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考语文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13013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中考语文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南京中考语文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南京中考语文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南京中考语文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南京中考语文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中考语文题.docx

《南京中考语文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中考语文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京中考语文题.docx

南京中考语文题

南京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一(2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通宵达旦 孜孜以求 一气呵成

B.金榜题名 名列前茅 花团锦簇

C.敬业乐群 恪尽职守 怡然自得

D.一代天娇 叱咤风云 绽放光芒

2.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名言。

(4分)

道法自然

 

 

 

3.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

(1)

(2)两题还需填写出处或作者。

(12分)

(1)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   。

” (《  ▲  》)

(2)浮云游子意,     ▲     。

         ( ▲ 《送友人》)

(3)姑苏城外寒山寺,          ▲       。

  (张继《枫桥夜泊》)

(4)          ▲        ,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6)八百里分麾下炙,         ▲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艾青《我爱这土地》)

(8)生活是多变的,人的情感也会随之变化。

安定时常怀“     ▲    ,    ▲   ”的豪情;战乱时则易生“     ▲    ”的亲情之念。

(依次用杜甫《望岳》《春望》中的诗句填空)

4.请用一个比喻句描写你的初中校园。

(不得透露所在学校的真实信息,2分)

                                    ▲                  

5.根据下面材料,给“搭棚的”下个定义。

(3分)

拿建筑行当里专搭脚手架的架子工来说,这在北京可是出名的行当。

那时候干这一行的叫“搭棚的”。

办红白喜事要搭。

那可真是套本事!

拉来几车杉篙、几车绳子和席,把式们上去用不了半天工夫,四合院就覆盖上了。

(节选自萧乾《北京城杂忆》,三联书店2012年版)

                                    ▲                         

6.根据要求,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5分)

顺顺同学有一套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家随笔”。

他向你介绍说:

“这套书可有意思了,单是书名就很特别。

你看,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集子叫《凝动的音乐》。

建筑虽然固定不动,却有韵律之美。

你接过其他三本看了看封面,跟着说:

“            

(1)▲             。

顺顺又说:

“文学家里我最喜欢鲁迅先生了,我想从语文课本中选几篇他的文章汇编成集,你觉得取个什么名字好?

你说:

“集子就叫《   

(2)▲    》吧,因为      

(2)▲             。

”顺顺信服地点点头。

(1)从下面三本书中任选一本,仿照顺顺的说法,表达你对书名的看法。

(2分)

书名:

《穿过地平线》 作者:

地质学家李四光

书名:

《看风云舒卷》 作者:

气象学家竺可桢

书名:

《彼此的抵达》 作者:

桥梁学家茅以升

(2)在横线上填写自拟的集子名称,并说明理由。

(3分)

《       ▲      》,因为                   ▲          。

 二(38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9题。

(10分)

养生

[宋]苏轼

[甲]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①。

有尊客,盛馔则三之②,可损不可增。

有召我者,预以此先之,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

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

[乙]吾闻战国中有一方,吾服之有效,故以奉传③。

其药四味而已:

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

夫已饥而食,蔬食有过于八珍,而既饱之余,虽刍豢④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

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

安步自佚⑤,晚食为美,安以当车与肉为哉?

车与肉犹存于胸中,是以有此言也。

(节选自《东坡志林》,中华书局2007年版)

[注释]①一爵一肉:

喝一爵酒,吃一种肉食。

爵,古代的酒器。

②盛馔则三之:

丰盛的饮食就增至三倍。

③奉传:

恭敬地传播。

④刍豢(huàn):

代指美味的肉食。

⑤佚(yì):

安逸,舒服。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安分以养福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吾闻战国中有一方   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

C.夫已饥而食         虽有嘉肴,弗食(《虽有嘉肴》)

D.晚食为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

                                   ▲                        

(2)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

                                   ▲                                   

9.甲、乙两段中作者所提出的养生之道有何异同?

请简要分析。

(3分)

                                   ▲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3题。

(16分)

车夫老马

老舍

正说到热闹中间,门忽然开了,进来一阵冷气。

车夫们几乎都怒目地往外看,看谁这么不得人心,把门推开。

门外的人进来了,也是个拉车的。

看样子已有五十多岁,穿着件短不够短、长不够长的棉袄。

两个耳朵冻得通红,红得像要落下来的果子;眉上、短须上都挂着些冰珠。

一进来,摸住条板凳便坐下了,扎挣着说了句:

“沏一壶。

茶还没有沏来,老车夫的头慢慢地往下低,低着低着,全身都出溜下去。

大家马上都立了起来:

“怎啦?

怎啦?

”说着,都想往前跑。

“别动!

茶馆掌柜的有经验,拦住了大家。

他独自过去,把老车夫的脖领解开,就地扶起来,用把椅子戗(qiànɡ,支撑)在背后,用手勒着双肩:

“白糖水,快!

糖水刚放在老车夫的嘴边上,他哼哼了两声。

“喝点水!

”掌柜的对着他耳朵说。

“啊?

