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74966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精品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学习目标】

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3.学习对实验现象观察、描述和分析的方法。

【重点难点】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定义。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学习内容一 物理变化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6~7页的实验1-1

(1)和1-1

(2),简单介绍一下实验仪器及药品。

老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实验

序号

变化前

的物质

变化时发

生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

新物质生成

1-1

(1)

液态的水

水沸腾后产生

蒸气,洁净玻

璃片上有水滴

液态

的水

无新物

质生成

1-1

(2)

蓝色块状

的胆矾

蓝色块状固体

变成蓝色粉末状

蓝色粉末

状胆矾

无新物

质生成

【讨论交流】

请举出生活中物理变化的几个例子。

【温馨点拨】

生活中物理变化的例子,木头制成课桌、瓷器破碎、车胎爆裂、汽油挥发等。

【名师归纳】

1.做化学实验时,应该重点观察试剂(如水、胆矾、石灰石)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思考为什么发生变化。

2.物理变化中物质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在状态、形状、颜色等方面发生了改变。

【反馈练习】

1.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D)

A.煤燃烧 B.刀生锈 C.菜腐烂 D.水蒸发

2.从化学的视角来看,下列名句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C)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曾青(指CuSO4溶液)得铁则化为铜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BCDE。

A.铁铸锅 B.木头制桌椅 C.汽油挥发 D.灯泡发光 E.香水挥发 F.蜡炬成灰

学习内容二 化学变化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7页实验1-1(3)和1-1(4),简单介绍一下实验装置。

老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实验

序号

变化前

的物质

变化时发

生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变化后有

无新物

质生成

1-1

(3)

蓝色的胆

矾溶液

有蓝色

沉淀生成

蓝色的氢氧

化铜沉淀等

有新物

质生成

1-1

(4)

颗粒状

石灰石

有气泡产生,澄

清石灰水浑浊

二氧化碳

气体等

有新物

质生成

【讨论交流】

1.如何在化学实验中学会观察?

2.请举出生活中化学变化的几个例子。

【温馨点拨】

1.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要了解物质发生的变化,必须从观察入手,在观察中思考,对观察到的变化条件、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归纳,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

2.生活中化学变化的几个例子:

铁生锈、煤燃烧等。

【名师归纳】

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都不能作为判断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

例如:

灯泡发光、无色的气态氧气变为淡蓝色液态等。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最根本的区别:

看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反馈练习】

1.下列过程的原理,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C)

A.蒸发B.导电C.燃烧D.灭火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

A.矿石粉碎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

学习内容三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讨论交流】

分析蜡烛燃烧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发生?

【温馨点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相互联系的。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同时发生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熔化,但熔化的过程中却有一部分在燃烧。

【名师归纳】

物理变化不难辨,没有新物质出现;化学变化则不然,物质本身已改变;两种变化有区别,有无新物作判断;两种变化有关联,化变中间有物变。

【反馈练习】

1.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B)

A.石蜡熔化B.米饭变馊

C.汽油挥发D.湿衣服晾干

2.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

A.玻璃破碎 面包发霉

B.榨取果汁 工业上制取氧气

C.玉米酿成白酒 铁生锈

D.煤的燃烧 干冰升华

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学习目标】

1.理解物质的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2.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知道两者的区别。

3.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1.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

2.能准确区分物质的性质。

学习内容一 物质性质与变化的区别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7-8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木柴燃烧——化学变化 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酒精挥发——物理变化 酒精会挥发——物理性质

【讨论交流】

石蜡受热熔化和石蜡硬度较小,哪个属于变化?

哪个属于性质?

