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集体备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64139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集体备课.docx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集体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集体备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集体备课.docx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鲁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学目标(略)

二、单元构成

本单元包括《识字6》、《22窗前的气球》、《23假如》、《24日记两则》、《25古诗两首》和《语文园地六》。

识字6用对子的形式,让孩子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对比,《窗前的气球》表现的是同学之间的友爱;《假如》是讲一个孩子怀着一颗善良的童心帮助弱者的愿望;《日记两则》是讲城里人帮助贫困山区儿童读书的事,写出了浓郁的亲情、真挚的民族情、对落后地区少年儿童的同情;古诗《回乡偶书》和《赠汪伦》反映的是真挚的乡情与友情。

《语文园地六》中包括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三、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每篇课文都饱含着爱的真情。

这是一组很好的培养学生爱心,获得美好人生体验的情感教育素材。

学完这个单元,感触最深的就是孩子的童心、童真,孩子的真、善、美,所以关爱他人是这一单元的主题。

四、教学策略(略)

识字6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暖、饥、饱”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3.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发现对联的特点,初步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对联激趣,导入新课

介绍对联——对联也叫对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对联是浓缩的小诗。

朗读对联要从右边的上联向左边的下联读,请一位学生朗读对联内容。

板书课题:

识字6

(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再课件出示生字认读,并交流记字方法。

猜字谜——“富”:

一个人住一间大房子,还有许多田地。

“贫”:

和宝贝分开。

3.学习书写:

我选取了同样都带有食字旁的“饥、饿”和容易写错的“暖”

(1)课件出示“暖”——先理解“暖”为什么是日字旁?

可以告诉学生:

太阳一出来,就暖和了。

提示写“暖”字时,我们要注意“暖”在书写时不要把右边写成“爱心”的“爱”(课件出示),将“爱”的秃宝盖变为短横,就成为了“暖”的右边,并且上横短,下横长。

随后,师生共同书写,边写边强调:

“暖”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右边不要写成“爱”。

在学生练写时,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握笔姿势。

(2).接下来学习书写“饥和饱”课件出示,提示书写“饣”要注意:

一是横钩的横不能太长,二是竖提的起笔处应该离横钩远一点。

学写完“饥”,学生自主独立写“饱”,提示“包”的竖弯钩正好写在竖中线上。

学生写完后,可教师点评,本着都想听赞美的话的原则多表扬,少批评。

肯定孩子们的优点,再找出不足,最后让学生修改。

如果实在写的太“烂”,就肯定他书写的态度和敢于展示的勇气。

(三)理解词语、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课文,请男女同学分读,思考:

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

(课文中有很多反义词。

同桌交流你都发现了哪些反义词?

再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反义词。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理解字词,在理解字词上我重点用了以下方法:

(1)学习“真诚——虚假”时,我采用联系生活理解词义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真诚”。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词句意思,因此

我问:

哪些行为是真诚的?

你有没有真诚地帮助过别人?

学生联系生活感受到,人们都喜欢真诚的人。

如果我们对别人不真诚,就叫“虚假”。

(2)学习“冷漠—热忱”时,教学生理解词义的另一种方法:

找近义词。

可以问学生:

谁能给“热忱”找个近义词?

学生会回答“热情、热心”。

随即告诉学生:

“找近义词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3)学习“饥寒—温饱”时,教给学生第三种理解词语的办法,即:

拆字组词,理解词义。

我会这样讲:

“饥”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饥饿”。

“寒”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回答“寒冷”。

“饥寒”就是“饥饿、寒冷”。

像这样,把一个词中的两个字拆开分别组词,也是解释词义的好方法。

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用相同的方法解释“温饱”。

(4)新课标还要求学生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理解“索取——奉献”时我问学生:

“奉献”是什么意思?

课文中有一句话解释了,找找看。

学生会找出“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然后解释,“奉献”就是把我们的爱心或拥有的其他物品送给别人,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它的反义词“索取”就是把别人的东西拿来当成自己的。

理解完词语后,接下来进行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四)知识拓展

1.问:

有没有发现对子的规律?

学生可能会说字数相等,简短,意思相对。

2.接着,引导学生自己对对子。

课件出示

(六)课件出示作业

1、用本节课学的方法或查工具书理解“雪中送炭、助人为乐”。

2、自己找一些意思相反或者相对的字词模仿着课文学写对子。

22窗前的气球

教材简析:

本课的教学以情感为主线,以气球为依托,其实每篇课文的题目就是这篇文章的眼睛,人们是透过眼睛看世界,单看题目我觉得学习这篇课文主要弄懂三个问题:

1、气球为什么在窗前?

2、这只气球有什么特殊意义?

也就是说通过这只气球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科、亚”等7个生字。

会写“病、亚”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意。

3、懂得珍惜友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意,懂得珍惜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课题

  教学伊始,我先通过吹气球的游戏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揭示气球可以带给人们欢乐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在这个环节中我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自主学生字。

2、学习写字时重点指导写字:

病、逗(课件出示)

a“病、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逗”要先写里面再写外面。

“病”是从外到里。

b学生练写,老师巡视,一定要提醒写字姿势。

c写完要进行点评,给学生一个自我修改的过程。

三、精研细读,体悟感情

1、整体感知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

气球为什么在窗前?

