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塞的《社会冲突的功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182756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塞的《社会冲突的功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科塞的《社会冲突的功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科塞的《社会冲突的功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科塞的《社会冲突的功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科塞的《社会冲突的功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塞的《社会冲突的功能》.docx

《科塞的《社会冲突的功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塞的《社会冲突的功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塞的《社会冲突的功能》.docx

科塞的《社会冲突的功能》

科塞的《社会冲突的功能》

内容摘要:

不同于社会功能论,社会冲突论以另一种思维来辩证地理解社会现象,无疑是社会学理论上的一朵奇葩。

刘易斯·科塞的《社会冲突的功能》以齐美尔的冲突论为素材,完善、证实或证伪其理论并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冲突理论体系。

本文就该书的十六个命题,一一展开论述。

关键词:

冲突整合安全阀制度凝聚功能

一、写作背景

刘易斯·科塞〔LewisCoser,1913-2003〕,社会学家。

科塞出生于德国柏林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像很多知识分子一样,他先于1933年流亡于法国,后于1941年移民美国。

他的学位论文想全面研究齐美尔,但其导师默顿不允许,而是要求他对齐美尔思想的某个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并有所创新。

于是,科塞就“社会冲突的功能”展开研究,1954年,他获得哥大的学位,两年后以学位论文为基础的同名著作出版。

1968年起,他转至纽约大学石溪分校任教。

60年代,美国社会运动风起云涌,科塞的著作遂名声鹊起。

他很快有出版《社会冲突研究续篇》,但影响不及前书,两书的问世及影响使他成为社会学理论中冲突学派的代表人物。

但他不愿被披上“冲突科塞”的紧身衣,遂开始了冲突理论之外的研究,《理念人》、《贪婪的制度》、《社会学思想名家》、《一束荆棘花》、《在美国的流亡学者》等先后出版。

他还积极宣扬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在麦卡锡时代创办《异议》〔Dissent,1954〕杂志,至今尚存。

1975年,科塞曾担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并任该会执委十年,后任学会理事,他还曾担任美国东部社会学学会主席、社会问题研究会主席。

二、著作的主体框架

本著作共包括九章内容,16个命题,具体如下所示:

第一章导言

第二章冲突与群体疆界

命题1:

冲突对群体聚合的功能

第三章冲突关系中的敌意与紧张

命题2:

冲突的群体保护功能与安全阀制度的重要性

命题3:

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

命题4:

冲突和敌对冲动

命题5:

紧密社会关系中的敌意

第四章内群体的冲突与群体结构

命题6:

关系越紧密,冲突越剧烈

命题7:

群体结构中冲突的影响与功能

命题8:

作为关系稳定指标的冲突

第五章与外群体的冲突和群体结构

命题9:

与外群体的冲突会增强内部的团聚力

命题10:

与其他群体的冲突限制群体结构及随之发生的对内部冲突的反应

命题11:

寻找敌人

第六章意识形态与冲突

命题12:

意识形态与冲突

第七章冲突——整合器

命题13:

冲突使对抗者结合

命题14:

敌人统一的益处

命题15:

冲突建立并保持权力的平衡

第八章冲突需要同盟者

命题16:

冲突创造了联合和联盟

第九章结论

三、主旨与研究方法

该著作是一项理论研究,定性研究。

本著是作为阐明“社会冲突”的概念,并进而检验这一概念在实证社会学研究中的运用而做的一次艰难的努力,作者从齐美尔的经典著作《冲突论》中引发出16个命题,从反思经典中创新理论,作者并没有考虑齐美尔思想中所有错综复杂的东西,而是从齐美尔的大量论述中只选择那些与当代社会冲突功能理论的最相关的命题。

这不是一种思想史的研究,在这里作者也没有兴趣去分析过去的社会学著作,只对遗产的利用有兴趣。

社会学理论的建立必须坚持汲取那些为知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线索的理论成果,为了这个目的,经典理论家的著作可能只是某些部分可以利用。

四、具体内容阐释

第一章导言

1.回忆了早期美国社会学家对社会冲突的研究

在早期的美国社会学家的著作中,我们发现冲突确实是他们的理论体系的中心范畴,并进而被看作是社会组织的基础和组成部分,从整个社会,特别是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来看,似乎他们对不涉及冲突的现象注意不够。

第一代美国社会学家是以改革者的形象出现的,在当时最主要的人物中,沃德、斯莫尔、罗斯、凡勃伦和库利称之为“结构改革者”,因为他们认为社会变迁如此深刻以致足以证明这种观点,即如果社会变迁被采纳的话,这将造成一场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并导致有不同结构先决条件的新的社会系统的出现。

