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讲义04说理散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21676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04说理散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04说理散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04说理散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04说理散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04说理散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04说理散文.docx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04说理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讲义04说理散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04说理散文.docx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04说理散文

第六章說理散文

第一節概說

<一>孔子與《論語》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

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家世】

孔子的遠祖是宋國貴族,殷王室的後裔。

周武王滅殷後,封殷宗室微子啟于宋。

由微子經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傳至泯公共。

泯公長子弗父何讓國于其弟鮒祀。

弗父何為卿。

孔子先祖遂由諸候家轉為公卿之家。

弗父何之曾孫正考父,連續輔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為上卿,以謙恭著稱於世。

孔子六祖孔父嘉繼任宋大司馬。

按周禮制,大夫不得祖諸候,“五世親盡,別為公候”,故其後代以孔為氏。

後宋太宰華父督作亂,弑宋殤公,殺孔父嘉。

其後代避難奔魯(孔氏為魯國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為士。

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魯防邑宰。

祖父伯夏的事蹟無考。

父親名紇,字叔,又稱叔梁紇,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稱。

叔梁紇先娶施氏,無子,其妾生男,病足,複娶顏徵在,生孔子。

【生平】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記·孔子世家》所記為魯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記》未記,按《谷梁傳》所記“十月庚子孔子生”。

換算為當今之西曆應為西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魯國。

魯國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對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禮樂之邦”之稱。

魯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吳公子季劄觀樂於魯,歎為觀止。

魯昭公二年(前540年)晉大夫韓宣子訪魯,觀書後讚歎“周禮盡在魯矣!

”魯國文化傳統與當時學術下移的形勢對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衰落。

他曾說過:

“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年輕時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廩)與“乘田”(管放牧牛羊)。

雖然生活貧苦,孔子十五歲即“志於學”。

他善於取法他人,曾說:

“三人行,必有吾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他學無常師,好學不厭,鄉人也贊他“博學”。

孔子“三十而立”,並開始授徒講學。

凡帶上一點“束修”的,都收為學生。

如顏路、曾點、子路、伯牛、冉有、子貢、顏淵等,是較早的一批弟子。

連魯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來學禮,可見孔子辦學已名聞遐邇。

私學的創設,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進一步促進了學術文化的下移。

魯國自宣公以後,政權操在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手中。

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魯君的兵符軍權。

孔了曾對季氏“八佾舞於庭”的僭越行為表示憤慨。

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魯國內亂,孔子離魯至齊。

齊景公向孔子問政,孔子說: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又說:

“政在節財。

”齊政權操在大夫陳氏,景公雖悅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齊不得志,遂又返魯,“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從遠方來求學的,幾乎遍及各諸候國。

其時魯政權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於其家臣陽貨。

孔子不滿這種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執國命”的狀況,不願出仕。

他說: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魯定公九年(前501年)陽貨被逐,孔子才見用於魯,被任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歲。

“行之一年,四方則之”。

遂由中都宰遷司空,再升為大司寇。

魯定公十年(前500年)齊魯夾穀之會,魯由孔子相禮。

孔子認為“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早有防範,使齊君想用武力劫持魯君之預謀未能得逞,並運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齊侵佔的鄆、灌、龜陰之田。

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為加強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提出“墮三都”的計畫,並通過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實施。

由於孔子利用了三桓與其家臣的矛盾,季孫氏、叔孫氏同意各自毀掉了費邑與後邑。

但孟孫氏被家臣公斂處父所煽動而反對墮成邑。

定公圍之不克。

孔子計畫受挫。

孔子仕魯,齊人聞而懼,恐魯強而並己,乃饋女樂於魯定公與季桓子。

季桓子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

孔子政治抱負難以施展,遂帶領顏回、子路、子貢、冉有等十余弟子離開“父母之邦”,開始了長達十四年之久的周遊列國的顛沛流離生涯。

是年孔子已五十五歲。

先至衛國,始受衛靈公禮遇,後又受監視,恐獲罪,將適於陳。

過匡地,被圍困五天。

解圍後原欲過蒲至晉,因晉內亂而未往,只得又返衛。

曾見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

衛靈公怠於政,不用孔子。

孔子說:

“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

”後衛國內亂,孔子離衛經曹至宋。

宋司馬桓魁欲殺孔子,孔子微服過宋經鄭至陳,是年孔子六十歲。

其後孔子往返陳蔡多次,曾“厄于陳蔡之間”。

據《史記》記載:

因楚昭王來聘孔子,陳、蔡大夫圍孔子,致使絕糧七日。

解圍後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

衛出公欲用孔子。

孔子答子路問曰,為政必以“正名”為先。

返衛後,孔子雖受“養賢”之禮遇,但仍不見用。

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歸魯,率軍在郎戰勝齊軍。

季康子派人以幣迎孔子。

孔子遂歸魯,時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歸魯後,魯人尊以“國老”,初魯哀公與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詢,但終不被重用。

孔子晚年致力於整理文獻和繼續從事教育。

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魯城北泗水之上。

【關於《論語》】

《論語》是名列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首的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書于戰國初期。

因秦始皇焚書坑儒,到西漢時期僅有口頭傳授及從孔子住宅夾壁中所得的本子,計有:

