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12803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_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38~40页。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

教学挂图;学生:

学具中的百果图、各种100以内的数位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数数:

从77数到100;从63数到56。

2、 写数:

三十六     四十八        五十二         七十五

二、自主探索:

1、 数的顺序。

(1) 观察100以内百数图(课本上),想一想这些数的排列有那些特点?

(2) 学生独立填满表中空格,重温100以内各数的顺序。

然后两人一组,进行找数活动。

可模仿小精灵聪聪和明明的提问,采用互问互答的方式找数。

(3) 按第1题的要求给指定的数涂色。

在涂色活动中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4) 进一步探索百数图的排列规律。

让学生4人一组,利用手中的其它百数图进行。

找出规律后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2、 比较大小。

(1) 出示39页主题图:

左边母鸡一个月下28个蛋,右边母鸡一个月下26个蛋,比一比,哪只母鸡下蛋多?

         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比法。

(2) 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引导思考:

“如果没有鸡蛋图,怎样来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

能不能找到一个比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

”由此引入比较用计数器表示的两个数的大小的问题。

(3) 学生四人一组,用计数器摆出例8左图中的两个数38和45,然后想一想:

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

哪个数小?

再用同样的方法比较右图中32和30的大小。

(4) 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三、练习:

1、 39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应用学到的方法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在圆圈里填上“>”、“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海底世界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课题:

海底世界——数数

  内容: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图,会比较物体的轻重、远近、粗细、宽窄。

  2、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和数数。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师:

小朋友,从今天开始,你就成了一名小学生,心里高兴吗?

暑假前,大家都在不同的学校或班级上幼儿园,现在同学们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体,从今天以后,都应该成为好朋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我也是咱们这个集体中的一员,(作一下自我介绍)。

  我给大家上数学课,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数学课是学什么的?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

汇报交流情况。

  3、师:

同学们,爸爸、妈妈每天买菜,我们买学具,工人师傅修路、架桥、盖房子、制造汽车、电视等等,都用到数学知识。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里面藏着好多的数学秘密,比一比谁发现的多。

  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索:

  1、放录象《海底世界》

  师:

你看到了什么?

  (生说:

热带鱼、珊瑚……)你们想不想看的更清楚些?

  (课件:

课本图片)板书课题。

  2、师:

图片上有什么?

你能说出它们分别有多少吗?

  3、学生观察课本情境图,同桌互相说一说看到的海洋生物及数量。

  4、指名回答,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的数量。

师:

你是怎样数的?

(生说:

一行一行的顺序……)师强调一定要按一定的顺序数。

  5、师小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我们把数的情况记下来,好不好?

  (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份带有海洋生物形象的表格)

  师:

看看这个表格,你想怎样记?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引导学生用画“○”的办法一个对着一个的画下来,再与后面相对应的数连起来)

  师:

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数一数,画一画,连一连。

  6、学生填表,教师巡视指导并留心观察学生是怎样数的,怎样画的,了解学生数数的基础。

  7、师:

谁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生展示,并通过语言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8、师给学生渗透海洋生物的知识及进行环保教育。

  三、拓展应用

  1、游戏:

给小动物找家

  2、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有什么?

有多少?

(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自己表现怎么样?

  五、课外延伸

  回家数自己家里的物品,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课题:

快乐的校园

  内容: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4~6页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操作活动,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能规范书写1~5各数。

  3、训练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

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会数10以内的数,理解10以内数的意义,会写1~5各数。

  教学难点:

1~5各数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咱们美丽的校园里来了一群可爱的孩子,那就是你们,来到学校里高兴吗?

遇到了哪些快乐的事情呢?

(生说)有好多小学生也和你们一样,在学校里觉得非常快乐,你们想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引导观察、数数:

  1、出示“快乐的校园”图,引导看图。

  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都有些什么?

有几个?

同桌互相说,比一比谁观察的仔细,说的全面。

  (生观察图,同桌交流)

  2、指名回答。

  3、师:

现在老师有个问题,谁能帮老师解决它?

(师提问题:

天上有几架飞机?

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变换问题)

  指名回答。

  4、师: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生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1、2、3、……

  5、在图中,1可以表示什么?

