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183781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0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0-2021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八年级(上)

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己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了,它还要侵略中国的原因是

A.中国人好欺负B.英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以推销商品、掠夺原料

C.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道光帝下令禁烟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以推销商品、掠夺原料,于是发动了鸦片战争,B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不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故选B。

2.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A.《林则徐》B.《鸦片战争》

C.《火烧圆明园》D.《甲午风云》

【答案】C

【解析】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至1860年间发生于中国本土,英国与法国联手进攻清朝的战争。

英国与法国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西林教案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

1859年6月,英、法、美以进京换约被拒为由,率舰队炮击大沽。

提督史荣椿率守军还击,击沉击伤敌舰10艘,毙伤敌军近500人,重伤英舰队司令何伯,史荣椿战死。

1860年8月,英法联军18000人,由北塘登陆,进占天津。

9月,清军在北京通州八里桥迎战英法联军失利。

清咸丰帝携皇后、懿贵妃等离京逃往承德。

10月13日联军从安定门攻入北京。

联军发现清军将英法使节团多人虐待至死,遂决定报复中国之野蛮行为,及教训中国皇室以后不得蔑视英国及法国。

10月18日,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劫焚毁圆明园。

联军洗劫和烧毁了圆明园和静宜园。

圆明园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300多名太监和宫女葬身火海。

3.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取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

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太平天国的反对清朝统治给辛亥革命提供正面的影响,内部的分裂给辛亥革命提供反面的教训,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给后来的革命探索活动提供经验教训,是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的,C项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提到思想领域的内容,A项排除;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B项说法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没有激起国内反清的高潮,D项说法错误。

故选C。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太平天国的反对清朝统治给辛亥革命提供正面的影响,内部的分裂给辛亥革命提供反面的教训,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给后来的革命探索活动提供经验教训,是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的,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提到思想领域的内容,A项排除;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B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没有激起国内反清的高潮,D项错误。

故选C。

4.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洋务派兴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B.发展本国民族资本主义

C.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D.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可见,洋务派兴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A符合题意;发展本国民族资本主义不是洋务运动的目的,B排除;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是直接目的,C排除;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不是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D排除。

故选择A。

5.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应当是()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B.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C.洋务运动劳而无功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威海卫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李鸿章等地主阶级洋务派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练兵”“海军”等举措没有使中国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其失败的根源在于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故D正确;A、B、C错误。

综上故选D。

6.图片承载着历史。

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的仓皇出逃,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

7.《日落紫禁城》中有一段文字: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

这段文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维新运动

D.新文化运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题干的“变亦变,不变亦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等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变法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故C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和变无关。

故A不符合题意;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是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某史书资料记载:

“百日维新后,山西成立了府务局,负责承办全省的矿物、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开设纺纱、织布厂,引进机器生产,推动了当地近代工业发展。

”材料说明维新变法

A.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近代产业发展B.促使中国开始引入机器生产

C.法令在山西落实的最好D.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资本主义是戊戌变法的重要内容,从材料可以看出山西省在维新变法期间进行了产业建设,说明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近代产业的发展,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促使中国开始引入机器生产是洋务运动中,排除;CD项材料没有体现法令在山西落实的最好,也没有体现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排除。

故选A。

9.“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

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立宪政体。

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是革命”。

孙中山这段话强调的是

A.驱逐满人B.汉人掌权C.建立民国D.平均地权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题干材料中,孙中山认为“民族革命”只能推翻清朝政府,却无法铲除“君主专制政体”。

要想使革命成功,必须把“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紧密地结合起来,而“政治革命”就是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实现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人民民主权利,即“民权主义”——建立民国,故选C。

10.“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你认为把皇帝拉下马的是哪一个()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从此,“皇帝”一词成为历史,C符合题意;康有为、梁启超维护清王朝的统治,AB排除;陈独秀领导新文化运动,与材料把皇帝拉下马不符,D排除。

故选择C。

11.“国民党人被迫应战,他们一开始就不能统一行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袁世凯以江西、南京为进攻重点……南京方面,由于部分讨袁军被袁世凯用金钱收买,发生内变,被迫退守临淮关。

”由此可见,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A.国民党内力量涣散B.列强武装干涉C.国民党力量弱小D.革命脱离人民群众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

国民党人被迫应战、不能统一行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讨袁军被袁世凯用金钱收买,发生内变可以看出,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国民党内力量涣散,讨袁军缺乏统一领导,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12.金冲及认为: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助于使文字的表达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且明白易懂……这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大功绩。

”胡适开创了这一“功绩”,他发表了

A.《文学改良刍议》B.《文学革命轮》

C.《狂人日记》D.《敬告青年》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题干“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助于使文字的表达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且明白易懂…这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大功绩.”可知,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A项符合题意。

BD的作者是陈独秀,C的作者是鲁迅,故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五四运动爆发后,有学者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

”这一观点主要肯定了五四运动的()

A.爱国主义精神B.民主科学精神

C.民主法治精神D.民主革命精神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可知,作者的意思是对五四运动中的学生要提起公诉来维护民国法治;又要释放被捕学生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一观点主要肯定了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故A符合题意;民主科学精神、民主法治精神、民主革命精神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14.有人说:

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五四运动的爆发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中华民国的成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共“一大”有关知识的的识记。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举行。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故选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5.鲁迅先生深刻地指出:

“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是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

”这里的“一炮”指的是

A.辛亥革命B.武昌起义

C.北伐战争D.五四运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孙传芳是北洋政府的三大军阀之一,是北伐的目标之一,所以根据材料中的“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的“一炮”指的是北伐战争,故选C。

16.1927年秋,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受挫后,针对敌强我弱的革命形势,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这个“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武装斗争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城市包围农村D.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

这个“新的革命策略”是指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故选B。

17.红军从被迫长征到取得胜利,这一历程说明了()

A.中国革命重心从城市转到农村

B.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C.中国革命的道路是一帆风顺的

D.中国革命需要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