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 历史 通史人民版阶段十三 课时1附解析及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1256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5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总复习 历史 通史人民版阶段十三 课时1附解析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总复习 历史 通史人民版阶段十三 课时1附解析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总复习 历史 通史人民版阶段十三 课时1附解析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总复习 历史 通史人民版阶段十三 课时1附解析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总复习 历史 通史人民版阶段十三 课时1附解析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总复习 历史 通史人民版阶段十三 课时1附解析及答案.docx

《高考总复习 历史 通史人民版阶段十三 课时1附解析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总复习 历史 通史人民版阶段十三 课时1附解析及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总复习 历史 通史人民版阶段十三 课时1附解析及答案.docx

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人民版阶段十三课时1附解析及答案

阶段十三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课时1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考纲考点

工业革命

(1)“蒸汽时代”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电气时代”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素养解读

时空观念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扩展至欧美国家;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历史解释

(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爆发于英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伴随着在世界范围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殖民活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端于德国、美国,核心成果是电力、内燃机、新能源的广泛应用,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及瓜分世界狂潮的出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史料实证

运用文献史料及相关史学研究,实证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特点及影响,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及影响。

唯物史观

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等理论,客观评价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考点一 “蒸汽时代”

1.工业革命

(1)条件

(2)成就

(3)影响

工场≠工厂

工场是以手工劳动为主,以分散的家庭生产为组织形式;工厂是实行大机器生产,集中生产,分工细致,人成为机器的附庸。

2.打造“世界工厂”

(1)措施

(2)结果

3.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

(1)条件

(2)形成:

19世纪中期,日本的“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及中国被迫“门户开放”。

(3)成熟:

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自由主义原则确立了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

工业革命的影响

考点二 “电气时代”

1.第二次工业革命

(1)条件

(2)概况

(3)影响

2.瓜分世界的狂潮

(1)背景

(2)目的:

寻求和扩大投资场所。

(3)概况:

19世纪末,德、美、日等后起帝国主义国家成为英、法、俄的强大竞争对手,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4)表现:

美国的新殖民主义

①提出“门罗主义”,成立“泛美同盟”,在“泛美主义”的旗号下使拉丁美洲成为美国的“后院”。

②提出“海权论”,发动美西战争,确立在西半球的霸主地位。

③提出“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并为此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3.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原因

(2)内容: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3)影响

[教材拓展]圈地运动

(1)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2)圈地运动导致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

莫尔在《乌托邦》中,指责这是“羊吃人”。

圈地运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

[史料史论]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工业化是一个财富急剧增长的过程……而英国却在工业化到来之前就解决了私有财产的地位问题,这也是英国率先走向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工业革命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

——唐晋《大国崛起·从“快乐英格兰”

到“日不落帝国”》

核心论点:

英国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发展迅速,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早,社会变革和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等,促使英国首先发生工业化。

[素养运用]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近代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任何历史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各种矛盾相互影响的结果。

(2)19世纪70年代后期的“电气化”,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19世纪末,重工业迅速发展,继英国之后,美、德等成为主导的工业化国家。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英国失去了其“世界工厂”的地位,世界经济贸易中心也因此逐渐从以英国为中心的西欧转移到以美、德为中心的大西洋两岸。

[构图解史]世界市场的形成

[史论总结]辩证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

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推动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从道德的角度看:

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掠夺和剥削的产物,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3)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

世界市场的形成,客观上促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全球的传播,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狭隘性,有利于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

探究1 工业革命的背景、特点及影响

『考题例证』

【典例1】(2018·课标全国Ⅰ,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

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答案 B

点评

本题从史学研究角度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旨在考查考生的史学素养及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审题

解题关键要据题干阐述及迁移所学,运用所学从史学研究和工业革命的背景角度分析判断。

解题

材料表明随着时间的发展,研究者将不同的新因素加入到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之中,最初研究者只关注了经济因素,而后期研究者加入了政治因素和资源因素,说明研究的视角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全面,故B项正确。

