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串知识大全doc 23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207948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9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心理学串知识大全doc 23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基础心理学串知识大全doc 23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基础心理学串知识大全doc 23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基础心理学串知识大全doc 23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基础心理学串知识大全doc 23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心理学串知识大全doc 23页.docx

《基础心理学串知识大全doc 2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心理学串知识大全doc 23页.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心理学串知识大全doc 23页.docx

基础心理学串知识大全doc23页

基础心理学串讲文本

1、意识--是心理发展最高层次。

2、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心理过程--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

人格倾向性--需要和动机;

人格个性的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认知--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想象等心理现象。

*需要--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反映。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中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当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时,这种需要就变成了人的活动动机。

*情绪和情感--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的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能力--是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

*性格--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和人格(个性)。

3、动物心理的发展:

无脊椎动物--感觉;有脊椎动物--知觉;灵长类动物--思维萌芽;人--思维和意识

4、动物心理包括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过程。

5、艾宾浩斯:

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6、孟子主张所有人都是性善,荀子主张所有人都是恶性的。

7、1879年--冯特--科学心理学之父。

(构造)

8、构造心理学--冯特、铁钦纳--内省法;格式塔心理学又叫完形心理学--魏特海默、克勒和科夫卡--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达尔文、詹姆士)--主张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意识的作用和功能--适用功能);行为主义--华生、巴弗洛夫、斯金纳、桑代克--刺激和反应的关系(儿童适合行为疗法,不适合认知);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9、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机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

*神经元的功能:

接受刺激、传递信息、整合信息。

10、外周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11、自主神经--A植物神经,B分交感和副交感,C一般不受意识支配,D与清楚有密切关系。

*交感作用唤醒有机体(紧张),副交感作用维持安静状态(放松)。

12、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

脑--脑干、间脑、小脑、端脑。

13、脑干--延脑、桥脑和中脑。

脑干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14、脑干网状结构调节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和觉醒的神经结构。

15、间脑--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底丘脑。

*丘脑--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

*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

*下丘脑--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

*底丘脑--调节肌张力,使运动能够正常进行。

16、大脑皮层又叫大脑灰质或大脑皮质。

17、大脑半球分四叶:

额(躯体运动-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顶(躯体感觉-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枕(视)、颞(听)。

18、大脑两半球结构对称,功能不对称--单侧化。

19、1860年布洛卡--左半球主管言语的区域叫做布洛卡中枢--言语运动中枢--表达性失语症。

20、斯佩里做了“割裂脑”,证明右利手,左半球言语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

21、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A兴奋和B抑制。

22、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狗;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工具条件)--老鼠;桑代克--猫。

23、条件发射:

望梅止渴--第一信号系统;谈虎色变--第二信号系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第一信号系统。

24、巴甫洛夫四个高级活动的基本规律:

A条件反射的抑制、B扩散和集中、C相互诱导、D动力定型。

25、动力定型--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

26、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7、感受性--感觉器官是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两者成反比。

28、皮肤感觉包括:

A触觉、B温觉、C冷觉和D痛觉;内部感觉:

A运动觉、B平衡觉和C肌体觉(内脏感觉)

29、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降低和提高-暗适应)红光保护暗适应。

30、感觉后像--指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

31、灯灭后留下的形象还是亮的灯,叫正后象;等灭了留下一个黑色灯泡的形象叫负后象;红色负后象是篮绿色,黄色的负后象是蓝色。

32、视觉适宜刺激是波长:

380nm-780nm。

(光波)

33、视细胞层上有:

A锥体细胞(中央窝--明视觉器官)和B杆体细胞(视网膜边缘--暗视觉器官)。

34、

(1)入芝兰之室

(2)暗适应-进入电影院--感觉适应(3)红花绿叶配--感觉对比(4)红颜色想到温暖--联觉

35、颜色混合包括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色光混合是相加的混合、颜料混合是相减的混合;红光+蓝绿光=灰光、黄光+蓝光=灰光、红光+黄光=橙光;黄颜料+蓝颜料=绿颜料、红颜料+黄颜料=橘红颜料

36、色觉异常分为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

有色觉缺陷的人靠(明度)差别分辨颜色的。

37、听觉的适宜刺激是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

(声波)

38、老年人听觉感受性特点:

首先丧失的是高频声音的听觉。

39、声音有A音调(声波的频率决定)、B响度(声波的振幅决定)和C音色(声波的波形决定)三种性质。

40、痛觉器官遍布在全身的所有组织中,痛觉对有机体具有保护的作用;痛觉最难适应;皮肤痛与内脏痛的区别在于:

