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iumdesigner15设计三位数字显示电容测试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1541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7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ltiumdesigner15设计三位数字显示电容测试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altiumdesigner15设计三位数字显示电容测试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altiumdesigner15设计三位数字显示电容测试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altiumdesigner15设计三位数字显示电容测试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altiumdesigner15设计三位数字显示电容测试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ltiumdesigner15设计三位数字显示电容测试表.docx

《altiumdesigner15设计三位数字显示电容测试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ltiumdesigner15设计三位数字显示电容测试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ltiumdesigner15设计三位数字显示电容测试表.docx

altiumdesigner15设计三位数字显示电容测试表

 

电路CAD课程设计

题 目:

三位数字显示电容测试表

学生

专业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成绩

工程技术学院

2016年1月

三位数字显示电容测试表

一、电路结构与功能分析

1、电路结构

该电容表电路由基准脉冲发生器、待测电容容量时间转换器、闸门控制器、译码器和显示器等部分组成。

其中,集成电路U2B、电阻R7~R9和电容C3构成基准脉冲发生器(实质上是一个无稳多谐振荡器);U2A、U1、R1~R6、按钮S1及C1构成待测电容容量时间转换器(实质上是一个单稳电路);U3构成译码器驱动器,它把U4送来的BCD码译成十进制数字笔段码,经R11~R17限流后直接驱动七段数码管。

2、功能分析

通过接插件P1外接待测电容,待测电容容量时间转换器把所测电容的容量转换成与其容量值成正比的单稳时间td。

基准脉冲发生器产生标准的周期计数脉冲。

闸门控制器的开通时间就是单稳时间td。

在d时间,周期计数脉冲通过闸门送到后面计数器计数,译码器译码后驱动显示器显示数值。

计数脉冲的周期T乘以显示器显示的计数值N就是单稳时间td,由于td与被测电容的容量成正比,所以也就知道了被测电容的容量。

(1)基准脉冲发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周期T与R7~R9和C3有关,在C3固定的情况下通过量程开关S3对R7、R8、R9的不同选择,可得到周期为11µs、1.1ms和11ms的三个脉冲信号。

(2)对待测电容容量时间转换器按动一次S1,U1B的10脚就产生一个负向窄脉冲触发U2A,其5脚输出一次单高电平信号。

R3~R6和待测电容P1为单稳定时元件,单稳时间td=1.1·R·P1。

U4、U1C、C5、C6、R10构成闸门控制器和计数器,U4为CD4553,其12脚是计数脉冲输入端,10脚是计数使能端,低电位时CD4553执行计数,13脚是计数清零端,上升沿有效。

当按动一下S1后,U4的13脚得到一个上升脉冲,计数器清零同时U1C的4脚输出一个单稳低电平信号加到U4的10脚,于是U4对从其12脚输入的基准计数脉冲进行计数。

当单稳时间结束后,U4的10脚变为高电平,U4停止计数,最后U4通过分时传递方式把计数结果的个位、十位、百位由它的9脚、7脚、6脚和5脚循环输出对应的BCD码。

(3)译码器驱动器把U4送来的BCD码译成十进制数字笔段码,经R11~R17限流后直接驱动七段数码管。

集成电路CD4553的15脚、1脚、2脚为数字选择输出端,经R18~R20选择脉冲送到三极管T1~T3的基极使其轮流导通,这两部分电路配合就完成了三位十进制数字显示。

(4)C7的作用是当电源开启时在R10上产生一个上升脉冲,对计数器自动清零。

(5)在测试电容时,把计数结果乘以所用量程的倍率得到的数值就是被测电容的容量。

例如,当基准脉冲周期为1.1ms,定时电阻为10K时,量程倍率为0.1µF,若测一个标称容量为4.7µF的电容,按动一下S1后结果显示为49,该电容的容量就为49×0.1µF=4.9µF。

3、电路实用性

本电路(三位数显示电容测试表)采用四块集成电路,电路简洁、容易制作、数字显示直观、精度较高,测量围可达1nF~104µF,且供电容易,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表列出了各挡量程的组成关系。

基准脉冲周期

定时电阻R

测量围

倍率

11µs

10MΩ

1pF~999pF

×1pF

11µs

100KΩ

1nF~9.99nF

×0.1nF

11µs

10KΩ

10nF~999nF

×1nF

1.1ms

10KΩ

1µF~99.9µF

×0.1µF

11ms

1KΩ

100µF~9990µF

×10µF

二、电路原理图设计

1、设计说明

本电路通过接插件P1外接待测电容,将测量值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其过两个单刀多掷开关,分别实现基准脉冲周期与定时电阻的选择,从而达到换挡以实现对不同围的测量。

电源方面,选用PWR2.5外接电源,只需一根线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手机充电器即可,方便省心。

