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四.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13161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四.docx

《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四.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四.docx

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四

考研西医综合:

生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四)

一、名词解释

1.体温2.基础代谢3.温热性出汗4.行为性体温调节5.体温调定点

6.蒸发散热7.能量代谢8.食物的热价9.食物的氧热价10.呼吸商

11.非蛋白呼吸商12.基础代谢率

二、填空题

1.体温通常是指_____.

2.相对恒定的体温是进行_____代谢和维持_____的重要条件。

3.在体温的常测部位中,以_____温,_____温最低。

4.常温下,安静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_____.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_____.

5.人体安静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和_____.

6.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是_____.

7.蒸发散热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8.出汗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9.出汗是反射性活动,其基本中枢位于_____;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

10.小汗腺受_____神经支配,其节后纤维为_____纤维。

11.不显汗与汗腺分泌无关,它是通过_____来实现的。

12.致热原能使下丘脑的“调定点”水平_____.

13.醛固酮能_____汗腺导管对NaCl的重吸收。

14.外周温度感受器一部分在_____,另一部分在_____.

15.体温调节的整合中枢位于_____.

16.当下丘脑热敏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时,体温调定点_____.

17.女子体温在排卵后期_____,这种变动可能与血中_____水平变化有关。

三、判断题

1.基础代谢率是人体正常情况下的最低代谢率。

()

2.人在清醒、安静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

()

3.正常人体的基础代谢率处于经常的波动之中,这是因为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在不断发生变化。

()

4.环境温度很低时,人体不存在蒸发散热。

()

5.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蒸发散热就成了散热的方式。

()

6.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室温20℃时的主要散热方式有辐射。

()

7.当环境温度变化时,体表温度可随之发生相应的波动。

()

8.小汗腺受交感神经支配,其节后纤维为胆碱能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

()

9.女子体温在排卵前升高,在排卵后降低,故女子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

10.体温的稳定全靠机体产生热量来维持。

()

四、各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正常人的直肠温度、腋窝温度和口腔温度的高低应当是()

A.口腔温度>腋窝温度>直肠温度

B.直肠温度>口腔温度>腋窝温度

C.直肠温度>腋窝温度>口腔温度

D.腋窝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

2.人体体温昼夜节律变化中,体温最低的时间是()

A.上午8~10时B.下午3~4时

C.清晨2~6时D.夜间10~12时

3.女性月经期中,体温最低的时间是()

A.行经期B.排卵前C.排卵后D.排卵日

4.人体腋下温度正常值是()

A.36.0℃~37.4℃B.36.7℃~37.7℃

C.36.9℃~37.9℃D.37.5℃~37.6℃

5.影响能量代谢最重要的因素是()

A.环境温度B.进食

C.精神、情绪D.肌肉活动

6.劳动或运动时,机体主要产热器官是()

A.肝脏B.脑C.心脏D.肌肉

7.当环境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

A.辐射B.传导和对流

C.发汗蒸发D.不显性发汗

8.给高热病人使用乙醇擦浴是()

A.增加辐射散热B.增加传导散热

C.增加蒸发散热D.增加对流散热

9.给高热病人作用冰帽或冰袋的作用是()

A.增加辐射散热B.增加传导散热

C.增加蒸发散热D.增加对流散热

10.中枢温度敏感神经元较多的部位在()

A.视前区-下丘脑前部B.下丘脑后部

C.大脑皮层运动区D.脑干网状结构

11.决定体温调定点的部位在()

A.下丘脑B.大脑皮层

C.下丘脑后部D.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12.人体感受外界环境温度降低刺激的主要感受器是()

A.中枢冷敏神经元B.皮肤热感受器

C.中枢热敏神经元D.皮肤冷感受器

13.当环境温度高于30℃时,人体基础代谢率的变化是()

A.降低B.升高

C.先升高后降低D.不变

14.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的物质是()

A.糖B.脂肪C.蛋白质D.混和食物

15.当下丘脑温度升高时,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是()

A.减少B.不变C.增加D.先增加后减少

16.下列哪种物质,既是重要的贮能物质,又是直接的供能物质()

A.二磷酸腺苷B.三磷酸腺苷

C.磷酸肌酸D.葡萄糖

17.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产热量来衡量,下述哪项不是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A.体重B.环境温度

C.蒸发散热D.精神紧张程度

18.测定基础代谢率要求的基础条件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空腹B.无体力活动和精神紧张

C.环境温度18~25℃D.深睡状态

19.下列哪个部位不存在中枢温度感受器()

A.PO/AHB.小脑C.中脑D.下丘脑

20.患下列哪种疾病时,基础代谢率明显升高()