2可以表示什么?

3呢?

4呢?

……

  生活中,1还可以表示什么?

2呢?

……

  6、引导学生读数,(正数、倒数)

  7、师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规范的书写1——5各数。

  

(1)先让学生说说每个数字像生活中的什么东西。

  

(2)师示范写法。

重点说明从哪里起笔,在哪里拐弯,在哪里停笔,每个字在格中的布局。

  (3)引导学生进行写数练习。

重点指导“3、5”的书写。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先说说图中有什么,然后把每组物体与对应的数量连起来。

  2、本题是认数、写数的综合练习题目。

练习时,先让学生用手指表示数,在动手摆一摆或画一画点子图,最后进行1~5的写数练习。

  3、交流上节课布置的课外作业——数家中物品的数量。

  可先在小组内(或同桌)进行,然后集体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的表现怎样?

  教后札记

  1、同学们结合情境图,会比较物体的轻重、远近、粗细、宽窄。

  2、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结合情境图,会比较物体的轻重、远近、粗细、宽窄。

  4、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和数数。

  第三课时

  课题:

练一练

  内容: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7页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加深对10以内数的含义的认识,能流畅地书写1~5各数。

  3、训练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估计意识。

  4、巩固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

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巩固对10以内数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难点:

1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新知

  1、指导学生正数、倒数。

  2、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1~5各数。

  二、练习巩固

  第3题,指导学生通过操作学具,了解5的组成。

  可以拓展到其他数的组成。

  第4题,本题是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动物统计图。

练习时,不要求学生叙述表格的含义,只要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结合实物图填上合适的数就可以了。

强调学生认真数出3种动物的数量,正确填写只数。

  第5题,练习时,只要学生涂的个数与数对应起来就可以了,不要求学生涂的方法。

涂完后,引导学生主动找出数的排列规律,初步认识单数、双数。

渗透相邻数。

  第6题,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相互交流和订正中,完善自己的想法。

练习时,教师可以设计相似的题目,扩展到其他数的分与合的练习。

  5、第7题,提供的数的信息很多。

练习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并解决问题,可现在不数的情况下说出大约的数量来,然后再进行数数验证,以此训练学生的估计意识。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教后扎记

  同学们能够准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加深对10以内数的含义的认识,能流畅地书写1-5各数,而且训练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估计意识。

学生能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学会了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的乐趣。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海鸥回来了教学设计

  课题:

海鸥回来了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一册(青岛版)教科书第62--63页,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学具操作,认识11--20各数。

  2、正确书写11--20各数,正确认识计数单位“个”、“十”   和数位“个位”、“十位” 。

  3、经历动手操作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以及11--20各数的过程,初步体验计数的发展和作用,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4、结合现实活动学习认数与计算,培养环保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激嗨!

圣诞节快乐!

有一伙人在四处打听你,还说逮住你不会轻饶你,他们一个叫财神,一个叫顺利,领头的叫幸福!

我问过烦恼了,它根本不爱你,还说永远不理你,让我转告你不要自做多情!

还有健康让我带封情书给你;它暗恋你好久了并且一生不变!

提前祝你:

新年快乐要发给二十个人你这一年就会财源滚滚,如果删除不发,那你这一年就会破财。

发吧!

我也被逼的,谁叫你人缘好情,引入课题

  小朋友,你们喜欢大海吗?

今天老师领你们到海边去看一看,好吗?

  教师出示:

“海鸥回来了”的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有什么?

看到图,你想知道什么?

提出你们的问题。

  学生看挂图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根据图片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

天空中有多少只海鸥?

  岩石上有多少只海鸥?

  水中有多少只海鸥?

  沙滩上有多少位小朋友?

  二、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1、学生自己数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

并汇报自己的结果与过程。

教师可提倡学生多种数法,只要数的正确就可以。

  2、教学认识11和数位

  

(1)、如果用一根小棒表示1只海鸥,沙滩上的海鸥要多少根小棒?

同学们快来摆一摆,摆完后并观察小组内各同学摆得是否与你的相同?

若有不同,你认为哪种摆法好,为什么?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体会比较可能想到把10根放在一起,1根独放,这样便可以一眼看出11根。

  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