材料中的观点都合理,但不一定都全面,只有一种观点正确合理是不正确的,排除A项;英国工业革命发生时,欧洲其他国家大多是封建国家,对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发生的研究不可能参照这些国家,排除C项;后期研究者观点可能更全面,但不一定更可信,对历史研究的可信度于历史事实,而不是研究时间上的先后,排除D项。

『史论链接』

角度1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生产方式: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2)技术:

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3)开始部门:

首先发生在轻纺部门。

(4)范围:

首先发生在英国,后缓慢扩展到其他国家。

角度2 两次工业革命对欧洲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1)社会生产力: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产方式,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社会化大生产普遍展开,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工业文明时代。

(2)生产组织方式:

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生产由手工工场发展到工厂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形成了垄断组织,基本确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管理也随之发展并完善。

(3)社会生产关系:

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自由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垄断组织产生,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4)工业化进程:

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文明的进程,促使了机器大生产的工业化进程,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5)世界市场与国际贸易:

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促进了自由贸易政策的形成,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即时体验』

1.(2018·山东威海模拟)176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1785年蒸汽机用于棉纺厂,1789年用于织布厂,1793年用于毛纺厂。

由此可知(  )

A.蒸汽机技术得到不断改进

B.工业革命基本上已经完成

C.新动力技术逐渐得到认可

D.英国城市化进程全面加速

解析 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被应用到棉纺织业,蒸汽机能被各类工厂采用,反映出新动力技术被认可,故选C项。

答案 C

2.(2018·陕西五大名校联考)下表是《德国三大产业劳动力比例变化(1882~1907年)表。

据此可知,当时德国(  )

三大产业人口比例的变化

1882年

1907年

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

42%

35%

工业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

39%

42%

服务业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

19%

23%

A.农业人口的流失导致了农业衰退

B.城市化与工业现代化的进程缓慢

C.经济结构得到了重大调整和完善

D.工业和服务业已与英国并驾齐驱

解析 据题干材料中农业人口减少,工业和服务业人口增加,可知德国工业革命的开展,经济结构发生改变,故选C项。

答案 C

探究2 工业革命对社会转型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考题例证』

【典例2】(2017·课标全国Ⅰ,33)下表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约1770

约1790~1793

约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

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年份

1755

1797

1835

指数

42.74

42.48

78.69

综合上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答案 D

点评

本题运用图表材料考查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的影响。

审题

解题关键是解读表格中社会经济发展与工人收入的比例。

解题

据题干表格中“国民总收入”两次增加,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从“约1790~1793年”到“约1830~1835年”,增长幅度为106%左右,“国民总收入”增长幅度大,工人实际工资增长幅度相对小,可知国民贫富差距扩大,故选D项。

同一时期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长幅度为85%左右,不能得出“同步增长”,A项错误;工业革命期间,经济快速发展更多依赖于机器大生产、海外市场的扩大等,B项错误;工人实际工资有较大增长,C项错误。

『史论链接』

角度1 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与近代化的影响

(1)工业革命使社会表现形式发生了分化重组,社会日益分裂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这两大对立阶级。

(2)工业革命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使社会又一次出现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高潮。

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改革或革命等形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3)社会转型:

工业革命从经济、政治、思想等角度推动了西方社会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反映了近代人类向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文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角度2 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城市化进程:

工业革命促使新能源、新的交通工具出现,改变人们社会生活的方式和思想习俗观念,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2)生态环境:

工业革命的机器大生产、能源的利用等,一定程度上破坏、污染了生态环境,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3)科技思想文化:

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潮流兴起;工业革命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也促使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文学艺术及影视艺术的诞生发展。

『即时体验』

1.(2018·安徽合肥模拟)1834年,英国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此规定意在(  )

A.缓和社会矛盾缩小贫富差距

B.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C.提倡劳动创造财富的价值观

D.漠视失业者必备的生存权益

解析 解读题干可知,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进行劳动才能获得救济,体现了劳动创造财富的价值观,故选C项。

答案 C

2.(2018·山东临沂模拟)英国在19世纪的最后25年中,民众生活费用下降了三分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