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06074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docx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docx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脉的余脉龙岗山南麓的辉南县样子哨镇大椅山村,成立于20**年,合作社带领成员发展天麻、林下人参、贝母等林下中药材种植,形成以技术、市场为先导、以基地、农户为依托,以品牌、加工为后盾六位一体的合作发展模式,将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使广大农户从中获得了良好的种植收益。

目前合作社发展成员560户,合作社在本县共发展林下参1万多亩,天麻8万多平方米,五味子70余亩;先后在柳河、珲春、集安、抚松、白山建立5个林下中药材基地,辐射带动吉林、通化、辽源、延吉、铁岭、锦州等21个县市区,带动农户种植林下药材面积15300余亩,会员户均增收10万余元。

20**年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示范社。

  一、科技领航、市场牵引,为合作社发展提供内驱动力  领先的天麻繁育栽培技术是合作社立于不败之地的先决条件。

合作社掌握长白山乌杆天麻育种栽培核心技术,创办者周长霞是东北掌握天麻有性繁殖技术的第一人,驯化培育出品质优、产量好、抗逆性强的长白山乌杆天麻品种,命名“乌美”,通过了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是吉林省目前唯一审定通过的天麻品种。

乌美天麻配合有性繁殖技术,产量比原来无性繁殖翻一翻。

周长霞成为东北天麻育种、栽培领域的无冕之王,受邀参与编写吉林省无公害农产品天麻地方标准,与人合著的《天麻栽培200问》科普读物被列为新农村建设系列丛书,为吉林农大代培2名研究生,被评为吉林省首批农民实用型专家,并授予农民科学家称号。

合作社拥有现代化的发菌室和菌种厂,占地面积3000多平米,年可生产菌种20万袋,为会员统一提供天麻种子,并直接配送到户,有效保证了品种的纯正,为天麻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

合作社大力开展科技培训。

五年来,在县内外共举办林下中药材种植培训班30余期,培训农民9000余人次。

对签约成员,派技术人员上门指导,确保学员能够熟练掌握全部技术环节,有效提高了社员的林下中药材种植技术水平。

  成熟稳定的销售渠道是不断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

在多年的滚动发展过程中,周长霞时刻关注天麻市场动向,多方奔走拓展天麻销售空间,在广东、广西等多个药材专业市场设有销售网点,与多家医药企业建立了供销关系,形成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产品供不应求,每年都有经销商到产地坐等购货,解决了合作社发展的市场出口,为合作社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目前,合作社年产鲜麻50余吨,产值达到1000余万元。

  二、统分结合、互惠共赢,聚沙成塔不断扩大基地规模  合作社与成员之间依靠合作协议,形成松紧适度、统分结合、互利共赢的的合作关系。

合作社负责提供种子(种苗)、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合作社成员负责基地建设和生产管理,在产中环节实行分散管理。

这种以合同为保障的合作关系,符合当前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特点。

  以合同方式明确双方的责权,使各方利益得到法律保障。

合作社一方履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义务,使合作社成员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规避市场和技术风险,实现稳赚不赔。

合作社以市价提供种栽,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保证稳定的种苗收益和稳固和生产基地。

以略高于市场价保底回收产品,使农户无市场风险,有效保证了农户的利益。

  以合同方式联结双方利益关系,实现责权与利相辅相承。

通过合同约束双方履行义务,合作社有偿提供种栽,保底回收产品,使合作社成员付出一定的生产成本,同时靠向合作社出售产品获得收益,使生产管理水平和收益挂钩,付出和收益成正比,对合作社成员有了利益上的约束,增强了农户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履责意识,有利于提高生产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

  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理模式,使基地建设更加灵活。

这种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分散生产管理的合作方式,更好地适应了当前的土地承包经营模式。

使农户可以合理利用房前屋后、农田林地、闲置棚舍等,只要气候、光照条件合适,适当客土改土,都可以发展天麻栽培,门坎较低,适合千家万户农民发展。

  三、打造品牌、精深加工,确保合作社做大做强  以品牌为依托,提升市场知名度,提高品牌效益。

20**年,合作社将自己培育的“长白山乌杆天麻”注册了“喜霞”牌商标,产品成功通过国家有机认证,每市斤鲜麻比南方品种高出20元,凸显出品牌效应。

为提高商品价值,合作社实行统一菌种、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等“八统一”模式,变散装为精装,打造自己的商品品牌,有效提升了市场占有率和附加值,有效保障了会员种植林下药材的经济效益,扩大了市场空间,降低了市场风险。

  以精深加工为抓手,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

为了使合作社能给成员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几年来,合作社努力探索林下中药材种植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思路,多次到南方考察学习,确定走精深加工之路,并与省农科院合作开发了天麻密饯、天麻酒、天麻饮品等保健品,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扩大农民非农就业规模。

目前,天麻酒、天麻密饯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下步,合作社将围绕资源优势,加大推广力度,做大基地规模;进一步优化服务,完善与成员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调动农民群众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的积极性;加大市场开拓和产品精深加工力度,打创著名品牌,不断做精、做强,带动更多农民兄弟姐妹走上致富路。

一、基本介绍  村健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年,合作社注册社员5人,是平遥县第一家集杂粮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生产企业。

合作社加工厂占地面积20亩,具有大规模收购、储存、加工的能力。

成品库容量1000吨,原粮储存能力3000吨,加工生产线四套,日加工能力40余吨。

合作社主要从事十几种本地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包括红小豆、黄豆、黑豆、小米、绿豆、花椒、山蘑菇、荞麦、莜麦玉米等杂粮的初加工、精加工、深加工。

