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和机械》的基础知识归纳.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12186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功和机械》的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功和机械》的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功和机械》的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功和机械》的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功和机械》的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功和机械》的基础知识归纳.docx

《《功和机械》的基础知识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和机械》的基础知识归纳.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功和机械》的基础知识归纳.docx

《功和机械》的基础知识归纳

《功和机械》的基础知识归纳

《功和机械》的基础知识归纳

一、功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功的计算:

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W=FS。

单位:

焦耳(J)1J=1Nm

功的原理:

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

即: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二、机械

有用功:

为实现人们的目的,对人们有用,无论采用什么办法都必须做的功。

额外功:

对人们没用,不得不做的功(通常克服机械的重力和机件之间的摩擦做的功)。

总功:

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计算公式:

η=W有用/W总

机械效率小于1;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

三、功率

功率(P):

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

单位:

P→瓦特(w)

推导公式:

P=Fv初中物理。

(速度的单位要用m)

四、动能和势能

能量: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能做的功越多,能量就越大。

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其中,速度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

注:

对车速限制,防止动能太大。

势能: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五、机械能及其转化

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

J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

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

机械能守恒:

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住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机械能守恒;近地点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远地点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

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初二物理光现象基础知识归纳

1、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现象:

影子的形成。

日食和月食。

小孔成像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c=3×108m/s。

在水中约为真空中的3/4,玻璃为真空的2/3。

4、光年是长度单位,指光在1年中的传播距离。

5、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原理:

光的反射现象。

所成的是虚像。

7、球面镜的利用:

凸面镜:

汽车观后镜

凹面镜:

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装置

8、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hellip初二;。

9、光的折射定律:

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中折射入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介质中折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0、光发生反射与折射时,都遵循光路可逆原理。

11、色散:

复色光被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称为色散。

12、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13、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

红、黄、蓝

14、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

15、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16、当白色光(日光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被物体反射,这就是反射光,我们看到的就是反射光,不反射任何光的物体的颜色就是黑色。

初中物理物体的惯性实验

观察与思考

1.画A棋子叠成一摞,用尺迅速打出下面的棋子。

被打的棋子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了变化?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上面的两个棋子为什么落在正下方?

这现象说明了什么?

3.静止的小车突然向前起动时,车上的木块为什么向后倒(图B的图1)?

该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4.当车和木块一起向前运动时,小车遇阻突然停下,此时木块倒向前方(图B的图2),为什么?

如何解释这现象初中英语?

实验原理

1.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2.静止的物体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图A

图B

实验结论

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运动的物体,其惯性表现为让物体保持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其惯性表现为让物体保持静止状态。

实验考点

本实验在时常常会让我们去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往往以说理题、填空题等形式出现。

经典考题

1.投掷出去的篮球在空中能够继续飞行,这是因为篮球________;篮球在飞行中运动方向不断改变,这是因为篮球_______。

(不计空气阻力)

2.如图所示,在光滑桌面上铺有薄桌布,桌布上放置盛有水的两个杯子。

当猛地将桌布从桌面沿水平方向拉走时,桌布上的杯子_____随之运动(选填“会”或“不会”),这表明杯子__________。

举一反三

1.人在行走的时候,为什么脚被石头绊了会向前倒,可不小心踩着一块冰块却向后倒?

2.杂技演员表演顶竿时,把四个鸡蛋放在光滑的板上,用长棒对板猛击一下,板被击走,鸡蛋却掉进板下的杯中,该怎样用惯性来解释?

3.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为什么两车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4.轿车驾驶员和前座乘客为什么必须系上安全带?

安全带起什么作用?

5.锤子的锤头松了,常采用把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的,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

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初中物理压热学的知识点总结

⒈温度t: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

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

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

⒉热传递条件:

有温度差。

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

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

方式:

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

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

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

焦/(千克℃)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读法:

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含义:

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

Q放=cm?

t降Q吸=cm?

t升

Q与c、m、初中物理?

t成正比,c、m、?

t之间成反比t=Q/cm

6.内能: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内能单位:

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初中物理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实验

观察与思考

1.如图所示,把两个铅块的光滑截面相向平移压紧,松手后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为什么要选用铅质长方体做实验?

2.铅质长方体相互压紧的两个端面有什么特点初中语文?

否则,实验能否?

3.为什么要把两个铅质长方体相向平移压紧?

如果把一个长方体向下压在另一个长方体上,可行吗?

4.松手后下面一个长方体并不掉下说明了什么?

5.把长方体改做成圆柱体,是否会影响实验结论?

实验原理

1.知道分子间存在作用力。

2.只有在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到一定范围内时,分子间的作用力才可能显示出来。

3.固体在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就很难继续压缩,液体更难压缩,说明固体、液体的分子间也存在分子作用力。

4.分子之间既有斥力也有引力,斥力和引力同时存在。

实验结论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实验考点

本考点多以选择题、填空题、说理题等形式考查。

初三物理教案:

摩擦力

教学目标

目标:

1.知道摩擦现象中的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2.知道产生摩擦的原因。

3.知道滑动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4.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

目标:

1.通过影响滑动大小因素的教学培养分析概括的能力,对进行学科研究方法的.

2.通过对生活中摩擦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生活中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可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

(1)摩擦、。

(2)决定滑动大小的因素。

(3)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在讲述时,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

教材对滚动摩擦也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介绍的。

教材中没有具体讲述产生的原因,教学中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不必引伸。

教材首先通过分析一些事例使学生认识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随后研究滑动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摩擦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教材最后用较大篇幅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虽然教学的重点在于应用摩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学会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但这些应用都基于对影响大小因素的理解,因此,应充分重视研究影响大小因素的实验。

教法建议

1、现象教学,以实验为主

摩擦是最常见,应用最普遍的现象.对摩擦现象,学生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不能因为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就忽视了演示实验,作为是非常清楚实验的作用,它不能用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能代替(包括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不能替代实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判断、归纳),必须尽量做好.尤其在学生有一定认识基础时,更应注意选取生动的事例进行演示分析讲解,这样就能及揭示现象的本质,又能引起学生的.还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实验,能动手时尽量让他们动手.

2、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在研究影响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体现了物理学中对多变量问题的研究方法,即当研究对象有多个变量时,可采用控制自变量个数的研究方法.本实验中的变量有两个,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得到滑动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保持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得到滑动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益的.

3、可采用学生讨论自学的方式教学

由于本节课的知识都不难理解,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通过学生阅读课文、自己进行实验研究、讨论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有助于提高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对于基础不好或组织纪律较差的学生可采取部分内容引导,部分内容学生讨论的形式教学.

4、适当补充静摩擦的知识.

在摩擦现象中涉及静的事例很多,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因此在教学中适当补充有关静摩擦的知识,使学生知道即可.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决定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

研究决定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

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问题

教学工具:

弹簧测力计、小车、钩码、毛巾、空玻璃瓶、木板、砂纸、洗衣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方法1:

从生活现象引入,学生感觉自然.

摩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是一个普通的现象,让学生用手按在桌面上滑动,体会手的感觉。

比如老师使用板擦擦黑板,笔在纸上写字,学生用橡皮擦去铅笔字,这些都是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滑动时,感到受到阻碍。

方法2:

从新奇实验引入,提高学生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