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备课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1109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6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备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备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备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备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备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备课教案.docx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备课教案.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备课教案.docx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备课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备课教案(2008年修订版)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备课教案(2008年修订版)

克、千克、吨的认识

(一)

克、千克、吨的认识

(二)

克、千克、吨的认识(三)

克、千克、吨的认识(四)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一)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二)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一)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二)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一)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二)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三)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一)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二)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三)

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一)

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二)

解决问题

(一)

解决问题

(二)

解决问题(三)

整理与复习

认识东、南、西、北

(一)

认识东、南、西、北

(二)

认识东、南、西、北(三)

认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一)

认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二)

旋转与平移现象

(一)

旋转与平移现象

(二)

第五单元: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第1课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一)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二)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三)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

第1课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

(一)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

(二)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三)

解决问题

(一)

解决问题

(二)

解决问题(三)

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

(二)

认识周长

(一)

认识周长

(二)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一)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二)

认识分数

(一)

认识分数

(二)

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一)

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

年、月、日

(一)

24时计时法

(一)

24时计时法

(二)

做一个家庭年历

总复习

(一)

总复习

(二)

总复习(三)

总复习(四)

克、千克、吨的认识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计量工具。

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克”的概念。

教学准备

1学生进行课前调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质量及秤。

2准备天平、电子秤、2分硬币、1克盐及一些较轻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交流,了解单位与工具

1了解质量单位

课前,老师请大家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谁愿意把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学生交流。

老师把学生说的物品的质量写在黑板上:

如,200克、280克、1000克、2公斤、1千克、2斤、1斤、10克、50克、4吨……

教师指出:

这里的克、公斤、千克、斤、吨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

其中的公斤、斤、两是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一直沿用至今。

克、千克、吨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是咱们将要研究的内容。

2认识工具

在调查活动中,你发现了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教科书第1页图上的各种秤,并作必要的补充与说明。

二、动手操作,认识克

1教师出示一小勺盐(重1克),估一估它的质量

请学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来称?

经过讨论,学生确定要用天平来称。

2介绍天平

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强调指针左右摆动得一样就平衡了)。

3称盐

教师示范用天平称出这一小勺盐的质量是1克。

用手掂一掂1克的盐,说一说感受。

4你知道2分的硬币有多重吗?

谁来估一估

学生用天平称出2分的硬币重1克。

用手掂一掂,说一说感受。

5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拿出学生能想到的一些轻的物品。

6讨论:

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使用克作单位

三、课堂活动

1分组活动:

称学习用品

先估一估,再称一称,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写记录单。

2独立作业,看图,填一填(教科书第2页)

指导学生看清每格表示100克。

四、全课小结(略)

五、课后延伸

克、千克、吨的认识

(二)

教学目标

1.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千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千克”的概念。

2掌握克与千克的进率,能进行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千克”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你们测量了自己的体重吗?

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当一个学生说出体重之后,问一问,谁比他重?

还有谁更重?

咱们班上谁最重?

教师随机作记录:

30千克、32千克、40千克、46千克……

我们班最重的同学都没有老师重?

看了老师的体重,你有什么感觉?

为了便于比较,也为了记录简便,老师用来表示体重的单位应该与你们的一样,都用千克作单位。

教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千克。

(板书:

认识千克)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1千克

(1)出示一袋500克的碘盐,用手掂一掂,再估一估它有多重。

请学生读出包装上的数据。

再出示一袋同样的碘盐,问学生:

两袋这样的碘盐重多少?

告诉学生1000克就是1千克。

教师板书:

1000克=1千克

千克用kg表示。

1kg=1000g

(2)将这两袋盐放在台秤上,请学生看指针所指的刻度是1千克。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重1千克?

(3)学生一只手拿一枚2分硬币,另一只手拿1千克重的物品,掂一掂,说出自己的感受。

(4)讨论:

你认为通常在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

结论:

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时,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二)操作活动,称物品

每组拿出自己准备的秤。

(1)称出1千克盐、3千克大米、2千克水果糖。

(也可以用作业本、数学书等代替)用手掂一掂。

(2)称8个苹果、3个萝卜,掂一掂,估计一下这些物品有多重,再称一称。

学生交流:

你用什么工具称?

怎样称的?

(三)克与千克的换算

(1)这袋大米重3千克,如果用克作单位,怎么表示?

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说出:

1千克是1000克,3千克就是3000克。

3kg=3000g(板书)

这3个萝卜重2000克,如果用千克作单位,怎么表示?

你是怎样想的?

比较这两个式子:

3kg=3000g2000g=2kg,你发现了什么?

(3)老师的体重是50000克,真的比全班所有的人都重吗?

