,使其树立爱国精神,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中,通过辩证分析教学对象中体现的中日文化的异同和其所反映的民族特性,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日友好交流,帮助其开阔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世界公民意识,认识自身作为外语人才所应肩负的促进两国交流和弘扬中国文化的责任。

第1回 コースの紹介と講義の概要

(一)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教学主题、目标、教学方法及课程内容介绍,课程成绩统计方式、跨

文化摩擦案例等。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跨文化交际、文化冲突

(二)教学要求

了解课程进度及每单元的内容安排,认识中日文化存在大量异同点。

(三)思考与实践

1.在日常生活中,思考整理曾经遇到过哪些中日文化摩擦的案例?

2.文化摩擦除了负面影响以外,是否有正面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授课、课堂讨论、学生互相点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

第2回 日本文化と日本人の特徴 

(一)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结合课堂讲解及案例分析,了解和掌握日本文化与日本人的主要特征。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文化;跨文化交际;集团主义;谦虚有礼;委婉暧昧;以心传心;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日本文化中的集体意识特点,分析与中国文化中的异同点。

2.掌握日本人谦虚有礼、委婉暧昧、避争求和、内外有别、以心传心

等国民性特点。

(三)思考与实践

1.思考在对话交流中中国人的视线交流与日本人有哪些不同。

2.搜集整理中国人在拒绝对方请求时使用频率较高的措辞。

3.简单评述“学好外语就可以顺利开展跨文化交际”这个观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授课、课堂讨论、学生互相点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

    

第3回 中日言語表現の違い及び文化的背景

(一)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中日语言表达中的异同点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自我抑制;模糊表达;自我本位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日语中所蕴含的日本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模式等。

2.了解汉语与日语在语言结构、语言意识、行为者意识等方面的

不同点,掌握不同语言表达方式后所包含的文化背景。

(三)思考与实践

1.在与日本人的交流中,有哪些出现了文化冲突的场景?

原因是什

么?

2.在表达请求时,中日两国人的语言表达有哪些异同点?

3.“日本人说话轻言细语,声音很小”,可否将这个看法用于不同的日本人个体身上和所有场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授课、课堂讨论、学生互相点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

   

第4回 中国人と日本人の思考様式

(一)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中国人与日本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异同点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1)民族性与思维方式

2)敬语与思维方式

3)语言的明确性与思维方式

4)客观性表达与主观性表达

(二)教学要求

结合案例分析,掌握中国人和日本人在语言表达及思维方式方面的不同点。

(三)思考与实践

1.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举出感到文化冲击的例子,论述一下你所认识的

文化背景的不同之处。

2.搜集整理在教材、影视剧等中,遇到了哪些中国人与日本人思维方式不同而出现的不同表达方式。

3.如何看待“文化差异越大,交流困难越大”的观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授课、课堂讨论、学生互相点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

     

第5回 言葉と文化①認知スタンス・挨拶 

(一)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中国人与日本人在语言交流中的认知模式、寒暄语及相关的文化背景。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1)两国人交流中认知模式的异同点。

2)中日文中寒暄语的分类、用法特征。

3)两国人的社交习惯差异。

(二)教学要求

结合案例分析,熟悉两国人在语言交流中的认知模式、寒暄语的异同

点及所蕴含的文化因素。

(三)思考与实践

1.人们在寒暄时,有必要选择与此场景符合的寒暄言语行为,思考中

日两国有何各自的使用特征?

2.请用「どうも」解释日语语言表达的“暧昧性”特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授课、课堂讨论、学生互相点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

  

第6回 言葉と文化②配慮・謝罪表現

(一)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中日文中的得体表达、道歉言语行为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1)得体表达的定义及具体案例

2)日语中得体表达的多样性特质。

3)日语中的道歉言语行为。

(二)教学要求

1)学习掌握日语中的得体表达;

2)结合案例,掌握日语中的道歉与汉语的道歉的区别。

(三)思考与实践

1.日语中还有哪些得体表达形式,与汉语的用法有哪些不同?

2.举例说明日语如何根据对话参与者的人际关系及场合等区分使用得

体表达。

3.思考如何恰当地实施道歉行为才能为听话人所接受。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授课、课堂讨论、学生互相点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

                         

第7回 中日の会話スタイル

(一)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中国人与日本人交流方式的异同点。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1)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

2)中国人与日本人的语言交流特点。

3)高文化语境

(二)教学要求

学习掌握中国人与日本人的语言交流特点

(三)思考与实践

1.相同的手势对于不同的文化来说可能有各种理解,举例说明中日两国在这方面的不同点。

2.对于微笑的表情的使用,中国人和日本人有哪些不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授课、课堂讨论、学生互相点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

第8回 中日の対人関係 

(一)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中国人与日本人的人际交往形式的特点、交友方式的差异。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1)日本人对中国人的人际交往方式的误解

2)日本人内外有别的交友方式

3)中国人对日本人的人际交往方式的误解

4)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

(二)教学要求

通过案例分析,学习掌握如何建立、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思考与实践

1)思考在某一场面中如何恰如其分地应对对方。

2)中国人在维持良好人际关系方面还有哪些方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授课、课堂讨论、学生互相点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

第9回 中国人留学生の日本文化適応

(一)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学习、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文化摩擦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1)如何减少甚至消除文化摩擦

2)中国留学生在与日本人交际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

(二)教学要求

学习和掌握中国留学生遇到这些文化摩擦的原因及解决的方式。

(三)思考与实践

1.中国人和日本人对朋友有哪些不同看法?

2.到日本料理店吃寿司,店方拒绝打包客人打包带走吃不了的寿司,而是选择扣除所剩寿司的钱,理由是要客人的饮食安全负责,如何看待这种“日本式负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授课、课堂讨论、学生互相点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

第10回 中日の美意識

(一)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中国人和日本人审美观的异同点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1)美的定义

2)樱花与日本人

3)梅花与中国人

4)耻感文化

5)审美观的暧昧性

6)日式残缺美与中式圆满美

(二)教学要求

学习掌握中国人与日本人在审美观方面的异同点

(三)思考与实践

1.你认为结局不完美的日本文学作品和电影多吗?

为什么?

2.日本人的化妆文化是基于什么审美观?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授课、课堂讨论、学生互相点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

第11回 中国の「匠の精神」&日本の職人気質

(一)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中国的匠人精神与日本的匠人精神的异同点、各自的特征。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1)匠人精神

2)新匠人与传统匠人的区别

3)中日匠人精神的差异

(二)教学要求

1.了解中日两国匠人精神的内涵意义

2.学习掌握中日匠人精神的特点及具体体现

(三)思考与实践

1.中国匠人精神有哪些创新?

2.日本具有什么样的匠人文化?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授课、课堂讨论、学生互相点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

第12回 中日の結婚観

(一)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中国人与日本人的婚姻观,包括结婚观、离婚状况及少子化问题。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1)中日两国未婚、晚婚的现状及发展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