另一方面,萨姆纳和吉丁斯被称为“枝节改革者”,因为他们提出了在原有的制度内进行调适的措施,而不是根本的改变,也不涉及与制度关系最紧密的结构的先决条件。

第二代美国社会学家,尤其是以帕克为主的芝加哥学派,他们仍然关注冲突,并且超出了学术界,转向了适应校外机关的要求,他们不仅用“冲突”作为一个主要的和基础的概念,而且反复强调冲突的积极作用。

2.接着批评了当时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美国社会学家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调试的问题上而不是放在冲突上

当代美国社会学家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了调适的问题上而不是放在冲突上;注重社会静态特征而不注重动态特征。

帕森斯倾向于认为冲突主要具破坏性的、分裂性的和反功能的后果,他认为冲突基本上是一种“病态”。

在早期理论家使用“冲突”一词的地方,帕森斯宁愿说“紧张”和“压力”,“紧张”和“压力”包含着由于过分费力、过分辛劳或过分紧张带来的损害,因此包含着系统内某种形式的“病态”,他倾向于用有关“压力”、“紧张”和心理机能失调的研究来取代对冲突的分析。

帕森斯的基本倾向使得他把冲突看作是功能失调和破坏性的,而无视了冲突的积极功能。

3.接着分析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社会学界对冲突研究发生变化的原因

一是美国运用社会科学的兴起以及伴随而来的为社会学家敞开加入超学术组织的大门的变化,使美国社会学家日益从“纯”学术研究〔在这种研究中他们常常是自己提出要研究的问题〕转向为私人和公共机构的运用研究时,他们就在很大程度上放弃自己选择研究的问题的自由,用他们的委托人的问题来代替他们可能在纯理论领域有兴趣的问题。

随之听众以及社会学家与听众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新的听众不仅仅是一个听众,而且还是雇主,这就导致两个后果:

(1)那些与公共或私人领域机构建立联系的社会学家被要求处理决策者向他提出的问题;

(2)这些问题可能象墨顿和勒那已经证明的,主要与“维持现存制度的结构有关”。

二是美国社会现实的改变。

20世纪上半叶,改革运动相对减弱,美国社会学家的听众由倾向于冲突的群体如法学家、改革者、激进分子和政治家转向这样的群体和专业人员,他们关心的是加强共同的价值观念,把群体冲突减少到最小的程度,这些人包括社会工作者、精神健康专家、宗教领袖、教育家、以及行政官员。

最后说明本书的写作的思路和宗旨。

作者仅仅从齐美尔的经典著作《冲突论》中得出假设干命题,虽然在齐美尔的著作中可能发现某种理论,但是只有通过把其他社会学家关于这一问题的主要思想与之结合才能更有效地说明这种理论。

在检验引自齐美尔的命题的时候,将它们与其他社会学家的有关思想相比较,与有助于说明、修正和证伪命题的证据相对照,从而去阐明那些命题,检验每一命题的内在一致性以及所有命题的内在逻辑关系。

同时对社会冲突进行定义,从本书的目的来看,可以权且将冲突看作是有关价值、对稀有地位的要求、权力和资源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对立双方的目的是要破坏以至伤害对方。

命题立足点:

冲突及合作都具有社会功能,决不是说反功能必要,而是说一定程度的冲突是群体形成和群体生活持续的基本要素。

冲突是一种社会化的形式,没有哪个组织是完全和谐的,因为那样的话就将使组织缺少变化过程和结构性。

组织既需要和谐、也需要不和谐;需要对立、也需要合作;它们之间的冲突决不全是破坏因素。

第二章冲突与群体疆界

命题1:

冲突对群体聚合的功能

首先,齐美尔:

一定程度的不一致、内部分歧和外部争论,恰恰是与最终将群体联结在一起的因素有着有机的联系。

科塞反思:

齐美尔混淆了个性和社会系统,“敌意和排斥的情绪”只有在成为社会模式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可以观察到其出现的规律的地方才加以讨论,那些出自个人癖性的行为在分析结构性的社会系统中是占不了一席之地的。

