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样本.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1195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测量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测量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样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测量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样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测量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样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样本.docx

《测量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样本.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样本.docx

测量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样本

测量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

武咸公路改造工程(三环线~红霞村)

测量工程

 

交底人员:

王刚

编制单位: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武咸公路改造工程(三环线~红霞村)项目部

编制时间:

二O一四年九月二十日

技术交底记录

表B2编号:

工程名称

武咸公路改造工程(三环线~红霞村)

交底时间

2014年9月20日

交底提要:

针对本工程其他工程施工中的注意事项等进行技术交底,要求现场施工严格按照方案执行。

交底内容:

1、工程概况

1.1、项目简介

武咸公路改造工程(三环线-红霞村)施工起点为三环线(桩号为K8+000),施工止点为红霞村(青郑高速落地点,桩号K11+571.254),主线为城市快速路。

本工程标准断面规划采用“高架桥加地面辅道”形式,全长3571.254m,含主线高架桥1968m(桩号为:

K8+984.35~K10+956.65),两侧引道317.95m,地面道路1285.304m,1座青菱河帮宽桥,及4座人行天桥。

高架桥标准宽度为双向六车道26m,设计时速80km/h。

地面辅道为双向4~8车道,设计时速60km/h。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50~85m。

本标段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桥梁工程、照明亮化工程、景观绿化工程、交通工程及交通监控系统等

1.2、测量工作内容

本标段的主要施工测量内容包括:

桥梁桩基工程的控制线及桩基平面位置及高程放样、复核;承台边线的平面位置及高程放样、复核;立柱的平面位置及高程放样、复核;盖梁、支座的平面位置及高程放样、复核;箱梁的平面位置及高程放样、复核;箱梁预拱度放样;防撞墙的平面位置及高程放样、复核;铺装层的平面位置及高程放样、复核;道路工程测量放样、复核;青菱河帮宽桥及人行天桥的测量放样、复核;景观绿化设施的测量放样等。

2、编制依据

本工程测量工作按照下表相关规范要求作为日后工作依据

表2-1主要规范、标准一览表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代号

1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2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12898-2009

3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2-2008

4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1-2008

5

《建筑物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

其他依据:

1武咸公路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

2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勘测设计院提供《工程测量成果移交书》

3工程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下达的工程变更文件,设计部门对设计问题的正式答复。

4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有关会议纪要、函件和其他文字记载等。

5我国的法律、法规及当地政府有关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劳动保护、土地使用与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3、组织工作及人员配备

本工程由专业测量人员成立2人的测量小组,根据武汉市政设计院研究院勘测分院提供的《工程测量成果移交书》,与监理共同复测勘测提供的控制点精度是否满足工程需要,若精度满足施工要求,则利用瑞得全站仪按照附和导线方式加密控制点并作为施工控制网,以加密控制点作为工作基点,成果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并报送监理。

施工放样以此为据。

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

数据要经过两个以上测量人员复核才能作为放样的依据。

3.1、组织机构图

图3-1组织机构图

3.2、人员配备

为保证测量工作的进度及精度,项目部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组织配备了测量经验丰富的人员成立测量队伍,并明确各自职责。

表3-1人员配备表

序号

姓名

职称

参加测量工作时间

1

王刚

助理工程师

2009.7

2

陈琛

助理工程师

2009.7

3

4

3.3、测量仪器配备

序号

仪器名称

仪器型号

精度

检校时限

1

中海达(RTK)

V30

水平10+1ppm高程20+1ppm

2014-4-5

2

瑞得

(全站仪)

RTS-862R

2〞

2014-4-4

3

苏州一光

(自动安平水准仪)

DSZ2

2mm

2014-3-21

表4-1测量仪器配备表

4、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1)施工测量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在控制网建立完成后,以其为依据进行施工测量。

(2)、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

施测人员通过对施工图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桥梁的里程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桩位、承台、墩柱、垫石、支座、箱梁、桥面铺装等轴线定位放样。

(3)必须严格复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其次了解现场控制点坐标与构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

及时校对相应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它是整个工程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与里程的关系,对比承台、桥墩、垫石、支座和箱梁关系,查看其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

若有不符之处提前请设计院解决。

(5)、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交底,公布工作纪律和标志设置要求,明确桩、标示书写方式和其它注意到事项。

(6)、复核

A、通过软件及5800编程计算器对设计单位图纸的主线桥及道路逐桩坐标表、桩位表、水准点及其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并报送监理签字。

B、复核验算曲线要素,桩位之间的几何尺寸,箱梁上部和下部及横向与纵向相关数据是否相符,若有矛盾应提请设计院解决。

(7)、数据无误后就相应地定出测量方法和有效放样方法,满足施工进度需要。

(8)、测量仪器的选用。

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具有仪器校验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校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加密测量控制方案

5.1、加密控制测量方案

加密控制点的布设和导线网的建立,受施工现场视线不佳的影响(车流量大,且中、大型车较多、道路两侧绿化带未迁移、个别控制测量点不通视),所以在控制测量点之间根据现场情况做了加密点。

加密点采用带十字丝的Φ20螺纹钢筋深埋(长80cm),加密点的布设按《测量控制实施细则》的要求,采用一级导线进行加密,高程采用四等水准进行加密。

本标段计划按一条符合导线网。

表5-1导线网建立表

等级

导线长度(km)

