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套教案教科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0012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套教案教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套教案教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套教案教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套教案教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套教案教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套教案教科版.docx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套教案教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套教案教科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套教案教科版.docx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套教案教科版

课题

第1课时走进实验室

课型

新课

教学

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了解物理是研究什么的以及物理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

2.知道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知道观察和实验应注意些什么?

重点

了解物理是研究什么

难点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观察

教学手段

刻度尺等仪器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我们由于刚接触物理,还不知道物理究竟是什么样的一门学科,要我们学什么,考什么以及怎样去学好它,今天我们就来弄清楚这些问题。

二教学过程设计

1.物理研究什么,

(1)求学生看课本p1。

图0--1中的四个图。

提问:

你会解答图中所提出的问题吗?

(2)学生回答:

表扬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培养同学们积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熊力。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并补充一些有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什么力使苹果下落?

这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使苹果下落。

你知道月亮为什么围绕地球转?

地球围绕着太阳转?

为什么火箭能飞上天?

平静的水面为什么产生倒影?

这是出于光的反射缘故。

平面镜为什么能成像?

哈哈镜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加热水才沸腾?

这是由于加热使水的温度达到了沸点,发生了剧烈的的汽化现象。

你会判断水是否沸腾了?

水沸腾时从水壶中喷出的“白汽”是怎样形成的?

雷声难道真是雷公电母发怒吗?

当然不是,世界上没有什么雷公电母,这是自然界小的火花放电。

你知道量雨天为什么不能在大树下避雨吗?

高大的建筑物上为什么要装避雷针?

电到家是怎么回事?

(4)总结、并板书:

引言.’

物理是研究关于力的、热的、光的、电的现象的自然科学,找出规律,造福人类。

2.物理是有趣的:

演示实验之前先简介实验装置,提出实验中的问题,让学生猜其结果,然后再进行演示,对实验用物理知识小结,落实到学习物理是有趣味的。

(1)演示P2图0--2实验,提问:

鸡蛋会和纸片一起飞出吗?

小结。

学生实验:

先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注意要前后移动放大镜直至看清手指。

提问:

这时你看到的手指有何特点。

答,可看到手指是放大的。

然后手持放大镜,把手臂伸直通过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答,可看到手指是放大的。

然后手持放大镜,把手臂伸直通过放大镜看窗外

教学过程设计

的物体提问:

这时你看到的景物有何特点,答:

通过放大镜看到的物体是缩小了,而且是倒立的,(实验为每两人一组,发给一个放大镜。

总之,物理现象是一个个的谜。

学习物理能解开头脑内的迷、揭穿谜底。

学习物理还能初步体验科学家们研究物理研究方法、因此学习物理是有趣的。

同学们要从小立志学好基础知识,长大能在科学上,在物理学上取得成就,对人类做出更多的贡献。

3.物理是有用的:

(1)启发、引导学生从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等方面讨论,说明学习物理知识的必要性。

(2)教师指出学好物理知识是学好其他自然科学、如化学、生物、地理等课程的基础:

(3)简介无理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板书,l,物理是有趣、有用的。

4.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

1.引入:

物理是有趣、有用的。

我们要解开物理学中一个个的谜、要学好物理,应注意些什么?

指出:

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

要学好物理知识,应特别重视观察和实验。

三.思考与作业

四板书

引言

一.物理研究什么

物理是研究关于力、电、光、热、声的现象,找出它发生的原因,并为人类服务。

二.物理是有趣的

三.物理是有用的

四.学好物理的方法

1.重视观察和实验

2.还要在生活中去学物理。

五教学反思

课题

第2课时长度的测量

课型

新课

教学

目标

1.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

2.知道读数时要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字。

3.知道测量有误差,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知道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重点

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难点

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方法

讲解讨论探究

手段

刻度尺硬币书本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课本图1-1和图1-2,比较两条线段和两个圆面积的大小,再让学生用尺子量量,回答视觉总是可靠吗?

继而举例说明,对于时间长短、温度高低等,靠我们的感觉去直接判断,并不总是可靠。

不仅很难精确,有时甚至会出错误。

在观察和实验中,经常需要对各种物理量做出准确的判断,得到准确的数据,就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

例如,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用秤来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钟表来测量时间的长短,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的高低。

观察课本图1-1和图1-2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测量

长度是最基本的物理量,在生产、生活中,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测量长度。

(举例)测量长度的方法和仪器有许多种,其中刻度尺是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同时学会使用刻度尺,有助于我们学会使用其他测量仪器和了解测量的初步知识。

2.长度的单位

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规定它的单位。

学生已经知道"米"是长度单位。

应告诉学生,米是国际统一的长度基本单位,其他的长度单位是由米派生的。

米的代表符号是m。

其他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

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km,dm,cm,mm,μm。

(通常刻度尺的单位标注是用符号表示,为使学生能顺利观察刻度尺,应介绍单位的代表符号。

通过列举事例使学生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单位长度能心中有数,有个粗略的概念。

例如:

