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pdf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219582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15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pdf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pdf(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pdf

20132013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教育学部分一、选择题:

112小题。

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把儿童比作太阳,强调教育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杜威【答案】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儿童中心论”的提出者。

【应试指导】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认为学校教育要“从儿童不变的本能、自发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自身的活动为教育过程的中心”。

他把儿童比作太阳,认为一切的教育措施都应该围绕这个太阳转,这就是著名的“儿童中心论”。

2.德国的狄尔泰等人倡导用理解与解释的方法研究教育,主张通过“陶冶”和“唤醒”来培养儿童的完整人格。

这种观点属于哪种理论派别()。

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批判教育学D.合作教育学【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文化教育学的观点。

【应试指导】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

文化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有:

(1)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2)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3)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思辨的方法,也不能采用实验的方法,而只能采用理解和解释的方法;(4)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陶;台”。

3.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使新生一代适应现有的生产力B.使新生一代适应现有的生产关系C.使新生一代接受现有的主流文化D.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答案】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育的本质属性。

【应试指导】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和作用,促使其发展的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我国近代,“教育救国”的口号曾不绝于耳,但“唤来唤去还是一句空话”。

这是由于()。

A.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B.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起决定作用C.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制约作用【答案】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和作用。

【应试指导】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和作用巨大,但是不能起决定作用。

实践证明,离开革命,“教育救国”的口号只能是一句空话。

一个新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实现,教育的作用不能夸大到代替社会革命的程度。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和可能的是()。

A.农业生产的发展B.手工业生产的进步C.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出现D.人工智能化生产的普及【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应试指导】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

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6.不同性质和发展水平国家的学制,在入学年龄、学段划分等方面有较高的一致性。

这说明学制建立必须依据()。

A.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D.民族文化传统【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学制建立的依据。

【应试指导】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明显的年龄特征。

因此,在制定学制时,如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与衔接,都必须考虑他们的智力和体力发展水平。

7.学生因为“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现象,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A.复杂性与创造性B.连续性与广延性C.长期性与间接性D.主体性与示范性【答案】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特点。

【应试指导】在一定意义上,教师本身的思想道德、情感意志和知识修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都要明确地做出示范。

“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教师的良好职业道德对学生品德形成起催化和激励作用的写照,说明教师劳动具有主体性和示范性。

8.下列不属于学科课程特点的是()。

A.课程内容开放,主题多元,形式多样B.课程内容按知识的逻辑结构来选择和安排C.重视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D.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答案】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学科课程的特点。

【应试指导】学科课程的特点在于:

它是依据知识的门类分科设置的;它是将人类活动经验加以抽象、概括、分类整理的结果;它往往是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它通常按特定知识领域内在的逻辑体系来组织。

故A项排除。

9.学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表现为学生()。

A.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B.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C.以获得感性认识为主D.以获得实践体验为主【答案】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学校教学的特点。

【应试指导】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间接认识世界。

10.在现代教学改革中,布鲁纳倡导的是()。

A.掌握学习理论B.结构主义教学理论C.合作教学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应试指导】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该理论指出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倡早期学习,倡导广泛应用发现法等。

11.张老师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采用摸底考试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

这种评价属于()。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标准性评价【答案】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诊断性评价。

【应试指导】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

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题干所述的情况就属于诊断性评价。

12.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影响”德育原则是指()。

A.教师教育与家长教育相结合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C.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D.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马卡连柯提出的德育原则。

【应试指导】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影响”德育原则是指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辨析题:

1314小题,每小题6分。

共12分。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

然后说明理由。

13.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课程设置以分科为主。

【答案】错误。

(2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则以分科课程为主。

(4分)14.品德评价法就是通过表扬、奖励等肯定的方式激励学生上进的德育方法。

【答案】不全面或错误。

(2分)品德评价法除了运用表扬和奖励等肯定的手段外,还可采用批评和惩罚等否定的手段来对学生进行德育。

(4分)三、简答题:

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资本主义教育较之于封建教育进行了哪些重大改革?

【答案】

(1)教育目的上,出现了双重培养目标;

(2)教育内容上,增加了大量自然科学的内容;(3)教学方法上,出现了实验、演示、实习等新的教学方法;(4)教学组织形式上,以班级授课制代替了个别教学;(5)第一次提出了义务教育,并建立了相应的国民学校。

【评分说明】每点2分,答对任意四点,即给满分。

16.简述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

(1)个人的一切发展有赖于社会,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3分)

(2)教育除社会目的外无其他目的;(3分)(3)教育的结果只能用社会效益加以衡量,看它为社会贡献了什么。

(2分)17.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素养?

【答案】

(1)政治理论知识;(2分)

(2)学科专业知识;(2分)(3)文化基础知识;(2分)(4)教育科学知识。

(2分)四、论述题:

18小题,15分。

18.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某语文教师对自己两次蛇与庄稼阅读课教学的反思。

第一次我力图突出课文中语言文字的掌握。

我在备课时把“教参”中所提到的字、词、句、段、篇的知识点融合在系列的问题中,然后在课堂上将这些问题一一进行详尽解说,学生们经过整整两个课时的学习,较好地掌握了课文中生字的读、写、用;能够背诵和默写指定的段落;理解蛇与庄稼、猫与苜蓿、吐痰与肺结核的关系。

第二次我在强调语言文字训练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我根据课文三个段落在写作手法、内容上有相似之处的特点,确立了“精讲一段,举一反三”的教学策略。

在第一段体现“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讨论,最后自己试着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

简言之,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自己解决问题。

在课堂上学生大胆地提出了许多问题:

为什么放入蛇庄稼就会丰收;什么是海啸;田鼠怎样糟蹋庄稼整个教学过程也因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而不断调整,我适时地加以点拨指导,通过展示关系图、多媒体课件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在课堂上一一解决了学生们的问题。

接着,我在归纳第一段的学习方法后引导他们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第二、三段,最后总结学习收获。

通过两次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持有的教学理念不同,学生所获得的发展也是不一样的。

问题:

请你结合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这位教师的两次教学加以评析。

【答案】(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不同角度回答)答案一:

用“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对案例进行评析。

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既相互促进和影响,又相互区别。

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需要教师提供和创造。

(5分)该教师第一次教学,未能全面遵循“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他把教学目标仅仅定位于使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果学生虽然掌握了课文中生字的读、写、用;段落的背诵与默写;知道了蛇与庄稼、猫与苜蓿、吐痰与肺结核的关系。

但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其能力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和发展。

(5分)第二次教学,该教师坚持了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的理念,如通过“举一反三”肩发学生思考,引导孩子自己提出问题,自主讨论问题,最后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在A主参与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5分)答案二:

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对案例进行评析。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统一活动过程,是教师领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5分)该教师在第一次教学中,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很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

(5分)第二次教学中,该教师不仅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通过“孩子自己提出问题,自主讨论问题,最后自己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学习,较好地发挥了主体作用。

(5分)【评分说明】考生若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心理学部分五、选择题:

193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具有音乐造诣的人听音乐时会产生相应的视觉。

这种现象属于()。

A.感觉B.知觉C.直觉D.联觉【答案】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联觉的含义。

【应试指导】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联觉”现象。

例如,具有音乐造诣的人听音乐时会产生相应的视觉,这种现象就属于联觉。

20.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B.随意后注意C.不随意注意D.不随意后注意【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引起不随意注意的条件。

【应试指导】不随意注意也称无意注意,它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是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的注意。

21.注意转移比较困难的情况是()。

A.事先有注意转移的信号B.后继的活动吸引力大C.先前的活动吸引力大D.后继的活动意义重大【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应试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