平均边长

(km)

测角中误差

(〞)

测距中误差

(mm)

测回数

方位角

闭合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2〞级仪器

一级

4

0.5

5

15

4

10√n

≦1/15000

5.2、高程控制点的测量工作

高程控制测量使用DSZ2自动安平水准仪加带有常数的木尺进行观测。

水准测量前对DSZ2水准仪的i角进行测定,当i角≦15〞时,方可使用该仪器。

等级

水准仪型号

路线长度

前后视距差

前后视距差累积

平地闭合差

四等

DSZ2

≦100

5

10

12√n

控制点及加密点外业数据采集后,按照一级导线要求,由技术员负责导线平差计算。

经测量负责人复核无误后,将平面控制点成果、观测记录、一级导线计算表等整理成册上报至测量监理工程师,由测量监理工程师上报至勘测设计院,经监理和勘测设计院认可后,方可使用该成果。

5.3、加密控制点的保护措施

本项目前期所提供的控制点为GPS控制点,交接后在尽量保护交接点的前提下需要及时加密或者转移控制点,在转移控制点前需要确定埋设位置及施工场地控制点位置确定的原则,一是方便施工:

最好埋设在周围障碍物少、视角良好、能最大限度的看到施工现场的地方。

二是不易被破坏:

控制点埋设在不容易被在施工过程中容易被施工机具或运输车辆碰坏的地方。

三是加密满足规范的要求:

埋设控制点需要多次反复测量。

(1)加密控制点应至少使用2个首级控制点引测和检测,若发现异常应停止使用并立即向测量监理工程师报告。

(2)加密点每六个月与首级控制网联测复测校核。

(3)加强加密控制点的保护,在加密点附近做出醒目标志,防止施工过程中人为破坏,每次使用过程中,复测边长,判断点位是否有位移情况。

(4)一旦点位遭破坏或产生位移,应及时在适当位置埋设新点,并重新测量整条导线。

5.4、控制点平面位置及样式

图5-1控制点平面位置图

图5-2控制点平面样式图

6、施工放样工作

 

施工测量流程图及施测三检程序图

图6-1施工测量流程图

施测三检程序

合格后不合格

准备工作测量作业自检、互检报验

不合格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

图6-2施工测量检测流程图

6.1﹑围挡及便道施工

(1)围挡施工时要先放样出桥梁中线线逐桩里程、承台中线线、及承台边线以便与围挡的打围;逐桩里程、承台中心线、承台桩位测放所用仪器为全站仪。

依据测量控制网采用全站仪测放。

里程桩位测放前,用软件或者编程计算器计算出里程桩位的坐标,特别的圆曲线及缓和曲线的坐标计算;经复核无误后,进行测放。

(2)本工程施工要占用部分机动车道、花坛和人行道,因此要将花坛及部分人行道拓宽硬化成临时车道(便道)。

根据施工方案确定的便道边线与主线的关系,全站仪放样出便道的施工控制点。

6.2﹑钻孔桩定位放样及高程控制

桩基定位:

在进行桩基定位时,根据设计桩位坐标利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放样,定出桩位中心点位置。

护筒埋设好后,应对护筒的中心位置及倾斜度进行检查。

用全站仪放样出桩位的中心位置并测量护筒顶面高程,用钢卷尺量出护筒的偏差。

图6-3钻孔桩护筒检查示意图

护筒中心偏差的计算:

横桥向偏差:

Δ横=(A-B)/2

纵桥向偏差:

Δ纵=(C-D)/2

根据工程质量检验验收标准的要求,

由护筒顶面高差及护筒直径可推算出护筒的倾斜度。

由于护筒在制作过程中存在误差,因此在护筒埋设前应对护筒的尺寸偏差进行检查,并在计算护筒倾斜度时一并考虑。

高程测量:

在护筒顶确定两点高程并作标记,用水平仪测出两点的高程平均值作为最终顶标高。

钻孔桩竣工测量及验收标准

当每个墩台的钻孔桩全部施工完毕,承台基坑开挖到位、桩头破除到设计高程后,即可进行钻孔桩竣工测量。

用弦线和钢卷尺定出每根桩顶的中心位置,再用全站仪测量出每根桩中心位置的坐标,跟设计坐标进行比较,计算出在纵、横两个方向上的坐标差值。

根据工程质量检验标准的要求,

护筒、钻孔桩竣工质量验收标准见下表

表6-1钻孔桩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基础桩桩位

40

全站仪或经纬仪:

每桩检查

2

排架桩

顺桥

20

全站仪或经纬仪:

每桩检查

垂直桥

40

3

钻孔倾斜度

1%桩长,且不大于500

6.3﹑承台测量放样

承台开挖前在原地面精确放出承台标准控制点,并将其引至基坑范围以外,对基础的轴线、边线位置及基底标高进行精确的定位以指导基坑开挖,根据地面实际标高及承台底设计标高计算开挖深度。

当基坑开挖到位后,用水准仪测出桩顶面高程,以便破除钻孔灌注桩桩头。

破除桩头后,要对每根成桩的中心位置再进行一次测量,检查成桩中心位置与设计的中心位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小于5cm限差,并做好原始记录。

使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测出承台底4个角点或者承台底十字中心线。

测量完毕后用钢尺丈量各点的距离及对角线距离,确认无误后,经测量监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