”老车夫睁开了眼,看见自己是坐在地上,腿蜷了蜷,想立起来。

“先喝点水,不用忙。

”掌柜的说。

大家几乎都跑了过来。

“哎!

哎!

”老车夫向四围看了一眼,双手捧定了茶碗,一口口地吸糖水。

慢慢地把糖水喝完,他又看了大家一眼:

“哎,劳诸位的驾!

说得非常的温柔亲切,绝不像是由那个胡子拉碴的口中说出来的。

说完,他又想往起立,过去三四个人忙着往起搀他。

他脸上有了点笑意,又那么温和地说:

“行,行,不碍!

我是又冷又饿,一阵儿发晕!

不要紧,不要紧!

劳诸位哥儿们的驾!

这时候,老者的干草似的灰发,脸上的泥,炭条似的手,那个破帽头与棉袄,都像发着点纯洁的光,如同破庙里的神像似的,虽然破碎,依然尊严。

大家看着他,仿佛唯恐他走了。

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祥子猛地跑出去,飞也似地又跑回来,手里用块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

“吃吧!

“哎!

”老者像是乐,又像是哭,向大家点着头。

“到底是哥儿们哪!

拉座儿,给他卖多大的力气,临完多要一个子儿都怪难的!

”说着,他立了起来,要往外走。

“吃呀!

”大家几乎是一齐地喊出来。

“我叫小马儿去,我的小孙子,在外面看着车呢!

一个中年的车夫开开了点门缝:

“小马儿!

小马儿!

你爷爷叫你哪!

老者用手摸了好几回包子,始终没往起拿。

小马儿刚进门,他拿起来一个:

“小马儿,乖乖,给你!

小马儿也就是十二三岁,脸上挺瘦,身上可是穿得很圆,立在老者的身旁,右手接过包子来,左手又自动地拿起来一个,一个上咬了一口。

“哎!

慢慢的!

”老者一手扶在孙子的头上,一手拿起个包子,慢慢地往口中送,“爷爷吃两个就够,都是你的!

吃完了,咱们收车回家。

小马儿对着包子点了点头,吸溜了一下鼻子:

“爷爷吃三个吧,剩下都是我的。

我回头把爷爷拉回家去!

“不用!

”老者得意地向大家一笑,“回头咱们还是走着,坐在车上冷啊。

老者吃完自己的份儿,等着小马儿吃净了包子,立起来,绕着圈儿向大家说:

“劳诸位哥儿们的驾啦!

”伸手去拉小马儿。

祥子呆呆地立在门外,看着这一老一少和那辆破车,心中感到一种向来没有过的难受。

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

(选自《骆驼祥子》第七章,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有删改)

 

10.根据选文内容,填写下表。

(4分)

关于情节

关于人物

老马一进茶馆就晕倒

老马生活很贫苦

        

(1)▲     

老马待人很

(2)▲

        (3)▲     

老马对孙子很疼爱

爷孙吃包子,谢别众人

老马因孙子孝顺而(4)▲   

 

11.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词句。

(4分)

 

(1)老车夫的头慢慢地往下低,低着低着,全身都出溜下去。

(“出溜”是北京方言,请推断其含义,并说说运用这个词的好处。

                                   ▲                                   

(2)“哎!

”老者像是乐,又像是哭,向大家点着头。

(为什么老马会有“像是乐,又像是哭”的表情?

                                   ▲                                   

12.茶馆掌柜的处理车夫忽然晕倒的状况很有经验,这说明了什么?

(3分)

                                   ▲                                   

13.在《骆驼祥子》中,老马和小马最终的命运如何?

老马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

(5分)

                                   ▲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6题。

(12分)

【材料一】

黎峨道中①

[清]查慎行

青红颜色裹头妆,

尺布缝裙称膝长。

仡佬打牙②初嫁女,

花苗③跳月便随郎。

              (选自《新编清诗三百首》,王英志编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注释]①黎峨道中:

自云南黎州至峨山县的途中。

②仡佬(Gēlǎo)打牙:

即打牙仡佬,少数民族仡佬族中的一种。

③花苗:

苗族。

【材料二】

由商到周,一般统治者和奴隶,衣长齐膝似乎是一种通例。

商代贵族平时常穿彩色丝绸衣服,还加上种种织绣花纹,用个宽宽的花带子束腰。

平民或奴隶的头饰有裹巾子作羊角旋斜盘向上的,有包头以后再平搭折成一方角的,还有其他好些样式,都反映在玉、铜、陶人形俑上,样子多和现在西南居住的苗、瑶族情形差不多(这不是偶然巧合,事实上很多三千年前古代图案花纹还可从西南兄弟民族编织物上发现)。

许多野生植物如槐花、栀子、橡斗已用来做染料,并且还种植了蓝草,能染出各种不同的青蓝色,种茜草和紫草专染红、紫诸色。

                          (选自沈从文《古人的文化》,中华书局2013年版,有删改)

【材料三】

苗族,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民族,因为苗族服饰最美丽。

苗族服饰所凝聚的,是历史的记忆。

苗族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迁徙史。

古籍记载,苗族起源于5000多年前的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便被视为苗族的先祖。

涿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