内脏痛的性质不清、定位不准、具有放射现像。

痛觉具有生物学意义。

41、知觉--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42、知觉特性:

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

43、知觉的整体性--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为一个整体的这种特性。

44、空间知觉包括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知觉。

*距离知觉产生的双眼线索有:

双眼视轴辐合和双眼视差(双眼视差-形成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线索。

45、时间知觉--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46、生物钟--机体内部生理节律性的变化所引起的外部行为的节律性变化。

*生物钟:

A调节人的生理活动、B给人们估计时间提供了依据。

47、运动知觉--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

*似动现象--物体在空间中没有发生位移,却能被知觉为运动。

(电影、霓虹灯、动画)

48、错觉--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49、记忆--A对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B过去的经验都可以储存在大脑中,需要的时候又可以把它们从大脑中提取出来。

50、记忆按内容分为:

形象、情景、情绪、语义、动作记忆。

51、记忆的过程三个环节:

识记、保持、回忆(再现或者再认)。

52、艾宾浩斯用无意义音节做记忆材料,画出了遗忘曲线,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53、表象--A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B在头脑中出现的事物的形象。

54、表象的特征:

A直观形象性、B片断不稳定、C可操作性、D概括性。

55、记忆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56、斯波林将刚看完卡片能保持很短时间的记忆叫瞬时记忆;瞬时记忆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视觉的瞬时记忆叫图象记忆;听觉的瞬时记忆叫声像记忆。

57、瞬时记忆的特点:

(1)、瞬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是A外界刺激物的形象B以感觉后象的形式再感觉通道内登记,因此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2)、瞬时记忆的容量很大9-20比特;(3)、注意到的瞬时记忆中的信息,被转入短时记忆,没有被注意的信息过1秒钟便会消失。

(4)图象记忆保持时间0.25-1秒,声像记忆保持时间1秒,不长于4秒。

58、短时记忆的特点:

(1)、容量有限7+-2;

(2)、语言文字材料多为听觉编码;(3)、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可以被意识到的。

(4)、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机械或者精细复述)可转入长时记忆系统。

(5)保持时间1分钟内。

59、长时记忆的特点:

(1)、容量无限

(2)、有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两类(3)、不会意识到(4)、遗忘:

A自然衰退,B干扰。

干扰:

A前摄抑制和B倒摄抑制两种。

60、系列位置效应--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率发生的影响;系列开头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叫首因效应;系列末尾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又叫近因效应。

61、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A间接的B概括的反映。

62、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A分析与综合、B抽象与概括

63、思维形态分:

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

64、思维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分:

A辅合思维和B发散思维。

65、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

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概念内涵--概念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概念外延--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概念包含的范围。

*概念内涵和外延是相反的关系。

66、人工概念是人工制造的,对自然概念的模拟,与实际有很大的距离。

67、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迁移(正、负)

(2)、原型启发(3)、定势

68、问题解决的策略:

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

69、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A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心理现象;B语言的交际的工具,言语交际的过程;C语言是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表达心理的符号系统。

言语的缺陷不是语言的毛病

70、表达性失语症-言语运动中枢--布洛卡中枢

接受性失语症-言语听觉中枢--威尔尼克中枢

失读症--视觉性言语中枢

失写症--书写性言语中枢

71、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的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72、想象的种类:

无意想象、有意想象。

73、有意想象分:

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幻想、D理想。

74、意识--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外界、内部)。

75、梦出现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梦的特点:

不连续性、不协调性、认知的不确定性。

76、注意--心里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是心理状态,不是心理过程。

77、注意的种类: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78、注意广度又叫注意范围--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79、注意转移--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

80、注意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

81、熟练工种、自拉自唱、边听边写属于注意分配;一手画圆一手画方不属于注意分配。

82、需要--A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B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C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从需要产生的角度把需要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83、动机--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内在心里活动或内部动力。

84、可以激发动机的因素是:

需要、内驱力、情绪、诱因

85、动机的种类:

A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按需要产生根源分(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情趣爱好都是动机)、B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按能否意识到分、C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按内外在需要分

86、马斯洛需要五个层次:

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较低层次又叫缺失性需要,较高层次又叫生长需要。

87、情绪和情感--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和主题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88、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情绪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人和动物都有;情感代表感情的内容,人仅有。

情感通过情绪表现,有更大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

89、情绪情感的功能:

A适应、B动机、C组织、D信号功能

90、詹姆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