A.糖尿病B.红细胞增多症

C.阿狄森综合征D.甲状腺功能亢进

21.关于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只有将能量转移至ATP,才能为组织活动所利用

B.人体在不作外功的情况下,所消耗能量全部转化为热能

C.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时所产生的能量相等

D.人体所需总能量的70%以上来自糖的分解

22.关于体温生理性变异的叙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幼儿高于成人,新生儿易波动

B.剧烈运动可使体温升高1~2℃

C.清晨2~6时最低

D.女性一般高于男性,而且排卵之日

(二)多项选择

1.女性月经周期中,体温的变化有()

A.排卵前较高B.排卵后降低

C.排卵前较低 D.排卵后升高

E.行经期高

2.安静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

A.心脏B.肾脏C.肠D.脑E.肝脏

3.当蒸发成了散热途径时,是因为()

A.环境温度低于体温B.环境温度高于体温

C.环境温度等于体温D.精神紧张时

E.与环境温度无关

4.某病人受到致热原的作用体温升至39℃,在此情况下()

A.机体产热量一直大于散热量

B.机体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C.体温升高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D.维持高热阶段时,产热量大致等于散热量

E.产热量与散热量变化不明显

5.中枢温度感受器的分布比例为()

A.热敏神经元多B.热敏神经元少

C.冷敏神经元多D.冷敏神经元少

E.冷、热敏神经元相等

6.近年来发现视前区-下丘脑前部是()

A.控制产热活动的中枢部位

B.控制散热活动的中枢部位

C.控制产热和散热活动的中枢部位

D.对体温调节起整合作用的部位

E.只存在热敏神经元而不存在冷敏神经元

7.汗液与血浆成分相比较()

A.氯化钠浓度低于血浆B.葡萄糖浓度几乎为零

C.脂类浓度相等D.尿素氮高于血浆

E.蛋白质浓度为零

8.影响体温发生生理性变动的因素有()

A.环境温度B.测量时间

C.性别D.体重

E.年龄

9.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

A.肌肉活动B.环境温度

C.食物特殊动力效应D.精神活动

E.体温

10.在环境温度低于20℃时,人体散热的方式主要有()

A.辐射B.传导

C.对流D.不感蒸发

E.汗液蒸发

11.刺激下丘脑后部的产热中枢,可引起()

A.骨骼肌紧张性增强B.发生寒战

C.交感神经兴奋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E.产热增加

12.人在寒冷环境中的反应有()

A.皮肤血流量减少B.皮肤温度降低

C.代谢降低D.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E.儿茶酚胺分泌增加

13.引起出汗的因素有()

A.环境温度升高B.情绪激动

C.交感神经兴奋D.精神紧张

E.注射乙酰胆碱

14.使得汗液蒸发加快的因素有()

A.环境温度高B.环境温度低

C.空气湿度大D.空气湿度小

E.空气对流速度快

15.恒温动物生理性体温调节反应主要表现()

A.温热性发汗B.寒颤

C.皮肤血流量增加或减少D.寒冷时蜷曲身体

E.伸展肢体促进散热

五、简述题

1.人体体温临床上常用的测量部位有哪些?

其正常值各是多少?

2.根据散热原理,如何给高热病人降温?

3.简述人体的散热器官和散热方式。

4.什么是食物特殊动力效应?

正常情况下三种营养物质的特殊动力效应各为多少?

六、论述题

1.试述人体体温相对恒定的原理。

2.为什么发热病人常伴有寒战反应?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2.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即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状态下,室温保持在20~25℃,排除肌肉活动,食物和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

3.由温热性刺激引起的汗腺分泌。

4.机体在不同温度环境中的姿势和行为对体温的调节。

5.由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活动所决定的体温恒定水平。

6.指通过蒸发水分而带去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

它分为显汗和不显汗两种。

7.指伴随着物质代谢过程中所发生的能量的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过程。

8.1g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其中,糖为17.5kJ;脂肪为39.75kJ;蛋白质体内17.99kJ、体外23.43kJ.

9.氧化某营养物消耗1L氧所释放的热量。

其中,糖20.92kJ;脂肪19.66kJ;蛋白质18.83kJ.

10.指同一时间内体内释放的CO2量和摄入O2之比(CO2/O2)。

其中,糖为1;脂肪为0.71;蛋白质为0.8.

11.指机体在同一时间内糖和脂肪混合氧化时生成的CO2量与耗O2量的比值。

12.指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能量代谢(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

二、填空题

1.机体深部平均温度

2.新陈生命活动

3.直肠腋窝

4.辐射蒸发

5.肝脏脑

6.皮肤

7.显汗不显汗

8.温热性出汗精神性出汗

9.下丘脑下丘脑

10.交感胆碱能

11.体表蒸发

12.上移

13.促进

14.皮肤粘膜

15.下丘脑

16.升高

17.升高孕激素

三、判断题

1.Χ2.Χ3.Χ4.Χ5.√

6.√7.√8.√9.Χ10.Χ

四、各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B2.C3.D4.A5.D6.D7.C8.C

9.B10.A11.D12.D13.B14.C15.C16.B

17.A18.D19.B20.D21.C22.D

(二)多项选择

1.CD2.DE3.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