魯人口頭傳授的《魯論語》20篇,齊人口頭傳授的《齊論語》22篇,從孔子住宅夾壁中發現的《古論語》21篇。

西漢末年,帝師張禹精治《論語》,並根據《魯論語》,參照《齊論語》,另成一論,稱為《張侯論》。

東漢末年,鄭玄以《張侯論》為依據,參考《齊論語》、《古論語》,作《論語注》,是為今本《論語》。

《齊論語》、《古論語》不久亡佚。

現存《論語》共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

 

《論語》作為孔子及門人的言行集,內容十分廣泛,多半涉及人類社會生活問題,對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及道德行為起到過重大影響。

直到近代新文化運動之前,約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一直是中國人的初學必讀之書。

 

“五四”運動以後,《論語》作為封建文化的象徵被列為批判否定的物件,爾後雖有新儒學的研究與萌生,但在中國民主革命的大背景下,儒家文化在中國並未形成新的氣候。

然而,嚴峻的事實是,一個新型的社會,特別是當它步入正常發展軌道的時候,不能不對自己的民族精神及傳統文化進行重新反思,這是任何一個社會在其自身發展過程中所不能忽視的重要環節。

特別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們重新認識,重新探索。

這使我想到人類的共性與個性,文化的共性與個性,民族文化的辯證否定本性。

一、關於君子人格的塑造 

《論語》許多篇幅談及君子,但這裏的君子是一個廣義概念,重在強調一種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個不同于平凡的人。

為實現這一目的,《論語》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標準及道德修養要求。

 

其一,“君子不器”。

孔子認為作為君子必須具備多種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樣,而應“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衛靈公》)也就是說,君子應以道義作為做人的根本,按禮儀來實行,用謙遜來表達它,用忠誠來完成它,否則就談不上君子。

 

其二,君子要重視自我修養。

孔子曰: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裏仁》)在孔子看來,作為君子就必須重視仁德修養,不論在任何條件下,都不能離開仁德。

同時曾子認為,君子重視仁德修養還必須注意三個方面的規範:

一是“動容貌,斯遠暴慢矣”;二是“正顏色,斯近信矣”;三是,“出辭氣,斯遠鄙倍矣”(《泰伯》)。

也就是說,君子要嚴肅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臉色,注意自己的言辭。

只有這樣才能使人對你尊敬,信任,溫和。

同時,孔子還認為“君子泰而不驕”(《子路》);“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党”(《衛靈公》);“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亡不已知也。

”“君子疾得世而名不稱焉。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衛靈公》)即作為君子應心境安寧而不傲慢,態度莊重而不與人爭吵,能合群而不結黨營私;君子要重視提高自己,在有生之年對社會多做貢獻。

只有這樣才能稱得上君子的修養。

 

其三,君子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

孔子認為,君子除了自我修養,還要重視用“戒、畏、思”幾項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孔子曰:

“君子有三戒:

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君子有九思:

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季氏》)這些思想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對君子的要求,概括起來有三點:

一是要隨時注意戒除個人的欲念;二是處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無忌憚;三是認真處理,隨時嚴格要求自己。

 

其四,君子要重義避利,追求道義。

孔子認為,君子和小人之間的差別還在於具有不同的生活態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

他認為,“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

”(《裏仁》)“君子謀道不謀食。

”“君子憂道不憂貧。

”(《衛靈公》)“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裏仁》)也就是說,作為君子只有重視道義,追求道義,才能與小人區別,才能真正體現君子的精神。

同時,孔子還認為,君子必須言行一致,表裏如一,即所謂: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於行。

”(《裏仁)“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為政》) 

二、關於學習的態度、方法

《論語》中關於學習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鑒。

這些思想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關於學習的態度。

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

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雍也》)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

其次,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

(《述而》)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

第三,專心致志,知難而進。

孔子曰: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裏仁》)讀書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志,不要為世俗所累。

同時,他還認為追求學問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要敢於知難而進,“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雍也》)針對冉求在學習問題上認為自己能力不夠的思想,孔子認為所謂能力不夠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來,你現在以能力不夠劃地自限,實際上是沒有堅持到底的緣故。

在這裏孔子勉勵冉求要知難而進,只有這樣才能得道。

事實上孔子自己就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人(《述而》)。

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

孔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這說明學無常師,作為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同時,孔子提倡和讚揚“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裏仁》)體現了孔子嚴謹的治學態度。

 

其二,關於學習的方法。

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談中多處提及學習方法問題,最著名的莫過於“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而》)“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為政》)與此同時,孔子還特別強調學思結合,勇於實踐。

他說: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為政》)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疲殆。

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鑽研思考相結合,不能偏廢。

另外,孔子還非常重視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對一知半解,淺嘗輒止。

 

【參考资料】

論語譯註.楊伯峻.中华书局.2004.

論語集釋.程樹德.中華書局.1990.

<二>老子其人其書

郭店《老子》出土面世以前,關於“老子其人其書”的討論,任繼愈先生的《老子新譯·緒論》歸納為三派意見:

第一派認為老子與孔子同時,今本《老子》一書是老聃遺說的發揮,並非老聃的原創思想。

馬敘倫、張煦、唐蘭、郭沫若、呂振羽、高亨等最早提出這種意見。

第二派認為老子是戰國時人,今本《老子》一書出於戰國之世。

清代的汪中,近現代的梁啟超、馮友蘭、範文瀾、羅根澤、侯外廬、楊榮國等最早提出這種意見。

第三派認為今本《老子》一書“非一人之言,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