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试题与解析一.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19919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试题与解析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试题与解析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试题与解析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试题与解析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试题与解析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试题与解析一.docx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试题与解析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试题与解析一.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试题与解析一.docx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试题与解析一

2019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试题与解析一

单选题

1、某女40岁,月经漏下不止,经血色暗伴有血块已有2月,时见乏力倦怠,舌边尖有瘀点,脉涩,对其应采用的治则是

A祛邪

B扶正

C先祛邪后扶正

D先扶正后祛邪

E扶正和祛邪兼用

 

答案:

C

先祛邪后扶正:

适用于虽然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能耐攻,或同时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则应先祛邪而后扶正。

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证,瘀血不去,则崩漏难止,故应先用活血祛瘀法,然后补血。

单选题

2、维持人体的正常体温,有赖于气的

A推动作用

B气化作用

C温煦作用

D固摄作用

E防御作用

 

答案:

D

本题考查对气的功能的掌握。

脾主统血,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循行于脉内,而不逸出于脉外。

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对于精、血、津液等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以及维护脏腑器官各自位置的相对恒定等作用。

脾主统血的功能主要是依赖于气的固摄作用。

单选题

3、手少阳三焦经循行于

A手阳明大肠经

B足阳明胃经

C手少阴三焦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太阳膀胱经

 

答案:

D

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衔接:

如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端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手厥阴心包经在无名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

足阳明胃经在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交接,足太阳膀胱经在足小趾与足少阴肾经交接,足少阳胆经在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与足厥阴肝经交接。

单选题

4、下列治则中,属正治法的是

A以热治热

B以寒治寒

C塞因塞用

D寒者热之

E通因通用

 

答案:

D

正治:

是指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

逆,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

即通过分析疾病的临床证候,辨明疾病性质的寒热虚实,然后分别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不同方法去治疗。

正治法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相一致的病证。

由于临床上大多数疾病的征象与疾病的性质是相符的,如寒病即见寒象,热病即见热象,虚病即见虚象,实病即见实象,等等,所以,正治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单选题

5、宜另煎的饮片是

A降香

B鹿角霜

C海金沙

D西红花

E紫河车

 

答案:

D

一些贵重中药饮片,为使其成分充分煎出,减少其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引起的损失,需先用另器单独煎煮取汁后,再将渣并入其他群药合煎,然后将前后煎煮的不同药液混匀后分服。

如人参、西洋参、西红花等质地较疏松者,通常需另煎30~40min。

而羚羊角、水牛角等质地坚硬者,则应单独煎煮2~3h。

单选题

6、宜包煎的饮片是

A薄荷

B阿胶

C蒲黄

D鹿角霜

E人参

 

答案:

D

先煎:

矿物、动物骨甲类饮片。

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故应打碎先煎20分钟,方可与其他药物同煎。

如生蛤壳、生龙骨、生龙齿、生紫石英、生寒水石、生石决明、生珍珠母、生瓦楞子、鳖甲、龟甲、鹿角霜、生磁石、生牡蛎、生石膏、生赭石、自然铜等。

单选题

7、真武汤与氢氯噻嗪,能

A含钙、镁、铁等金属离子的中药及中成药

B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亚铁盐类

C山楂、五味子、山茱萸

D碱性较强的中药及中成药

E含碱性成分的中成药

 

答案:

B

含雄黄类的中成药,不能与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及亚铁盐类西药合服,因雄黄所含硫化砷具有氧化还原性,遇上述无机盐类后即生成硫化砷酸盐沉淀物,既阻止西药的吸收,又使含雄黄类的中成药失去原有的疗效,并有导致砷中毒的可能。

单选题

8、诃黎勒的正名是

A金银花、金银藤

B苍术、白术

C砂仁、蔻仁

D刺蒺藜、沙苑子

E青皮、陈皮

 

答案:

E

本组题考查常见中药饮片的并开药名。

其中青陈皮调配应付青皮、陈皮;忍冬花藤调配应付金银花、金银藤;苍白术调配应付苍术、白术;潼白蒺藜调配应付刺蒺藜、沙苑子。

单选题

9、大腹子的正名是

A马钱子

B豆蔻

C海金沙

D砂仁

E槟榔

 

答案:

E

槟榔:

别名大腹子

单选题

10、治疗着痹宜首选

A左归丸加减

B防风汤加减

C养血荣筋汤加减

D薏苡仁汤加减

E独活寄生汤加减

 

答案:

D

着痹[症状]肢体关节酸痛、重着,患处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

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方剂应用]薏苡仁汤(薏苡仁,当归,川芎,麻黄,桂枝,羌活,独活,防风,川乌,苍术,甘草,生姜)加减。

单选题

11、许某,男,40岁,干部。

近因每日开会至深夜,自诉心烦不寐,彻夜难眠,纵然入睡片刻,亦是睡眠不实而梦多;白天则觉头脑晕沉,口苦咽干,饮食无味,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诊见形体消瘦,舌红体小,舌荅薄黄,脉弦。

该患者疾病的病位主要在

A朱砂安神丸

B养血安神丸

C泻肝安神丸

D天王补心丸

E柏子养心丸

 

答案:

E

本题考查对不寐之心脾两虚证辨证论治的掌握。

不寐心脾两虚证症见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法健脾养心。

方剂应用归脾汤加减;中成药选用归脾丸、柏子养心丸。

单选题

12、影响药物吸收的中西药联用药组是

A红灵散与吲哚美辛

B苓桂甘枣汤与心得安

C女金丹与阿米卡星

D千柏鼻炎片与异烟肼

E麻仁丸与利福平

 