50000克就是50千克,全班最重的是48千克,老师比全班的同学都重。

三、课堂活动

(1)对口令。

(2)填一填。

(3)分组活动,称一称。

选择一件你想称的物品(例如书包、椅子、桌子、学生……),估计一下有多重。

全班交流

四、全课小结(略)

五、课后延伸

小猪重30千克,小猫重5千克,大公鸡重3千克,母鸡重2千克,两只小鸡分别重500克。

它们要坐船去游玩,大木船规定不能超过33千克,小木船规定不能超过9千克。

它们怎样坐船?

克、千克、吨的认识(三)

教学目标

1在实践、观察与推算的活动中,认识1吨物品有多重,建立吨的概念。

2掌握千克与吨的进率,能进行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实际应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吨的概念。

教学准备

1请学生课前去调查货车的载重量。

2教师准备体重秤、1桶水、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去观察和了解货车的载重量,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货车车身上写着准载2吨、4吨……

教师发现了一辆长安小货车,车身上写着准载1000千克,另一辆小货车车身上写着准载1吨,哪辆车的准载量大?

引发学生的争议,进而引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吨。

(板书:

认识吨)

二、建立概念

1认识1吨

(1)请一个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学生站上体重秤。

告诉大家,三年级的小学生大约重25千克。

同桌互相抱一抱,或者背一背。

说一说对25千克的感受。

(2)请4个学生上台,算一算,他们的体重一共约是多少千克?

想象一下,把这4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样?

100千克重不重?

(3)请40个学生起立,算一算,他们的体重一共约是多少千克?

想象一下,把这40个学生全都叠在你身上,会怎样?

1000千克重不重?

(4)1000千克就是1吨。

1吨重不重?

板书:

1吨=1000千克。

2算一算,加深对1吨的认识

(1)出示重20千克的一桶水,放在体重秤上。

请学生用手拎一拎,说一说感受。

推算一下,多少桶水重1吨?

(3)出示重50千克的1袋米。

请学生用手提一提(先请一个学生提,再请两个学生一起提,然后请三个学生一起提),说一说感受。

推算一下,多少袋米重1吨?

3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吨

启发学生举例:

如大象约重4吨,大黄牛约重1吨,家中上月用水约5吨……

教师举例:

城市家庭每月的排放污水量,城市家庭全年生活垃圾量,每人每年消耗的食品量……从而进行环保教育。

与克、千克相比较,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使用吨作单位?

结论:

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三、认识进率

1吨=1000千克。

(1)出示两辆车的图片,其中一辆车身上写着2000kg,另一辆车身上写着4吨。

填一填:

2000kg=()吨4吨=()kg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说出1000千克是1吨,2000千克就是2吨;1吨是1000千克,4吨是4000千克。

吨与千克的进率是1000。

把用千克作单位的数换算成用吨作单位的数,要去掉3个0;把用吨作单位的数换算成用千克作单位的数,要加上3个0。

(2)判断。

(3)解决问题。

①看图,这幅图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提出了什么问题?

②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答。

③教师: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你遇到了什么情况?

怎样思考的?

学生2:

都变成用千克作单位的数,5吨=5000kg,5000-2000=3000(kg)。

总结:

可以统一成用吨作单位,也可以统一成用千克作单位。

四、全课小结(略)

五、课堂练习

六、课后延伸(可用计算器)

一个鸡蛋大约重50克,如果1个人1天吃1个鸡蛋,多长时间能吃掉1吨鸡蛋?

克、千克、吨的认识(四)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加深对质量单位的理解。

2应用克与千克、千克与吨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应用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图

教学过程

一、选择单位

(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质量单位?

板书:

克千克吨gkg

(2)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哪个单位?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较轻较重很重

(3)想一想,在()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个梨重180()。

爸爸的体重是67()。

1头河马大约重1()。

1本连环画约重216()。

一辆大货车运白菜3()。

小马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早晨,天刚亮,我就起床了。

我拿起50千克重的牙刷,刷了刷牙,又洗了脸。

妈妈早就准备好了一杯250克的牛奶、一个55千克的鸡蛋和一个200吨的苹果。

不一会儿,早饭吃完了,我亲热地跟可爱的小狗告别,这只小狗足足有20克重。

我背起3吨重的书包高高兴兴地向学校跑去,刚到学校大门,就看见一辆满载着约4克的粮食的大货车正在食堂卸货呢!

说一说,你觉得这篇日记可笑的地方在哪里?

应该怎么改?

二、单位换算

1说一说:

克与千克、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

克与千克、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板书:

克1000千克1000吨

2填一填(教科书第6页:

第7题)

4000g=()kg9kg=()g

()g=7kg6吨=()kg

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