  成立背景  山西农业之长在于特,粮食之长在于杂,是闻名中外的“杂粮王国”。

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气候和悠久的农耕历史使我省成为优质杂粮的“黄金产区”,成就了我省杂粮品种多样、营养丰富、品质优良、保健性强、食药两用等特色。

平遥县作为传统农业县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取得了一些成绩。

农业结构调整迈出了新步伐,但农村和农民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是:

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农业产业经营化水平不高,龙头企业几乎没有。

东泉镇属丘陵地段,土地适合小杂粮的种植条件,适合谷子、黑豆、黄豆、绿豆、莜麦、高粱等种植。

  运行情况.  近年来,看着家乡的父老乡亲逐步失去了对土地的期盼,而为改变家庭的贫穷困境,纷纷外出务工,不少土地荒芜的现象深有感触,心痛不已。

东泉镇位于平遥县城东南16公里处,是一个丘陵山区乡镇,也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乡镇。

全镇耕地少,辖区面积和辖区跨度大,自然地理条件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但这里素有杂粮种植的传统,而且基本上属于天然无公害的产品。

通过多年对市场的了解,如果将杂粮产业作为发展的方向,一来市场前景广阔,二来也可避免失耕土地的出现,三来也可通过杂粮的种植为老百姓的增收做些贡献。

合作社理事长张中毅未雨绸缪,积极与县镇党委政府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进行沟通,结果他的想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

于是合作社理事长张中毅决定将这几年辛苦积攒下来的资金全部投入杂粮产业的开发中。

为了通过产业的发展,提升老百姓从事农业种植的信心,达到促农增收、企业增效的共赢。

理事长认识到以合作社的形态组织带领家乡人民投入到杂粮产业的发展振兴中来。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在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创办的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是对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吸引了世人关注的目光。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载体,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深化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力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为此他与多位朋友进行沟通,向他们讲解合作社以及杂粮产业发展的前景。

最终与五位志同道合的同仁达成共识,于20**年2月组织成立了平遥县东泉村健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登记注册。

合作社在运作过程中,整章建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合作社的运营机制。

同时就合作社的运作方式进行探讨摸索。

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下,结合农村的实际,在“五统一”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合作社+生产社+农户+品牌”的运作方式和“合作社—生产—加工”的产业化模式。

同时对于食品加工环节的硬件和软件进行完善。

5月3日,投资500余万元的赵壁加工基地圆满竣工!

7月加工基地进行食品生产的报告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复,11月,合作社申请的“晋陶泉”商标得到国家工商总局的受理。

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使平遥县东泉村健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雏形已经形成。

县长卫明喜、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金宝、农经办主任雷晋明、特邀嘉宾省统战部部长腾得刚部长、郑州大学教授胡彩虹、以及乡镇领导剪彩仪式上前来祝贺。

县长卫明喜还亲临生产加工车间视察工作,其他各位领导在大会上也都作了重要讲话。

  合作社处处为种植农户着想。

年初与各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协议,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为保护农民种植的积极性,真正使农户意识到土地是他们的根本,合作社在收购价上给农民以最大的实惠,以高于市场价2——3毛的价格进行收购,实行现金收购,使老百姓看到了种地的希望,得到了土地给他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回报。

截至目前合作社已与2000多农户签订了合作协议,建成8个小杂粮无公害种植基地,面积达一万余亩,并辐射带动平遥县周边各县、各行政村小杂粮种植的发展。

在种植的过程中,合作社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对小杂粮的种植技术进行培训。

并在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下编撰通俗易懂的“系列小杂粮无公害种植技术指导书”,免费发放给各农户。

该资料中对于各种杂粮作物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种子质量、种子处理、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说明,让老百姓掌握科学种田的知识。

通过合作社的典型引领,示范带动,2000余户的家庭得到了从土地上给他们带来的效益。

通过合作社加工产业的发展,直接解决周边五十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同时完善的劳动保障制度使这些劳动力转型为产业工人,直接为家庭增收15000余元。

产业的发展间接带动了物流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现在平遥东泉镇周边的农户纷纷要求与合作社签订种植协议,种植杂粮作物!

至此,合作社理事长计划在三年内,在平遥境内发展到60000亩无公害种植基地,直接带动农户一万余户。

  品质要保证,原料是源泉,设备是关键。

首先,合作社严把原料进厂关。

在推广合作社订单的同时,强化产品基地建设,每个种植基地都配备一名技术人员,既负责种植的技术指导,又对种植的杂粮作物生产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坚决不使用有残留和对产品品质有损害的农药。

目前合作社已建成八家绿色食品五星基地,并正积极配合县土肥站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逐步推广使用有机肥。

在设备方面,该合作社现拥有复式气压磨粉机、粮食灌包机、免淘型碾米设备、清粉机、铁棍脱皮机、杂粮脱皮抛光机、重力分级去石机、新型粮食轧扁机、荞麦除杂机等数十几台国内先进的加工设备,在保证加工能力的同时,对于加工的品质有了可靠的保证。

比如hb15/15免淘型碾米设备,本机型是20**年新推出小型成套碾米设备尤其适用于加工小米,具有原粮提升、清理去石、吸尘、两道砻谷机脱壳、重力谷糙分离机、一道碾米、二道抛光、分级筛分离出小碎米。

全套电器柜控制,从原粮到免淘洗米一次性完成。

cfqf800型荞麦除杂机组适用于荞麦脱壳前的除杂与分级。

该设备能去除荞麦中的大、小、轻、重等多种杂质,并将原料筛分为八个等级,以备逐级脱壳。

本机自动化程度高,除杂效果好,分级比较充分。

在技术研发方面,该合作社积极与各高校建立紧密联系,聘请专家技术人员针对小杂粮产品进行系列开发。

目前基地的职工六十人当中,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科研人员两名,已经开发出豆、面、饼、面包四大类,二十余小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