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00162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教育学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教育学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教育学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教育学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心理学.docx

《教育学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心理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心理学.docx

教育学心理学

提问者:

wlt830522-童生一级

最佳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两学考试)试题之二(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A.华生B.马斯洛C.霍尔D.杜威

2.心理学属于()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适应现象B.听觉适应C.嗅觉刺激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秒钟。

A.1~2B.20~40C.60~70D.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A.前摄干扰B.倒摄干扰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A.感觉登记B.注意C.组块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

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了。

A.大B.多C.小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A.爬山法B.逆向工作法C.手段—目的分析法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B.卡特尔C.瑟斯顿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

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A.追求利益的倾向B.回避失败的倾向C.回避困难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

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A.热情B.心境C.激情D.应激

1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制

16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A信息传播B人际沟通C人际吸引D人际关系

17.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A否认B文饰C投射D幻想

18.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

这是采用了()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B.补偿C.退行D.转移

1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A.增强B.变化C.成熟D.死亡

2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

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注意的功能有()A.调节功能B.维持功能C.抑制功能D.选择功能E.启动功能

2.知觉的特性包括()A.整体性B.选择性C.恒常性D.间接性E.理解性

3.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A.字词B.人名C.时间D.观念E.怎样骑车

4.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A.难度B.效度C.信度D.标准化E.知名度

5.性向测验用以测量()A.潜在才能B.能力倾向C.性别倾向D.性别态度E.成就

6.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A.选择功能B.激活功能C.指向功能D.调节与维持功能E.集中功能

7.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A.情境性B.激动性C.暂时性D.表浅性E.外显性

8.人格的本质特征有()A.独特性B.稳定性C.综合性D.复杂性E.功能性

9.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A.一般常态心理B.人格障碍心理C.轻度失调心理D.严重病态心理E.精神病

10.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A.横断研究法B.封闭式研究法C.纵向研究法D.开放式研究法E.群体序列研究法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心理学2.意识3.社会知觉4.思维5.流体智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

2.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3.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4.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五、论述题:

1.试述马斯洛的动机理论。

2.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B2C3A4D5A6B7.B8C9.C10C11B12B13B14B15A16B17B18B19B2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BD2.ABCE3.ABCD4.BCD5.AB6.BCD7.ABCDE8.ABCDE9.ACD10.AC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2.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3.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4.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5.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优点:

能收集到被观察者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不足:

(1)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

(2)观察结果难于重复。

(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2.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

(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

(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

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

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3.人格结构包括:

(1)知——情——意系统。

(2)心理状态系统。

(3)人格动力系统。

(4)心理特征系统。

(5)自我调控系统。

关系:

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4.

(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答案要点:

(1)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

匮乏动机是……;成长动机是……。

在成长动机的驱使下,人们愿意承受不确定性、紧张乃至痛苦,以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实现。

(2)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基础是需要层次理论。

①需要的五种层次:

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②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

a.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

b.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动机。

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

2.答案要点:

一、遗忘的原因的两种解释:

(1)消退说:

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

(2)干扰说:

遗忘是由于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它刺激的干扰。

二、影响因素:

不能回忆主要是缺少提取信息的线索。

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因素(条件)

(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

(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3)情绪的作用。

1、结构主义教学论的代表人是美国心理学者(布鲁纳)

2、什么是学校中心工作(教学工作)

3、教学工作包括(备课)(上课)(辅导答疑)(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环节。

4、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它的代表人物是(卡尔罗杰期)

5、合作教育学派,数学理论以(雷先科娃)(沙塔洛夫)(阿莫纳什维利)为代表

6、教师直接备课要写好三个计划是(单元教学进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

7、(上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

8、(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9、三项工作(了解和研究学生,钻研教材)(准备各种教学用具和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0、语言性教学法有(讲授法)(讹诈法)(读书指导法)

1、学生学习结果检查与评价方法(观察)(调查)(考查)(考试)

2、参观与讲解相合我们称其为(现场教学)

3、评价教师的工作质量是人(目标)(过程)(效果)三个方面

4、课堂教学检查与评价的基本内容(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的形式和结构)(教态自主)(教学基本功)

5、现代儿童观与近代相比有新发展,表现在(儿童权利观念)(儿童至上观念)(儿童智能开发观念)

6、最早的学前机构的出现在(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工厂建立幼儿学校)

7、德国教育家(福禄内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8、中学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系统中的具有承上启下特点的并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部分,它的任务是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实施教育。

9、中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不要过早定向)。

10、中学教育一般具有双重任务:

为上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后备力量。

1、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初中阶段的三年属于义务教育

  2、在1993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小学德育纲要》,成为小学德育最重要的政策法规文件。

  3、在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德育大纲》)。

  4、中学生品德评定依据为:

(《中学德育大纲》、《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5、中学智育的目标有:

(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智力目标)。

  6、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7、体育课教学包括(体育基础知识、身体锻炼)两部分。

  8、中学卫生保健工作包括(教学卫生、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疾病防治)四部分。

  9、中学劳动技术教育目的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10、智育的目标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智力目标)。

 1、智、德、美三育提出在(1906)年(王国维)的《论教育之宗旨》;五育提出在(民国时期)。

  2、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它是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之上,对(六到十一二)岁的儿童实施的学校教育。

  3、小学学习的技能主要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人际交往技能)。

转贴于:

教师资格考试_考试大

  4、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5、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6、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描述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和指导实践活动。

  7、注意的功能为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功能。

  8、根据注意的产生和保持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类型。

  9、有意注意是主动的、自觉的注意,是注意的各哦机形式。

10、德国心理学家为解释知觉的整体现象曾经归纳出多种原则,其中主要有接近性、相似性、闭合性和连接性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