常用铅笔笔芯直径大约1毫米,小姆指宽约有1厘米,手掌的宽大约有1分米,成年人的腿长大约1米左右。

3.正确使用刻度尺

①刻度尺的刻度:

让学生观察刻度尺,并依次回答课本上的问题。

关于量程和取小刻度值,应给学生以简单的解释。

零刻度有磨损的刻度尺,可用没磨损的其他刻度做为测量的起点,这时末端读数与起点刻度之差,才是被测物体的长度。

②刻度尺的使用:

学生对刻度尺比较熟悉,自认为都会使用,实际上在使用中经常出错。

因此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使用刻度尺出现的错误,自觉地纠正,养成按规则要求操作的习惯。

让学生用透明三角板测量一纸条的宽度。

首先分清三角板的正、反面,然后要求学生把三角板反着用(即有刻度的一面朝上)。

学生在测量时,故意让学生身体向左偏、向右偏,让学生回答两次读数是否一样?

(不一样,且尺子越厚,两次读数差别越大)。

这两个读数哪一个对?

(都不对)。

怎样读才能得到正确的数值?

引导学生总结出读数的视线规则: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可参照课本图1-7)。

在将零刻度对准被测物体的一

认识所举例子长度

观察刻度尺

练习读数

教学过程设计

端时,也要按这一规则去做。

让学生把三角尺翻过来,重复上面的测量,这时身体偏左、偏右的两次读数基本一致。

由此得到,测量时刻度尺的正确放置方法是:

让刻度尺刻度紧贴被测物体的始、末两端。

如果刻度尺不透明(如钢尺、木尺)应怎样放置?

利用课本图1-6总结出刻度尺使用中的放置规则:

刻度尺应"立"着放正,不能歪斜。

(应使刻度尺面垂直被测物体表面,学生还不理解这些立体几何术语,改用"立"着的说法。

可通过示范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要求学生按上述放置和视线规则,正确放置刻度尺,并将零刻度对准纸条的一个边,看纸条的另一条边靠近那一条刻度线,读取这一刻度的数值,就是纸条的宽。

如果要求测量更精确些,则应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这就是刻度尺使用时的估读规则。

4.正确记录测结果

列举几个无单位数字,说用这组数是无用的。

测量结果的记录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对于任何物理量的测量结果,只有标明单位数据才有意义。

5.误差

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就叫误差。

误差跟错误不同。

测量中,由于视线的偏斜而导致测量的错误,这是由于没有按规则去做而造成的。

错误是应该而且可能避免的。

测量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除了估读的误差外,还有其他原因造成的误差。

如仪器本身不准确,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等,这都是造成误差的原因。

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减小误差的措施比较多,其中求平均值的方法,简单而有效。

测量中有时估计偏大,有时会偏小,这样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更接近于真实值。

归纳

三.思考与作业

四板书

第一章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一.认识测量

二.长度单位

1国际单位:

(主单位):

米(m)

2常用单位: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1米=10分米=100厘米。

三.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

刻度尺(实验室常用)

2刻度尺正确使用

1使用前认清零刻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尺要沿所测直线,并使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四.误差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

人为因素和测量工具本身。

3减少误差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常用)和用较精密仪器

五教学反思

课题

第3课时用刻度尺测长度

课型

新课

教学

目标

1.练习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能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2.学习并练习用特殊方法测量长度;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认真操作、细心观察、积极思考、实事求是的良好习惯。

重点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难点

刻度尺的读数-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方法

实验探究

手段

刻度尺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学习了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这节课我们来练习使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教学过程设计

1.

复习:

(1)用前观察刻度尺,并填写在实验报告上,

(2)放投影片(学生练习读数)

2.实验测量

(1)直接测量

测量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和宽,并把数据填入表格中。

(2)特殊测量

(1)累积法

测细铜丝的直径。

把细铜丝紧密地排绕在铅笔上若干圈,测出这个线圈总长,计算出细铜丝的直径,并填入实验报告表格中。

(2)平移法:

测乒乓球直径。

(3)替代法:

测曲线的长度。

(4)轮转法:

用轮子的滚动来测长度,如利用自行车轮测出弧形遗跑道的长度。

长度=轮子周长×轮子转动的圈数。

教学过程设计

(三)课堂小结

1.减小误差的方法是:

取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2.在用常规方法测量有困难时,可采用今天学习到的一些特殊方法进行测量。

三.思考与作业

完成实验报告。

四板书

用刻度尺测长度

一直接测量

二特殊测量

(1)累积法

(2)平移法

(3)替代法

(4)轮转法

长度=轮子周长×轮子转动的圈数

五教学反思

课题

第4课时活动:

降落伞比赛

课型

新课

教学

目标

1.练习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学习并练习秒表的使用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认真操作、细心观察、积极思考、实事求是的良好习惯。

重点

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难点

仪器的选择和使用

方法

实验探究

手段

刻度尺秒表等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学习了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这节课我们来练习使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出问题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猜想与假设

伞的形状面积伞绳

三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