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工程力学实验指导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19869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体工程力学实验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岩体工程力学实验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岩体工程力学实验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岩体工程力学实验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岩体工程力学实验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岩体工程力学实验指导书.docx

《岩体工程力学实验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体工程力学实验指导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岩体工程力学实验指导书.docx

岩体工程力学实验指导书

《岩体工程力学》

实验指导书

安全工程系

采矿工程实验室

学生实验守则

一、每次实验前必须做好复习和预习。

复习的内容为教科书上有关本次实验的教学内容;预习内容包括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和去实验室熟悉有关仪器设备。

二、经过预习应掌握该项实验的意义、目的、操作步骤。

对实验指导教师提出的检查性问题,应能回答,否则不得进行实验。

三、实验时态度应严肃认真,严格按教师及实验指导书上所讲的操做步骤进行实验,每台设备应按操作则进行,以免损坏设备或造成事故。

四、实验结束后,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必须独立完成。

书写、计算、制图要求公式、计算过程、单位齐全、清晰整齐。

实验成绩是期终考核成绩的一部分。

五、如实验结果未能达到要求或因故未做实验者,应申请补做实验,实验室同意后,在指定日期内进行补做。

实验一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岩石单走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的测定方法;

2.了解岩石试件单轴压缩时的应力-应变与金属的应力-应变曲线的特点;

3.了解岩石试件破坏的类型。

二.实验设备、材料及工具

1岩石力学测试系统;RMT-150B

2游标卡尺

三.实验步骤

1实验前的准备

试件制备、描述和尺寸测量

(1)   实验采用立方体试件,试件尺寸a*b*c(为50*50*50立方毫米)。

(2)   试件端面平整到0.02毫米,两端面垂直于试件轴最大偏差每50毫米不超过0.05毫米,在试件整个高度上,直径不超过0.3毫米,试件表面要光滑。

(3)   试件尺寸要在试件高度上、中、下三个部位测量其尺寸,取平均值,精度为0.1毫米试件高度测量精度为0.1毫米。

(4)   试件描述:

其内容包括:

岩石名称、颜色、主要矿物组分、结构、构造、风化程度、裂隙发育情况,沉积岩胶结物的性质、胶结程度以及加荷方向层理、片理方向的关系、主要裂隙与加荷方向的关系等。

(5)   每组试件数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最好不少于五块

2.     试件安装

将准备好的岩石试件放在压力实验机、下加压板的中心位置,试件整个端面应与加压板严密接触,若不符合要求,应予处理。

3.     施加载荷

保持恒定的应力速率(5~10/厘米2/秒)对试件连续加载至破坏为止。

记录破坏载荷数值,描述试件的破坏情况,描述内容为1破坏面与最大应力方向的交角。

2破坏面上大颗粒的完整性3破坏面的完整性4破坏面是否沿预测破坏面破坏5实验过程中的特殊情况6记录初裂时的破坏值。

四.计算岩石的抗压强度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

σc=P/A

式中σc——岩石抗压强度,Pa

p——试件破坏时施加的最大载荷,N

A——试件横截面积,m2

五.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实验记录

加载速率

初始弹模

峰值弹模

与峰值弹模对应的应变

峰值后的割线弹模

实验二岩石抗拉强度试验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岩石抗拉强度测量的巴西试验法;

2了解岩石拉伸断裂特征。

二实验原理

将标准试件置于试验机上下压头之间进行单向静压匀速加载,使之发生破裂、破坏。

岩石的抗拉强度是指岩石试件在单轴向抗拉伸条件下试件达到破坏的极限强度,在数值上就等于破坏时的最大拉应力-为抗拉伸强度。

由弹性理论可知,在圆柱形试件表面上,沿轴面受均布线载荷加压时,在该轴面上会产生与之垂直分布的拉应力,其大小按下式计算

式中P—试件破坏时的载荷,N;

D—试件直径,mm;

t—试件载荷作用轴面的厚度mm。

在这种外力条件下,岩石试件沿该轴面产生拉伸断裂破坏,可按

式计算岩石的抗拉强度。

该法称为巴西试验法或劈裂法。

如试件采用立方块,亦可近似按

计算,这时D=t为试件边长。

三仪器设备

1岩石力学测试系统;RMT-150B

2游标卡尺;