原理图中,左方为接入,中间是调档与转换电路,右边为译码显示部分。

2、原理图

三、网表文件

{PONENTPROTEL.PCB

{ENVIRONMENTPROTEL.SCH}

{DETAIL

{SUBP

{IRAD0.2.PRTC1

{

1GND

2NetC1_2

}

}

{IRAD0.2.PRTC2

{

1NetC2_1

2GND

}

}

{IRAD0.2.PRTC3

{

1GND

2NetC3_2

}

}

{IRAD0.2.PRTC4

{

1GND

2NetC4_2

}

}

{IRAD0.2.PRTC5

{

1NetC5_1

2NetC5_2

}

}

{IRAD0.2.PRTC6

{

1VCC

2NetC6_2

}

}

{IRAD0.2.PRTC7

{

1NetC7_1

2NetC7_2

}

}

{I8SEG_LED.PRTDS1

{

1NetDS1_1

2NetDS1_2

3NetDS1_3

4NetDS1_4

5NetDS1_5

7NetDS1_7

8NetDS1_8

9NetDS1_9

10NetDS1_10

11NetDS1_11

12NetDS1_12

}

}

{IHDR-1X2.PRTP1

{

1NetP1_1

2GND

}

}

{ITO-216.PRTQ1

{

1GND

2NetQ1_2

3NetDS1_12

}

}

{ITO-216.PRTQ2

{

1GND

2NetQ2_2

3NetDS1_9

}

}

{ITO-216.PRTQ3

{

1GND

2NetQ3_2

3NetDS1_8

}

}

{IAXIAL0.4.PRTR1

{

1NetR1_1

2VCC

}

}

{IAXIAL0.4.PRTR2

{

1NetC1_2

2NetR1_1

}

}

{IAXIAL0.4.PRTR3

{

1VCC

2NetR3_2

}

}

{IAXIAL0.4.PRTR4

{

1VCC

2NetR4_2

}

}

{IAXIAL0.4.PRTR5

{

1VCC

2NetR5_2

}

}

{IAXIAL0.4.PRTR6

{

1VCC

2NetR6_2

}

}

{IAXIAL0.4.PRTR7

{

1NetR7_1

2NetR7_2

}

}

{IAXIAL0.4.PRTR8

{

1NetR7_1

2NetR8_2

}

}

{IAXIAL0.4.PRTR9

{

1NetR7_1

2NetR9_2

}

}

{IAXIAL0.4.PRTR10

{

1NetC5_1

2GND

}

}

{IAXIAL0.4.PRTR11

{

1NetR11_1

2NetDS1_11

}

}

{IAXIAL0.4.PRTR12

{

1NetR12_1

2NetDS1_7

}

}

{IAXIAL0.4.PRTR13

{

1NetR13_1

2NetDS1_4

}

}

{IAXIAL0.4.PRTR14

{

1NetR14_1

2NetDS1_2

}

}

{IAXIAL0.4.PRTR15

{

1NetR15_1

2NetDS1_1

}

}

{IAXIAL0.4.PRTR16

{

1NetR16_1

2NetDS1_10

}

}

{IAXIAL0.4.PRTR17

{

1NetR17_1

2NetDS1_5

}

}

{IAXIAL0.4.PRTR18

{

1NetR18_1

2NetQ3_2

}

}

{IAXIAL0.4.PRTR19

{

1NetR19_1

2NetQ2_2

}

}

{IAXIAL0.4.PRTR20

{

1NetR20_1

2NetQ1_2

}

}

{Isw-pb.PRTS1

{

1GND

2NetR1_1

}

}

{Idpdt-6.PRTS2

{

1NetP1_1

2NetR6_2

3NetR5_2

4NetR4_2

5NetR3_2

}

}

{Idpst-4.PRTS3

{

1NetC3_2

2NetR9_2

3NetR8_2

4NetR7_2

}

}

{IN14A.PRTU1

{

1NetR1_1

2NetR1_1

3NetU1_3

4NetU1_4

5NetU1_3

6NetC1_2

7GND

8NetC5_2

9NetC5_2

10NetU1_10

11?

12?

13?

14VCC

}

}

{IDIP-14.PRTU2

{

1NetP1_1

2NetP1_1

3NetC2_1

4VCC

5NetC5_2

6NetU1_4

7GND

8NetC3_2

9NetR7_1

10VCC

11NetC4_2

12NetC3_2

13NetU2_13

14VCC

}

}

{IDIP-16.PRTU3

{

1NetU1_10

2NetU3_2

3NetU3_3

4NetU3_4

5NetU3_5

6GND

7GND

8GND

9NetR11_1

10NetR12_1

11NetR13_1

12NetR14_1

13NetR15_1

14NetR17_1

15NetR16_1

16VCC

}

}

{IDIP-16.PRTU4

{

1NetR19_1

2NetR18_1

3NetC7_2

4NetC7_1

5NetU3_4

6NetU3_2

7NetU3_3

8GND

9NetU3_5

10NetU1_10

11GND

12NetR7_1

13NetC6_2

14NetU4_14

15NetR20_1

16VCC

}

}

{IPWR2.5.PRTU5

{

1VCC

1AVCC

1BVCC

2GND

2AGND

2BGND

3GND

3AGND

3BGND

}

}

}

}

}

四、PCB(单面板)设计

1、设计流程

(1)绘制原理图,对于个别找不到的元件,自己绘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