(课件出示)

2、接下来重点对比学习科利亚生病住院的无聊、没意思和气球带给他的欢乐。

a课件出示两张图片让同学们找不同,接下来再分别学习这两张图。

b学习图一(真没意思)——换位思考,抓重点词语朗读。

⑴提出自学要求:

朗读第一二自然段,从哪里感受到科利亚觉得真没意思?

再通过朗读感悟:

抓重点词语重读“传染病、谁也不准、也不能”等词语,体现出科利亚的特殊处境。

⑵在这一环节中,我把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作为了阅读的重点。

教学过程中我让孩子们换位思考,当你生病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现在科里亚得的是传染病,他此时此刻又会在想些什么呢?

进行交流。

朗读指导中抓住“静静地、呆呆地、什么也看不见”和一个问句,读出“真没意思”的感情。

读中体验,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联系生活的体验,放飞自己的想象,以我心比他心,深入的体会科利亚的心情。

当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感情朗读自然水到渠成。

c学习图二(高兴地笑了)——运用图文结合,读中想象的方法。

(1)我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第3至5段(课件出示3—5段),并在自己有所发现,有所感悟的地方或者是不懂的地方做些记号,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全班交流。

在理解“气球是怎样飘到窗前”这一问题时,我让学生找出第三段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引导学生抓住“摇摇摆摆”、“一上一下”两个词想象气球的动态,有的学生还可配上动作演一演。

  在第四段中,让学生注意体会“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和“他好像看见米莎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这两句话蕴含的感情。

科利亚由这张“可爱的笑脸”联想到的,是一幅非常美好的画面!

这里让学生展开联想,描述自己头脑中的画面。

总结出同学们是通过气球向科利亚传递友情的。

(2)读是阅读的基础,运用才是学习的目的。

练习提升点中我设计了比较句子和用“可爱的”“高兴地”写一句话。

(课件出示)先用可爱的、高兴地说短语,给学生们讲解一下“的”和“地”的区别,再让学生把短语扩展成句子说一说,最后完成书上的读读写写。

这样说写结合,循序渐进,加强了词、句的训练,使学生真正将课文中规范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提问:

课件出示如果你是科利亚的同学,除了放气球,你还有什么好方法把心中的祝福送给科利亚呢?

让学生交流。

 

2、学完整篇课文后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3、阅读推荐——课件出示《两棵树》雪野

五、这节课我设计这样的作业:

班级中有哪些同学需要你帮助、鼓励?

用你喜欢的方式向他表达友谊,可以给他画个可爱的笑脸,说几句鼓励的话,或写几句知心话等。

23假如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1、认识“良、缩”等9个生字,会写“食、缩”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和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关爱他人的愿望,是本次教学的重点;而朗读诗歌时,注意诗歌的节奏性和诗歌情感的起伏变化是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用《神笔马良》的故事导入新课,这既为口语交际和朗读做准备,又奠定了学生的情感基石。

过渡:

“有了神笔多好啊,能为乡亲们做那么多的事情,有个小女孩也想像马良一样,有一枝神笔,并把她的美好心愿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叫《假如》。

”(出示课题的课件)师顺势而引,将文本自然呈现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听配乐朗读,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形成感性认识,将学生带入文本,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检查生字词。

出示词组“红红的太阳、好吃的谷粒、健康的身体,这三个词语为一组,语调都较高昂。

寒冷的北风、遥远的地方、不幸的朋友,这三个词语为第二组。

先发现,指出这些都是带“的”的词组;然后指导朗读。

再出示词组“缩着身子、轻轻叹息、苦苦等待、饿得哭泣”指导朗读。

最后指名读,用动作加以理解,让学生想象画面,体会感情,指导朗读。

指导好词语的朗读,将奠定后来课文朗读的基调。

两字词和生字的认识省略了。

3、写字:

良食想写好这两个字,先要找出这两个字的共同点和区别,注意“良”的笔顺最后一笔是捺,“食”的最后一笔是一长点。

4、再让同学们轻声朗,一边读一边想:

小女孩用马良的神笔画了什么?

这是文章的切入点。

三:

理解感悟,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节时老师抓住小女孩为什么要给小树画红红的太阳呢?

让学生找原因,读句子,表演体验,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

在动作模拟、师生对话中换位思考,深入阅读,感悟词句,体验情感,感受小女孩的爱心)

2、学习第二节时老师谈话创设情景,将自己和小鸟联系起来,读出对小鸟的同情,读出对小女孩的赞扬。

(设计意图:

联系生活,引发情感共鸣)

3、学习第三小节时老师过渡:

树暖和了,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小鸟吃饱了,唱着快乐的歌儿,可是我们的好朋友西西却只能坐在屋里,呆呆地望着这一切,为什么呢?

首先是通过谈话和读相关句子了解、感受西西的不幸,设想西西就在我们身边,谁愿意帮助他?

来引导学生朗读本小节。

(设计意图:

在换位中,学生走进文本,感受到没有一双好腿的西西的痛苦,产生了要帮助西西,还西西快乐的强烈愿望。

情感熏陶和人文渗透水到渠成,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指导朗读方面一定要有层次性,在此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层次,1、有节奏地读2、有节奏又有重音地读3、带上表情美美地读。

层层递进,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

四:

拓展练习,总结提升

首先总结小女孩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她的三个愿望是多么美好啊。

然后问小女孩是不是只帮别人做了这三件事呢?

引出省略号的教学。

举例子说明省略号的用法。

再通过看图练笔提升,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画。

同学交流完教师总结来结束本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