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须掌握的个文言实词.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1484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必须掌握的个文言实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考必须掌握的个文言实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考必须掌握的个文言实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中考必须掌握的个文言实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中考必须掌握的个文言实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必须掌握的个文言实词.docx

《中考必须掌握的个文言实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必须掌握的个文言实词.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必须掌握的个文言实词.docx

中考必须掌握的个文言实词

中考必须掌握的130个文言实词

1.安(ān)

(1)形容词。

①()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动词。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疑问副词。

表反诘,译为“()”。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2.本(běn)

副词。

()a.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b.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愚公移山》)

3.比(bǐ)

(1)动词。

①()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个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③()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隆中对》)

(2)介词。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

4.鄙(bǐ)

(1)名词。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形容词。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

5.毕(bì)

(1)动词。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2)形容词用作助词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

6.敝(bì)

形容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观刈麦》)

7.兵(bìng)

名词。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②()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8.病(bìng)

(1)名词用作动词。

()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2)形容词。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9.薄(bó)

(1)动词。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

(2)形容词。

①与“()”相对,指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

狐裘不暖锦衾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羌村三首》之二)

10.曾(céng)

(1)动词。

读zēng,同“()”,译为“()”。

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形容词。

同“()”,()。

荡胸生曾云,厥词入归鸟(《望岳》)

(3)副词。

①()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忆江南》)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11.察(chá)

动词。

①()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幼时记趣》)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12.长(cháng)

(1)名词。

①()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②读zhāng,()陈胜,吴广皆此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③读zhǎng,秦朝时,主管万户以上的县的官员称“令”,主管万户以下的县的官员称“长”。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

(2)形容词。

①()与“()”相对。

南市买辔头,背时买长鞭(《木兰诗》)

②()a.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经·蒹葭》)b.北山愚公长息曰(《愚公移山》)

③()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岳阳楼记》)

④()清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

⑤读zhǎng,年()大,()分高的。

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3)副词。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水调歌头》)

13.称(chēng)

动词

①读chèn,()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

②()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

③()袒右,称大楚(《陈涉世家》)

④()骈死于槽里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说》)

⑤()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14.乘(chéng)

(1)动词。

①()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②()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龟虽寿》)

(2)量词。

读shèng,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为一乘,译为“()”。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15.出(chū)

(1)名词。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捕蛇者说》)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动词。

①()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②()。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记》)

③()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④与“()”相对,出,出去。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移山》)

⑤()。

汪然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16.传(chuán)

动词。

①()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②()。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17.辞(cí)

(1)名词。

()。

a.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送东阳马生序》)b.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

(2)动词。

①()a.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b.停数日,辞去(《桃花源记》)

②()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羌村三首》之三)

18.从(cóng)

(1)动词。

①()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②()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③()溯洄从之,道阻且跻(《诗经·蒹葭》)

(2)介词。

()表示起点。

a.问所从来(《桃花源记》)b.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19.次(cì)

(1)名词。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山市》)

(2)动词

①()陈涉、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20.当(dāng)

(1)动词。

①()亲近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

②读dàng,()募有能捕之者,当期出入(《捕蛇者说》)

(2)介词。

①()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木兰诗》)

②()。

当此时,诸君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

(3)副词。

①()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21.道(dào)

(1)名词。

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②()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③()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④()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⑤()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

22.得(dé)

(1)动词。

①()a.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五柳先生传》)b.一狼得骨止(《狼》)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③助动词。

()。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满井游记》)

④同“()”,()。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2)副词。

与“无”连用,译为“()”。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23.定(dìng)

动词。

①()定目细视(《幼时记趣》)

②()俄顷风定云墨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湖心亭看雪》)

④()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出师表》)

24.度(dù)

(1)名词。

()吾忘持度(《郑人买履》)

(2)动词。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②读duó,()。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25.发(fā)

(1)名词。

读fà,()。

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观潮》)

(2)动词。

①()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

②()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③()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

26.伐(fá)

动词。

①()。

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②()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小石潭记》)

27.方(fāng)

(1)名词。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愚公移山》)

②()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2)副词。

()方欲行,转世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狼》)

28.复(fù)

(1)动词。

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②()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③()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2)副词。

()复行数十步(《桃花源记》)

29.负(fù)

动词。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②()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与朱元思书》)

30.盖(gài)

(1)名词。

()。

日初出大如车盖(《两小儿辩日》)

(2)连词。

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

(3)语气词。

用于句首,引出下文,可不译。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4)副词。

①表示原因,()。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②()。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

31.故(gù)

(1)名词。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②()(知识)。

温故而知新(“故”在此为形容词用作名词)(《论语·为政》)

(2)形容词。

()。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3)副词。

()。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4)连词。

()。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32.顾(gù)

动词。

①()。

顾野有麦场(《狼》)

②()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

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33.固(gù)

(1)动词。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形容词。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3)副词。

()。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34.观(guān)

(1)名词。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动词。

①()。

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②()。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幼时记趣》)

35.归(guī)

动词。

①()。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③()。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36.好(hǎo)

(1)动词。

读hào,()。

好读书,不求甚解。

(《五柳先生传》)

(2)形容词。

①()。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与朱元思书》)

②()。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隆中对》)

(3)副词。

()。

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7.恨(hèn)

(1)名词。

①()。

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水调歌头》)

②()。

商女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