答案:

D

酶抑反应:

中西药合用时发生酶抑反应也会影响药物在体内代谢,使药效降低或毒副作用增加。

富含鞣质的中药大黄、山茱萸、诃子、五倍子、地榆、石榴皮、虎杖、侧柏叶等,在与淀粉酶、蛋白酶、胰酶、乳酶生等含酶制剂联用时,可与酶的酰胺键或肽键结合形成牢固的氢键缔合物,使酶的效价降低,影响药物的代谢。

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呋喃唑酮、异烟肼、丙卡巴肼、司来吉米等通过抑制体内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使单胺氧化酶类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不被破坏,而贮存于神经末梢中。

此时若口服含有麻黄碱成分的中成药如大活络丹、千柏鼻炎片、蛤蚧定喘丸、通宣理肺丸等,所含麻黄碱可随血液循环至全身组织,促进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大量释放,引起头痛、恶心、呼吸困难、心律不齐、运动失调及心肌梗死等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出现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因此,临床上应避免联用。

单选题

13、根据《中国药典》“凡例”【贮藏】项下的规定,冷处所指环境条件

A不超过20℃

B避光且不超过20℃

C2℃~10℃

D10℃~30℃

E2℃~8℃

 

答案:

A

阴凉处系指不超过20℃的环境。

单选题

14、阴虚津亏者,忌用

A开窍药

B苦寒药

C熄风药

D涩肠止泻药

E淡渗利湿药

 

答案:

E

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忌用苦寒或泻下药,以免再伤脾胃。

阴虚津亏者,忌用淡渗利湿药,以免加重津液的耗伤;湿热泻痢者,忌用涩肠止泻药,以免妨碍清热解毒、燥湿止痢。

开窍药是急以治标之药,不宜久服,以免泄人元气;而且走窜性强,对于大汗亡阳引起的虚脱及肝阳上亢所致的昏厥,都应忌用

单选题

15、影响药物吸收的中西药联用药组是

A红灵散与吲哚美辛

B苓桂甘枣汤与心得安

C女金丹与阿米卡星

D千柏鼻炎片与异烟肼

E麻仁丸与利福平

 

答案:

E

影响药物透过生物膜吸收:

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如鞣质、药用炭、生物碱、果胶及金属离子等易与西药结合或吸附,特别是以固体形式口服的西药,可导致某些药物作用下降。

含鞣质较多的中药有大黄、虎杖、五倍子、石榴皮等,因此中成药牛黄解毒片(丸)、麻仁丸、七厘散等不宜与口服的红霉素、士的宁、利福平等同用,因为鞣质具有吸附作用,使这些西药透过生物膜的吸收量减少。

单选题

16、易失去气味的饮片是

A咸秋石

B胆矾

C砂仁

D没药

E山药

 

答案:

B

本组题考查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易粘连的药物有芦荟、没药、乳香、阿魏、鹿角胶、龟甲胶、天冬、熟地等;易风化的药物有胆矾、硼砂、芒硝等;易变色的药物有泽泻、白芷、山药、天花粉、黄芪、黄柏、红花、菊花、金银花、腊梅花等;易潮解的药物有咸秋石、芒硝。

单选题

17、某男,56岁。

小便点滴不通,量极少短赤而灼热,小腹胀满,口苦口黏,渴不欲饮,大便不畅。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诊断是

A肾阳衰惫

B膀胱湿热

C肾阴亏虚

D脾胃气虚

E肝气郁结

 

答案:

B

癃闭-膀胱湿热[症状]小便点滴不通,或量极少而短赤灼热,小腹胀满,口苦口黏,或口渴不欲饮,或大便不畅。

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利小便。

[方剂应用]八正散(木通、车前子、萹蓄、瞿麦、滑石、甘草梢、大黄、山栀子、灯心草)加减。

[中成药选用]三金片、热淋清颗粒、复方金钱草颗粒。

单选题

18、能运化水液的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答案:

A

心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

所谓心主血脉,主要指心脏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

单选题

19、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左右

 

答案:

A

推动作用:

气是活动能力极强的精微物质,它对人体生长发育,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经气的运行,血液在脉管内的循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能起激发和推动作用

单选题

20、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的是

A天仙藤

B忍冬藤

C大血藤

D首乌藤

E鸡血藤

 

答案:

A

含生物碱类近年来发现,不但雷公藤、草乌、益母草、蓖麻子、麻黄、北豆根等均可导致急性肾衰,而且含上述中药的一些制剂也可引起肾损害甚至急性肾衰。

如含雷公藤类中成药有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昆明山海棠片等,剂量稍大时即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腰痛和肾脏叩击痛。

一般在服药数日后可出少尿型急性肾衰。

草乌含乌头碱,大毒。

内服0.29即可中毒,3~4g为致死量。

毒由肾及唾液排泄,有致急性肾衰竭及死亡报道。

临床应用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对已有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或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等均含马兜铃酸,中毒可致肾小管坏死出现面部浮肿,渐至全身水肿、尿频尿急,甚至出现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而死亡。

含蛋白类(巴豆)、含挥发油类(土荆芥)、含皂苷类(土牛膝)、含蒽酰苷类(芦荟)和含其他苷类(苍耳子)等也可导致急性肾衰。

患者需遵从医嘱慎服,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免使用该类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