3直径1.5mm硬制钢丝。

四试件要求

1试件直径不能小于NX型岩心直径,大约为50mm,厚度近似等于试件半径,或取正方块岩样。

2试件上不得有明显的解理裂隙,试件在厚度方向不平度误差不得超过0.0025mm,两端面的平直度应在0.25mm以内,且垂直度和平行度均不得超过0.25。

3每组试样试验所需试件块数,依实际情况而定,最好采用10块

五实验步骤

1描述试件表面形态、颜色、颗粒组成、层理、裂隙方向等。

2用游标卡尺量测试件尺寸,预定拉裂面的尺寸精度为0.1mm。

3标记试件受压位置。

圆柱体试件时,受压位置为同一轴面的柱面上;方块试件时,受压位置为试件两对应面的中线位置。

注意,同组试件受压方向与试件层理等结构方向之间的关系应保持一致。

4沿受压位置粘贴好硬质钢丝。

5将试件放置于实验机压头下的抗拉模具之间,拧紧试样的定位螺丝。

注意试件必须置于压板中心位置。

使上下硬质钢丝与压板轻轻接触后,拧松试样的定位螺丝,并保持试件水平,(见图2)。

6对试件施加等速度连续载荷,加载速度约为200N/S,至试件沿轴面或中心平面破坏,记下载荷(计算中已记录)。

7按

式计算极限拉应力,岩石的抗拉强度取各试件极限拉应力的算术平均值。

岩石抗拉强度试验记录表

岩石名称

试件编号

试件外观

试件尺寸

破坏载荷(N)

抗拉强度(MPa)

平均值

备注

实验三岩石抗剪强度实验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压模剪切试验方法;

2、学会强度曲线的绘制方法;

3、掌握岩石抗剪强度指标C,φ值的确定方法。

二、基本原理

岩石的抗剪强度就是指岩石抵抗剪切滑动的能力,它是岩石力学中需要研究的最重要的特性之一。

把试件置与于剪切仪中,并放在试验机上加压,使其沿设计平面剪切破坏,见图3,试验机上所加的压力P分解为σ和τ

σ=Pcona/F(kg/cm2)1

τ=Psina/F(kg/cm2)1

式中P——破坏载荷,N;

F——剪切面面积,cm2

α——剪切面倾角。

剪切压模可调节剪切面的倾角,因此,改变剪切面的倾角α,即可得相应的σ,τ值。

将不同α值条件下的σ,τ值描在σ—τ坐标系上,得岩石的强度曲线,由强度曲线可直接量出内聚力C和内摩擦角φ,或通过数学拟合得强度曲线表达式。

三、仪器设备

1、岩石力学测试系统;RMT-150B

2、剪切盒。

四、试件要求

1、试件为正方块,常用尺寸为50×50×50。

各面垂直度和平行度要满足抗压强度试验要求。

2、保证同组试验试件岩石结构方向性和剪切面的关系一致。

五、实验步骤

1、描述试件及量取尺寸同抗压抗拉试验。

2、将剪切面角度选好,把剪切仪下压模置于试验机上,把试块置于压模内,将剪切仪上摸放在试件上,对齐。

(见图3)

3、开动机器,然后以每秒5~10Kg/cm2的速度加载,直至试件被剪坏。

4、在5个以上不同的剪切面倾角上,分别做3~5块试件的剪切破坏试验。

注意,为保证顺利剪切及仪器不发生倾覆,剪切面倾角范围宜为30。

≤α≤70。

六、结果整理

1、在σ——τ坐标系上绘制强度曲线。

2、确定岩石的内聚力C和内摩擦角φ。

岩石抗剪强度试验记录表

岩石名称

试件剪切面

破坏载荷(N)

剪切面倾角(。

剪切面正应力(MPa)

剪切面剪应力(MPa)

尺寸(cm)

