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05074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docx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docx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

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

一、基础字词

《在山的那边》:

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喧腾()一瞬间()

漫湿()海潮()

《走一步,再走一步》:

训诫()耸立()峭壁()蓬乱()高不可攀()颤抖()

瘦骨嶙峋()头晕目眩()啜泣()纳罕()小心翼翼()灰心丧气()

《短文两篇》:

聒噪()收敛()宽恕()卑微()一丝不苟()

《紫藤萝瀑布》:

迸溅()繁密()挑逗()蜂围蝶阵()嚷嚷()忍俊不禁()

绽开()仙露琼浆()伫立()伶仃()稀零()盘虬卧龙()酒酿()

《理想》:

莹莹()脊梁骨()可望不可即()倔强()鬓发()洗濯()

寂寥()绝处逢生()玷污()碌碌终生()扒窃()诅咒()

《短文两篇》:

堕落()烟囱()点缀()繁弦急管()贪婪()沉甸甸()

低回()玲珑剔透()雏形()具体而微()

《人生寓言》:

皎洁()心旷神怡()慷慨()金窖()风韵()险象迭生()

慧心未泯()厄运()

《我的信念》:

坚韧不拔()问心无愧()结茧()鞭策()简陋()奢望()

蹂躏()懊恼()呵责()获益匪浅()猝然长逝()逆来顺受()崭新()

二、文言文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一、课内知识检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余忆童稚时

(2)明察秋毫

(3)故时有物外之趣(4)故时有物外之趣

(5)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6)项为之强

(7)徐喷以烟(8)果如鹤唳云端

(9)余年幼,方出神(10)鞭数十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之”。

(1)见藐小之物

(2)故时有物外之趣

(3)昂首观之(4)使之冲烟而飞鸣

(5)观之,兴正浓(6)驱之别院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以”。

(1)徐喷以烟

(2)以丛草为林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于”。

(1)又留蚊于素帐中

(2)余常于土墙凹凸处

(3)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为”。

(1)项为之强

(2)以丛草为林

(3)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而”。

(1)使之冲烟而飞鸣

(2)拔山倒树而来

(3)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7、解释下列成语。

(1)明察秋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怡然自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庞然大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夏蚊成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积累

1、“之”字用法

(1)作动词——“到……去”或“往”、“到”,句型一般是:

人名或人称代词(有时省略)+之+地名或表示地方的名词。

例:

a、(陈涉)辍耕之垄上。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司马迁《史记·项藉列传·鸿门宴》)

c、吾欲之南海,则何如?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d、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张溥《五人墓碑记》)

(2)作助词

A、结构助词“的”,这是最常见常用的意义和用法。

其结构是:

名词(或形容词)+之+名词。

如:

a、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离娄上》)

b、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d、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韩非子·难一》)

e、魏,多变之国也(《战国策·秦策三》)

f、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B、起凑足音节作用。

无实义,可不译。

(1)一般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表示时间持续的状态。

如:

a、怅恨久之(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b、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资治通鉴》)

c、久之,闻左公被炮烙(《左忠毅公逸事》)

(2)用在人名之间。

无实义,可不译。

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烛之武退秦师》)

b、烛之武言曰(《烛之武退秦师》)

C、定语后置的标志。

无实义,可不译。

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者”有时省略)的格式。

这时,它的定语是“动词和以动词为中心的词组,或是“形容词”如: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韩愈《马说》)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荀子·劝学》)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D、用在动词和它的宾语之间,起提宾的作用(即把宾语提前,是宾语前置句),以达到强调的目的,一般可不译。

构成“名词+之+动词”的形式,如:

a、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难哉(韩愈《答李翊书》)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这时要注意这里的名词是非人名的名词。

(3)作代词

A、作第三人称代词,一般用在动词后作宾语,可代人、代事、代物、代处所。

这时,所指代的对象大都出现在上下文中。

可译为“他(它)、他(它)们”等,或将所代的对象直接译出。

有时也可不译。

如:

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列子·汤问·愚公移山》)

b、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B、指示代词:

这,此。

例:

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列子·愚公移山》)

b、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

c、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过秦论》)

C、第一人称代词:

我或我们。

例:

a、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

b、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例传》)

c、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

d、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崤之战》)

2、“以”字用法:

(1)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

例句:

a、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两小儿辩日》)

b、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2)介词,相当于“用”。

例句:

a、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送东阳马生序》)

b、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核舟记》)

c、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

(3)介词,相当于“把、拿”。

例句: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童趣》)

(4)介词,可译成“因、因为”。

例句:

a、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b、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c、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5)有时与“是”连用为“是以”或“以是”,可理解为“因此”。

例如:

a、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

b、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出师表》)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6)介词,可译为“凭借”。

例句:

a、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b、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7)介词,相当于“从、由”。

例如: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

(《隆中对》)

(8)介词,译为“按照、根据”。

例如: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9)连词,相当于“用来、以便”。

例句:

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隆中对》

c、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

(10)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而”,也可不译。

例如:

a、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送东阳马生序》)

b、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小石潭记》)

c、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隆中对》)

(11)连词,译为“以致”。

例如:

a、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b、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出师表》)

(12)通“已”,已经。

例如:

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3、“而”字用法:

(1)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

某所,而母立于兹。

(2)副词,译为“就,才”。

然则何时而乐耶?

(3)连词

A、并列关系,一般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

B、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吾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D、转折关系,译为“但是”或“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E、假设关系,译为“如果”或“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F、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G、因果关系,译为“因而”。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

H、表比喻,译为“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论语》十则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复习题:

1、填空:

(1)《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字, 时期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

(2)“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

“五经”指、、、、。

(3)生活中用来教育人们要谦虚,不要狂妄,不懂装懂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4)《论语十则》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是:

(5)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来表示。

(6)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     ,     ”,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