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整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11362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整理.docx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整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整理.docx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整理

1.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

(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探索史书。

(4)中国现代史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

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3.“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答:

错。

(1)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2)鸦片战争的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

(3)发动鸦片战争的客观后果是中国由闭关到开放,加速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思想上,中国先进知知识分子兴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4)鸦片战争的最大后果是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1)鸦片战争:

标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1840年中国近代史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

加速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1860)。

(3)甲午战争:

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1894).

(4)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

5.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前一任务是前提,是基础:

前一任务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

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后者是前者的必然归宿,巩固前者创造的胜利果实。

6.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之经济掠夺

(1)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的方式,除了强迫中国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外,主要是利用其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

(2)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3)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4)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5)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7.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8.帝国主义没有实现瓜分中国的原因

(1)中国人民的反抗(根本)。

(2)各国之间的利益矛盾。

9.义和团失败的原因和启示

(1)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义和团运动存在笼统的排外主义的错误。

(2)由于认识不到帝国主义联合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以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义和团曾经蒙受封建统治者的欺骗。

(3)由于小生产者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中还存在着迷信·落后的倾向。

(4)由于生产和阶级的局限,只有工人阶级才能领导革命胜利。

10.义和团运动的作用

(1)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反对外来侵略的精神。

(2)在粉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中发挥重要作用。

11.《海国图志》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可以算得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康有为“吾中国四万万人·······之奇变。

严复《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

孙中山兴中会“振兴中华”时代最强音。

12.问:

1840年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有哪些阶段?

/探索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道路。

答:

(1)农民阶级为了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太平天国运动;

(2)地主阶级在维护封建制度前提下,为实现“自强”和“求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

(3)资产阶级改良派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变法改革,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挽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

(4)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政府统治,希望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

这些探索充分说明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各自的阶级局限性,都不可能是中国走上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中国革命呼唤先进的阶级和先进政党的领导。

13.《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级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资政新篇》

14.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2)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4)太平天国起义还有理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5)太平天国起义对以后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启迪和鼓舞。

15.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

(1)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制定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革命纲领和政策。

其次,缺乏先进的革命理论做指导-----天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没有知识分子和士大夫的支持)。

再次,农民阶级难以克服自身的保守性:

落后性·散漫性·狭隘性等,摆脱不了封建思想的束缚,其政权未能跳出封建专制政权。

16太平天国起义的教训

(1)宗教:

拜上帝教毕竟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2)天平天国未能正确对待儒学。

(3)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

(4)对内外政策的失误。

.

17.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对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作用有两重性。

(2)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3)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4)洋务运动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是人们开阔了眼界。

(5)洋务运动后,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

18.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甲午战争一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2)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3)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4)洋务运动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19.戊戌维新的背景

(1)政治基础:

严重的民族危机。

(2)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4)思想基础:

资产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20.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

(1)要不要变法

守旧派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维新派提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21.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

(1)戊戌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4)戊戌维新运动对资产阶级革命有促进作用。

2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1)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主观)。

(2)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客观)。

2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局限性)

(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

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不敢否定封建思想的权威孔子,缺仍要打着孔子的旗号。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3)惧怕人民群众,脱离人民群众。

谭嗣同“有心杀敌,无力回天”。

“回天之力”存在于亿万民众之中。

2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了兴中会,标志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革命军》

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

重要革命团体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

孙中山黄兴宋教仁日本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同盟会机关报《民报》

25.三民主义的局限

(1)民族主义同盟会纲领中的民族主义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当时的革命派对于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害怕帝国主义干涉,甚至幻想以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为条件来换取列强对自己的支持。

(2)他们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一可乘之机。

(3)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是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4)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的主张,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26.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的意义

是第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影响(而非彻底)。

27.革命派和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

2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29.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

A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清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

B南京临时政府也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一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去维护封建土地制度,地主所占的土地和财产。

30.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D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积极变化。

E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1.旧民主主义终结的标志是第二次护法战争失败。

32.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

A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B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第四,没有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

33.辛亥革命的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A民族资本主义基础薄弱。

B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软弱。

C缺乏群众基础。

D当时中国缺乏建立民主政治的有力环境。

34.1919-1949工人阶级代表资产阶级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3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意义

A欧洲走向衰落。

B美国日本的兴起。

C英国势力卷土重来。

D日本侵略势力日益构成对中国的主要威胁。

36.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意义

A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B十月革命给世界人民的的解放事业开辟了广大的可能性和实现的道路。

C扩大了民族问题的范围

D十月革命建立了一条新的革命战线。

37.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的世界政治形势

A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

B战胜国英法也被严重削弱。

C美国则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D苏联经过战争考验,成为足以与美国抗衡的世界一流强国。

E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级南太平洋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

38.三种政治理论,三种建国方案

A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想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B民族资产阶级在实际上并不具备现实的可行性。

C其他工人阶级和进步势力的方案—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39.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为什么?

A帝国主义不允许。

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

帝国主义列强来到中国,不是为了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发展他们自己的资本主义。

对于他们来说,政治上,经济上不独立的中国,乃是理想的倾销商品的市场,投资的场所与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

如果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就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与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

这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B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

40.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开始的。

基本口号—德先生和赛先生。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1.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A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B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理智和觉悟。

C为中国先进分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