1

5.668

7.912

13.628

70

2.854

13.63

2

5.608

8.012

19.959

50

5.692

22.056

3

5.020

7.814

35.693

45

56.628

56.628

实验四岩石变形试验

一、试验目的  

本试验目的在于测定规则岩石试件在单轴压缩应力状态下的纵向和横向变形,据此计算岩石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弹性模量分为初始弹性模量,割线弹性模量和切线弹性模量。

它们均由试验结果绘制的应力~应变曲线确定。

泊松比是指单向压缩条件下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之比;对于岩石,一般用应力~应变曲线近于直线段平均纵向应变与相应应力段平均横向应变计算。

二、试验方法

目前,实验室广泛采用电测法测定岩石变形。

即用转换元件将待测非电量的变形转换成电量输入电子仪器进行测量。

1、实验所用设备和备品(表1-1)

表1-1实验所用设备和备品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1

制样设备

1

2

压力试验机

YE—1000

1

3

静态电阻应变仪

YJ—31

1

4

万用表

1

5

应变片

3*5mm

8

6

501胶

KH—501

1

7

卡尺砂纸电线等

2、试件制备及尺寸测量

(1)采用圆柱体试件,试件直径50mm,高100mm。

(2)沿试件高度,直径的误差不超过0.03cm试件两端面不平行度误差,最大不超过0.005cm;

(3)端面应垂直于轴线,最大偏差不超过0.25°;

(4)直径应沿试件整个高度上分别量测两端面和中点三个断面的直径,取其平均值作试件直径;高度应在两端等距取三点量测试件的高,取其平均值,作为试件的高,同时检验两端面的不平整度。

尺寸测量、均应精确到0.1mm。

3、试件描述

(1)岩石名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风化程度、胶结物性质等;

(2)加荷方向与岩石试件内层理、节理、裂隙的关系及试件加工中出现的问题。

4、电阻应变片粘贴

(1)选择合适的应变片待用。

同一组所用的应变片应是同一包装袋中的,并且两片之间的电阻值相差不应超过0.5欧姆。

轴线在应变片底座上标出。

在拿取和摆放应变片时,注意不要用手接触应变片的底座,也不要与其它未经清洗的物体接触,以免造成污染。

禁止用镊子或其他坚硬的器具夹持敏感栅部分,防止人为损伤应变片。

(2)用细沙布打磨试件需要粘贴应变片表面。

打磨方向与贴片方向成交叉450,面积约为5×10mm2。

(3)用棉球蘸少量丙酮(酒精)擦洗贴片位置,棉球脏了再换一个,只到棉球不变色为止。

用铅笔画出贴片位置的方位线,然后在用棉球擦一次。

此后,被清洗的表面不能与其它不清洁的物体接触。

(4)左手捏住应变片的引出线,右手拿501(或502)粘结剂瓶,在应变片上涂上一薄层粘结剂。

迅速将应变片平放于粘贴位置,稍稍移动应变片,让粘结剂均匀分布在整个粘贴面上,并使应变片的轴线对准试件的定位线,将一小片塑料布盖在应变片上,用大母指挤压应变片一分钟,压时不能使应变片错动。

轻轻揭开薄膜,检查应变片的颜色,如发现小块白色,说明有气泡存在,应用划针占少量胶水沿应变片边缘涂抹,胶水很快就渗进气泡中。

再次垫上薄膜用拇指剂压,直到应变片全部颜色均匀。

(5)用万用表检查应变片的电阻值应与粘贴前一致。

如有电阻变大或变小者,应检查应变片有无断路或短路,若应变片已损坏,应将应变片铲去重贴,步骤同前。

(6)把接线端子用胶水粘贴在应变片引出线附近,用塑料套或绝缘带把应变片引出线进行绝缘处理,用胶带把上好锡的塑料导线固定于试件上。

先将引线上锡,再将导线与应变片引出线的两对焊点分别熔接在接线端子上。

焊接时间要尽量短,焊点要求光滑小巧,成球状。

(7)在应变片的表面涂上一层防潮剂,涂料应将整个应变片罩住,最好在试件尚未冷却时涂防潮剂。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不要损坏应变片及应变片的引出线

三、应变仪的基本原理、各部分功能及使用方法

1、YJ—31型静态电阻应变仪结构与工作原理(图1-1)

应变仪是利用金属材料的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