【温馨点拨】

石蜡受热熔化是一个过程,在此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石蜡硬度较小是物质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可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名师归纳】

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2.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语言描述上是不同的。

变化往往用动词表示,性质往往用“能、可以、会、易”等词语描述,物理变化加上这些词就是物理性质,化学变化加上这些词就是化学性质。

(物理、化学)变化

(物理、化学)性质

如:

挥发

能挥发

(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

【反馈练习】

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②木炭可以燃烧 ③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旺 ④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⑤氢氧化铜是蓝色的固体

性质:

②③⑤;变化:

①④。

学习内容二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8-9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例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放热;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

2.物质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它的物理性质。

如通常状态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水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胆矾是一种蓝色的固体。

【讨论交流】

尽可能多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

【温馨点拨】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

化学性质:

①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②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氧气则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区分方法:

①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集气瓶内,若火焰熄灭则是二氧化碳,烧得更旺则是氧气;②分别向两集气瓶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不变浑浊的是氧气。

【名师归纳】

1.发生物理变化的一定具有物理性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一定具有化学性质。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也体现了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

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

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反馈练习】

1.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D)

A.氧气无色无味B.铝呈银白色

C.蔗糖易溶于水D.碳酸易分解

2.日常生活中,下列区分各种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C)

A.食盐和蔗糖——尝味道

B.白酒和白醋——闻气味

C.蒸馏水和自来水——看颜色

D.铁片和铜片——看颜色

3.你能根据哪些性质来区分下列各组物质:

(1)酒精和水;气味

(2)二氧化碳和氧气。

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①铁熔化成铁水 ②葡萄酿成酒 ③铜能变成铜绿 ④胆矾是蓝色晶体 ⑤食物变质 ⑥通电后灯泡中的钨丝发热发光。

上述情况:

(1)描述物理性质的是④;

(2)描述化学性质的是③;

(3)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①⑥;

(4)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②⑤。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习目标】

1.认识到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

【重点难点】

1.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体验,学会书写探究活动报告。

2.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领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学习内容一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11-13页的有关内容,观察思考并作答。

【活动探究】

探究步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颜色白色、状态固体、形状柱状、硬度小、气味无味,不溶于水,浮在水面上。

燃着时

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层最明亮,焰心层最暗。

一根火柴梗在火焰不同部位燃烧的情况:

两头变黑,中间不变黑。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再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熄灭后

熄灭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有一股白烟产生。

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是否重新燃烧?

实验结论

1.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2.火焰外焰部分温度最高;

3.白烟为石蜡蒸气冷凝而成的固体。

【讨论交流】

1.燃烧时,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的过程中,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黑色物质生成,黑色物质是什么?

2.点燃的蜡烛熄灭时,冒白烟,白烟是什么?

【温馨点拨】

1.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炭粒(即炭黑)。

2.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固体小颗粒,具有可燃性,能够被点燃。

【名师归纳】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

石蜡+氧气

水+二氧化碳。

2.检验某种物质燃烧后是否有水生成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通过烧杯内壁是否有水雾证明是否有水生成。

3.点燃蜡烛熄灭后的白烟,最好选粗蜡烛,且速度要快。

【反馈练习】

1.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的正确结论是(D)

①火焰的温度最高处是外焰 ②蜡烛燃烧能生成CO2

③燃烧能发光发热 ④燃烧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④D.①②③④

2.吹灭蜡烛时,在蜡烛上方会产生少量白烟,该白烟是(C)

A.水蒸气B.石蜡液体

C.石蜡固体小颗粒D.都有可能

学习内容二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学习指导】

1.阅读课本第14页的有关内容,注意信息的提示。

2.每小组同学取出实验仪器,按照课本的提示,小组同学相互配合完成实验。

注意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的填写(装有空气的是A瓶,装有呼出气体的是B瓶)。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1.向A、B瓶各

滴入几滴澄清

的石灰水,振荡

A瓶内石灰水不变浑浊,B瓶内石灰水变浑浊。

人呼出气体中的CO2的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2.用燃着的木

条分别插入A、

B瓶中

木条在A瓶中燃烧一会再熄灭,木条在B瓶中熄灭得快些。

人呼出气体中的O2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小。

3.取两块干燥的

冷玻璃片,对着

其中一块呼气,

并与另一块对比

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