首先,冲突通过加强群体意识和别离感而在社会系统中的各群体间建立起边界线,由此使系统内的群体身份得以确立。

象索莱尔的“强暴”一词、萨姆纳的内群体与外群体、马克思的阶级冲突思想都表达了冲突在建立和维持群体身份方便的功能。

其次,互相“排斥”通过在不同群体间建立一种平衡而使整个社会系统得到维持。

比方印度种姓间的冲突虽然在不同种姓间形成了一种分野和区别,但它也通过在对抗性种姓的要求之间建立平衡而保护了整个印度社会结构。

在典型的开放性阶级系统中〔美国阶级系统〕阶级之间相互的敌意常常转化为互相依恋,这是与印度种姓系统不同的,他们并不是对其具有敌意的价值或群体表示真正的拒绝,而是表示出一种“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态度:

被指责的恰恰是在暗中渴求的。

最后批评了齐美尔没有明确地区分敌对的情绪与这种情绪的实际宣泄,印度的种姓系统与美国阶级系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前者,对立的情绪并不导致公开的冲突;而在后者,冲突〔比方资方和工人之间〕是经常发生道德,而且人们也愿意发生这种冲突。

敌对的情绪是否引起冲突行为,部分地取决于权力的不平等分配是否被认为是合法的。

重新整理命题得出以下结论:

①冲突有助于建立和维持社会或群体的身份和边界线②与外群体的冲突,可以对群体身份的建立和重新肯定作出奉献,并维持它与周围社会环境的界限③模式化的憎恨和互相对立可以起保护社会分工和分层系统的作用。

这种模式化的对立可以防止社会系统中各子群体之间界限的逐步消失,并为整个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指定它们的位置④在可以提供大量流动时机的社会结构中,上等阶层对下等阶层的吸引,恰如阶层之间的互相敌对一样,都有可能发生。

在这种情形中,下等阶层的敌对情绪往往采取互相依恋的形式,也就是,敌意是与吸引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章冲突关系中的敌意与紧张

命题2:

冲突的群体保护功能与安全阀制度的重要性

首先,齐美尔:

在压力存在的条件下,冲突中敌意的表达可以维持他们的关系,它通过允许行为的自由表达,而防止了被堵塞的敌意倾向的积累。

科塞反思:

①没有区分冲突行为和敌意情绪②齐美尔无视了一个问题:

积累起来的敌意和进攻性情绪不仅可以向敌意的原初对象发泄,也可以向替代目标发泄。

同时科塞指出必须坚持对敌对情绪和它的行为表现进行基本的区分,敌对情绪在行为中的相应表达,至少有三种可能的类型:

(1)对作为挫折源的个人或群体直接表示敌意

(2)这种敌对行为指向替代目标(3)可以提供满足感的释放紧张状态的活动本身并不需要对象或替代对象。

舒尔茨创造了“排气孔”概念,用来指原始社会中为敌意和被群体压抑的一般内驱力提供制度化出口的习俗和制度。

菲尔坎特指出这种出口为被堵塞的河流提供了一条河道,它使社会生活的其他部分免于受到消灭性的影响。

他们两位没有对排气孔和安全阀制度进行区别,前者是为进行冲突而又不导致中断群体内的关系提供社会认可的框架,而后者则是使敌意转向替代目标,或说是起发泄释放的通道的作用。

欧洲和前文明社会中决斗的制度就是一个安全阀习俗的例子,那些得到社会赞成,并由社会加以控制和限制的复仇行为也属于同样的类型。

重新整理命题得出以下结论:

①冲突对其发生于其中的关系并不总是反功能的;冲突经常是为维护这种关系所必须的。

如果没有发泄互相之间的敌意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渠道,群体成员就会感到不堪重负,也许会用逃避的手段作出反应。

通过释放被封闭的敌对情绪,冲突可以起维护关系的作用。

②社会系统提供排泄敌对和进攻性情绪的制度。

这些安全阀制度通过阻止其他方面可能的冲突或通过减轻其破坏性的影响而有助于维护这个系统。

这些制度提供敌对情绪的替代目标以及发泄的手段。

通过这些安全阀制度,敌意不至于指向原初的目标。

但是,这种替代也要由社会系统和个人付出代价;它会减轻迫使系统发生变动以适应变化了的条件的压力,并使紧张由于阻塞而在个人中积聚起来,这样就造成了消灭性爆炸的潜在性。

命题3:

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

首先,齐美尔:

由利益的抵触或人格抵触所引起的冲突包含着一种限制因素,因为斗争仅仅是到达目的的一种手段;如果可以用其他手段同样或更好地获得所期望的结果,这种手段就可以使用。

科塞反思:

作为手段的冲突和作为目标的冲突的区别中蕴含了区别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